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ZG 0001 S-2013 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果味糖浆.doc_第1页
QXZG 0001 S-2013 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果味糖浆.doc_第2页
QXZG 0001 S-2013 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果味糖浆.doc_第3页
QXZG 0001 S-2013 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果味糖浆.doc_第4页
QXZG 0001 S-2013 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果味糖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XZG 0001S-2013 Q/XZG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ZG 0001S-2013果味糖浆2013-10-30发布 2013-10-30实施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 发布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济南真果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明。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1果味糖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味糖浆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生活饮用水、白砂糖、浓缩果汁、食用葡萄糖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安赛蜜、山梨酸钾、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等,经调配、灌装、包装而制成的果味糖浆。本产品应稀释7倍或以上后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987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480.1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GB 4481.1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6782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GB 7655.1 食品添加剂 亮蓝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8817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GB 9681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T 12456 饮料中总酸的测定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 13736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GB 17325 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磺胺酸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QB/T 1505 食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产品分类产品按风味不同分为橙、草莓、青苹果、哈密瓜、水蜜桃等口味。4 技术要求4.1 原辅料4.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4.1.2 浓缩果汁(橙、草莓、青苹果、哈密瓜、水蜜桃) 应符合GB 17325的规定。4.1.3 葡萄糖应符合GB/T 20880的规定。4.1.4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4.1.5 柠檬酸应符合GB 1987的规定。4.1.6 胭脂红应符合GB 4480.1的规定。4.1.7 柠檬黄应符合GB 4481.1的规定。4.1.8 柠檬酸钠应符合GB 6782的规定。4.1.9 亮蓝应符合GB 7655.1的规定。4.1.10 焦糖色应符合GB 8817的规定。4.1.11 山梨酸应符合GB 13736的规定。4.1.12 安赛蜜应符合GB 25540的规定。4.1.13 食用香精应符合QB 1505的规定。4.2 生产工艺 原料预处理混匀计量灌装成品检验入库。4.3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指标项目指标色泽具有各品种固有的色泽,色泽均一组织状态为混浊液体,粘稠适度,允许有少量沉淀物滋味与气味具有各品种固有的气味与滋味,酸甜适中、无异味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4.4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酸度/(T)054.0总砷(以As计)/(mg/kg) 0.2铅(以Pb计)/(mg/kg) 0.05可溶性固形物(20折光法计)/(g/100g) 3.0食品添加剂按GB 2760规定执行4.5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cfu/ml) 100大肠菌群/(MPN/100ml) 3霉菌 (cfu/ml) 10酵母菌(cfu/ml) 1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4.6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5 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5.2 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及关于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规定。6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2695的规定。7 检验方法7.1 感官检验打开包装,取200ml样品倒入洁净的烧杯中,置于自然光线明亮处,目视、鼻嗅、口尝。7.2 理化检验7.2.1 总酸按GB/T 12456规定的方法测定。7.2.2 总砷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7.2.3 铅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7.2.4 可溶性固形物按GB/T 12143规定的方法测定。7.3 微生物检验7.3.1 菌落总数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7.3.2 大肠菌群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7.3.3 霉菌和酵母菌按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检验。7.3.4 致病菌分别按GB 4789.4、GB 4789.5、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7.4 净含量检验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检验。8 检验规则8.1 检验方法 产品稀释7倍或以上检验。8.2 组批与抽样按规定每批次随机抽取样品,每次检验样品不少于1kg。检验应每批不少于一次,检验项目为标准的感官、净含量、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指标。8.3 出厂检验8.3.1 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净含量、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8.3.2 产品出厂每批产品须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8.4 型式检验8.4.1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新产品投产前;-更换设备、主要原辅材料或更改主要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停产半年及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4.2 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8.5 判定规则8.5.1 出厂检验判定规则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为合格。其中任一项目不符合标准可加倍抽样复检,仍不符合标准,则判为不合格。8.5.2 型式检验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为合格,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其他项目不符合标准可加倍抽样复检,仍不符合标准,则判为不合格。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9.1 标志、标签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 7718、GB 28050及相应要求的规定。9.2 包装9.2.1 包装应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袋或容器,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9.2.2 产品内包装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氯乙烯、聚苯乙烯,应分别符合GB 9681、GB 9687、GB 9688、GB 9689的规定。9.2.3 产品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 的规定。9.2.4 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气味,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9.3 运输9.3.1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