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391-2017地理标志产品梧州龟苓膏.pdf_第1页
DB45T391-2017地理标志产品梧州龟苓膏.pdf_第2页
DB45T391-2017地理标志产品梧州龟苓膏.pdf_第3页
DB45T391-2017地理标志产品梧州龟苓膏.pdf_第4页
DB45T391-2017地理标志产品梧州龟苓膏.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7.040 X 79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3912017 代替 DB45/ 3912011 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龟苓膏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Wuzhou Guilinggao 2017 - 11 - 05 发布 2017 - 12 - 05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T 3912017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2 5 产品品种命名 2 6 传统工艺、关键设备和关键控制点要求 2 7 要求 3 8 生产加工过程要求 5 9 检验方法 5 10 检验规则 . 5 11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梧州龟苓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梧州龟苓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总黄酮检验方法 9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绿原酸检验方法 . 11 DB45/T 3912017 II DB45/T 391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的格式编写。 本标准是对 DB45/ 3912011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龟苓膏的修订,并参考 DBS45/ 018 食品安 全地方标准 龟苓膏进行修改。 本标准代替 DB45/ 3912011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龟苓膏 。 本标准与 DB45/ 3912011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 理化指标:除蛋白质、氯原酸、总黄酮指标外,其他理化指标直接引用 DBS 45/ 018 的理化指 标(见 7.3); 微生物限量:直接引用 DBS45/ 018 的微生物限量指标(见 7.4); 绿原酸、总黄酮的检验方法以附录表述(见附录 C、附录 D)。 本标准由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广西梧州双钱实业有限公司、 广西致中和食品有限公司、梧州市三钱皇康寿保健饮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本沛、朱海军、莫桂坚、杨姗姗、黄丽芳、杨柳、谭洁霞、黄永文、肖照华。 本标准历次发行版本:DB45/ 3912007,DB45/ 3912011。 DB45/T 3912017 1 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龟苓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梧州龟苓膏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产品品种命名、传统工艺、关键 设备和关键控制点要求、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定型包装的 即食龟苓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78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 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31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 DBS 45/ 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黑凉粉(干粉) DBS 45/ 018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龟苓膏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8 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用本文件。 DB45/T 3912017 2 3.1 梧州龟苓膏 Wuzhou Guilinggao 在第 4 章规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以黑凉粉、茯苓、乌龟(全龟) 、蒲公英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 取用梧州市境内桂江、浔江、西江交汇之地的江河水,或梧州市辖区范围内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自来 水,采用梧州龟苓膏特定的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的即食龟苓膏食品。 梧州龟苓膏可增加选用白砂糖、蜂蜜、栀子、菊花、槐花、白芷、罗汉果、桂圆、杏仁、百合、甘 草、枸杞子、绿豆、红豆等可作为食品原料的原辅料。 3.2 凉粉草 Mesona Chinensis Benth 又名仙草,仙人草。为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干燥全草。茎方形,被灰棕色长毛,外表棕褐色或黑色, 有沟槽,幼茎常扭曲,质脆易断,中心有髓。叶对生,多皱缩,纸质,有韧性,长圆形或卵圆形,两面 皆被疏长毛。花不常见。气微,嚼之味甘淡,有胶性。 3.3 黑凉粉 Black Mesona Chinensis 以凉粉草、食用淀粉为原料,凉粉草经清洗,添加或不添加食用碱,水煮提取、浓缩,加食用木薯 淀粉或其他食用淀粉搅拌混合,干燥、粉碎、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非直接食用的粉状产品。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梧州龟苓膏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批准保护的范围,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范围,见附录 A 。 5 产品品种命名 产品根据添加的口味和原辅料不同,可分别在梧州龟苓膏产品名称前加上增添的主要辅料名称命 名,如罗汉果梧州龟苓膏等。 6 传统工艺、关键设备和关键控制点要求 6.1 传统工艺 梧州龟苓膏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生产工艺流程见附录 B 。 6.2 关键设备和关键控制点要求 6.2.1 关键设备 动植物原料提取设备使用多功能提取锅, 浓缩设备使用真空浓缩锅或使用相应等效设备, 配料锅选 择带有自动搅拌的配料设备,杀菌设备使用高温杀菌锅。 DB45/T 3912017 3 6.2.2 关键控制点 6.2.2.1 配料 配制用水使用梧州各地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自来饮用水,加入水、凉粉、动植物原辅料提取液(添加 或不添加白砂糖、蜂蜜)等物料后,应通过孔径不大于 0.15 mm的筛网过滤除去细小的不溶性杂质。 6.2.2.2 杀菌 产品杀菌采用罐头食品生产专用杀菌锅,也可采用其他灭菌工艺,对产品进行灭菌。 7 要求 7.1 原辅料要求 7.1.1 乌龟 选用产自梧州市的龟科动物草龟、水龟、三线闭壳龟或巴西龟,个体重量不少于 250 g /只。乌龟 除去内脏、清洗干净后使用。全龟用量应不低于动、植物(干品)原料总用量的 1。 7.1.2 茯苓 采用梧州出产的多孔菌科植物茯苓,其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 成。内部白色菌核(茯苓)、近外皮部淡红色部分(赤茯苓)和外部皮(茯苓皮)均可使用。茯苓应符 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规定,且-茯苓聚糖含量不少于 5 (以干重计)。茯苓干品共 用量应不低于除黑凉粉以外的动、植物(干品)原料总用量的5。 7.1.3 金银花 应为忍冬科植物忍冬(或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使用梧州辖区范围内 出产或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优质产区的金银花, 选取不用硫磺熏蒸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应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规定,且含绿原酸(按干燥品计)应不少于 1.5 % 。 7.1.4 蒲公英 应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选用梧州辖区范围内出产的蒲公英干燥全草,应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规定。 7.1.5 食用淀粉 食用淀粉应选用广西区内生产的食用淀粉,以梧州、岑溪、苍梧出产的为首选,并应符合 GB 31637 的规定。 7.1.6 凉粉草 凉粉草应符合 3.2 性状,主要选用植物胶含量不少于 5 ,以广西、越南产的凉粉草为首选,应质 好,无腐烂、霉变、病虫害、异味、杂物,真菌毒素限量应当符合 GB 2761 的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7.1.7 黑凉粉 应符合 DBS45/ 013 的规定。 DB45/T 3912017 4 7.1.8 白砂糖 选用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的白砂糖,应符合 GB/T 317 规定。 7.1.9 加工用水 水源取用梧州市境内桂江、 浔江、 西江交汇之地的江河水, 或梧州市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自来水, 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7.1.10 其他原辅料 其他原辅料应质好,无变质,无虫蛀。栀子、白芷、菊花、槐花、罗汉果、桂圆、杏仁、百合、甘 草、枸杞子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辅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规定,蜂蜜应符合 GB 14963的规定, 豆类及坚果类原料应符合相应产品的标准要求,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 GB 2761 的规定,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7.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色泽 呈均匀的棕褐色至黑褐色 组织形态 有弹性的膏体,可有与该品种添加原料相符的固体颗粒,有少量糖液 滋味气味 味甜、具有龟苓膏的独特风味,带有凉粉草和与品种名称相符的特有气味,无其它异味 杂质 不得有其他杂物、焦屑 7.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 和 DBS 45/ 018 中理化指标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蛋白质/(g/100g) 0.05 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mg/kg) 30 绿原酸 a/(mg/kg) 4.0 a 仅适用于生产日期 30 d 内的产品。 7.4 微生物限量 应符合 DBS45/ 018 的规定。 7.5 食品添加剂 7.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7.5.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 GB 2760 规定,产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 DB45/T 3912017 5 8 生产加工过程要求 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9 检验方法 9.1 感官要求 9.1.1 色泽、组织形态、杂质 取试样,打开包装容器,将试样倒置于白瓷盘中,对样品划样,自然光下肉眼观察。 9.1.2 滋味气味 取试样口尝、鼻闻。 9.2 理化指标 9.2.1 蛋白质 准确称取膏状(不含糖液)龟苓膏样品 5.0 10.0 g,其它按 GB 5009.5 规定执行,氮换算为蛋 白质的系数 F6.25 。 9.2.2 总黄酮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9.2.3 绿原酸 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定。 9.2.4 微生物限量 按DBS45/ 018规定的方法测定。 9.3 食品添加剂 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 10 检验规则 10.1 批量 产品以同一批原料、同一工艺条件生产、同一品种、同一班次、同一包装规格、包装完好的产品为 一批。 10.2 抽样 每批产品按生产批次及数量比例随机抽样,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 10.3 出厂检验 10.3.1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 DB45/T 3912017 6 10.3.2 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pH 值、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或菌落总数、大肠 菌群。 10.4 型式检验 10.4.1 正常生产每年应进行两次型式检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停产两个月以上,恢复生产; 更改关键工艺时; 产品出厂检验,检验结果有较大波动;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 10.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 7.2、7.3、7.4、7.5 规定的项目和标签。 10.5 判定规则 10.5.1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如感官、理化指标不符合要求,可在该批 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目,如复检结果还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微生物指标不 符合要求,不得复检,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0.5.2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产品合格。微生物指标不符合要求,判定产品不合格。其他 指标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 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一次, 如复检结果仍有不符合要求项, 判定产品不合格。 11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11.1 标签 产品包装标签应符合 GB 7718、GB/T 17924和 GB 28050 的规定。 11.2 标志 产品运输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 GB/T 191 规定。 11.3 包装 11.3.1 产品包装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11.3.2 产品外包装应使用合格的瓦楞纸箱,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包装。 11.4 运输 11.4.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不洁物混装混运。 11.4.2 运输过程应防日晒、雨淋、防潮、防污染。 11.5 贮存 贮存仓库应干燥、通风、清洁、不得与有毒或不洁物混合堆放。产品应离地 15 cm、离墙 30 cm 堆 放。 11.6 保质期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质量状况确定保质期。 DB45/T 3912017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梧州龟苓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梧州龟苓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 图A.1 梧州龟苓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45/T 3912017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梧州龟苓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梧州龟苓膏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B.1。 图B.1 梧州龟苓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此工序为添加豆类、 坚果类、水果肉类等 辅料的产品采用。 动植物原料 水 木薯淀粉 提取浓缩 提取浓缩 过滤 混合、过滤 凉粉草 黑凉粉 配料 过滤 加热煮膏 灌装 封口 装笼 容器清洗 封口盖、膜 高温杀菌 包装材料 验收 贮存 检验 保温静置 梧州龟苓膏 外包装 冷却 干燥装箱 标签、纸箱 白砂糖、 蜂蜜等辅料 豆类/坚果类 /水果肉类等 预处理 干燥、粉碎 此框内工序可委托广西区内有资质的企业加工 DB45/T 3912017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总黄酮检验方法 C.1 原理 溶于乙醇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弱碱性条件下,与显色剂三价铝离子结合生成有色物质,可在 415 nm 波长附近产生最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曲线比 较,可定量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C.2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至少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C.2.1 芦丁(C27H30O16)标准品。 C.2.2 乙醇溶液:60(v/v)。 C.2.3 亚硝酸钠溶液:5(m/v)。 C.2.4 硝酸铝溶液:10(m/v)。 C.2.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 mol/L。 C.2.6 无水乙醇。 C.3 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C.3.1 分析步骤 C.3.1.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在 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 20 mg(准确到 0.1 mg),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加 60乙 醇溶液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 6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0 mL 置于 50 mL容 量瓶中,加 60 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中含无水芦丁 0.2 mg )。 C.3.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准确吸取标准品液 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 ,分别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各加 60乙醇至10 mL,加1.0 mL 5亚硝酸钠溶液混匀,放置6 min,加 1.0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放 置 6 min,加10 mL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 15 min ,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按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51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C.3.1.3 试样处理 取膏体试样适量,搅拌成浆,称取试样 20 g(准确至0.01 g)于小烧杯中,用无水乙醇 30 mL 稀释 后转移于 100 mL 容量瓶,容器另用 30 mL 无水乙醇分次洗涤并转移入该容量瓶中;超声提取 30 min, 放冷,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后分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作为样品溶液。 DB45/T 3912017 10 C.3.1.4 测定 准确吸取 10.0 mL 样品溶液两份,分别置于 25 mL 容量瓶中,以下步骤按 9.2.2.4.2 规定操作,其 中一份不加 10 硝酸铝溶液作为样品空白。显色后用滤纸过滤,初滤液弃去,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 为空白,在 510 nm 波长处分别测定样品及样品空白的吸光度。用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减去样品空白的吸 光度所得的数值,从标准曲线上读出样品溶液中含总黄酮的质量。 C.3.1.5 结果计算 试样中总黄酮含量按式(1)计算: X1= V 2m V1m1 1000 (C.1) 式中: X1 试样中总黄酮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m 由标准曲线计算出的被测液中总黄酮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1 称取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V1 试样测定用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 试样提取定容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C.3.1.6 允许误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8 ,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DB45/T 39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