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00T71-2005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440100T71-2005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440100T71-2005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440100T71-2005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440100T71-2005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 B 30 备案号: 广州市农业技术规范 DB DB440100/T 712005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050920 发布 20051201 实施 广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 发布 DB440100/T 71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由广州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守光、陈红弟、黄伟如、陈伟雄、谢伟平。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5年9月20日。 DB440100/T 712005 1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糯玉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鼠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地区糯玉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糯玉米 又称蜡质玉米,籽粒不透明呈蜡质状,其干籽粒总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5%。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并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地块。种植田周围100m范 围内无其它类型玉米品种种植。 5 栽培管理措施 5.1 栽培季节 分为春植、夏植和秋植。 5.1.1 春植 2月4月播种,5月7月上市。 5.1.2 夏植 5月7月播种,7月10月上市。 5.1.3 秋植 8月9月播种,10月中旬12月上市。 5.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5.3 整地播种 5.3.1 整地起畦 精细整地,深翻起畦,使土壤细碎均匀,一般畦高20cm,畦宽(包沟)120cm130cm,畦面平整。 DB440100/T 712005 2 5.3.2 种子晾晒 播种前3d4d选择晴天将种子晾晒1次2次。 5.3.3 播种量 通常直播时用种量(1.51.8)kg/667m 2 ;育苗时用种量(0.81.0)kg/667m 2 。 5.3.4 施足基肥 整地前每667m 2 施入混沤20kg过磷酸钙的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 连作地每667m 2 还应混施5kg 7.5kg硼镁肥、0.5kg1.0kg硫酸锌。 5.3.5 种植密度、规格及移植 根据糯玉米品种株型紧凑与否、 高矮、 生长量大小、 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土壤肥力高低确定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一般以(30003500)株/667m 2 为宜。采用育苗移栽的应在三片叶左右进行移植。每畦种2行, 平均行距60cm65cm,株距30cm35cm。 5.4 田间管理 5.4.1 苗期 5.4.1.1 查苗、补苗、间苗和定苗 直播的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 补苗一般在三叶期结合间苗选择傍晚或阴雨天进行, 要求带土移苗, 补缺后淋透定根水,翌日再补加1次定根水;可见叶4片时根据叶色、叶形、生长势等定苗后只留1株。 间定苗的原则是去弱苗、虫苗、杂苗、劣苗,留壮苗。采用育苗移植的直接进入下一步骤。 5.4.1.2 早施苗肥、促小苗弱苗 在可见叶3叶5叶期,用50kg水加5kg腐熟粪水及复合肥50g,尿素100g淋施;每株淋0.25L,4d 5d再淋第二次粪水,浓度增加一倍。淋第二次后,偏淋弱苗小苗1次2次,以保证平衡生长。 5.4.1.3 中耕除草,防渍涝 定苗后及时中耕小培土,同时注意雨后疏沟排渍水。 5.4.2 拔节期 在玉米展开叶 6 片7 片,即叶龄指数 30%时追施拔节肥,每 667m 2 施尿素 6.0kg8.5kg、复合肥 15kg、钾肥 8kg12kg、麸肥 20kg25kg。追施方法为开 8cm10cm 深小沟条施覆土后进行中培土。 5.4.3 穗期 5.4.3.1 重施穗肥(攻苞肥) 在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 60%)追施穗肥,每 667m 2 施尿素 12kg15kg、氯化钾 5kg8kg ;施肥 方法先在畦面撒施肥料后大培土至畦高 25cm30cm,并结合大培土后再灌 1 次 1/4 沟深跑马水。 5.4.3.2 除去分蘖 及时去除植株基部蘖芽。 5.4.3.3 人工辅助授粉 干旱、大雨多雨天气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7 月8 月酷夏,气温超过 30时,宜在清早 9 时前进 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减少秃顶和缺粒。 5.4.4 灌浆期 在受粉后 3d4d, 每 667m 2 施尿素 5kg、 钾肥 4kg5kg, 必要时可用 1000 倍叶面肥喷施叶面 2 次 3 次,以利于籽粒灌浆,促使果穗大穗大粒。 5.4.5 水分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田间应保持土壤持水量为 60%70%。前期适当干些,以利于扎根壮苗;后期适当 湿润些,以利于受粉灌浆。中后期水分管理,要防止过早断水,一般在花期结束后必须灌一次灌浆水, 并保持土壤含水量为 70%75%,以利于籽粒的形成和灌浆;同时也要防止渍涝水害,影响植株生长, 影响产量和品质。 5.5 采收 DB440100/T 712005 3 5.5.1 适时采收 一般授粉后 18d25d 为最佳采收期,此时苞叶青绿,花丝枯萎,籽粒饱满但还没有变硬,色泽鲜 亮, 用手掐时易掐入且无浆液流出。 采收后及时上市和处理, 否则应置冷库 410冷藏, 保存期 3d 4d。 5.5.2 采摘方法 采摘时应带苞叶防失水,以利保鲜。 6 病虫鼠害防治 6.1 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锈病和茎腐病。 6.2 主要虫害 前期主要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中后期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等。老鼠主要在苗期和灌浆期危害。 6.3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 则。 6.4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培育壮苗,合理轮作,多用腐熟有机肥,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没轮 作条件的,整地时每667m 2 用2kg4kg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 6.5 物理防治 有条件的可采用防虫网、黑光灯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 6.6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可采用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 6.7 药剂防治 6.7.1 原则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 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严禁使 用广州市蔬菜生产禁用农药名单上的农药。可使用的农药,则要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间隔期。 6.7.2 大斑病和小斑病 抽雄前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预防;在发病初期用10%“世高”颗粒剂1500倍液, 或30%克病散乳剂1000倍液,或25%必扑尔(敌力脱)乳剂1500倍液,每隔7d10d喷1次,连续2次3 次。 6.7.3 纹枯病 在发病初期,用3%井冈霉素300倍5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在严重发病时,可加40%多硫悬浮乳剂 500倍液喷施茎杆基部及叶鞘,并在拔节期后将病叶叶鞘剥去,带离田间烧毁。 6.7.4 锈病 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5%必扑尔(敌力脱)乳油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每隔10d喷施1次,连续2次3次;在发病后期,可用灭病威喷施2次3次。 6.7.5 玉米螟 苗期,用 90%杀虫单 750 倍,加 10%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喷施;大喇叭口期,以用 BT 生物菌、 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撒入喇叭口内防治为主;以杀虫单加氯氰菊酯溶液重点喷施大喇叭口内为辅。 6.7.6 地下害虫 清晨在受害株周围扒开土块人工捕杀;用98%敌百虫100倍浸菜叶几分钟,于傍晚撒在哇面诱杀;或 98%敌百虫兑水1000倍拌种。 DB440100/T 712005 4 6.7.7 粘虫、甜菜夜蛾 人工翻开心叶捕杀;用10%兴棉宝乳油兑水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