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甸县罗甸县“十三五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本)(报批本) 规划单位:贵州省罗甸县文化和旅游局规划单位:贵州省罗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二零一七年八月二零一七年八月 目目 录录 1 总则.- 1 - 1.1 概述- 1 - 1.2 编制目的及评价原则- 2 - 1.3 编制依据- 3 - 1.4 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 9 - 1.5 评价重点和评价范围- 12 - 1.6 评价时段- 12 - 1.7 环境功能区划- 13 - 1.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 24 - 2 规划概述与分析.- 25 - 2.1 罗甸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26 - 2.2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概况- 27 - 2.3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42 - 2.4 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49 - 2.5 规划协调性分析- 51 - 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64 - 3.1 区域环境状况调查- 65 - 3.2 环境质量现状- 75 - 3.3 生态环境现状- 79 - 3.4 环境敏感区- 97 - 3.5 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113 - 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 115 - 4.1 环境影响识别- 116 - 4.2 评价指标- 119 - 4.3 环境发展趋势(“零方案”)分析- 120 - 5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121 - 5.1 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 122 -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I 5.2 旅游业发展和布局规划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制约因素- 126 - 5.3 旅游发展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5 - 6 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论述.- 146 - 6.1 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 147 - 6.2 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149 - 6.3 资源环境承载力- 150 - 6.4 规划与当地居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152 - 7 规划环境影响的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 154 - 7.1 罗甸县旅游发展的大气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 155 - 7.2 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的水污染控制- 155 - 7.3 固体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158 - 7.4 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循环经济评估- 159 - 7.5 电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61 - 7.6 通信工程规划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62 - 7.7 规划区的基本农田保护- 162 - 8 环境风险评价.- 163 - 8.1 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 164 - 8.2 最大可信事故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66 - 8.3 风险防范措施- 168 - 8.4 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方案- 171 - 8.5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72 - 9 公众参与.- 174 - 9.1 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175 - 9.2 公众参与的原则- 175 - 9.3 公众参与的方式- 175 - 9.4 公众参与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185 - 9.5 公众意见调查表的设计- 186 - 9.6 公众参与的结果分析- 186 -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9.7 调查结论及对公众参与调查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说明- 193 - 10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94 - 10.1 跟踪评价有关规定- 195 - 10.2 跟踪评价意义- 195 - 10.3 跟踪评价时段- 196 - 10.4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法- 196 - 11 问题与不确定性.- 197 - 11.1 关于规划不确定性问题- 198 - 11.2 关于规划旅游区建设规模、选址等的不确定性- 198 - 12“三线一单”及规划调整建议- 199 - 12.1 生态红线、质量底线、资源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200 - 12.2 规划调整修改建议- 210 - 13 结论与建议.- 211 - 13.1 结论- 212 - 13.2 规划调整建议- 222 - 13.3 总体评价结论- 223 -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 附件: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3 公众参与调查样表 插图:插图: 图 1.7-1 罗甸县一级水功能区划图; 图 2.2-1 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区位分析图 图 2.2-2 规划空间结构分析图 图 2.2-3 规划近期建设重点项目分析图 图 2.5-1 罗甸县城市总体规划图 图 3.1-1 规划交通分析图 图 3.1-2 罗甸县地表水系图 图 3.4-1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图 3.4-2 罗甸县蒙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 图 3.4-3 罗甸县罗羊县级自然保护区红线图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0 - 1 总则总则 1.1 概述概述 罗甸县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下的一个县,东西宽 63 公 里,南北长 72 公里,总面积 3013 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多民 族聚居的山区县,有汉、布依、苗、瑶、壮、侗等民族。是贵州得天独厚 的“天然温室”。以早菜、西瓜为龙头的商品基地。早熟蔬菜有茄子、辣椒、 番茄、黄瓜等 25 个品种。以柑桔为主的水果基地。 地处黔南山地西南部,北高南低。年均温 19.6,年降水量 1150 毫米。 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蒙江、曹渡河。蒙江由西北向 东南斜贯县境,注入红水河。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 41%。 矿藏有硅石、铁矿、辉绿岩、米黄色大理石等。101、312 省道公路过境, 南盘江可通航客轮。境内的罗甸水晶及罗甸奇石等尤为著名。 罗甸县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全社会已经形 成了浓郁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和氛围,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高原湖 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 游与相关产业不断融合,并初步形成大产业发展格局。 罗甸旅游业还存在面临竞争,发展方式、旅游季节性、城市功能、体 制机制、人才欠缺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面向“十三五”,罗甸旅游产业要素 资源将极大的释放能量,是罗甸旅游业深度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是罗甸县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三五”期间,罗甸县应立足于科学合理细化的旅游发展目标,借助品 牌效应释放,强化旅游市场号召力;核心景区带动,提升旅游竞争力;交 通改善,激活远距离旅游市场;特色项目开发,释放强大旅游磁场;通过 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丰富产品层次,通过与文化、农业、健康、商贸等 产业融合,统筹发展,促进产品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大格局,着力推进旅 游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完善与优化罗甸县旅游业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旅 游功能、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构建系统的服务体系,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 - 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市场、交通、信息化等服务配套的旅游综合产业体 系,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序,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更 加突出,在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就业、带动脱贫、促进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到 2020 年末,建成贵州旅游名县。 “十二五”时期是罗甸县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 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 新,加快推进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发展战略性支柱 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建设旅游经济大县,充分发挥旅 游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相关产 业的发展,结合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实际,制订了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 展规划。 为保证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实施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专项 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贵州省罗甸县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我单位进行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 勘和资料收集的工作基础上,编制了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 影响报告书。 1.2 编制目的及评价原则编制目的及评价原则 1.2.1 编编制制目目的的 (1)通过分析和评价规划涉及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 现状,结合规划的特点,对贵州省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后对环境可能 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 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将不利影响减缓到可承 受程度,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分析规划实施环境的整体变化趋势,论证规划实施的环境可 行性,为规划环评审批机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2 - (4)开展规划实施公众参与意见调查与征询,广泛征求规划实施直接 或间接受影响的单位、公众个人等意见与建议,并对公众意见提出处理与 反馈意见。 1.2.2 评评价价原原则则 根据规划环评的特点,评价工作遵循的原则有: (1)全程互动 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 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2)一致性 评价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 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3)整体性 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 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性影响和综合效应。 (4)层次性 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根据不同属性、 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 求。 (5)科学性 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用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加 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3.1 法法律律法法规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3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4.24;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正),2011.3.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2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根据 2016 年 2 月 6 日国 务院令第 666 号修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1.1; (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2009)年第 559 号令, 2009.10.1; (1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1999)年第 257 号令, 1999.1.1; (16)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2006)年第 474 号令, 2006.9.19;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2006)年第 204 号令,1996.9.3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根据 2011 年 1 月 8 日 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国务院(1994) 年第 167 号令,1994.10.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5.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8; (21)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 (2014)31 号,2014.8.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号), 2013 年 4 月 25 日通过,2013 年 10 月 1 日施行;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九号),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4 - 2004 年 8 月 28 日;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 修订)(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2011 年 4 月 22 日通过,2011 年 5 月 1 日施 行; (2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2011 年 2 月 22 日。 (2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2005.12.3; (2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务院国办发(2012)2 号文,2012.1.12;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5- 2020 年)规划纲要,2016.3; (29)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 (2014)31 号); (3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2015.5; (3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2013.9; (3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2016.5; (3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74 号,2016.12.20。 1.3.2 部部门门规规章章 (1)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的通知,环发 2000235 号,2000.12.6; (2)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35 号, 2015.7.13; (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 发201277 号),2012.7.3; (4)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环评201614 号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2016.2.24;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5 - (5)关于印发的通知(环 环评201695 号),2016.7.15; (6)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 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21 号,2013.6.1; (7)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保部、发 改委环发201199 号,2011.8.11; (8)“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环 保总局环发200628 号,2006.2.14; (9)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18 号,2003.10.8; (10)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部 环发(2011)150 号,2011.8.11; (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 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2010.12.22; (12)关于联合开展“旅游扶贫试验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 局、国务院扶贫办旅发(2013)273 号),2013.8; (13)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旅办发(2015)163 号)2015.7.13。 (14)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 35 号),2015.5.1;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3.2; (16)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7)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 20161162 号); (18)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 200424 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37 号);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6 - (20)环保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 通知(环评2016150 号)。 1.3.3 地地方方性性规规章章和和文文件件 (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6.1; (2)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7.7.21; (3)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9.24; (4)贵州省森林条例,2007.3.24; (5)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09.1.1; (6)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2001.1; (7)贵州省实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细则, 1993.6.23; (8)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贵州 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 号,1994.4.18; (9)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水功能区划有关问题的批复(黔府函 (2015)30 号),2015.2.16; (10)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黔 府发200637 号),贵州省人民政府,2006.12; (11)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贵州省环境保护局, 2001.12; (12)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省人 民政府黔府发(2007)24 号,2007.7.6; (1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 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 (2012)22 号,2012.6.8; (14)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黔国土资发201423 号),2014.5.23; (15)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7 - 的通知(黔府发20413 号),2014.5.6; (16)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管理目录(2015 年本) (黔环通2015269 号),2015.12.29; (17)关于印发的 通知,贵州省环保厅,2010 年 12 月 8 日; (18)关于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的批复(黔府函(2005)154 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2005 年 5 月 10 日; (19)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黔府发201624 号),2016.9.20; (20)贵州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 (黔环通2016128 号); (21)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黔府发(2016)32 号),2017.1.19; (22)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黔府发 (2013)17 号),2013.9.1; (23)贵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黔府发201539 号) ; (24)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黔府发201632 号); (25)贵州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 理区划分成果的通知(黔水保201582 号),2015 年 8 月 19 日。 1.3.4 技技术术依依据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8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7)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2013);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 130-2014); (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修正案(2001.8); (1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03)。 1.3.5 技技术术资资料料 (1)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2)贵州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2016; (3)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2012; (4)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5)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专项规划(20162020),2015; (6)罗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年规划纲要 (20162020),2016; (7)贵州省环境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8)罗甸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2009; (9)罗甸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20132020 年)。 1.4 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 1.4.1 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目目标标 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分别见表 1.4-1。 表表 1.4-1 罗甸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罗甸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编 号 分类保护目标环境功能 边阳镇 下坝村、沙坪、前进村、新丰村、里博村、庙弯、 磨刀石、新街村、关刀村、三岔沟、盘龙湾、新房 子、枫香坳、新庄村、新联村等 1居民点 板庚乡 板庚村、五星村、红岩村、兴卫村、纳田村、上冲、 大告、里兔村、旧寨村、金银坡、大文村、团田村、 上头寨、大寨、郭家坪、罗木村、梨树关、新隆坪 环境空气二类、 声环境 2 类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9 - 等 沫阳镇 沫阳村、柏林村、大桥居委会、坡记、纳街、罗沟 村、红桥、江亭村、访里村、纳刮村、布吉、下坝 寨、林情村、里矮村、里改村等 龙坪镇 马草寨村、白龙、河滨社区、沙井村、老城村、莲 花村、何家庄、新民村、五星村、里夏村、里勒、 金银洞、金星村、六一村、枫香坪、中心村、林霞 村等 红水河镇 羊里村、下宜村、上宜、八羊、元村、百慕、中芽、 百塘村、坝泥村、官故村、沫村、新寨、百岩脚、 白云、把高、云里村、安沙、红木、交塘、圭里村 等 2学校罗甸县域范围内的中小学、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学校等 3医院罗甸县域范围内的中心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 4地表水罗甸县域范围内的地表水体 地表水、 类 5地下水罗甸县域范围内有饮用和农灌功能的地下水泉点 地下水类 (居民饮用泉 点) 6生态环境罗甸县域范围内一二级林地、基本农田等生态环境 名称保护对象保护级别 罗甸拉来寨崖墓古墓葬省级7文物古迹 罗甸边阳文昌阁古建筑州级 文物古迹 名称保护对象保护级别 8风景区大小井省级风景 名胜区 风景名胜资 源 省级 风景区 名称保护对象保护级别 9森林公园罗甸县省级翠滩 省级森林公园 森林资源省级 森林公园 名称保护对象保护级别管理机构 10 自然保护 区罗羊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县级 罗甸林业局森林 公园管理办公室 自然保护区 11湿地 贵州罗甸蒙江国 家湿地公园 湿地资源国家级湿地 12古树名木 银杏、马尾松、杉木、柏木、南方红豆杉、枫香、黄连木、桂花、 朴树等 古大树 名称所在地取水量(t/d) 县城饮用水源地县城8148 边阳水库边阳镇前进村1644 凤亭乡凤亭河集中式 凤亭河饮用水水源地 凤亭乡凤亭村100 沫阳镇沫阳村沫阳镇沫阳大河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 沫阳镇访里村 500 罗悃镇白肥寨河沟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县罗悃镇洞甲村247 13 生活饮用 水水源 罗悃镇罗苏龙井沟集罗悃镇罗苏村300 生活饮用水水 源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0 -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红水河镇立荣洞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 红水河镇坡奈220 木引镇打街溶洞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 木引镇把坝村1200 茂井镇红屯水库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 茂井镇红屯村265 逢亭镇上隆水厂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 逢亭镇上隆村280 1.4.2 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空气环境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对罗甸县域空气质 量划分为两类功能区。其中,一类大气环境功能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 游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为城乡规划中确定 的包括中心城区和各县县的城镇生活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 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应的标准执行。自然 保护区执行类标准;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执行类标准;饮用水源地保护 区执行类标准;渔业用水区执行类标准;工业用水区执行类标准; 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类标准;农业用水区和一般娱乐用水区执 行类标准。 声环境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噪声环 境特点,将罗甸县按其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疗养区、高级宾馆和别墅区执行 0 类标准; 居住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集中的地区执行 1 类标准; 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执行 2 类标准; 规划工业区和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区执行 3 类标准;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1 - 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 通道路两侧区域执行 4 类标准。 1.4.3 污污染染物物排排放放标标准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 B 标准 (景区受纳水体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III 类水质标准,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要求,执行一 级 B 标准);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2001)及修改单; (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1.4.4 卫卫生生标标准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及 TJ 36-79 中居住区标准 1.5 评价重点、评价范围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法 1.5.1 评评价价重重点点 (1)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2)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规划的环境保护对策、减缓措施或替代方案 (4)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5)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 (6)规划的缺陷及补救措施 1.5.2 评评价价范范围围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2 -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 1.5-1。 表表 1.5-1 罗甸县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罗甸县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罗甸县域范围(3013km2) 地表水罗甸县域范围内的大河、水库等 地下水罗甸县域范围内有饮用和农灌功能的地下水 声环境罗甸县域范围(3013km2) 生态环境罗甸县域范围(3013m2) 1.5.3 评评价价方方法法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方法;环境影响识别 与评价指标确定采用矩阵分析法;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趋势分析 法;环境风险评价采用风险概率统计。 1.6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 根据贵州省罗甸县旅游发展规划实施进度,评价时段为:20162020 年。 1.7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 1.7.1 环环境境空空气气质质量量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功能区分类,规划区内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等环境空气功能区为一 类区,其他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为二类区。 1.7.2 地地表表水水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贵州省水功能区划(2015 年版)(黔府函(2015)30 号), 罗甸县水功能一级区主要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罗苏河、蒙江、涟江及坝 王河,水功能区划分别为类、类,具体见表 1.7-1。 表表 1.7-1 地表水功能一级区划表地表水功能一级区划表 范围 水功能一级区名称流域水系河流 起始范围终止范围 长度 (km) 水质 目标 罗苏河罗甸保留区罗苏河罗苏镇干田堡 八羊汇入红水河 口 29 蒙江下游紫云罗甸 保留区 珠江西江 蒙江板当河汇入口 蒙江汇入红水河 口 184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3 - 涟江下游惠水罗甸 保留区 涟江惠水甲戎涟江汇入口49 坝王河惠水罗甸保 留区 坝王河源头 坝王河汇入蒙江 口 121 根据贵州省罗甸县水功能区划(20122030),全县地表水水功 能一级区划分 35 个,其中保护区 3 个,保留区 18 个,开发利用区 10 个, 缓冲区 4 个;在一级水功能区区划的基础上,全县地表水水功能二级区划 分 20 个,其中饮用水源区 3 个,农业用水区 3 个,工业用水区 3 个,景观 娱乐用水区 1 个,过渡区 5 个,排污控制区 5 个,一级区划见表 1.7-2,二 级区划见表 1.7-3,一级水功能区划图见 1.7-1。(见下页) 1.7.3 地地下下水水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地 下水执行类区。 1.7.4 声声环环境境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 农村地区执行 1 类功能区,居住、商业区执行 2 类功能区,工业区执行 3 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执行 4 类功能区。 1.7.5 土土壤壤环环境境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土壤功能区划分方法, 规划区为土壤环境质量为类区。 1.7.6 生生态态功功能能区区划划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黔府函2005154 号), 罗甸县属于白城红水河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土壤 保持中等重要及较重要为主。生态环境保护应以水土保持为目标,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陡坡山地开垦种植,对已开垦的大于 25的陡坡地,实施退耕还 林还草工程,并加以巩固;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植被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加大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对强度 石漠化土地采取封禁措施,消除人类活动的影响,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4 - 遏制石漠化的发展。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5 - 表表 1.7-2 罗甸县水功能区罗甸县水功能区(一级一级)登记表登记表 水系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蒙江 所也河干流源头- 板庚保护区 干流源头 板庚村地下 河出口 11.9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 I 类以 上。 板庚滩三叠纪地质公园,限制大规模的用水,防 止水资源过渡开发利用,确保水质好于 II 类以 上。 蒙江 涟江干流惠水-罗 甸缓冲区 涟江罗甸入 口 打降5.1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或好于 III 类。 惠水与罗甸的界河,协商管理,水质维持 III 类 以上。 蒙江 涟江干流打降-董 王开发利用区 打降董王10.8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或好于 III 类。 在尖坡抽水,满足边阳工业用水,水质维持 III 类以上。 蒙江 蒙江干流布忙-新 艾开发利用区 布忙新艾11.1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或好于 III 类。 考虑逢亭硅工业园发展及逢亭镇的发展需水,自 上游-雷公滩为工业取水,下游雷公滩-纳饶-新艾 分别为排污控制区和过渡区,使得该河段水质和 下游水质相一致。 蒙江 逢亭河干流开发 利用区 干流源头河口15.2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上游涵养水源、满足逢亭镇硅工业发展需水及农 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过镇河段严格控制排污, 蒙江 格凸河干流灰洞- 双河口保留区 灰洞双河口12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或好于III 类以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沟亭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干流源头边外河23.8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布讲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源头高坡顶访河口13.1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所也河干流板庚-板庚七一26.6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6 - 水系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七一保留区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类以上。 蒙江 所也河干流七一- 河口保留区 七一河口11.9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落脚河干流源头- 七一保留区 源头七一11.9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拱里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腮里村纳岭拱里村纳饶15.6 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 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八茂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干流源头八达河口22.2 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 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蒙江干流董王-布 忙保留区 董王布忙57.4 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 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蒙江干流新艾-蚂 蚁寨保留区 布忙蚂蚁寨38 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 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蒙江 蒙江干流蚂蚁寨- 双河口开发利用 区 蚂蚁寨双河口20.9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III 类 以上,为开发利用区的过渡区,防止坝王河水的 汇入使得水质变差,为了确保水流进入下游的红 水河缓冲区时水质优于III 类水质,故将该区域规 划为开发利用区的过渡区。 坝王河 纳羊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护区 干流源头纳羊河口13.4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水质好, 现状水质好于 II 类以上。 保护水资源,限制大规模的用水,保证水质维持 在 I 类水平。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7 - 水系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坝王河 干里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源头拉岜山河口14.2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坝王河 坝王河干流大小 井-林霞开发利用 区 大小井林霞22.1 该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 沿河建有一系列的水利工程, 是县城龙坪镇的饮用水源地之 一,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该河段在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应科学合 理地防止河段水体的面源污染,采取雨污分离、 沿岸保育等措施,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应加 强水质监测管理工作,确保水质常年达到或好于 III 类以上。 坝王河 坝王河干流林霞- 白龙保留区 林霞白龙3.5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较好, 现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 以上。 限制大规模的用水,水质保持原状,或水质 III 类以上。 坝王河 坝王河干流白龙- 蚂蚁寨开发利用 区 白龙蚂蚁寨19.2 该河段接纳了来自龙坪镇的水 流以后,水质开始下降,现状 水质低于 III 类水质标准。 严格控制城镇污染物的排放,加大污水治理,保 证河道水质在流经蚂蚁寨之前达到 III 以上。 坝王河 仿里河干流源头- 河口开发利用区 翁保村坡坳仿里河口11.8 生态农业较为发达,水资源开 发利用程度较高,大部分河段 大部分时段水质好于 III 类水质。 合理优化利用流域水资源,保证流域生态农业用 水需要。防治水污染,保证汇入坝王河的水质要 求不低于 III 类水质标准。 坝王河 边阳河干流源头- 新寨消水洞开发 利用区 巴沙村大坡新寨消水洞31.2 工农业较为发达,经济发展水 平较高,区域水资源开利用强 度较大。大部分河段大部分时 段水质好于 III 类水质。 合理优化利用水资源,保证边阳工业园区用水、 村镇生活用水及河道生态用水,发展生态农业和 循环经济,建立节水型城镇管理系统,严格控制 排污,确保河流注入新寨消水洞之前水质不低于 III 类。 曹渡河 大亭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梭村源头大亭河口5.7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科学管理水资源,限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保证河道水质维持 III 类以上。 曹渡河 曹渡河干流黔桂 缓冲区 干流罗甸入口 六硐河交汇 处 43.2 省级界河,开发利用程度低、 水质好,现状水质大部分时段 协调省际用水规模和用水方式,确保水质满足省 际河流的功能,至少好于或维持现有 III 类水质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8 - 水系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好于 III 类以上。标准。 曹渡河 六硐河干流黔桂 缓冲区 曹渡河干流 与六硐河交 汇处 六硐河与红 水河交汇处 21.1 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状 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 协调省际用水规模和用水方式,确保水质满足省 际河流的功能,至少好于或维持现有 III 类水质 标准。 红水河 罗翁河源头-相亭 保护区 屯脚源头相亭30.2 源头区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 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现状水质好,常年在 II 类以上。 严格控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 境,确保水质维持 I 类水质标准。 红水河 罗苏河干流源头- 关固保留区 小青坡源头关固36.3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科学管理水资源,限 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证河道水质维持 III 类以上 红水河 罗翁河干流相亭- 红水河入口保留 区 相亭坝宜河口22.1 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质好, 现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 以上。 为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限制大规模的水资 源开发利用,保证河道水质维持 III 类以上。 红水河 罗妥河干流源头- 上妥保留区 源头上妥11.7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科学管理水资源,限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保证河道水质维 持 III 类以上。 红水河 罗妥河干流上妥- 河口开发利用区 上妥罗妥河口8.3 开发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 现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 类 以上。 科学管理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新 型罗妥生态港口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并严格实行 排污控制,作为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保证 河道水质在进入库区的河口前达到优于 III 类以 上。 红水河 凤亭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源头让村河口49.3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科学管理水资源,限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保证河道水质维 持 III 类以上。 红水河 峨村河干流源头- 河口保留区 公峨源头峨村河口8.2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现 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 上。 科学管理水资源,限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龙滩库区库岸生态屏障区,保证河道水质维 持 III 类以上。 罗甸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9 - 水系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红水河 罗苏河干流关固- 河口开发利用区 关固羊里河口14.1 水资源开利用程度低、水质好, 现状水质好于 III 类以上。 作为罗甸县规划的重要临港新城,为了开展码头 和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向,应合 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质管理,确保水质达 到 III 类以上。 红水河 红水河干流黔桂 缓冲区 桑郎河口曹渡口63.6 属于省际界河,龙滩大坝修建 蓄水以后,河道水流速度变缓, 水质大部分时段达到 III 类以上。 协调省际用水规模和用水方式,确保水质满足省 际河流的功能,至少好于或维持现有 III 类水质 标准。 表表 1.7-3 罗甸县水功能区罗甸县水功能区(二级二级)登记表登记表 水 系 一级区名称二级区名称起点终点 长度 km 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向 涟江干流打降- 董王开发利用 区 涟江干流的打降- 董王工业用水区 打降董王10.8 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较好, 现状水质常年处于 III 类类水 质以上。 在满足边阳城生活用水的同时主要满足其工业 用水需求,水质维持 III 类以上。 蒙江干流蚂蚁 寨-双河口开发 利用区 蒙江干流蚂蚁寨 - 双河口过渡区 蚂蚁寨双河口20.8 开利用程度不高、水质较好, 现状水质大部分时段好于 III 类以上,存在蓄水河道网箱养 鱼。 严格控制水面养鱼规模和合理规划渔业生产活 动,防止蓄水河道水资源质量下降,确保蒙江 汇入红水河的水质维持在现有水质以上。 逢亭河干流源头- 对门寨农业用水 区 源头对门寨11.6 现有水质较好,水质大部分时 段好于III 类以上,水资源开发 利用率低。 主要针对区域将来发展硅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 需水要求,同时兼顾城镇建设和生活用水的需 要。加强水源保护力度,水质常年达到 III 类 水质以上。 逢亭河干流开 发利用区 逢亭河干流对门 寨-河口排污控制 区 对门寨河口3.6 现有水质较好,水质大部分时 段好于III 类以上,水资源开发 利用率低。 控制城镇污染源的排污行为,建设合理的水污 染控制机制,严格控制水体污染。 蒙 江 蒙江干流布忙- 新艾开发利用 蒙江干流布忙-雷 公滩工业用水区 布忙雷公滩3.6 现有水质较好,水质大部分时 段好于III 类以上,水资源开发 防治面源污染,监控水体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后服务工作总结模版
- 乳头凹陷护理指导
- 小米手机及小米电视发布会
- 2025年建筑总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安徽省桐城实验中学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明山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夏季寻爱之旅活动方案
- 幼儿园消防试题及答案
- 营山县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总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检察院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女鞋行业市场供需分析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超导磁体和线圈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高瞻课程师幼互动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模拟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含解析)
-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能竞赛试题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数学试题
-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制度1
- 体育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