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 庆 市 建 设 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名称 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 制 时 间 二一八 年 十 月 二十六 日重 庆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制一九九九 年 十 月填 报 说 明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编制。 一、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二、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三、行列类别按国标填写。四、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六、环境质量现状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七、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八、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九、本报告表应附送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及其它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总平面布置图、排水管网和监测布点图等有关资料,并装订整齐。十、本报告表填报4份,报环境保护局审查,填写时字迹应工整清楚。十一、此表经审批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地址或周围环境等有重大改变的,应修改此表内容,重新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十二、编制单位应对本表中的数据、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结论负责。十三、经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和要求,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十四、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表最后页摘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84 -基本情况 表1项目名称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工程建设单位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蒋荣超联 系 人何老师联系电政编码401121通讯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16号建设地点重庆两江新区翠云组团立项审批部门已纳入2018年工作计划中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市政道路工程(E4813)总 投 资129895.78万元环保投资520万元投资比例 0.40%占地面积约5.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评价经费/年能耗情况煤 万吨,煤平均含硫量 %电万度油吨天然气万立方米用 水情 况(万吨)分 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合 计1.1项目地理位置2010年6月18日,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也是中国的第三个新区。范围包含北部新区全境,另外3个部分分别是江北区的大佛寺大桥以东,寸滩、鱼嘴、复盛等地;渝北部分包括两路组团、龙兴镇、石船镇、木耳镇、古路镇和悦来街道;北碚则包括蔡家组团、水土和复兴镇。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工程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翠云片区(原北部新区翠云片区),南起于陡溪立交,向北延伸,下穿金开大道后,终点与公园东路设计终点顺基本情况 续表1-1接,道路全长约2.7km。1.2工程内容及规模1.2.1 工程内容介绍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工程主要包含主线工程(含隧道)、2条地面辅道和2条隧道匝道的建设;陡溪立交道路改造以及附属设施的建设。主线工程起于云松路(现状道路,已通车),终点接公园东路(在建道路),全长2726.571m(包括公园东路南延伸段长487m和主线隧道工程约2.2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公园东路南延伸段(即现状云松路改造段)由目前的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由目前的26m改为31m。主线隧道工程分为隧道东线和隧道西线,起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伸段终点,向北延伸,以隧道形式下穿金开大道等现状道路后,终点与公园东路顺接,其中隧道西线全长2239.571m,隧道东线全长2233.628m。标准路幅宽13m,单向三车道。2条辅道全长549.859m,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9m,单向二车道。其中A辅道起点顺接现状云松路,向南延伸,终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伸段终点,辅道全长289.410m;B辅道起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伸段终点,向北延伸,终点顺接现状云松路,辅道全长260.449m。2条匝道全长1814.007m,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9m,单向二车道,其中C匝道起点接隧道右线,向北延伸,下穿隧道右线和隧道左线后,终点与横三路平交,匝道全长998.089m,D匝道起点与横三路平交,向南延伸,终点接隧道左线,匝道全长815.918m。陡溪立交道路改造是对改扩建后的陡溪立交局部道路进行改造,改造路段仅对现状路面上面层进行破除重建及局部拓宽,云松路改造范围约191m,匝道改造范围约115m。附属设施包含1座人行天桥(长43.5m)。本项目总投资129895.78万元,为业主自筹,其中环保投资520万元,占总投资的0.4%。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2019年9月,完工时间2022年9月。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见表1.2。主要工程量见表1.3。基本情况 续表1-2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主线工程公园东路南延伸段:起点顺接现状云松路,向北延伸至主线隧道段入口,全长487m,设计速度50Km/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由目前的26m改为31m,车道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隧道西线:起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伸段终点,向北延伸,以隧道形式下穿金开大道等现状道路后,终点与公园东路顺接,全长2239.571m,设计速度50Km/h,标准路幅宽13m,单向三车道。隧道东线:起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伸段终点,向北延伸,以隧道形式下穿金开大道等现状道路后,终点与公园东路顺接,全长2233.628m,设计速度50Km/h,标准路幅宽13m,单向三车道。2条地面辅道A辅道起点顺接现状云松路,向南延伸,终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段,辅道全长289.410m,宽9m,设计速度30Km/h,单向二车道B辅道起点顺接公园东路南延段,向北延伸,终点顺接现状云松路,辅道全长260.449m,宽9m,设计速度30Km/h,单向二车道2条隧道匝道C匝道起点接隧道右线,向北延伸,下穿隧道右线和隧道左线后,终点与横三路平交,匝道全长998.089m,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9m,单向二车道。D匝道起点与横三路平交,向南延伸,终点接隧道左线,匝道全长815.918m,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9m,单向二车道。陡溪立交道路改造本项目起点线位与陡溪立交顺接,由于本项目起点主线采用“3+4”的断面形式,须对陡溪立交进行局部改造,改造路段仅对现状路面上面层进行破除重建及局部拓宽,云松路改造范围约191m,匝道改造范围约115m,现状桩板挡墙需拆除一部分,约50m,另需新建挡墙3处。土石方工程工程土石方挖方8.3400万m,填方4.3125万m,弃方量4.0275万m。弃方运至陡溪片区弃土场。路面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工程排水工程雨污分流制。拆除雨水管48m,新建隧道排水暗沟(BH=0.30.4m)12848米,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d400d800)1038米,截洪沟407米。拆除现状污水管836m,还建聚乙烯塑钢缠绕污水管879m。绿化工程树池及行道树113座,绿化带面积951m2。其他管网工程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沟、电信管线等管线。灯饰工程隧道采用隧道灯,其余采用高杆灯进行照明。基本情况 续表1-3续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配套工程挡墙工程挖方混凝土植被护坡11006m。人行天桥1座人行天桥(长43.5m)栏杆防撞栏杆1104m,中央隔离栏417m。人行道护栏674m。临时工程施工道路利用周边已建道路。施工营地施工营地2个,占地约2000m2,分别位于主线隧道出入口。表土堆场位于隧道出口施工营地附近,占地约200m2砼拌合场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置砼拌合场公用工程施工用电采用当地国家电网供电通讯工程采用无线电通讯沙石来源周边沙石料厂就近购买施工用水取于拟建项目沿线周边市政管网表1.2 主要技术标准汇总表道路主线中央公园隧道工程主线规范值采用值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设计速度(km/h)5050最小圆曲线半径(m)100500最小缓和曲线长(m)4545一般路段最大纵坡(%)6(8地标)6.6隧道路段最大纵坡(%)53.5最小竖曲线半径(m)7001100停车视距(m)60净空(m)4.5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烈度为6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新建匝道及辅道均按城市道路相关标准设计:设计速度(km/h):30km/h;双车道路幅宽度:净宽8m,总宽9m;最小圆曲线半径:R1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Ls=40m;最大纵坡:7.95%;竖曲线最小半径:R=1000m;桥隧净空高度:4.5m;结构使用年限:100年;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为20年。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6(构造设防7)注:6.6%纵坡位于现状云松路上,且两侧地块已建成,改造条件有限。基本情况 续表1-4表1.2 主要工程量序号名称单位 数量1路基土石方工程1.1清除表土m347441.2填方m3431251.3挖方m3834001.4弃方m3402752道路及附属结构工程2.118.6cm沥青砼m2284372.2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m2298592.3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35cmm2313522.4薄层抗滑层m2104492.5人行道透水砖(强度不小于C 35)m270762.6路缘石m5642.7 路缘石m32742.8路边石m23312.9 防撞栏杆m11042.10 中央隔离栏m4172.11人行道护栏m6742.12防护网m5042.13挖方混凝土植被护坡m2110063绿化工程3.1树池及行道树座1133.2绿化带m29514拆除工程4.1破除车行道m2137754.2破除人行道m280524.3破除路灯个604.5破除植树圈及行道树套3205结构工程5.1隧道5.1.1主线西线m2091.5715.1.2主线东线m2085.6285.1.3C匝道m836.2955.1.4D匝道m650.9185.2支挡结构5.2.1扶壁式挡墙m316005.2.2桩板式挡墙m3133505.3.3重力式挡墙m31150基本情况 续表1-5续表1.2 主要工程量序号名称单位 数量6桥梁工程6.1人行天桥m22507综合管网工程7.1给水工程7.1.1拆除给水7.1.1.1拆除现状给水(DN200)m697.1.1.2拆除现状给水(DN300)m3487.1.2还建给水7.1.2.1球墨铸铁给水管(DN200)m537.1.2.2球墨铸铁给水管(DN300)m3457.1.3新建给水7.1.3.1隧道消防球墨铸铁给水管(DN200)m68867.1.3.2新建球墨铸铁给水管(DN300)m947.1.3.3SA100/65-1.0型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个1617.1.3.4MF/ABC6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具5507.2雨水工程m7.2.1拆除雨水7.2.1.1拆除现状雨水管d450m247.2.1.2拆除现状雨水管d500m247.2.2新建雨水7.2.2.1隧道排水暗沟(BH=0.30.4m)m128487.2.2.2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d400d800)m10387.2.2.3截洪沟(BH=0.60.6m,M=0.5)m2207.2.2.4截洪沟(BH=0.50.5m,M=0.5)m1877.3污水工程7.3.1拆除污水7.3.1.1拆除现状污水管d450m297.3.1.2拆除现状污水管d500m3317.3.1.3拆除现状污水管d800m4767.3.2还建污水7.3.2.1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 d500m4037.3.2.2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 d800m4767.4电力工程7.4.1拆除电力7.4.1.1拆除现状电缆沟(BH=1.01.2m)m783基本情况 续表1-6续表1.3 主要工程量序号名称单位 数量7.4.1.2拆除现状电力排管 3孔m287.4.1.3拆除现状电力排管 5孔m527.4.1.4拆除路灯管线 3孔m17247.4.1.5拆除交通电力 1孔m2077.4.2还建电力7.4.2.1还建电力排管 12孔m7767.4.2.2还建电力排管 5孔m747.4.2.3还建电力排管 3孔m397.4.2.4还建路灯管线 3孔m17247.4.2.5还建交通电力 1孔m2077.4.3新建电力7.4.3.1新建电力排管 12孔m957.4.3.2隧道电力排管 3孔m67037.5通信工程7.5.1拆除通信7.5.1.1拆除通信管线 8孔m8277.5.1.2拆除通信管线 3孔m5107.5.1.3拆除交通信号管线 1孔m1307.5.2还建通信7.5.2.1还建8孔通信排管m8337.5.2.1还建3孔通信排管m5207.5.2.2还建交通信号管线 1孔m1307.5.3新建通信7.5.3.1新建通信排管 12管m927.5.3.2隧道通信管线 3孔m68867.6燃气工程7.6.1拆除燃气7.6.1.1拆除燃气管线(DN159 无缝钢管)m5047.6.1.2拆除燃气管线(DN108 无缝钢管)m537.6.2还建燃气7.6.2.1无缝钢管(DN159)m5047.6.2.2无缝钢管(DN108)m777.7海绵城市7.7.1透水铺装m257647.7.2生物滞留带m23818照明工程m9859交通工程m985基本情况 续表1-71.2.2隧道工程(1)隧道基本情况隧道基本情况见表1.4。表1.4 隧道简表洞口里程全长(m)备注进口出口洞口里程洞口里程隧道西线K0+625K2+716.5712091.571单向三车道隧道东线K0+625K2+710.6282085.628C匝道K0+163.705K1+161.794998.089单向二车道D匝道K0+000K0+815.918815.918隧道主要技术经济表见表1.5。表1.5 隧道主要技术经济表序号类别设计取值1设计基准期100年2设计行车速度隧道50km/h3最大纵坡-6.5%4荷载标准城-A5设计抗震标准基本烈度度,采取构造措施6建筑限高隧道净高H=5.0m7防水等级二级8行车方向单向行驶9隧道型式小净距10通风标准全线采用纵向射流风机机械通风方式11隧道内卫生标准正常营运时100ppm;阻滞时,短时间(20min)以内,150ppm(2)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1)隧道东、西线建筑限界为13.0m(检修道0.75m +路缘带0.5m +行车道3.5m+行车道3.5m +行车道3.5m+路缘带0.5m+检修道0.75m)。限界净高:5.00m。2)C、D匝道建筑限界为9.5m(检修道0.75m +路缘带0.5m +行车道3.5m+行车道3.5m +路缘带0.5m+检修道0.75m)。限界净高:5.00m。基本情况 续表1-83)人行横洞建筑限界净宽:2.0m。限界净高:2.5m。4)车行横洞建筑限界净宽:4.5m。限界净高:5.0m。(3)隧道平、纵线型设计1)隧道平面线型设计:本项目隧道设计采用小净距隧道方案,隧道左、右线进、出口均位于缓和曲线上。2)隧道纵断面设计:本隧道为城市道路隧道,位于城市中心,采用一字坡,其运营通风效率高,行车舒适性好,线形标准较高,该项目隧道纵断面东、西线均采用0.5%、1.4%的单向坡;C、D匝道采用0.5%、6.5%(或6%)的单向坡。(4)隧道洞口设计1)隧道进口:隧道左、右线进口位于云松大道,洞口设置框架结构+挡墙的敞开式结构,同时洞门结合绿化、景观要求进行设计。隧道D匝道进口采用削竹式进行设计。2)隧道出口:隧道左、右线出口顺接现状中央公园东路洞口设置框架结构+挡墙的敞开式结构;C匝道出口采用削竹式进行设计。(5)隧道结构设计本项目明洞主要考虑设置在隧道洞口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结构。全隧暗洞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紧急停车带、车行、人行横通道与隧道交叉口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强衬砌结构。全隧均采用有仰拱全环衬砌,考虑结构受力特性和防止大变形,要求施工中仰拱超前于拱墙施作,并及时封闭成环。(6)本隧道所穿越地段约有可溶性岩,根据周边隧道地勘资料和周边公路的既有资料推断,该段极有可能为高压富水段,隧道通过时,除必须针对性的对地下水采取“堵”、“排”等措施外,还应采用相应的抗水压衬砌,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1)隧道衬砌结构采用对静水压具有较好适应性的断面型式,且具有一定的抗水压及抗渗透性能。2)抗水压衬砌采用能承受一定静水压力的C30全封闭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2。基本情况 续表1-9(7)隧道防排水设计1)洞口防排水结合洞口的地形及周边情况,设置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对洞口的危害,在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外310m范围内设截水天沟,洞口范围雨水,经截、排水沟汇入邻近自然沟槽、涵洞或城市下水管网中。距隧道洞口外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水检查井及横向排水盲沟,将隧道内侧水沟内的水经检查井汇集后,再通过洞口横向排水盲沟将水汇入道路两侧的路基盲沟内排除。2)衬砌防水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衬砌防水等级为二级,在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之间铺设2mm厚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采用湿铺法施工,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2。3)衬砌排水防水板与喷射混凝土之间设置50环向软式透水盲沟,环向盲沟下伸到左右边墙脚与纵向盲沟相连,然后再通过横向塑料排水管,将水引入中心排水沟排出隧道外。纵、横向排水管采用塑料三通联接。全隧道纵、环向透水管外缘均包裹无纺布作过滤层,保证排水通畅。4)洞内排水隧道右侧电缆槽侧壁底每隔20m设置一道泄水孔至路面下的排水沟,隧道左侧电缆槽直接将水引排至下部水沟内,以排除电缆沟中水,路面清洗水通过侧沟排出隧道外。5)接缝止水变形缝防水措施结构变形缝一般设置在不同结构接口部位及同种结构地质变化处,对于同种结构变形缝设置间距为60m,变形缝的宽度20mm。变形缝一旦出现渗漏水后较难进行堵漏维修处理,因此变形缝部位的柔性防水层除了要求连续铺设外,还需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加强防水处理:在变形缝部位的模筑混凝土迎水侧设置外贴式止水带,基本情况 续表1-10利用外贴式止水带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防水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咬合进行密封止水。在变形缝部位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部位的模筑混凝土背水侧采用聚硫建筑密封胶进行嵌缝密封止水,密封胶要求沿变形缝环向封闭,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断点。施工缝防水措施:水平纵向施工缝设置水泥基渗透型结晶涂料、钢边橡胶止水带,并预埋多次注浆管注浆止水。拱墙环向施工缝设置水泥基渗透型结晶涂料、钢边橡胶止水带,并预埋多次注浆管注浆止水;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水泥基渗透型结晶涂料、钢边橡胶止水带及遇水膨胀止水胶止水。1.2.3平面设计(1)主线本项目主线平面线位共包含3部分: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左线及隧道右线。公园东路南延段起点顺接现状云松路,向北延伸至主线隧道段入口,路段内共设置一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R=20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Ls=70m,R=200m圆曲线半径范围内设置超高及加宽,超高横坡为3%,加宽采用两侧加宽,两侧各加宽1.5m,超高、加宽均在两侧缓和曲线范围内进行过渡。隧道左线全线共设置三处平曲线,隧道内最小圆曲线半径R=50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Ls=45m,不设置超高加宽。隧道右线全线共设置三处平曲线,隧道内最小圆曲线半径R=50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Ls=45m,不设置超高加宽。(2)匝道、辅道共包含2条辅道和2条匝道的建设。A辅道最小圆曲线半径250m,不设置超高加宽。B辅道最小圆曲线半径600m,不设置超高加宽。C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10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50m,在半径100m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加宽,加宽采用内侧加宽方式,加宽值为1.05m。D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350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45m,不设置超高加宽。基本情况 续表1-11(3)陡溪立交改造工程的关系陡溪立交现状为连接金兴大道与云松路的部分互通立交,共6条匝道。改造完成之后陡溪立交为“8”字型全互通立交,共由10条匝道组成。云松路终点由双向6车道渐变为双向4车道与现状顺接,目前陡溪立交正在施工。云松路与F匝道的分流点为“3+2”的断面形式,F匝道为2车道,云松路与匝道分流点处压缩为2车道,经过分流点渐变为双向3车道,而增加E匝道的单向车道。1.2.4纵断面设计主线最大纵坡6.6%,隧道段最大纵坡4.95%,最小纵坡0.5%,最小竖曲线半径900m,隧道内为单向坡。辅道A:辅道A部分路段为现状道路改造,最大纵坡7.95%,最小纵坡2%,最小竖曲线半径1600m。辅道B:辅道B部分路段为现状道路改造,最大纵坡7.95%,最小纵坡2%,最小竖曲线半径1600m。C匝道:最大纵坡6.5%,最小纵坡0.5%,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m。D匝道: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0.5%,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m。1.2.5横断面设计(1)地面主线路段根据前文交通量预测及片区控制条件,本次设计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标准路幅宽度为31m,布置形式为:3m(人行道)+11.5m(车行道)+11.5m(车行道)+5m(人行道)=31m。(2)隧道路段本次设计隧道内单洞标准路幅宽度为13m,布置形式为:0.75m(检修道)+11.5m(车行道)+0.75m(检修道)=13m(3)匝道、辅道宽度为9m,0.5m(路缘石)+8m(车行道)+0.5m(路缘石)=9m。1.2.6路面结构基本情况 续表1-121)主线及匝道车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改性沥青混凝土SMA-13厚4.0cm+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厚6.0cm+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厚8.0cm+0.6cm厚稀浆封层+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35cm。2)人行道结构20cm10cm6cm彩色透水砖+3cm厚中粗砂找平层+透水土工布+15cm厚透水混凝土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1.2.7路基设计(1)填方路基:路堤边坡高度小于8m,坡率为1:1.5,大于8m,每8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坡比为1:1.75,第三级以下坡比均为1:2,两级边坡间留2m宽边坡平台。(2)挖方路基:因无地勘资料,本次一般挖方边坡坡率参照周边道路施工图按 1:0.75开挖设计,表层素土暂考虑厚度为3m,开挖边坡为1:1.5。边坡分级设置,每级边坡高度为8m,级间设2.0m宽平台。(3)零填零挖路基:对于不填不挖路基的处理,如土质成分含水量较大,直接碾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用换填或翻挖晾晒后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换填或碾压厚度为路床以下3080cm。1.2.8道路附属设施(1) 路缘石、路边石及植树圈路缘石采用机制C30砼路缘石,路侧路缘石规格为1556100cm,中分带路缘石规格为1566100cm,路边石采用机制C25砼路边石,规格为1220100cm,植树圈采用机制C25砼植树圈,规格为1220112cm。(2) 透水人行道砖(含盲道)人行道采用C35彩色透水砖,规格均为20cm10cm6cm,盲道砖采用中黄色透水砖Cc35透水砖,规格为25cm25cm6cm,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层。人行道上必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50cm,在交叉口处须设置残疾人坡道。基本情况 续表1-13(3)人行道基层、垫层人行道基层采用15cm厚透水混凝土,垫层采用15cm厚级配碎石。(4)人行系统主线K0+040K0+220段右侧人行道最小宽度1.5m,云松路两侧行人可利用左侧人行道通行。本次设计改造范围设置1座人行天桥,地面辅道与沿线相交道路交叉口处采用人行斑马线平面过街。为保障行人安全,在边坡高度大于2m的人行道外侧设置人行栏杆。(5)防撞护栏为保证行人及车辆安全,本次设计在匝道上跨桥与主线高架桥上设置防撞护栏,以及两侧地面层有高差路段设置挡墙时,在挡墙墙顶设置防撞护栏。1.2.9挡墙工程设计本项目包括10段挡墙,具体情况如下。表1.6 10段挡墙基本情况挡墙编号桩号位置支护方式1#挡墙K0+000.00K0+060.00云松路左侧桩板式挡墙2#挡墙K0+155.00K0+455.00云松路左侧重力式及扶壁式挡墙3#挡墙K0+125.00K0+215.00云松路右侧重力式及扶壁式挡墙4#挡墙K0+330.00K0+410.00云松路右侧重力式及衡重式挡墙5#挡墙K0+445.00K0+475.00云松路右侧衡重式挡墙6#挡墙AK0+050.00AK0+167.00主线左侧重力式挡墙7#挡墙K0+485.00K0+625.00主线左侧扶壁式及重力式挡墙8#挡墙K0+485.00K0+625.00主线右侧扶壁式及重力式挡墙9#挡墙K0+450.00K0+580.00主线右侧重力式挡墙10#挡墙K1+721云松路右侧衡重式挡墙1.2.10绿化设计在道路两侧的或匝道人行道上每隔5m设植树圈一个,植树圈内种植乔木。1.2.11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基本情况 续表1-14道路标志、标线能更好地反映道路形象,设计考虑实施先进的道路标志、标线,以保证道路安全、高效的使用。1.2.12雨水、污水管网设计(1)雨水管道1)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新建雨水管d400d500,总长694m;排入云松路下游雨水系统。2)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段):新建排水暗沟BH=0.30.4m,总长11680m;排入D区横三路雨水系统。3)沿C、D匝道出隧道口:新建d400d600雨水管线,由南向北排入下游规划雨水系统。(2)污水管道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废除d450污水管,L=26m;废除d500污水管,L=301m;废除d800污水管,L=433m。还建d500污水管,L=366m;还建d800污水管,L=433m;排入云松路下游污水系统,通过W4干管排入肖家河污水处理厂。1.2.13其他综合管网(1)给水1)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废除DN200给水管,L=63m;废除DN300给水管,L=316m。还建DN200给水管,L=48m;还建DN300给水管,L=314m。2)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段):新建隧道消防给水管DN200,L=6260m。3)C、D匝道隧道出口CK0+930CK1+017段:新建DN300给水管L=85m。(2)电力1)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废除电缆沟(BH=1.01.2m),L=712m;废除现状电力3孔,L=25m;废除现状电力5孔,L=47m;废除路灯管线3孔,L=1567m;废除交通电力管线1孔,L=188m。还建电力管线12孔,L=705m;还建3孔电力管线,L=35m;还建5孔电力管线,L=67m;还建路灯管线3孔,L=1567m;还建交通电力管线1孔,L=188m。2)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段):新建隧道运行电力4孔,L=6094m。基本情况 续表1-153)C、D匝道隧道出口CK0+930CK1+017段:新建12孔电力排管L=86m。(3)通信1)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废除现状通信3孔,L=704m;废除现状通信8孔,L=752m;废除交通信号管线1孔,L=118m。还建通信3孔,L=238m;还建通信管线8孔,L=282m;还建通信12孔,L=480m。2)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隧道段):新建隧道运行通信4孔,L=6260m。3)C、D匝道隧道出口CK0+930CK1+017段:新建12孔通信排管L=83m。(4)燃气中央公园东路南延段(设计起点至翠谷路段):废除DN159燃气管,L=458m;废除DN108燃气管,L=48m。还建DN159燃气管,L=458m;还建DN108燃气管,L=70m。1.2.14道路照明设计隧道照明主要分为基本照明、加强照明、应急照明三个部分。1)基本照明主要是隧道中间段常规照明。采用高光效、透雾力强、防眩光的LED灯,每盏功率40w,灯具在隧道顶左、右两侧交错布置,单边灯间距10米。2)入口段加强照明:入口段1,采用180W LED灯,间距1.5米,左右对称布置;入口段2,采用180W LED灯,间距3米,左右对称布置。3)过渡段加强照明:过渡段1,采用100W LED灯,间距5米,左右对称布置;过渡段2,采用40W LED灯,间距5米,左右对称布置。4)出口段加强照明:出口段1,采用60W LED灯,间距5米,左右对称布置;出口段2,采用100W LED灯,间距5米,左右对称布置。5)应急照明包括隧道行车道应急、人员疏散、人行及车行横通道照明。隧道内基本照明中1/4灯具作为行车道应急照明,其始终保持常开;人员疏散照明采用发光型疏散照明灯具在隧道侧壁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均采用EPS紧急电源系统独立供电。6)紧急停车带和横通道照明灯具采用显色性好的荧光灯光源。1.2.15高填深挖路段情况基本情况 续表1-16根据交通部2005年9月在 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工程设计方案,填高大于20米,挖深大于30米的,原则上采用桥隧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项目纵断面图,本项目无高填深挖路段。1.2.16与轨道三号线关系本项目以隧道方式下穿现状轨道三号线翠云站长福路站区间,轨道三号线以高架桥形式沿金开大道中分带布线。根据轨道交通三号线(鱼洞至江北机场)二期(龙头寺至江北机场)翠云北站至凉井站区间设计成果,本项目线位位于轨道三号线QJ25-D61桥墩至QJ25-D65桥墩之间。本项目影响范围内,QJ25-D62桥墩采用群桩基础,其余桥墩均采用独桩基础,桩底嵌入泥岩或砂岩4-5m,庄底标高最高395.067m,最低390.054m。隧道西线距QJ25-D61桥墩桩底竖向距离22.95m,距QJ25-D62桥墩桩底竖向距离25.22m,隧道东线距QJ25-D62桥墩桩底竖向距离25.17m,距QJ25-D63桥墩桩底竖向距离23.11m。1.3工程占地和土石方 1、工程占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5.51hm2,其中:路基工程区(包括路基、边坡)占地面积为5.29m2,施工生活区占地面积为0.2hm2,表土堆放场占地面积为0.02m2。按占地类型划分,永久性占地5.29hm2、临时占地0.22hm2。为节约土壤资源,将占地范围内肥力较高的表层熟土剥离存放,待项目后期用作绿化用土。表土临时堆场位于施工营地附近,堆土前,在表土堆场外布设编织袋土临时拦挡,拦挡外侧布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临时沉砂池,雨水经沉砂后排入和熙路排水管网;堆土期间,对堆土体采取临时苫盖措施,由于堆放时间长,同时采取撒播草籽进行防护;堆土结束后,表土堆场区域撒播草籽绿化。2、土石方量基本情况 续表1-17工程土石方挖方8.3400万m,填方4.3125万m,弃方量4.0275万m。弃方运至陡溪片区弃土场。陡溪片区弃土场位于陡溪立交北面约1km,为市政渣场,其容许堆渣量为80万m。因为本项目弃渣运至陡溪片区弃土场是可行的。1.4施工条件1.4.1筑路材料拟建项目的材料除如水泥、沥青等建材可直接向社会公开招标购买,重庆市有相关的材料供应,运输方便快捷。本项目使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所需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材料拟从区域内具有相应生产资质的单位购买。1.4.2运输条件 工程区靠近现有城区和交通干道,施工营地和施工区以及主要运输道路之间目前有道路与之连接,可以直接通车,施工运输较便利。1.4.3施工场地本工程共设置了2个集中施工营地,分别位于隧道的出入口,便于施工材料运输。施工营地位于拆迁后的空地和人行道内内,尽量远离居住区。施工营地在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和部分硬化,使用完成后及时清理并进行生态修复(如撒播草籽绿化)。1.5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1.5.1施工原则本项目包含一部分现状道路改造,新建隧道南侧入洞口处需下穿现状大道,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重点把握洞口附近现有道路的畅通,避免对周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施工时,应注意:1)提前施工连接线,确保现有道路不断道。2)合理组织施工顺序,保证有平行道路可绕行进出。3)道路施工时,需保证单向至少有一条路可以通行,以保证周边居民及企业单位可以通过绕行进出。4)封闭施工,做好施工宣传工作,保证道路两侧人行进出。5)夜间施工时,采用锥形桶隔离施工区域,同时需在施工区两端设置施工指示标志、夜间黄色爆闪灯。6)保证周边道路的畅通,做好司机的引导工作。7)交通协警配合。基本情况 续表1-181.5.2施工期间现状道路保通方案本次设计K0+625K0+720段隧道为箱行结构,采用明挖施工,隧道部分修建桩板挡墙后支护开挖,明挖段修建前先对现状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施工期间,云松路南至北车辆部分路段通过云瑞街绕行,云瑞街与翠宁街改为单行道。1.5.3施工期间执勤人员及监控设施布置方案为保障施工期间交通顺畅,本次设计考虑在施工期间布置执勤人员及安装监控设施。1.6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研单位提供的数据,本工程车型比见表1.10,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见表1.11,昼间、夜间、高峰小时车流量见表1.12。表1.10 机动车行驶车型比例预测结果 (%)车 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比例85%10%5%昼夜比8:1高峰小时系数2.0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3:2:1表1.11 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 小型车辆/d 年份2023年2029年2037年隧道西线233532885836307隧道东线214862763534109公园东路南延伸段493226214277457C匝道123661548920817D匝道136351884623094基本情况 续表1-19表1.12 昼间、夜间、高峰小时车流量预测结果 (辆/h)年份小时车流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隧道西线2023年昼 间108191910854夜 间5414595427高峰期216218382161082029年昼 间1336113613467夜 间6685686733高峰期267222712671342037年昼 间1681142916884夜 间8407148442高峰期33622857336168隧道东线2023年昼 间9958469950夜 间4974235025高峰期19891691199992029年昼 间1279108712864夜 间6405446432高峰期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等级考试都有哪几道题及答案
- 田径片段教学考试题及答案
- 装修企业如何管理办法
- 贷款新校区管理办法
- 苏泊尔融资管理办法
- 贷款产品限额管理办法
- 视频监控巡检管理办法
- 中办乡村振兴管理办法
- 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 专业用户投诉管理办法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表
- 管理学(第二版)邢以群PPT全套课件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C语言开发基础教程(Dev-C++)(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卡通开学季收心班会幼儿开学第一课小学一二三年级开学第一课PPT通用模板课件开学主题班会
- 玻璃熔化工艺公开课课件
- 核电质量保证介绍课件
- 机床数控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大型精密模具异性塑件模具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中国饮食文化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