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榕江湘雅医院 编制日期 2019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榕江湘雅医院法人代表彭美胜联系人赵院长通讯地址榕江县古州镇五榕中路57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57200建设地点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立项审批部门榕江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7-522632-83-03-340611建设性质R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Q8411综合医院占地面积(平方米)98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2019.11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背景 榕江县人民政府为进一步优化卫生医疗服务,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推动榕江县医疗卫生工作协调发展,榕江县人民政府拟引进榕江湘雅医院,在榕江县城北租用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已建楼房进行建设,医院占地面积约980m2,建筑面积约8700m2,设置床位99张。包括急诊+门诊+住院楼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榕江湘雅医院委托本单位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榕江县环境保护局审批后可作为项目环境管理的依据。二、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榕江湘雅医院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榕江湘雅医院(3)项目建设地点: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4)项目性质:新建(5)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6)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占地面积约980m2,建筑面积约8700m2,设置床位99张,日接诊人数为100人。项目设置急诊+门诊+住院楼,其中门诊包括内科、外科、眼科、鼻科、口腔科、中医科等。另设医疗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系统等。本项目租赁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现有闲置房屋,本次项目不新建房屋。主要建设工程内容如下: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工程内容建筑内容主体工程综合楼8号-1F变电房、发电机房、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间(办公室)、中心供氧、弱点机房、消防水池、水泵房、救护车位、保安室;2F呼吸科、消化科、肾内科、口腔科、牙科、眼耳鼻科、骨外科、泌尿科、肛肠、肝胆、烧伤科、妇科等;3F生间、病房、宿舍;4F病房(总床位32)、宿舍、库房;5F病房(总床位34)、卫生间、处置室;6F病房(总床位32)、卫生间、处置室;7F院办公室、会议室、病案室、护理部主任办公室、信息机房;84-1号-1FCT室、MR室、DR室、设备间、仓库、食堂、设备间、泵房1F医导台、主任办公室、抢救室、药房、收费处、医保报账处2F小儿科、新生儿科、观察室、输液大厅、B超室、彩超室、心电图室、护士站(配药房、处置室、治疗室)3F病房、待产室、产科分娩室、护士站、值班室4F病房、中医科诊室、护士站、医生值班室、办公室5F病房、护士站、医生值班室、办公室6F病房、护士站、医生值班室、办公室7F手术室、库房、无菌存放间、更衣室公用工程供电依托市政电网供水依托市政供水管网供热院区供热由空调供应,不建设锅炉排水雨污分流,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榕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恶臭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垃圾收集桶收集垃圾污水处理站位于院内东侧,一级强化+消毒工艺(包括化粪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等)设计最大处理规模为40m3/d医疗废物暂存间占地10m2,容积20m3,单独房间,进行危废的收集、暂存、转运和处置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的各项条件要求进行,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注:1)项目不设传染病房及传染病门诊科室,因此项目不产生含传染病菌废水。2)检验、病理分析采用一次性专用设备,不清洗。化验室检测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药物浓度。3)医院血液、血清化学检查,采用外购成品检测试剂,不自制检测剂。4)项目涉及放射性设备,需对放射另作评价。5)项目设中医药科,医院不提供煎药服务,无中医药废渣产生。2、 医药、试剂消耗量 本项目主要从事医疗服务,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医药、试剂、药用材料等物品,主要包括棉签、输液器、药剂、酒精、消毒剂、缝合针等,具体情况见表2。表2 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一览表编号名称规格年用量1棉签8cm3200 盒2医用手套一次性4000 双3口罩一次性2000 个 4帽子挂耳2000 个5垫单40505000 张6中单1002004000 张7带线缝合针各种型号200 支8输液器各种型号26000 套9注射器各种型号100000 套10纱布块5618000 块11针剂药品多种规格260000 支12口服药剂多种规格54714 盒13酒精500mL/瓶500 瓶1484消毒液500mL/瓶750 瓶15碘伏500mL/瓶400 瓶16试管一次性5000个17连接管一次性600 个18医用氧气60L/瓶120 瓶四、主要设备本项目为医疗服务场所,所需要的医疗设备主要为智能电脑护理呼叫系统、血液细胞仪、9孔手术无影灯、DR数字X光探测器、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CT)、MRI等,所用设备中DR、 CT、MRI 机等属于电磁辐射设备,本次环评不对辐射进行评价,辐射评价需单独进行。具体设备情况见表3。表3 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型号1智能电脑护理呼叫系统套4YH-BCD2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CT)套1ASR-8003DR数字X光探测器台1T82004MRI台1/5医用图像打印机台3JAK-5006牙科综合治疗机台1AC-398AA7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台1BYS8手提式超声显影机台1KX2000G9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影机台2BLS-81010微波治疗机台1HN-1A11高频电刀台2GD350-S112手术用C臂机台1CO-29P13麻醉呼吸机台2PUN-2048B14射频清融仪台1H G CP300015电子针疗仪台1SH08SDZ-IIA16全自动生化仪台1BS-360S17实验室超纯水机台1KZ-50C18电动离心机台180-19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台3LX-C35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台1DS-500219孔手术无影灯台5KL09L22电视腹腔镜台1 JS303023心电监护仪台30iPM624多功能手术床张3/25负压吸引器台8YB-DX23B26蓝光治疗仪台2GLQ-3L27血液体外净化仪台1CRRT28恒温保温箱台1SHBY-60B29中央供氧系统套1/七、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医务人员、清洁人员、保安等共计员工80人,年工作365天,每天工作8小时。医院设置食堂、宿舍,其中60人在院内住宿,20人不在院内住宿,全部在院内就餐。门诊日最大接诊量约为100人次。八、相关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三十六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 中 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是受到国家政策鼓励的。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城区,环境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二类区,地表水类水域,地下水类区,医院内声环境1类标准,厂界外2类标准。项目选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医疗用地,项目未占用基本农田,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该项目建成后各项污染物经一定的处理措施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当地环境规划要求。项目选址与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符合性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提出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包括禁止开发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公益林地、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今后按相关规定新设立的以上保护区域自动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具体包括:(一)、禁止开发区,指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自然遗产地、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国家级、省级和市(州)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二)、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指五千亩以上耕地大坝永久基本农田;(三)、公益林地,指国家重要生态公益林;(四)、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指石漠化敏感区。建设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所占用土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未占用基本农田。项目的建设不涉及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中的生态红线,符合该相关规划。 九、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交通较为方便,有利于周边居民看病就医。项目购买已建好的楼房进行建设。不侵占当地的基本农田、耕地和林业用地。本项目平面布局主要以医疗区域和生活区域互不干扰为原则。医院主入口紧接道路,方便就医人群的出入。项目拟建污水处理站位于院内,处于医院地势较低处,有利于收集医院废水,该处有截留管接通县城污水管网,项目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沿截留管进入县城污水管网,最后排入榕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该处空气流通性较好,周边有一定的绿化,其产生的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选址合理性。医疗垃圾暂存间位于负一楼,单独设置。医疗垃圾在转运医疗垃圾时,污物流通不会与院区内的主要医患人员洁净通道交叉,满足医疗建筑洁污分离原则。项目在区域内和各楼层均设置垃圾箱,由专人负责;医院在易产生医疗垃圾的地方均设有封闭式医疗垃圾收集箱,由专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及转运。项目食堂使用液化气为燃料,食堂厨房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油烟净化效率60%)处理后,烟气由专用油烟烟道引至楼顶排放。综上,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十、公用工程1、供水水源:项目生产和生活用水均利用乡镇管网接入水源,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用水量:厂区生活用水按人员定额进行估算;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次数一次计,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类型为丙类,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L/s,火灾延续时间10分钟。本工程给水系统设计为生活、消防合一给水系统,设计成网状,各节点处均设有闸阀,可保证安全供水。参考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 725-2011)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和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相关规定。诊室用水 医院门诊、急诊区就诊人员用水量按15L/人次计;医院现日均就诊量约100人次,用水量为1.5m3/d。化验用水 目前医院直接购进成套的试剂盒,试剂盒内配有分析和测定所需的全部试剂,使用时 直接加入检验设备中,不需自制检验试剂。检验科化验用水主要是仪器设备及容器清洗用水,用水量 0.5m3/d。病房区用水 结合医院现有总用水量统计,病房用水量按200L/床.d 计。医院病房现有床位数为99 床,病房区用水量约19.8m3/d。 口腔科用水 口腔科用水主要为患者在就诊时漱口、清洗等活动和清洗医疗器械用水,项目不使用汞合金填充牙齿,而采用新型光固化复合树脂,故医疗污水不含汞。门诊量约20人/d, 按照 15L/人.次计算,用水量约 0.3m3/d。项目其他医疗器械清洗用水约 0.2m3/d。员工生活用水本院住宿人员60人,生活用水量按 120L/人.d 计,则生活用水量为7.2m3/d。非住宿人员20人,用水量按50L/人.d 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m3/d。食堂用水全院每天就餐人数80人,一日三餐,餐饮用水量按20 L/人餐计,则食堂用水量为4.8m3/d。洗衣用水 项目共有床位99张,床单等产生量为1kg/床天,用水量按60L/kg,则洗衣用水量为5.94m3/d。手术室用水用水量约 0.5m3/d地面清洗水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和类比同类项目,医院拟采用拖把清理地面,用水量约 1.0m3/d。综上,建设项目运营期日用水量约42.74m3/d,日污水排放量约36.33m3/d;年工作 365天,则年用水量约15600.1m3/a;年污水排放量约13260.5m3/a。2、排水厂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厂区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统一排至厂区项目周边季节性水沟。3、供电本项目用电从当地接入。供电保障充分。项目具体用水量见表4,水平衡图见图1。表4 项目用水量情况一览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标准m3/d数量日用水量m3/d日排水量m3/d1住宿人员生活用水120L/(人d)607.26.122非住宿人员生活用水50L/(人d)20人1.00.853餐饮用水20 L/人餐(一日三餐)80人4.84.084洗衣用水1kg/床天60L/kg5.945.055诊室用水15L/(人d)100人1.51.276化验室用水0.5/0.50.47手术室用水0.5/0.50.48病房用水200L/(床d)50人19.816.89口腔科用水15L/(人d)200.30.2410其他医疗器械清洗用水0.2/0.20.1611地面清洗水1/10.85合计42.7436.33消防用水(偶发性用水,不计入水平衡)140m3/次1.08 7.26.12住宿人员生活用水 0.15 0.851 非住宿人员生活用水 0.72 4.84.08 隔油池餐饮用水0.10.50.4 化验室用水中和沉淀池0.231.51.27门诊用水3.036.3342.7419.816.8污水处理站化粪池病房用水36.33市政管网0.240.060.3口腔科用水0.160.040.2其他医疗器械清洗用水2.40.63.0手术室用水0.50.1洗衣房用水0.40.851.00.15地面清洗水图1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d)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租用榕江县古州北路已建建筑80号及84-1号进行建设,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米,东西宽66.5千米,国土面积3315.8平方千米。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城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2、地形、地貌根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榕江幅 1:20 万区域地质报告、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资料,桥位区未发现活动断层及区域性断裂通过,岩层产状 12845,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与桥梁轴线夹角 13,岩体节理发育,河床两岸地层稳定连续性好,岩性单一。本工程位于新生界下第三系(E),厚14951840米,顶部:紫红色厚层状砾岩。砾石以石英为主,灰岩、板岩次之,钙质胶结,分选性极差。上部紫红色厚层状中粒至细粒砂岩。中部紫红色砾岩。砾石有灰岩、板岩及砂岩,底部:紫红色厚层状砾岩夹砂砾岩。砾石以板岩、砂岩为主,燧石、石英次之。榕江县位于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广西丘陵的过度地带。地势结构大致为:从西部和东部延伸逐步向四周延伸,形成较为明显的三级梯地。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带,横跨黔中山原和黔东中低山丘陵两个地貌区。最高海拔1447米,最低海拔529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2。 3、水文榕江县水域属珠江流域都柳江水系,地表水系发育。1)珠江珠江,又名粤江。因流经海珠岛而得名。是东、西、北三江及下游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其长度及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4位。 2)都柳江 都柳江是西江一级支流柳江的上游,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浪黑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黔南州的三都、黔东南州的榕江、从江等县城,沿黔桂边境迂回27里,至八洛进入桂境,于三江县老堡口与寻江(古宜河)汇合后称融江。都柳江全长310公里,平均比降3.8,流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黔境内长291公里 ,平均坡降0.89,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三都至八洛204公里。都柳江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与桂北丘陵区的过渡地带,绝大部分为高山峡谷,榕江县以上河谷较窄,呈 V 型,一般河谷宽50100 米,枯水期河槽宽公1550 米;榕江县以下逐渐开阔,河谷宽100200 米,枯水期河槽50100 米,两岸间的台地。都柳江贵州河段是西南地区水运出海北线通道的延伸航道,考虑到都柳江已经规划有多级连续航电枢纽,进一步渠化开发都柳江航道建设,对改善三都、榕江、从江等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沿江旅游及矿藏资源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腹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划,都柳江三都至八洛214公里为五级航道,航道尺度(1.11.3)22250m(航深航宽弯曲半径),可常年通航 300 吨级船舶。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城区,涉及河流为寨蒿河,寨蒿河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柳江干流都柳江段最大的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高洋乡,南流至育洞折西北流,经寨蒿至干烈段河道弯曲度较大,下行经忠诚至榕江三江口注入都柳江。寨蒿河跨黎平县、榕江县、雷山县、三都县等县。北部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为苗岭山脉,西邻排场河,东接双江,南部与干流都柳江为邻。河流长102公里,落差911米,平均比降8.9,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2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231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尚重河、色边河、八妹河、平永河等,以平永河最大。河流灌溉效益较好,流域内农业较为发达,水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4、气候特征榕江县平均气温18.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 极端最高气温39.5(1966年8月17 日),极端最低气温-5.8(1963 年1月15日)。 年平均无霜期 310 天,日照时数 1312.6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年平均风速 1.1m/s, 年最大风速 20.0m/s,以 NE 风为主。平均年降水量 1210.7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汛期 49 月。5、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价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6、自然资源1)植物资源榕江县地面森林覆盖率74.71%,活立木蓄积量2128万立方米。全县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400多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珍稀树种青钱柳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二级保护的20种,三级保护的17种。2)矿产资源榕江县矿产资源丰富,己发现矿产资源品种30多种,其中铁矿储量2亿吨以上,铜、铅、锌矿储量2000万吨以上,膨润土储量1000万吨,稀土储量1000万吨,高岭土储量2亿吨,石灰岩储量10亿吨。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等特点。截至2012年,榕江县地下矿产资源有金属矿锑、铁、金、汞、锰、铅、铜和钒8种,其中锑金属储量11.29万吨,有非金属矿硅石、石煤、高岭土、沙石等。3)水资源榕江县有大小河流67条,总长1303公里,水资源理论蕴藏量25.99万千瓦,可开发10.37万千瓦。4)土地资源现有山地325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98.27%,耕地面积20.16万亩,耕地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多为轻粘轻壤或壤土,土地可利用率高,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榕江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使沿江坝区农作 物一年23熟,锡利贡米曾是皇室御膳上品,先后荣获农业部命名的优质农产品称号和银质奖章;榕江冰糖橙和脐橙汁多糖高,参加全国同类产品评比分别获得银质奖;榕江西瓜瓤红味美,荣获南方八省区鉴评会榜首,曾三进中南海,名播大江南北,因此榕江又有“西瓜之乡”之美誉;榕江已被列为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榕江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这里有逶迤十里的车江古榕群省级名胜风景区,有载入吉尼斯记录的三宝鼓楼。闻名于世的苗王宫为榕江所独有。原始、古朴而神秘的民族风情、民族建筑、民族服饰和民族节日,有如纯金璞玉,风格别致,个性突出,被誉为世界难得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区域之。近年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探秘。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至2017年,榕江县共辖9镇10乡(其中5个民族乡),268个行政村,居住有侗、苗、水、瑶、汉等15个民族,总人口35万余人,其中县城人口8.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4%。2、社会经济综合概况2017年,初步测算,全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63.1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17.3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完成17.27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28.52亿元,增长8.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4%、28.2%和45.4%。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拉动度)分别为1.7%、3.9%和3.8%。3、教育、文化、卫生2017-2018学年度全县共有学校239所,其中小学校点共166所(其中完小55所,教学点111个,幼儿园共53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3所(其中民办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工读学校1所。学前教育在园(班)13888人(其中民办幼儿园4960人),小学在校学生29089人,初中在校学生13848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281人(其中民办751人),特校在校学生60人(其中送教上门11人),职校在校学生953人,工读学校在校生43人,共计65162人。全县小学寄宿制学生10472人,初中寄宿制学生11360人,普通高中寄宿生5705人,特校寄宿生50人。全县基础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501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46人(其中民办38人),初中专任教师980人,小学专任教师1515人,特校专任教师11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33人(其中民办274人),工读学校(华优中学)专任教师16人。幼儿园保育员233人。全县中职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66人(含外聘教师2人)。年末全县拥有文化机构27个,其中: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局1个,广播电视2个,文化市场稽查队1个,电影事业2个,乡镇文化站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个。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92.3%。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74个,其中:综合医院5个、中医院1个、专科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局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243个,诊所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30304人,同比增长3.89%。 4、交通榕江县城位于都柳江畔,处于贵阳与桂林的中点上,距两地空间距离皆为190余千米。公路、铁路未兴之前,对外交往主要依靠水运,榕江历为黔桂两省的水上枢纽,是贵州省对广东、广西交往的门户,船舶顺江而下可直达广州。对外交往主要靠321国道与880省道,4个出境方向与外界联系,皆为柏油公路。厦蓉高速公路与贵广高速铁路通过县境中部,分别从县城的南北经过。铁路建成后,至贵阳、桂林在1小时以内,至广州不足3小时,榕江将成为贵州东南最大的人员物资集散地。县东北方向有黎平机场、西南方向有荔波机场,距离皆在100千米的范围内。321国道、炉榕公路、锦榕公路在县城交织。20个乡镇全部通车,全县通车里程已达782公里。5、项目周边环境经现场踏勘,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占地面积约980m2,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法定环境敏感区,也不存在名木古树和文物单位,也无社会关注的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项目区域地处城市建成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黔东南州环保局发布的2018年10月黔东南州环境质量月报,榕江县空气质量数据如下。表5 榕江县空气质量数据县综合指数AQI有效监测天数AQI优良天数AQI优良天数比例%首要污染物榕江县3.03313110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g/m3)二氧化氮(g/m3)可吸入颗粒物(g/m3)细颗粒物(g/m3)一氧化碳 (mg/m3)臭氧(g/m3)311237251.59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均二级限值15080150754160年均二级限值60407035/由上表可知,榕江县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良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建设项目附近的水体为寨嵩河,项目区域无大型水污染企业存在。根据贵州省水功能区划(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0号)文件,项目所在区内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根现场查看,项目周边无地下水出露点,项目所在地下水环境质量划为III类功能区,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类标准,本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III 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分类属于1类功能区。目前,区域内主要噪声源为附近道路汽车经过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噪声,项目区域内无其他使用高噪声设备的工业企业,区域声环境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榕江县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属于城市建成区,项目周边主要是商业居住混合区,项目西北侧60m处有黔东南州中医院。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6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影响源位置环境标准方位距离人数1环境空气榕江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西南50约5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黔东南州中医院西北60约100人零散居民点东南65约10户40人零散居民点西侧126约20户80人零散居民点西北180约20户80人2水环境寨嵩河东侧52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3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区域地下水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4声环境黔东南州中医院西北60约1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区域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2018年修改单;H2S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详见下表。表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ug/m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二级标准及2018年修改单日平均150小时平均500TSP年平均200日平均300NO2年平均40日平均80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日平均150小时平均200氨一次浓度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硫化氢一次浓度0.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 GB3838-2002 III类标准值pH69COD20BOD54.0NH3-N1.03、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类标准,详见表9。表9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LAeq:dB(A)类别昼间夜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项目医疗废水的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具体限值见表10。表10 (DB37/596-2006)表2中预处理标准 单位:mg/L项目pHCODBOD5SS动植物油氨氮粪大肠菌群数排放限值692501006020155000MPN/L2、废气 污水处理站废气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中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具体限值见表11。表11 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浓度(mg/ m3)执行标准臭气浓度(无量纲)10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中标准硫化氢0.03氨气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小型)规 模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项目污水处理站施工产生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标准限值: 表12 大气污染污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颗粒物(无组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3、噪声施工期场地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项目厂界外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医院内执行1类标准。表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标准名称及代号取值时间2类标准值1类标准值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昼间6055夜间50454、固废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标准。项目医疗垃圾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污水处理站污泥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4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标准值如下:表14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中标准医疗机构类别粪大肠菌群数(MPN/g)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结核杆菌蛔虫卵死亡率%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10095总量控制指标1、大气污染物项目供热供暖等生活用能均采用电能;废气除少量无组织NH3、H2S排放外,无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设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2、水污染物医疗废水经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后排入榕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总量指标已纳入榕江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故不设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租赁榕江县城古州北路80号及84-1号已建楼房,本次项目不新建房屋,主体工程施工已结束,施工遗留污染已经得到清理。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污水处理站(地埋式)的建设、排污管网升级改造等。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如下:图4 医院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一、主要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污水处理站(地埋式)的建设、排污管网升级改造等。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分析如下:1、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产生粉尘,材料(水泥、石灰、砂石、砖及钢材)运输、转运及堆放产生粉尘,建设产生粉尘。2、固体废物(1)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2)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土石方开挖产生废弃土方。3、噪声污染物污水处理站建设、排污管网改造、升级施工过程中均会产生噪声。2、营运期(1)废气: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及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2)废水:主要有门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化验等医疗科室产生的医疗废水;病人、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生活污水等。(3)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医疗废物、废石膏、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格栅渣、污泥、废活性炭。其中,医疗废物包括解剖废物、病理废物、注射器、口罩、手套、试剂瓶及病人产生的废弃物等。(4)噪声:项目噪声主要为医院周边车辆运行、鸣笛、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和交通噪声。二、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污水处理站建设、管网升级改造等施工产生的扬尘。施工材料及弃土方临时堆放应集中堆放,且应采用篷布遮盖;施工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高峰期有12人,使用现有化粪池。施工期按1月计,施工期生活垃圾(10kg/d)日产日清,交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开挖产生的土方,挖方量约50m3,开挖土方作为覆盖及绿化用土。本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会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影响,故要求在22:00次日6:00及中午12:0014:00休息时间禁止施工,若因施工要求必须夜间施工则需向环保局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告知附近居民。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并且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施工作业时间,不得在22:00次日6:00及中午12:0014:00休息时间期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尽量使噪声强度大的设备远离声环境敏感区,减轻施工噪声对其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车辆和施工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强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施工车辆通过周边村庄时应低速、禁鸣。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耗时短,施工噪声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三、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强分析1、废气污染源强分析(1)污水处理站臭气 污水处理站在运营时将产生一定量的恶臭气体,恶臭气体成分主要为H2S和NH3,污水处理站恶臭主要发生源来自沉淀池及污泥。恶臭物质的逸出量与污水量、污水水质、BOD5的负荷、曝气方式、污泥处置以及日照、气温、风速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恶臭物质污染物排放量难以确定。为了有效核定臭气中H2S和NH3产生情况,根据美国EP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每处理1gBOD5可产生0.0031g氨气和0.0012g硫化氢,由此可见,在水质相同的情况下,恶臭污染物的产生量基本与废水量成线性关系,本项目污水处理站BOD5去除量为0.265t/a,因此NH3、H2S产生量分别为0.00082t/a,0.00032t/a。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要求,污水处理装置的恶臭气体必须进行除臭除味处理。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成地埋式,通过在各个污水处理单元进行密封加盖、设导气管将污水处理装置溢出的臭气进行收集,收集后臭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定期进行清掏,以保证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效果和防止臭气排放不畅而外溢。经活性炭吸附后处理(处理效率50%)处理后排放,因此NH3、H2S排放量分别为0.00041t/a,0.00016t/a。排放速率分别为0.00014kg/h,0.000055kg/h。(2)医疗废物恶臭院方采用专用包装袋将医疗废物包裹后再进行贮存,并做到定期清运后,项目医疗废物恶臭对环境影响较小。(3)卫生间恶臭本项目卫生间如管理不善,造成的恶臭也会影响厂内环境,建设方应做好院内保洁工作,定期对院内环境进行清洁,保持好环境卫生后,卫生间恶臭对环境影响较小。(4)食堂油烟本项目营运期食堂使用液化气为燃料,员工共80人,按一日三餐计,全院区每日大约在食堂吃240餐,每餐消耗食用油按0.01kg计,则每日消耗食用油2.4kg/d,在烹饪时按挥发损失约3%计,即食堂油烟废气产生量约0.072kg/d。项目食堂设灶头2个,每天烹制按5.0h计,本次环评要求其灶眼上方安装集气灶(总风量4000m3/h)将油烟废气引至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须达60%以上),油烟产生量为0.014kg/h,产生浓度约3.5mg/m3。项目油烟废气通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外排气体浓度为1.4mg/m3,即0.0056kg/h,油烟气进入专用排气管道引至食堂楼顶排入大气。1、 废水项目污水主要包括患者就诊时清洗等活动和医疗器械清产生的医疗污水以及人员冲厕、洗漱等生活污水。诊室用水 医院门诊、急诊区就诊人员用水量按15L/人次计;医院现日均就诊量约100人次,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