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1T 98-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DB3701T 98-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DB3701T 98-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DB3701T 98-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DB3701T 98-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701/T 762004DB3701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7-08 -29 实施2007-08 -29 发布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 98 2007济南市农业地方规范ICS B311DB3701/T 982007前 言 本规范由济南先行种业有限公司提出。本规范起草单位: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秀深、王秋堂、吴兵、马爱菊、韩众。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公害茄子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规范适用于济南市早、中、晚熟露地茄子无公害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标准适用于本规范。 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DB 37/274.22000无公害农产品卫生标准。DB 37/T24.32000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 16715.31999 瓜类作物种子茄果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规范3.1 阳畦(冷床)利用太阳辐射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一种简易保护地类型,其骨架常用竹、木材料,一般前墙高20cm,后墙高(30-40)cm,畦面成坡形。3.2 改良阳畦(又名小暖窖)一般有后墙,高(1-1.2)m,土筑墙或砖砌,跨度3m,有2排支柱。3.3温床利用生物能、电能或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简易设施。4 环境条件要求4.1 产地环境4.1.1产地环境质量 无公害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4.1.2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沙壤粘壤土且有机质含量达到20g/kg以上。要疏松、肥沃的壤土地块,并符合NY50102001的要求。5 育苗及苗期管理5.1 育苗设施 下列方式,可供选择5.1.1塑料小棚:矢高(0.6-1)m,跨度(1-3)m,长度(20-30)m。5.1.2塑料中棚:矢高(1.5-2)m,跨度(4-6)m,长度(30-40)m。5.1.3塑料大棚:矢高(2.5-3)m,跨度(6-12)m,长度(30-60)m。5.1.4改良阳畦:跨度(2.5-3)m,高度(1-1.3)m,长度(20-30)m。5.1.5温床:跨度约3m,高度约1.3m长度3040m。5.2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长茄类如早小长茄、济丰三号、济南长茄、济杂长茄1号、青选长茄、济丰2000、济丰3000以及南韩、日本、荷兰引进的优良品种等;圆茄类如济丰四号、北京五叶茄、天津快圆茄、茄杂2号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5.3 苗床的准备: 5.3.1 配制营养土:育苗土为无病虫害的肥沃表土6份,加4份有机肥和优质腐熟农家肥20kg/m3,立方米再加50%多菌灵100g,70%百菌清80g混匀。5.3.2 作畦扣棚 将苗床营养土耙平后做畦,畦宽(1.2-1.5)米,长(15-20)米。床土用50%多菌灵300倍消毒,提前(4-5)天投入毒饵防虫防鼠,并提前扣棚升温。5.4 种子处理5.4.1 消毒处理防治溃疡病、早疫病,可用(50-55)C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防治病毒病,可先用清水浸种3小时,再放入15%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来后洗净。5.4.2 浸种催芽将消毒的种子洗净后晾至种子表面无水时放入干净的湿纱布中,置于(25-30)C条件下催芽。每天淘洗(1-2)次,新收下的种子可用(20-30)mg/kg的赤霉素处理6小时左右,赤霉素可先用酒精溶解后再稀释。或浸种后用变温处理可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率。5.5 播种5.5.1 播种期 茄子的播种时间根据定植时间来决定,而定植时间要根据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来决定。一般从定植期向前推迟(80-90)天。5.5.1.1 早春小拱棚栽培 在“小雪”前后,即11月中下旬,最好利用温室或温床育苗。5.5.1.2 露地茄子 1月中下旬,最好在温床或阳畦育苗。5.5.1.3 秋延迟栽培 6月中下旬播种,露地遮荫防雨育苗。5.5.2 播种量 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一般每667m2大田用种(10-15)g。每m2播种床播种(5-8)g。5.5.3 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5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前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去以后,将种子与细土掺匀均匀撒播,覆细土(1-1.5)cm将种子盖严,之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方式立即在其面上覆地膜,并将拱棚扣严保温。5.6 苗期管理5.6.1 温度调节种子出苗以前以保温为主,不通风,白天保持(25-28)C,夜间保持(15-18)C,促使早发芽,当有少量种子顶土时,于傍晚及时撤去地膜。当苗子出齐后,适当通小风降温。始期分苗,分苗后(3-5)天内不通风,保温保湿,促进缓苗,缓苗后通风逐渐由小到大,白天保持(25-30)C,夜间保持18C以上。5.6.2 湿度调节播种后至幼苗分苗前一般不浇水,苗床过干时,需及时浇水,次日覆细土。每(7-10)天覆细土一次,以保墒、提温、透气,促进幼苗茁壮,防止因低温高湿引发的猝倒病。5.6.3 光照调节茄子对光照强度和时间的要求较高,日照越长,幼苗生长越壮;若光照不足,日照时间短,会影响花芽分化,开花会延迟,长花柱将减少。因此,出苗后,应尽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尽量多接受阳光。5.6.4 分苗当幼苗出现长到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距10cm10cm。分苗时按秧苗大小、强弱进行分级,小苗再栽到床畦北半部,大苗栽到南半部,以促使苗子整齐一致。5.6.5 炼苗定植前(8-10)天,可通过控制放风、减少覆盖物进行炼苗,使之逐渐适应定植环境;露地定植的,定植前(3-5)天全部揭除覆盖物。5.6.6 壮苗指标株高25cm左右,茎粗0.6cm以上,4叶1心,叶色浓绿,无病虫害。若采用分苗带土移栽的(8-9)片叶,可顶花带蕾定植。6 定植6.1定植前准备选择地,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性能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冬前深翻30cm,早春化冻后及时整势较高平、保墒。定植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圈肥5000kg,饼肥5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锌肥1.0 kg,硼肥0.5 kg。有机肥施用前要喷洒辛硫磷和多菌灵等杀虫灭菌。6.2 定植时间6.2.1春夏栽培:(播种育苗时间)在晚霜后,地温稳定在10C以上定植,若覆膜栽培可适当提前,该茬口夏季上市。6.2.2夏秋栽培:4月上旬播种育苗,6月上旬(麦收前)定植,秋季上市。6.2.3秋延迟栽培:4月中下旬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8月初至小雪上市(霜降后覆盖塑料薄膜,白天四周通风,夜晚盖苫保温)。6.3 定植密度及方法6.3.1定植密度 采用单行(株行距45cm80cm)或大小行(株行距30cm60cm-1m)定植。覆盖地膜,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生长期长短、茬口安排、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等,每667 m2定植(1500-3300)株。6.3.2定植方法 按行距大小进行起垄或做畦,按株距挖穴,然后浇水,以水稳苗,水渗后封穴;栽植深度以埋住土坨(1-2)cm为度。定植完后放大水,浇水量以润湿垄顶为度。6.4 田间管理6.4.1 中耕培土 定植成活后要抓紧中耕划锄,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一般“门茄”座果前进行(2-3)次培土,形成深沟高垄,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预防植株倒伏,也利于雨天排涝。6.4.2 植株调整 采用二杈整枝,将门茄下的侧枝全部去掉,保留“门茄”以上的侧枝任其生长。生长中后期,随结果部位上移,应及时摘除下部老黄叶,并立支架,防止植株倒伏,保障中后期产量。6.4.3 保花保果 在不适宜茄子座果季节(7月-8月),应使用30mg/kg的防落素等生长调节剂涂抹花柄,以防止落花落果。6.4.4 肥水管理 从定植到“门茄” 座果前,要控制浇水和施肥,应以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为主,结合覆土培垄,每667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5-7.5 )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kg);进入盛果期要加大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每采收(2-3)次结合浇水施用冲施尿素和硫酸钾各(5-7.5) 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kg左右);盛果后期,除土壤追肥外,可结合喷药或单喷磷酸二氢钾或硼砂作叶面肥。7 病虫害防治7.1 苗期病虫害 猝倒病、立枯病、蚜虫。7.2 田间主要病虫害 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茶黄螨、棉铃虫、红蜘蛛、蚜虫、白粉虱、菜青虫、小地老虎。7.3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7.4 农业防治选抗病品种,实行严格轮作制度,培育壮苗,实行测土配方施肥。7.5 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温汤浸种;利用天敌和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7.6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DB 37/T24.32000的要求。7.6.1 猝倒病、立枯病 除用苗床撒药土外还可用25%瑞毒霉10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等药剂防治。7.6.2 黄萎病 除播种前用药剂处理或温汤浸种和土壤消毒外,出现零星轻病株时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叶和灌根。7.6.3 褐纹病 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杀毒矾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乙膦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及1:1: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7.6.4 绵疫病 用75%百菌清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乙膦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500倍液等药剂防治。7.6.5 灰霉病 发病初期而栽培环境潮湿时采用烟熏法或粉尘法防治,每亩可用速可灵烟雾剂(250-300)g,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g。发病后棚室湿度已降低,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7.6.6 早疫病 用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以及1:1:(200-3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7.67 蚜虫、粉虱 用20%灭扫利(1000-2000)倍液,或25%扑虱净2000倍液,或稻虱净2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棉铃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菊马等药剂防治。 7.68 茶黄螨、红蜘蛛 用20%甲氰菊酯乳油、10%浏阳霉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天王星等药剂防治。7.7 合理用药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技术见附录A。8 采收 一般商品果从开花到采收约需(20-25)天,茄子果实膨大较快,商品果宜勤采收,及时采收能提高茄子品质和产量,尤其是适当早摘“门茄”,可促使“对茄”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雨季期间,适时采收,可减少烂果率。9 生产档案9.1 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9.2 应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相关内容。附录A(规范性附录)茄子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摘选自山东省行标准及国家标准)农 药 名 称剂 型常用药量(稀释倍数)使用方 法安全间隔期(天)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喷雾10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喷雾7杀毒矾64%(可湿性粉剂)400500喷雾3乙磷铝锰锌50%(可湿性粉剂)500600喷雾5恶霜灵64%(可湿性粉剂)500喷雾3甲霜灵锰锌58%(可湿性粉剂)500喷雾1苯菌灵50%(可湿性粉剂)1000灌根15病毒A20%(可湿性粉剂)500喷雾710盐酸吗啉胍铜20%(可湿性粉剂)500喷雾3溴氰菊酯25%乳油20003000喷雾2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喷雾7菊马10%乳油1500喷雾7杀螨特35%乳油1000喷雾810天王星2、5%乳油3000喷雾810扑虱灵25%(可湿性粉剂)1500喷雾810乐果40%乳油20003000喷雾7敌敌畏80%乳油1000喷雾5辛硫磷50%乳油2000喷雾7无公害食品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茄子在我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分布很广,品种较多,面积也较大,为我国各地区夏秋的主要蔬菜之一,尤其在解决秋淡季蔬菜供应中有重要作用。茄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山东省茄子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我省主要供应蔬菜之一。由于缺乏严格的标准约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管理不规范,造成不同区域不同品种或同一区域同一品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下,其品质、产量、商品性差异较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病虫害的易发现象,茄子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茄子农残超标,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稳定茄子品质,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茄子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升我市茄子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 “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一 、任务来源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是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2006年地方标准制定项目中的项目,由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本规范。二 、主要工作过程(一) 进行了“中晚熟(大果型)茄子新品种的选育”课题研究,为本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验证和生产实践依据。本规范制定起草组于1992年起即从事茄子新品种的选育、繁种及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于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承担了济南市科技局(即科计发 1996第4号)下达的“中晚熟(大果型)茄子新品种的选育”课题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 生产实践总结本规范制定起草组自从是茄子新品种选育以来,共进行包括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年,试验严格按照种子试验规程要求和省种子品种委员会要求进行,试验农户300余户,试验面积达1000余亩,试验过程中严格技术指导,认真调查,整理试验数据上千份,形成报告几十个,多年的区域试验、大面积的生产试验对于茄子的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选育出来得早、中、晚熟不同类型的茄子新品种推广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农户种植反馈和实地调查,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经验。2. 品种选育试验过程验证本规范制定起草组从事茄子育种工作有14时间,加上1998年2002年每年有半年时间在海南加代育种,共种植茄子十几代。14年间共做茄子杂交组合3000余个,每个组合都安排了田间杂比试验,共试验用地190余亩,调查整理数据1万余个,性状调查作笔记20余本,文字记录近20万字。搜集提纯亲本96个,几年间网室隔离自交系提纯用地50亩,选出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24个。3000余个杂交组合中,每年都选出2-3个优良组合,通过上述多年严格的科学试验,我们不但选育出了多个优良品种,同时筛选出了较为科学、合理、实用的栽培方法,基本达到了“良种、良法”配套。3.研究成果所选育的中晚熟(大果型)茄子新品种被济南市科技局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中晚熟(大果型)茄子新品种的选育”被济南市科委评为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选育的3个组合T40P39、96-236、96-251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鲁茄三号、济丰九号(后推广改名为济丰五号)、济丰四号,并且在生产上已被省内外茄子种植者广泛采用。目前鲁茄三号等品种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余亩,并且逐年稳定增长。“济丰2000”、 “济丰3000”等新品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深受省内及江苏、云南等省市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这一科技成果将尽快转变为生产力。茄子新品种济丰五号的选育在蔬菜发表,中晚熟茄子新品种济丰四号、济丰五号、济丰四号、济丰五号茄子春露第栽培技术等在山东蔬菜等刊物上发表。上述研究通过在无公害生产用农药和肥料及生产技术体系上的创新,为本规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本规程中品种选择、土壤肥力条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生产实践依据和试验验证。(二) 召开规范制定起草组会议,部署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初稿的起草工作会议确定了规范的制定原则,即按照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并就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热烈的讨论。在总结本规范制定起草组前期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广泛查阅资料和进行调查研究,于2006年7月10日编写完成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草案稿,在反复讨论、修改后于2006年8月13日编写完成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三、广泛征求意见,对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初稿进行反复修改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写完成后,分别送交市蔬菜推广服务中心王文军研究员、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焦自高研究员、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巩庆平研究员、山东省农济南市植物保护站李秀深高级农艺师和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学成推广研究员、刘福海高级农艺师等七位资源与环境、农学、植保、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专家审阅,广泛征求意见。汇集各方面专家的反馈意见,并召开规范制定起草组会议,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形成了无公害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报批稿。四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水平对比(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本规程中,茄子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按照NY/T8512004,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照GB 4285-89及GB/T 8321所有部分,茄子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分别按照GB/T 17980.108-2004 、GB/T 15795-1995、GB/T 15796-1995、GB/T 15798-1995 、NY/T 612-2002、NY/T 613-2002、NY/T 614-2002、NY/T 615-2002和NY/T 617-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按照NY/T 496-2002,土壤养分测定按照NY/T85-1988、NY/T 531987、LY/T 12331999、LY/T 12361999,茄子种子质量、籽粒品质及产品包装、运输、贮存分别按照GB 16715.3-1999、GB/T178921999和NY53012005。(二)水平对比国外有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