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826-2002 是一项针对工业用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质量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HFC-134a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保证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及其它化工用途的工业用1,1,1,2-四氟乙烷(HFC-134a)。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执行标准的具体要求至关重要。
-
产品分类:根据纯度等指标对HFC-134a进行了分类,确保不同应用场景下产品的适用性。
-
技术要求:
- 外观:要求产品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或液化气体。
- 纯度:规定了HFC-134a的最低纯度要求,通常要求极高纯度以保证其性能。
- 水含量、酸度、不凝性气体含量等杂质指标也都有具体限量值,以防止这些杂质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或设备的运行安全。
- 包装容器的兼容性和清洁度也有相应要求,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试来测定产品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气相色谱法测定纯度,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等。
-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标志需包含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制造商信息等。
- 包装要求能有效保护产品,防止污染和泄漏,同时适应长途运输。
- 运输过程中需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避免高温和剧烈震动。
- 储存条件应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远离火源和热源。
此标准通过上述各方面的严格规定,为HFC-134a的生产、检验、销售及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保障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高效、安全与环保。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7 1 . 0 8 0 . 2 0G 1 6崛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s / T 1 8 8 2 6 -2 0 0 2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 ( HF C 一 1 3 4 a ), 1 , 1 , 2 - T e t r a f l u o r o e t h a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2 0 0 2 一 0 9 一 0 6发布2 0 0 3 一 0 4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肩G B / r 1 8 8 2 6 -2 0 0 2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 J I S K 1 5 6 0 : 1 9 9 4 (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 HF C - 1 3 4 a ) ) ) 本标准与 J I S K 1 5 6 0 : 1 9 9 4比较 , 主要差异有: 1 . J I S K 1 5 6 0 : 1 9 9 4 为一个等级, 本标准分为二个等级: 优等品、 合格品。 2 .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大量用于制冷剂. 因此本标准增设了氯化物( C l - ) 试验、 不凝性气体含量项目。指标规定为: 氯化物( C I - ) 试验: 合格 ; 不凝性气体的体积分数( 2 5 0C) 镇1 . 5 %。试验方法参照I S O/D I S 1 2 8 1 0 : 1 9 9 6 ( 氟碳烃制冷剂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的方法。 J I S K 1 5 6 0 : 1 9 9 4不设氯化物( C I - ) 试验、不凝性气体含量检验项目。 3 . 本标准优等品指标为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质量分数)9 9 . 9 %、 水分的质量分数镇0 . 0 0 1 %, 合格品指标为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质量分数妻9 9 . 5 %、 水分的质量分数00 . 0 0 5 %; J I S K1 5 6 0 : 1 9 9 4 指标为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质量分数)9 9 . 6 环、 水分的质量分数(0 . 0 0 2 0 a 4 . J I S K 1 5 6 0 : 1 9 9 4 中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含量分析方法采用固 定相分别为乙基苯乙烯一 二乙烯基苯共聚体( E VB - D V B ) 和乙烯基毗咯烷酮聚合体( V P RD ) 两根填充柱串联分析的气相色谱方法; 本标准采用P L O T- A I 2 0,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 有更高的柱效率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 附录C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西安金珠近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苏琴、 奚燕萍、 顾文怡、 金亦、 赵智霞。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 G B / T 1 8 8 2 6 一2 0 0 21 , 1 , 1, 2 - Te t r a f l u o r o e t h a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该产品主要用作制冷剂、 发泡剂、 气溶胶喷射剂等。分子式: C 2 H 2 F 4结构式 : FH F(C - F F H相对分子质量: 1 0 2 . 0 3按 1 9 9 9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9 1 -2 0 0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 q v I S O 7 8 0 : 1 9 9 7 ) G B / T 6 0 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 B / T 6 0 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 B / T 1 2 5 。 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 GB / T 6 6 8 0 -1 9 8 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 T 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e q v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G B / T 7 3 7 3 -1 9 8 7 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 F , , ) GB / T 9 7 2 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 / T 1 0 6 2 7 气体分析标准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容积法( i d t I S O 6 1 4 4 : 1 9 8 1 ) GB 1 4 1 9 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3要求3 . 1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无浑浊, 无异臭。3 . 2 工业用1 , 1 , 1 , 2 - 四氟乙烷的质量应符合表 1 所示的技术要求。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2 0 0 2- 0 9 - 0 6批准2 0 0 3 一 0 4 一 0 1实施 lGB/ T 1 8 8 2 6 一 2 0 0 2表 1 技术要求项目指标优等品合格品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质量分数/ %)9 9 . 99 9 . . 5酸度( 以H C l 计)/%簇0 . 0 00 1水 分 的质 量 分 数 / %G0 . 0 010 . 0 0 5蒸发残渣的质量分数/ %G0 .0 1不凝性气体体积分数1 1 ( 2 5 C) / % 精确至。 . 1 g o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 。 . 0 0 2 %.4 . 6 不凝性气体含量的测定4 . 6 . 1 方法提要 用气相色谱法,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使制冷剂液相上方蒸气中的不凝性气体( N C G) 通过填充色谱柱, 用热导检测器( T C D) 检测, 外标法计算不凝性气体的含量。 在典型制冷剂样品中, 空气是唯一有确切量的N C G, 其他气体不做 日常分析。 制冷剂液相和气相之间的不凝性气体平衡与温度相关, 需进行适当温度校正, 报告 2 5 C 温度下的结果。4 . 6 . 2试剂 和材料4 . 6 . 2 . 1 载气 氢气, 纯度的体积分数大于 9 9 . 5 0 0 ;4 . 6 . 2 . 2 氮气: 纯度的体积分数大于 9 9 . 5 %;4 . 6 - 2 . 3 标准气: 5 MP a或3 MP a 压力的 2 工氦气钢瓶, 内含空气( 或氮气) 的体积分数为 l . 5 /。 标准G B / T 1 8 8 2 6 一2 0 0 2气制备应符合 G B / T 1 0 6 2 7的技术要求;4 . 6 . 2 . 4 内径为 5 mm的蛇形聚四氟乙烯( P T F E ) 管或其他适宜材料的软管。4 . 6 . 3 仪器、 设备4 . 6 - 3 . 1 气相色谱仪: 配有进样阀, 带有热导检测器( T C D) 并能满足表 3所示条件进行操作的气相色谱仪均可使用4 . 6 - 3 . 2 色谱柱: 填充柱, 2 m X 3 m m( 内径) 不锈钢柱或其他适宜材料; 固定相为 P o r a p a c k Q 粒径。 1 5 mm-0 . 1 8 mm。按GB / T 9 7 2 2的技术要求进行制备 色谱柱使用前, 按表 3 所示条件通载气( 氮气) 老化。4 . 6 . 3 . 3 进 样器 : 进样 阀 ;4 . 6 - 3 . 4 色谱数据处理机;4 . 6 - 3 . 5 温度计: 一2 0C -5 0 C, 分刻度 。 . 2 C;4 . 6 . 36 取样钢瓶: 同 4 . 2 . 3 . 4 ,4 . 6 . 4 色谱分析条件 推荐的色谱操作条件见表 3 。 典型色谱图和保留时间见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中图B l 和表B 1 。 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 3 推荐色谱操作条件项目色 谱 柱 老 化样 品 分 析载 气氮 气氢 气 或 氦 气汽化室温度/ C1 0 0检测室温度/ C1 5 0柱箱温度/ 仁起始温度 6 0 C, 以( 5 - - 1 0 ) C / min速率从 6 0 C升温到1 5 0 C, 保持1 8 0 min9 0进样量( 气体) / ml-1 . 0气体流量/ ( m L/ mi n )2 02 04 . 6 . 5 分析步骤4 . 6 . 5 . 1校正4 . 6 . 5 . 1 . 1 将一节 5 0 c m X 5 m m( 内径) 蛇形P T F E管与气相色谱仪进样阀进 口连接, P T F E管另一头与标准气钢瓶阀连接, 将另一节短的蛇形 P T F E管与气相色谱仪进样阀出口相连, P T F E管另一头放在装有水的小烧杯内。慢慢打开标准气钢瓶的阀门, 以 1 mL / s 的速度放出标准气通过进样阀, 进样阀出口鼓泡约l o s , 以排出系统的多余空气, 关闭钢瓶阀门。 当鼓泡停止时, 立即旋转进样阀至“ 进样” 位置进样分析。重复进样三次, 三次空气峰峰面积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0 . 1 %4 . 6 . 5 . 1 . 2 标准气空气的响应因子 F A R F 按式( 3 ) 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3 )玉呱 一-f式中: A . .r 空气的峰面积; V ; 标准气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 取三次 几R F 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三次测定 人R F 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1 . 6 %.4 . 6 . 5 . 1 . 3 每次分析前进行校正4 . 6 . 5 . 2 试样分析 测量待分析的样品钢瓶所在地的环境温度, 精确至。 . 1 C 即为试样液相的温度。 对于小包装产品, 将待分析的样品钢瓶滚动 2 m i n , 然后使样品钢瓶出口阀与色谱仪进样阀进口连GB/ T 1 8 8 2 6一 2 0 0 2接, 以下操作同4 . 6 . 5 . 1 . 1 。 进样量与做校正时相同。当样品顶空气体总量小于 5 0 0 mL时, 采用将进样系统抽真空( 真空度 1 3 3 . 3 P a ) , 然后慢慢打开样品钢瓶阀和压力表使钢瓶中气体进人进样系统并达到常压状态。以下操作同4 . 6 . 5 . 1 . 1 , 对于大包装产品, 将经真空干燥的取样钢瓶与产品包装容器的出口阀连接, 打开产品包装容器出口阀门, 再打开取样钢瓶的人口阀和出口阀, 充分置换系统中的空气后, 关闭取样钢瓶的出口阀, 使产品包装容器中的顶空气体进人取样钢瓶并充满。取样钢瓶与产品包装容器断开, 与色谱仪进样阀进口连接,以下操作同 4 . 6 . 5 . 1 . 1 0 连续重复进样, 直到所测空气峰面积重复, 表明系统中空气排净。然后连续 2 -3 次进样测定, 取其算术 平均值为峰面积测 定结果。4 . 6 . 6 分析结果的表述4 . 6 . 6 . 1 以体积分数表示的不凝性气体含量( 室温) 9 ( 0 o ) 按式( 4 ) 计算: Ap 一了 又 丽X 1 0 0 . . . . . . . . . . . (4 )式中: A i 空气的峰面积; 几R F - 一 标准气空气的响应因子。4 . 6 . 6 . 2 校正为 2 5 的以体积分数表示的不凝性气体含量 9 ( 0 o ) 按式( 5 ) 计算: o P X 2 9 8 . 1 5( T 十 2 7 3 . 1 5 ) PzX 1 0 0 。 。 (5)式中: 件一 不凝性气体的体积分数( 室温) , %; P待分析样品在取样环境温度 T( C) 时的饱和蒸气压, k P a , 该值由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查得 ; 7 待分析样品在取样时的环境温度, C; P 待分析样品在 2 5 C时的饱和蒸气压, k P a , 该值由附录C查得。 取连续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结果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1 0 肠。4 . 7 氯化物( Cl- ) 试验4 . 7 . 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样品中氯化物与饱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以观察不到絮状沉淀为试验通过。该试验方法检测灵敏度为 0 . 0 0 0 3 %.4 . 7 - 2 试剂和材料4 . 7 - 2 . 1 硝酸;4 . 7 . 2 . 2无水 甲醇 ;4 . 7 . 2 . 3 饱和硝酸银溶液;4 . 7 - 2 . 4 连接管线: 聚四 氟乙 烯( P T F E ) 管, 内径为。 1 5 m m -0 . 2 0 m m .4 . 7 . 3 仪器、 设备4 . 7 - 3 . 1 取样钢瓶: 同 4 . 2 . 3 . 4 ;4 . 7 . 3 . 2 电子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3 0 0 0 g , 感量0 . 1 g o4 . 7 . 4 分析步骤 在 1 0 0 mL烧杯中加人 3 0 mL无水甲醇, 在搅拌下加 1 8滴饱和硝酸银溶液和 6 滴硝酸。 称量盛有试样的取样钢瓶质量, 精确至。 . 1 g 。 将连接管线一端与取样钢瓶出口阀连接( 注意每个接头密封完好) , 另一端插人烧杯溶液中; 在搅拌下打开取样钢瓶出口阀鼓泡进样, 进样量约3 7 g , 进样时间应不少于 1 5 m i n 。观察烧杯中有无白色絮状沉淀。溶液中无白色絮状沉淀为检验合格。GB/ T 1 8 8 2 6 一 2 0 0 25 检验规则5 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 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其中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含量、 酸度、 水分、 氯化物为出厂检验项 目。正常生产情况下, 一个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5 . 2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 产品等级、 生产厂厂名、 厂址、 批号或生产 日期及本标准编号5 . 3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如有异议需在收到产品一个月内向生产厂提 出。5 . 4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以同等质量的均匀产品为一批。 钢瓶装产品以不大于 3 0 t 为一 批, 或以一贮槽的产品量为一批。5 . 5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采样按GB / T 6 6 8 0 -1 9 8 6中6 . 1 的规定进行。5 . 5 . 1 取样钢瓶和取样导管应经真空干燥, 样品应以液相进人取样钢瓶, 用取样钢瓶导管的排放阀调节试样量, 使液态样品不超过取样钢瓶内容积的 8 0 0 0 。 采样总量不少于7 0 0 ml 。取样钢瓶贴上标签并注明: 产品名称、 产品等级、 批号、 采样日期及采样人姓名, 供检验用。5 . 5 . 2 钢瓶包装产品的采样单元数应符合表 4 要求5 . 5 . 3 允许生产厂在使用非重复性或一次性包装出厂产品时, 在产品包装前采样 表 4 钢瓶包装的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采样单元数5 . 6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 B / T 1 2 5 0 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钢瓶装产品应重新 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检验, 贮槽装产品应重新多点采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6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6 . 1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 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 商标、 生产厂厂名、 厂址、 净质量、 批号、 产品等级、 本标准编号和 G B 1 9 1 规定的“ 怕晒” 标志。6 . 2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应用 1 , 1 , 1 , 2 - 四氟乙烷专用钢瓶包装。 重复使用的钢瓶外涂铝白色, 非重复使用的钢瓶外涂天体蓝色6 . 3 钢瓶充装时应符合 G B 1 4 1 9 3的规定,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充装系数不大于 1 . 0 2 k g / L ,6 . 4 对重复使用的钢瓶. 在产品使用后钢瓶内应保持正压。6 . 5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应贮存在阴凉、 干燥的地方, 不得靠近热源, 严禁 日晒雨淋。6 . 6 装有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的钢瓶为带压容器, 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必须戴好安全帽, 严禁撞击、 拖拉、摔落和直接曝晒。钢瓶运输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 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ca/ T 1 8 8 2 6一 2 0 0 2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2 一 四氟乙烷含f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及相对保留时间A1色谱图见图 Al,1 0202 2 23261 2311 1 22556 7 8 91 4 1 5 1 6 1 7241 0 - H F C - 1 4 3 x ; 1 1 H F C - 3 2 ; 1 3 - H C F C - 1 1 2 2 ; 1 4 - C F C - 1 1 4 ; 1 8 - C H, C H C F , ; 2 0 - - HF C - 1 3 4 a ; 2 2 - - HC F C - 1 2 4 x ; 2 3 - H F C - 1 3 4 ; 2 6 H C F C - 1 3 3 a 图 Al 工业用 1 , 1 , 1 , 2 - 四氟乙烷含量测定典型色谱图A 2 相对保留时间见表Al .表 Al 相对保留时间峰序组分名称相对保留时间保留时间/ mm1 9未知峰1 0HF C - 1 4 3 a0 . 4 8 94 . 6 8 711HF C- 3 20 . 5 8 05 . 5 7 01 2未 知 峰1 3HC F C - 1 1 2 20 . 7 1 86 . 8 951 4C F C - 1 1 40 . 7 3 97 . 0 941 5- 17未 知 峰l 8C H2 C H C F ,0 . 9 7 49 .3 491 9未 知 峰2 0H FC 一 1 3 4 a19 . 5 9 421末知峰G B / T 1 6 8 2 6 一2 0 0 2表 A1(完 )峰序组 分 名 称相对保留时间保留时间/ m m2 2H C F C 1 2 4 a1 . 4 0 71 3 . 5 0 22 3HF C 一 1 3 41 . 4 3 61 3 7 7 62 4 2 5未 知 峰2 6HCFC一 1 3 3 a1 . 6 3 21 5 . 6 5 5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1 , 1 , 1 , 2 一 四报乙烷中不凝性气体含t测定的 典型色谱 图及相对 保留时间B l 色谱图见图B l 。 1 一空气; 2 一H F C 一 134a; 3 一未知峰图 B I 工业用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中不凝性气体含量测定典型色谱图B Z 相对保留时间见表B l表 B l 相对保留时间峰序组分名称相对保留时间保留时陌 / n 、 I nl空 气一一2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3. OC1 0 73未 知 峰一 一 门 一Gs / T 1 8 8 2 6 一 2 0 0 2 附录C ( 标准的附录), 2 一 四氟乙烷( HF C - 1 3 4 a ) 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C 1 1 , 1 , 1 , 2 一 四氟乙烷( HF C - 1 3 4 a ) 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见表C L 表 C1温 度 / C蒸气压/ k P a一蒸气压/ k P a温度/ C蒸气压/ k P a一 3 0一 2 9一2 8一 2 7 2 6一 2 5一 2 4一 2 3一 2 2 2 1一 2 0一 1 9一 1 8一 1 7一 6一 1 5一 1 4一 1 3一 2一 1 1一 1 0一 9一 8 一7一 68 4 . 7 48 8 . 8 29 3 . 0 59 7 . 4 41 0 1 . 9 91 0 6 . 7111 7 . 6 01 1 6 . 6 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院墙修缮工程施工方案
- 桥梁抗拔装置施工方案
- 2025版司法局《二审答辩状》民事类法律文书(空白模板)
- 木片门窗材料使用寿命分析报告
- 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案例分析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需要的技能
- 餐饮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 花西子移动营销策划方案
- 景区沉浸式活动方案策划
- 债务延期法务咨询方案
- 急诊质控工作汇报
- 无人机动力技术
- 2025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题分类汇编以及知识点穿插(2025年7月-2026年1月)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高校物业考核管理办法
- 2025年党员党的基本理论应知应会知识100题及答案
- c1满分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管理三方协议(样本)》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