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547-2001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该标准旨在规定工作场所环境中二巯基辛基锡这种化学物质的允许最大浓度,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止因长期或短期暴露于该化学物质而引发的职业病。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存在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暴露风险的工作场所,特别是使用或生产该化合物的工业企业车间空气环境。

  2. 术语定义:对二巯基辛基锡及其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确保标准应用过程中的准确理解。

  3. 职业接触限值:核心内容之一,规定了工作日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的具体数值。这些限值基于科学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设定,旨在确保工人长期或短期内的健康不会受到损害。

  4. 监测方法:提供了监测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浓度的推荐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管理和控制措施:指导企业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以及建立相应的健康管理与监督制度,以达到并维持规定的接触限值。

  6. 健康监护:建议对接触二巯基辛基锡的员工实施定期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由该物质引起的健康影响。

  7. 执行与监督:明确了标准的执行责任主体,通常为企业自身及负责劳动卫生监督的政府部门,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和合规性监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1-12-04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pdf_第1页
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pdf_第2页
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巯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s 1 8 5 4 7 -2 0 0 1 前 注女 rj 本标准是根据毒理学实验、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参考国外职业接触限值首次制定的。为作业场所环境监测及卫生监督使用的卫生标准。 本标准从 2 0 0 2年 5 月 1日 起实施 。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起草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淑云、 李涛、 焦红岩、 赵海生、 赵子辰。 本标准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车间空气中二琉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G B 1 8 5 4 7 - 2 0 0 1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e x p o s u r e l i mi t f o r d i o c t y l t i n - S , S 一 h i s ( i s o o c t y l m e r c a p t o a c e t a t e ) i n t h e a i r o f w o r k p l a c e ,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车间空气 中二琉基辛基锡 的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及其监测检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二琉基辛基锡的各类工业企业。2 卫生要求 车间空气中二琉基辛基锡最高容许浓度为0 . 2 mg / m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 . 1 m g / m 3 ( 皮) ,以锡计量。3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 , 见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 0 0 1 一 1 2 - 0 4 批准2 0 0 2 - 0 5 一 0 1 实施 G B 1 8 5 4 7 -2 0 0 1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车间空气中二疏基辛基锡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A 1 原理 空气中二琉基辛基锡( 分子式 C 3 6 H 7 2 0 4 S 2 S n ; 商品名 S D - 8 8 3 1 ) 用乙醇溶液吸收 , 在 2 2 4 . 6 n m 波长下 ,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锡的浓度。A 2 仪器A 2 . 1 大型气泡吸收管。A 2 . 2 空气采样器 : 流量范围 0 -1 L / m i n ,A 2 . 3 具塞比色管 2 0 m l - 全部玻璃容器用 3 . 2 m o l / l . 硝酸溶液浸泡过夜 , 用蒸馏水冲洗 3 次 , 晾干, 再用苯浸泡, 用蒸馏水冲洗 3 次, 晾干, 最后用 5 0 0 0 ( V / V ) 乙醇溶液浸泡 , 避尘晾干备用 。A 2 .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带背景校正装置石墨炉及涂层石墨管和锡空心阴极灯。 操作条件: 波长 2 2 4 . 6 n m, 光谱通带 1 . 0 n m, 灯 电流 2 n m, 保护气( 氢气) , 主气 1 0 0 0 m l . / m i n , 外主气 6 0 0 m l . / min , 起用氖灯背景校正。A 3 试剂A l 1 吸收液: 5 0 6 o ( V / V) 乙醇溶液。A 3 . 2 无水乙醇。A 3 . 3 苯。A 3 . 4 二琉基辛基锡: 纯度大于9 9 . 8 % ( V / V ) , 液体密度为1 . 0 5 6 g / m L ,A 3 . 5 标准溶液: 称取1 0 m g二琉基辛基锡, 加无水乙醇至1 0 0 ml , , 配成1 0 0 p .g / m l , 二琉基辛基锡标准贮备液。A 4采样 用装有 5 ml . 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 0 . 5 l . / m i n流量抽气 1 0 mi n ,A 5 分析步骤A 5 . 1 对照实验 : 将装好吸收液的吸收管带到采样点, 除不采集空气外 其余操作同样品, 作为样品的空 白对 照 。A 5 . 2 样品处理 : 用吸收管中的吸收液洗涤吸收管进 口管三次, 混匀后将吸收液倒人比色管内封严 于冰箱中保存待测。如果现场空气中二琉基辛基锡浓度较低 , 则加人少量苯对样品进行萃取浓缩 , 萃取液供测定。A 5 . 3 绘制标准曲线: 取标准溶液用吸收液稀释成0 . 0 , 2 . 5 , 5 . 0 , 1 0 . 0 t g / m l . 标准系列。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操作条件, 取2 0 川J 进样, 每个浓度进样三次, 测吸光度, 扣除0 管的吸光度, 取平均值。以二琉基辛基锡浓度对吸光度均值作图绘制标准曲线。A 5 . 4 测定: 用测定标准系列的同样条件, 取2 0川廿 样品进样分析, 测吸光度, 将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值后 , 由标准曲线查出样品中二琉基辛基锡浓度 。 G s 1 8 5 4 7 -2 0 0 1A 6 计算A 6 . 1 按式( Al ) 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 7 3、 ,P V。 二 V X斗 - X -L - ( Al) 、2 7 3 t 1 0 1 . 3式中: V 。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L ; V 一 采样体积, L ; p 采样地点的大气压, k P a ; t 采样地点气温, CoA 6 . 2 按式( A 2 计算空气中锡浓度。 c火 V 、 C 竺 玲于 二 X 0 . 1 5 7 8 8 (A2) 一V o 、 一。 一式中: C 空气中锡浓度, m g / m , ; 。 一 一 标准曲线上查出的二琉基辛基锡浓度, p g / m I . ; V 吸收液体积, M L; V o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 L ;0 . 1 5 7 8 8 二琉基辛基锡中锡所 占比例。A 7 说 明A 7 . 1 本法检测限为。 . 3 ji g / m l - , 最低检出浓度为0 . 2 m g / m3 ( 采集5 1 、 空气) 。 沐法的线性范围为0 . 5 - 5 ji g / m l - , 相对标准偏差为4 %.A 7 . 2 本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9 4 0 o , 采样效率为 9 2 oA 7 . 3 在l o - - - l o , 浓度范围内是单调递增f数。A 7 . 4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