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263.1-200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 第1部分:强度试验》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农林拖拉机及机械设备中使用的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的安全防护罩进行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设定特定的试验方法来评估这些防护装置在遇到外部冲击或压力时的表现,确保其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旋转部件带来的潜在伤害。

根据这一标准,制造商需对所生产的每种型号的安全防护罩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试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可能遭遇的各种物理应力情况,比如使用标准化重物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撞击防护罩,以此检验其结构完整性与抗破坏能力。此外,还要求记录每次试验前后防护罩的状态变化,并据此判断是否符合既定的安全性能指标。

此标准适用于所有设计用于安装在农林用拖拉机及其相关设备上、旨在防止人体接触正在运转的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而造成伤害的各类防护装置。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保障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263-2009
  • 2000-03-16 颁布
  • 2000-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5263.1-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1部分:强度试验.pdf_第1页
GB-T5263.1-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1部分:强度试验.pdf_第2页
GB-T5263.1-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1部分:强度试验.pdf_第3页
GB-T5263.1-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1部分:强度试验.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5263.1-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1部分:强度试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6 5 . 0 6 0 . 1 0B 9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5 2 6 3 . 1 -2 0 0 0e q v I S O 5 6 7 4 - 1 : 1 9 9 2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 1 部分: 强度试验T r a c t o r s a n d m a c h i n e r y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 G u a r d s f o r p o w e r t a k e - o f f ( P T O) d r i v e - s h a f t s - P a r t 1 : S t r e n g t h t e s t2 0 0 0 一 0 3 一 1 6 发布2 0 0 0 一 0 9 一 0 1 实施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GB/ T 5 2 6 3 . 1 - 2 0 0 0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 S O 5 6 7 4 - 1 : 1 9 9 2 农林拖拉机与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第 1 部分: 强度试验 , 对 G B / T 5 2 6 3 -1 9 8 5 农业机械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试验方法 进行修订 。 本标准与原标准在以下重要技术内容上有所改变: 1 .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 2 .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有改变; 3 . 增加了磨损试验部分。 G B / T 5 2 6 3 -2 0 0 0 在 农林拖拉机与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 总标题下, 包括以下部分 : 第 1 部分: 强度试验; 第 2 部分: 磨损试验.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 同时代替G B / T 5 2 6 3 -1 9 8 5 , 本标准 的附录 A 是提示的附录 。 本标准 由国家 机械工业局提 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咸胜、 刘延彬、 尚项绳。G B / T 5 2 6 3 . 1 -2 0 0 0I S O 前言 I S O( 国际标准化组织) 是国家标准团体( I S O成员团体) 在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I S 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 每个成员团体对某个已建立的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都有权参加该委员会。是 I S O联络成员的国际组织、 政府和非政府机构, 也可以参与此项工作。I S 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 在所有电工标准化领域密切合作。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其成员团体进行投票。 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要求至少 7 5 %的成 员团体投赞成票 国际标准 I S O 5 6 7 4是由技术委员会 I S O/ T C 2 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的分委员会S C 4 拖拉机负责制定 的。 通过技术修订形成的本标准第 2 版代替第 1版( I S O 5 6 7 4 : 1 9 8 2 ) , 第 1 版同时废止。 附录 A 为提示 的附录。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 出万 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 第 1 部分 : 强度试验 G B / T 5 2 6 3 . 1 -2 0 0 0e q v I S O 5 6 7 4 - 1 : 1 9 9 2代 替 G B / T 5 2 6 3 - 1 9 8 5Tr a c t o r s a n d ma c h i n e r y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 G u a r d s f o r p o w e r t a k e - o f f ( P T O) d r i v e - s h a f t s - P a r t 1 : S t r e n g t h t e s t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 以下简称护罩) 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0 3 9 5 . 1 -1 9 8 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 1 部分: 总则 G B / T 1 7 1 2 6 -1 9 9 7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和动力输人连接装置的位置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 1 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P T O d r i v e - s h a f t 连 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第一个 机具的动力输人连接装置 的带有万 向节的轴。3 . 2 ( 轴) 收缩长度( s h a f t ) c l o s e d l e n g t h 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完全收缩时, 最外部的两个十字轴总成中心间的距离3 . 3 ( 轴) 延伸长度( s h a f t ) e x t e n d e d l e n g t h 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伸展到制造厂推荐的最大长度时, 最外部的两个十字轴总成中心间的距离。3 . 4 非旋转式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防护罩 N o n - r o t a t i n g P T O d r i v e - s h a f t g u a r d 不随传动轴一起旋转的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防护罩。3 . 5 旋转式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防护罩 R o t a t i n g P T O d r i v e - s h a f t g u a r d 不与其他物体相接触时, 随传动轴一起旋转的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防护罩。4 试 验条件4 门试验用护罩应从批量产品中抽取, 并符合产品图样规定。护罩应能通过按规定试验程序进行的5 . 2 -5 . 6 相应的试验。 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维护, 试验用护罩应与收缩长度为 1 m 的配套传动轴连接。整个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 2 0 0 0 - 0 3 一 1 6 批准2 0 0 0 - 0 9 一 0 1实施 1G s / T 5 2 6 3 . 1 -2 0 0 0试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护罩, 试样试验结果对长度较短或较长的该型号护罩均有效。4 . 2 塑料护罩制造厂应保证其产品具有耐紫外线照射的性能。4 . 3 除 5 . 4和 5 . 5 规定外, 所有试验均应在5 3 5 的环境温度下进行。4 . 4 试验过程中要求传动轴旋转时, 其转速应为 1 0 0 0 r / mi n ,试 验5 门一般要求 每次试验后, 观察并记录护罩的情况, 特别是任何断口、 部件塑性变形和解体情况。5 . 2 常温轴向加载试验 使传动轴和护罩保持静止, 双向地在罩冠和套管之间施加 2 5 0 N的轴向力。 逐渐加力至规定值启保持 6 0 s 。若罩冠两端不同或两端与套管的连接方法不同, 则每个罩冠端均应进行试验。5 . 3 常温径向加载试验5 . 3 . 1 将装有护罩的传动轴用常规端联接件水平直线支撑, 并伸展到制造厂推荐的延伸长度。5 . 3 . 2 在传动轴旋转的同时, 使用一根宽 1 0 0 mm的光滑、 平直木梁, 在护罩中间垂直施加 5 0 0 N的径向载荷, 保持6 0 s 。 为避免过度振动, 木梁上应有一块厚度 2 0 mm、 肖氏硬度约A / 2 0的橡胶垫( 见图1 ) , 加载的过程中, 须注意保证不产生冲击力。5 . 3 . 3在传 动轴旋 转 的同时 , 用 5 . 3 . 2规定 的木梁 在万 向节铰链 中心 上方 的护 罩罩 冠上直 接施 加5 0 0 N的力, 保持 6 0 s , 此时传动轴应呈直线状态, 如图1 所示。加力方向应垂直于传动轴。 如果护罩两端与传动轴的连接方法不同, 则每端都要进行试验。5 . 3 . 4 记 录试验 中或试验后传动轴 是否有 更多的部分裸露 出来位于 万 向节铰 链 中心 上方 的木粱 中心单 联万 向节 木梁 位置双 联万 向节木 梁 位置 图 1罩冠径 向加载试验54低温轴 向加载试 验5 . 4 门将温度降至一3 5 C, 传动轴和护罩在该温度下放置 1 h ,5 . 4 . 2 在一3 5 C 温度下, 使传动轴和护罩保持静止, 双向地在护罩与传动轴之间施加轴向力: a )当护罩外套管内径小于等于8 0 mm时, 该轴向力为 2 . 5 k N ; b )当护罩外套管内径大于8 0 m m时, 该轴向力为 3 . 5 k N 载荷应在护罩保持静止时施加在传动轴上。 如果护罩两端与传动轴连接方法不同, 则每端均要进行试验。5 . 5低温冲击试验G B / T 5 2 6 3 . 1 -2 0 0 05 . 5 . 1 将传动轴和护罩用常规端连接件水平直线支撑, 并伸展到制造厂推荐的延伸长度。5 . 5 . 2 将传动轴和护罩在一3 5 温度下放置1 h ,5 . 5 . 3 在一3 5 0C温度下, 对传动轴和护罩进行下列三次冲击: a )第一次在万向节铰链中心上方的罩冠上, 此时万向节传动轴应呈直线状态( 外叉位置应是外叉 平面平行于冲击面, 见图2 ) ; b )第二次在其中一个套管的中点; c )第三次在两个套管重叠处的中点。 冲击应使用摆锤, 冲击能为 9 8 1 , 冲击面应为直径5 0 mm的平面( 见图2 ) e摇锤防护 翠冠图 2 冲击试验5 . 6 常温固定件试验5 . 6 . 1 在每个装配好的固定件上施加 4 0 0 N的载荷。加载方向应垂直于传动轴轴线, 并与传动轴轴线在同一平面内。5 . 6 . 2记录 固定件失 效、 安装 环脱开和护罩的断 口、 裂纹及部件 解体情况6要求 如果护罩损坏情况( 如果有) 没有超出G B 1 0 3 9 5 . 1 规定的护罩基本安全要求, 则认为护罩通过试验 。 如果有固定件, 固定件不允许出现任何有损于其功能的塑性变形。 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由于磨损而产生的子 仁 。7 试验报告2 . 1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传动轴护罩概况, 包括护罩和传动轴的型号标志; b )每次试验后护罩的情况( 见 5 . 1); c )常温轴向加载试验结果( 见 5 . 2 ) ; d )常温径 向加载试验结 果( 见 5 . 3 ) ; e ) 低温轴向加载试验结果( 见 5 . 4 ) ; f ) 低温冲击试验结果( 见 5 . 5 ) ; 9 )常温固定件试验结果( 见 5 . 6 ) ; h )简述护罩是否符合 6 要求。7 . 2典 型的试验报告格式如附 录 A( 提示 的附录) 。G B / T 5 2 6 3 . 1 -2 0 0 0 附录A ( 提示 的附录)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革强度试验报告的格式试验用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安全防护罩:配套的动力输出万 向节传动轴 :传动轴长度收缩长度 :延伸长度 :传动轴型号标志: _护罩 : 非旋转 式/ 旋转式护罩型号标志 :录冠材料 :长度 :最大直径 :套管材料 : 尺寸 外套管 内套管在轴上的固定方法:轴 承类型 :其他 :外 径, mm壁厚 , mm长度 , mm常温轴 向加载试验环境 温度 :罩冠 是否仍固定在套管上?是/ 否护罩 是否失效?是/ 否评述 ( 如果有) :常温径向加载试验环境温度:.护罩在 6 0 s的时间内是否保持静止? 非旋 转式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