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913.8-1997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粉尘物性试验方法中的一个特定方面——浸润性的测定,具体采用的是浸透速度法。本标准为评估和量化粉尘颗粒被液体浸润能力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流程,这对于理解粉尘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处理及安全控制至关重要。以下是该标准内容的详细说明: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粉尘(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金属粉尘、矿物粉尘、有机粉尘等)的浸润性测试,通过测量粉尘样品被特定液体浸透的速度来评价其浸润性能。
测试原理
浸透速度法基于液体在粉尘层中的渗透过程,通过记录一定条件下液体前沿在粉尘层中的推进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来计算浸润速度,以此反映粉尘的浸润性。浸润性好的粉尘意味着液体能快速均匀地渗透,而浸润性差的粉尘则液体渗透缓慢或不均匀。
试验设备与材料
- 粉尘样品:需预先处理至规定条件,如粒度分布、湿度等。
- 测试容器:具有规定尺寸,用于盛放粉尘层。
- 液体试剂:选定的测试液体,通常根据实际应用或研究需要选择,如水或其他溶剂。
- 计时器:精确测量液体渗透时间。
- 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液体前沿位置。
试验步骤
- 准备粉尘层:在容器中平整铺设规定质量或体积的粉尘样品。
- 施加液体:在粉尘层表面滴加或注入选定的液体试剂。
- 记录渗透过程:开始计时并观察记录液体前沿随时间推移在粉尘层中的移动情况。
- 数据收集:测量特定时间点液体前沿的位置,或直至渗透过程完成。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浸润速度,公式可能涉及液体前沿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结果分析应考虑重复性与再现性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
- 试验过程中应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选择合适的液体试剂是关键,应依据粉尘的实际接触环境或处理需求来确定。
- 粉尘预处理步骤需严格遵循,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结论表述
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测试流程和计算方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比的方法来评估粉尘的浸润性,这对粉尘管理和安全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1 3 . 0 4 0 . 3 0C 6 7看异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s / T 1 6 9 1 3 . 8 一 1 9 9 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 8部分: 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 Me t h o d s o f d u s t c h a r a c t e r t e s t -P a r t 8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i mme r s i o n - I mme r s i o n s p e e d me t h o d1 9 9 7 一 0 7 一 07发布1 9 9 8 一 0 2 一 0 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a / T 169 13. 8 一 199 7前言 本标准采用浸透速度法测定粉尘浸 润性。 该方法基于毛细管吸液原理 , 观测底部接 触液面垂直置于液体正上方的粉尘柱中的液体上升速度, 确定粉尘的浸润性。 GB / T 1 6 9 1 3在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总标题下, 包括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1 ) : 试验尘样的采集; 第 2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2 ) : 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第 3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3 ) : 堆积密度的测定自然堆积法; 第 4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4 ) : 分散度的测定安德逊移液管法; 第 5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5 ) : 安息角的测定注人限定底面法; 第 6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6 ) : 吸湿性的测定吸湿率法; 第 7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7 ) : 含ff量的测定干燥法; 第 8部分( 即GB / T 1 6 9 1 3 . 8 ) : 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 第 9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9 ) : 粘结性的测定垂直拉断法; 第 1 0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1 0 ) : 比电阻的测定圆盘法; 第 1 1 部分( 即G B / T 1 6 9 1 3 . 1 1 ) : 工况粉尘比电阻的侧定过滤式同心圆环法;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 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 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 究院。本标 准主要起 草人 : 钱郁文、 章湘华 、 林仲宁 、 严佳 。本 标准委托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 院负责解释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粉 尘物 性试验 方 法GB / T 16 913. 8一 1 997第 8 部分 : 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 M e t h o d s o f d u s t c h a r a c t e r t e s t -Pa r t 8 ;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i mme r s i o n -I mme r s i o n s p e e d me t h o d范 围本标准规定 了测定粉尘 浸润性的一种试验方法浸透速度法。本标准适 用于粉尘浸润性的测定。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6 9 1 3 . 1 -1 9 9 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 1 部分: 试验尘样的采集 G B / T 1 6 9 1 3 . 3 -1 9 9 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 3 部分: 堆积密度的测定自然堆积法3 定 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及 GB / T 1 6 9 1 3 . 1中定义。粉尘浸润性imme r s io n o f d u s t粉尘对水或其他液体介质 的活性 。4原理 粉尘装人底端加封滤纸的无底玻璃试管; 试管垂直置于浸液面上, 底端面与浸液面接触; 测定一组对应时间的粉尘浸润 高度 , 表征该浸液对粉尘的浸透速度, 即为粉尘对该浸液的浸润性 。5 设备5 . 1 8 0目标准筛、 电热干燥箱等实验室常规设备。5 . 2 浸透速度法测定粉尘浸润性的装置按图 1规定, 应水平放置在试验台上。 盛液盘内装浸液 , 液位至托板的支托面。无底玻璃试管长2 4 0 m m, 内径阳m m, 以l m m分度值从0至2 4 0 mm刻度。支座保证无底玻璃试管垂直 置于液 面。 注: G B / T 1 6 9 1 3 . 3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推荐一种适用于本标准规定的测定粉尘浸润性的装W.53 滤纸 , 细线 , 木棒 。5 . 4 秒表 , 精度 2级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97 - 07 - 07批准19 98一 0 2一 0 1实施GB / T 1 6 9 1 3 . 8 一19 9 7无 底 玻 现 试 管支 座托 板盛 液 盘 图 1 粉尘浸润性侧定装置6测定步骤6 . 1 试验尘样的采集应符合G B / T 1 6 9 1 3 . 1 的规定。登记粉尘采样工况。6 . 2 尘样在 1 0 5 C下干燥4 h , 放置室内自然冷却后通过8 0目标准筛除去杂物, 准备测定。 注:对于在小于等于 1 0 5 C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或熔化、 升华的粉尘. 干燥脸度须相应降低。6 . 3按图 1规定将 测定装 置各部件组 装于试验台上, 调整水平 。6 . 4 取出无底玻璃试管, 在其底端加封滤纸( 用细线缚住) , 然后将尘样装人管中, 并随时用木棒敲打试管, 尘样装满后再敲打 1 0 -2 0 次, 使尘样在试管中的高度稳定。6 . 5 将 2 根装有尘样的试管按图 1 规定插于盛液盘中托板的支托面上; 在盛液盘中加液至托板的上表面与支托面间, 起动秒表; 记录浸液对尘样的浸润时间及相应的浸润高度。 整个观测期间应随时加液, 保证液面位置始终在托板的上表面与 支托 面间。6 . 6 取二个平行样品的平均观测值为测定结果。 二个平行样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农村合作饲养合同
- 时令蔬菜种植课件
- 早餐培训知识
- 家乡的民俗350字12篇
- 倡导低碳生活践行环保责任1200字14篇
- 早教知识幼师培训内容简述课件
- 客户信息管理工具与客户关系维护方案
- 秋游锡惠公园650字(13篇)
- 古诗文教学示例:对自然美的感受
- 2025年网络编辑师考试网络编辑物联网与边缘计算试卷
- 2025四川农商银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H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物流运营方案策划与设计
- 摩托车文化课件:全面了解摩托车的历史与现状
- 《护理学专业介绍》课件
-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湖北省房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中国微型小家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食材配送相关管理制度
- 医院课件:《老年综合评估》
- 饲料营销技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