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甘肃白银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甘肃白银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甘肃白银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甘肃白银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建设单位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邢珩联系人王建忠通讯地址白银市白银区长安路1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743000建设地点白银市铜城热力西区分公司热源厂内立项审批部门白银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区发改政务发【2018】38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在原有厂区内建设,不新增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依托现有绿化总投资(万元)498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9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1、项目由来白银市铜城热力西区分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西区。2009年,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依据白银市白银区城区供热规划(2007-2020年)要求:西区集中供热站作为城区远期热源规划的第二调峰热源,筹划建设了白银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该项目于2007年5月由西北矿冶研究院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7年6月取得甘肃省环境保护局批复,甘环自发200738号。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4台58MW等级,4台锅炉均2009年7月6日开工建设,配套建设贮煤输煤系统、除灰系统、供排水系统、贮灰场等公用辅助设施。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环境保护部以发改能源【2016】617号文联合发布了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积极推进热电联产机组与供热锅炉协调规划、联合运行。调峰锅炉供热能力可按供热区最大热负荷的25%-40%考虑。热电联产机组承担基本热负荷,调峰锅炉承担尖峰热负荷,在热电联产机组能够满足供热需求时调峰锅炉原则上不得投入运行。截止2015年3月,白银市铜城热力西区分公司热源厂一直作为白银区西区主要的热力供应,2015年热电联产配套供应管网建成投运后,铜城热力公司关停了大部分自有热源(包括西区热源厂),购买白银热电公司热量供应。2017年至2018年采暖期气温最寒冷时期,铜城热力公司在运行中发现白银热电公司的供热负荷已经达到极限,并且在2017年至2018年采暖期实际供热运行证明在冬季极寒天气下热电厂供热能力勉强满足约1000万m2的供热面积。而在2018年采暖期始,铜城热力公司至少要增加82万m2供热面积,仅靠目前的热电联产供热能力下一采暖期将无法保证供热质量。为保证全区供热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可靠的确保采暖期供热质量,白银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白银市铜城热力西区热源厂两台58MW热水链条燃煤锅炉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在电厂供热能力不足时作为调峰热源运行。2018年5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以及甘肃省农牧厅以甘发改能源【2018】337号文联合发布了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的通知,工作方案中要求“提高燃煤锅炉环保水平。所有燃煤锅炉必须达标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并安装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为积极响应燃煤锅炉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要求,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4985万元实施“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定西春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看、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2号,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201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8年4月28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39号,2016年);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7年10月1日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甘发改能源【2018】337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甘政发201754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保总局第5号文),1999.10.1;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2018年3月23日)。2.2技术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2.3项目依据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8年5月。甘肃省白银市城市发展利用亚洲银行贷款项目-白银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西北矿冶研究院,2007年5月。甘肃省白银市城市发展利用亚洲银行贷款项目-白银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甘环自发200738号。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5月。白银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热水锅炉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启运供热的通知(白城建发【2018年】263号);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纪要”(2018年5月7日);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3、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白银市白银区长安路1号,根据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关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分如下:3.1环境空气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界定,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按二类区要求。3.2地表水环境根据甘肃省地表水水域功能区划(2012-2030),评价区内无地表水系,最近地表水体为项目区南侧约22km外的黄河水系,属于类水域。3.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界定,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类及4a类区(厂区北侧、东侧紧挨城市主干道)。4、污染控制目标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清洁生产、力求建设项目体现工艺先进,污染物全过程控制的原则,按照污染治理措施先进、可行、合理,“三废”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5、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5.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属于环保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该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二大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11条“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三十八大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同时,本项目符合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甘发改能源【2018】337号)精神;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2规划符合性分析(1)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白银城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批复(市政发【2013】29号):同意中心城区规划四座调峰热源,即东区调峰热源、西区调峰热源、北区调峰热源,中小企业园区调峰热源。(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甘肃白银热电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3】237号):项目建成后,保留西城区集中供热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白银区发展规划需要。6、现有工程6.1现有工程概况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区热源厂现有72MW锅炉房一座(现已废弃,永久停用),4台58MW锅炉房一座,配套建设贮煤输煤系统、除灰系统、供排水系统、渣场等公用辅助设施。本项目拟改造的2台58MW燃煤热水锅炉属于白银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该项目于2007年5月由西北矿冶研究院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7年6月取得甘肃省环境保护局批复,甘环自发200738号。4台锅炉均2009年7月6日开工建设;1号、2号锅炉2010年11月1日试运行;3号、4号锅炉2009年11月1日试运行,其供热半径约为7km,敷设的主干管网219.46km。供热换热站41座,实际供热面积为454万平方米。2009年11月投入运营至2015年冬季供暖期,只有本工程改造的两台锅炉基本满负荷运行,因此未进行竣工环保验收。6.2现有工程内容现有4台58MW锅炉房一座,配套建设贮煤输煤系统、除灰系统、供排水系统、渣场等公用辅助设施,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保工程。6.3 现有主要设备参数锅炉及主要设备参数见表1。表1 主要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设备规格数量高温热水锅炉58MW,1.6MPa4台鼓风机4-73N016D,Q=130390m3/h,3391pa,N=185KW,n=960r/min,380V4台引风机4-73N020D,Q=254670m3/h,3290pa,N=400KW,n=960r/min,380V4台干式除尘器/4台热水循环泵SH-300,Q=1080m3/h4用1备除污器8001台麻石水膜除尘器配58MW锅炉4台除灰机GBC-B50-II L=40m1台除渣机D800型 L=70m1台输送机TD75型 L=70m1台烟囱高80m,排放口直径3.5m1根循环泵1948m3/h,H=100m,N=710KW,380V3台1044m3/h,H=104m,N=400KW,380V1台6.4 现有工程原辅料消耗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表2 现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原辅料名称单位总用量来源1煤t64000靖远煤2氯化钠t339外购,用于树脂再生3石灰t/a24外购4树脂m3/a320外购5水t/a60630厂区供水管网6电万Kwh/a13200依托厂区6.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现有工程劳动定员130人,供热运行为三班制,每班8小时,年生产150天。6.6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1)生产工艺现有供热工程采用高温水供热系统。高温水供热系统,热源生产的高温水供水温度一般为130,回水温度为70。高温水经一级管网输送至各小区热力站,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低温水,低温水再由二级管网输送至各热用户,一、二级管网均为闭式循环系统。高温水供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一级网供水管 二级网供水管130 90热用户热源小区热力站一级网回水管 二级网回水管70 65图1 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热力系统经管网返回,进入锅炉房的70采暖回水,首先经除污器除去水中携带的颗粒杂质,再经循环水泵加压后送锅炉加热,加热后的循环水出口温度为95,由于循环水在输送中有一定的损失,本项目设有软化、除氧水站、制备除氧软水,用于补充锅炉及管网的损失,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规定,补水量按管网循环流量的1%。热力系统工艺流程见图2。热力站锅炉管网供水管管网回水管除污器热水循环泵省煤器除氧水箱补水泵除氧器除氧泵软化水箱软水器自来水图2 热力系统工艺流程图6.7现有污染物排放情况(1) 废气 热源厂现状锅炉烟气经麻石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经烟囱排放。根据热源厂现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统计结果(上个供热期2014年11月-2015年3月,根据业主提供信息,该期间热源厂4台58MW燃煤热水锅炉只运行了2台),确定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下表3。表3 现有工程废气污染物汇总表要素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年排放量(t)标准限值(mg/m3)2015年9月30日前执行标准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标准锅炉烟气烟尘243.4211.0920080SO2475.06412.0900400NOX236.0307.0/400(2) 废水热源厂现有工程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1875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锅炉排污水部分回用于水力出渣系统,部分排入厂区雨水管网;水力出渣系统废水,部分进入渣体,部分损耗,其余回用于系统,无生产废水外排。(3) 噪声热源厂现有工程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种动力设备,如鼓风机、引风机、水泵等转动设备,铲运车、汽车等运输机械和工艺官道上的安全阀卸压时产生的噪声。经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后各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及4类标准限值。(4) 固体废物热源厂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炉渣、收尘灰及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年产量约14.04t,统一收集后运往白银市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炉渣年产量为23580t,收尘灰年产量约为3330.4t,暂存于厂区内渣场内,作建筑材料外售。7、本项目概况7.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建设性质:技术改造建设单位: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白银市铜城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西区热源厂内7.2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4985万元,均为企业自筹。7.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全部为热源厂原有职工。年运行天数及运行负荷依据冬季天气及白银热电供热负荷而定。7.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对原有供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西区热源厂2台58MW燃煤热水锅炉环保设施进行提标改造,除尘设施由原来的麻石除尘器改造为布袋除尘器,另外需要增加脱硝系统、脱硫系统,同时拆除原有的4台麻石水膜除尘器等设备设施,同时建成将来4台锅炉运行所需的公辅设施。项目具体建设情况见表4。表4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类别项目主要设施及工程特征备注主体工程除尘系统将原有4套麻石水膜除尘装置拆除,新增2套脉冲式布袋除尘装置 改造脱硫系统新增2套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配套建设脱硫塔一座(塔釜设置DN7200,高度7.0m,采用碳钢+玻璃鳞片防腐结构;塔体采用DN6500;塔体高为21m;塔体采用碳钢+玻璃鳞片防腐结构;塔体总高28m),地坑池一座,综合集水池一座(用于接纳系统的排放废水,将其回用石灰浆用水、塔内补充水等),管束除尘除雾器一套以及脱硫液配置、循环系统和副产品处理系统等配套装置新建脱硝系统新增2套采用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SCR混合烟气脱硝系统,配套设置尿素筒仓、尿素溶解罐、溶液罐,稀释系统以及还原剂输送系统、喷射系统等配套装置;低氮再循环系统新建引风系统根据工程设置改造引风机改造在线监测系统更换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改造烟道及烟囱防腐烟道及烟囱使用3-4mm厚的鳞片树脂衬里,其中烟囱面积(含底面积)1557.44x1.05=1640m2,烟道面积(含一个端面)495m2。改造辅助工程生活办公设施依托现有的办公室、职工宿舍等。依托煤堆场将敞开式煤堆场改造为全封闭式;采用彩钢结构,建筑面积5600m2改造渣场将敞开式堆渣场改造为全封闭式;采用彩钢结构,建筑面积1000m2改造脱硫系统浆液池有效容积120m3,浆液池采取相应防渗措施新建石膏压滤间采用彩钢结构,建筑面积15m2,内设板框式压滤脱水机新建公用工程给水由厂区供水管网供给依托排水利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依托供电依托厂区内配电室依托供热依托原有供热系统依托环保工程废水治理本项目改造完无生产废水排放噪声治理产噪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固废治理除尘灰暂存于灰筒,锅炉灰渣暂存于渣场,后期外售建筑公司;脱硫石膏在渣场设置暂存间,采用彩钢结构,建筑面积20m2废催化剂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新建面积为10m2的危废暂存间拆除的麻石水膜除尘装置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其余送建筑垃圾填埋场7.5项目平面布置方案总平面布置原则厂区布置应能满足工艺要求,确保工艺流程合理流畅;物料运输线路短捷,流向合理,减少交叉和折返运输;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确保合理的前提下,有利于远景发展,并对将来的其它工程建设留有位置;充分利用场地,搞好厂区绿化和环境治理,构建和谐、整洁的生产氛围。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呈不规则图形,锅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呈南北布置,输煤系统布置在厂区中间,煤堆场位于厂区西侧,渣场位于厂区东南角,北侧靠近长安路设置为办公楼。其他辅助、附属生产设施集中布置在锅炉房西侧固定端。厂区总平面布置及本项目所处位置详见附图2。本项目改造地点基本与原有烟气处理系统位置一致,这样布局十分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线路短,并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7.6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5。表5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原辅料名称规格单位总用量来源1煤/t/a64000(两台锅炉满负荷运行)靖远煤2石灰石纯度:CaCO395%t/a571.7外购3尿素固体t/a70外购4水/t/a60630厂区供水管网5电380/220V万Kwh/a567.6依托厂区煤源单位CyVyAyWySy靖远煤矿60.3627.8414.64012.630.51Q低位发热量:23456KJ/kg7.7项目主要设备本项目需新增主要生产设备见表6、表7和表8。表6 除尘系统新增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布袋区本体1.1本体钢结构(含扶梯、平台、支架)壳体钢板B-5/Q235 灰斗、花板、顶面B-6/Q235套21.2袋笼1556970 ,有机硅喷涂条23141.3喷吹系统(含气包、喷吹管、连接法兰)焊接钢管893.5/钢管3258套121.4滤袋1607000 PPS+PTFE混纺滤料、防水拒油处理条23141.5滑动支撑/套21.6入口烟道Q235套2压缩空气系统3.1气源三联件/套23.3减压阀QTY-80套23.4手动蝶阀、球阀、压力表等DN80 PN1.0、DN65 PN1.0、1/2套23.5储气罐2.0m3 PN1.0套23.6管路系统DN65 DN80套2输灰系统4.1气力输送料封泵型号:LG300;压力60Kpa;风量85m/min,输送能力50-90t/h套64.2罗茨风机罗茨式;风量:20.5m3/min;风压:58.8KPa;配备电机功率30kw套64.3输灰管道规格:DN1506mm;材质:20#钢;套24.4进料阀台64.5出料阀台64.6耐磨弯管规格:DN1506mm;材质:20#钢,内衬耐磨陶瓷个604.7灰仓/套1表7 脱硫改造工程新增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一脱硫塔系统1脱硫塔塔釜喷淋塔;塔釜:DN72007500mm;材质:碳钢玻璃鳞片树脂内衬;台22脱硫塔本体DN660021000mm;材质:碳钢玻璃鳞片台24喷淋层DN6500,吸收塔循环管/喷浆管:材质:FRP;管径DN200/150/125/80;层125喷嘴50m3/h,0.7-0.9bar,空心锥;材质:SiC;个6除尘除雾器型式:管束式;尺寸DN6000mm;级数:3级;材料:阻燃加强聚丙稀;烟气出口雾滴含量75mg/m3套27除雾器冲洗水管FRPP;套2二烟道系统1原烟气烟道/m452净烟气烟道/m1604原烟气挡板门型式:电动挡板;套45净烟气挡板门型式:电动挡板;套47烟道维修门DN500,碳钢套88烟气系统仪器仪表/9净烟气烟道防腐2mm玻璃鳞片m2400入口端3m烟道防腐2mm玻璃鳞片m210010烟道支撑型钢批4三浆液系统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型式:离心式;流量:1500m3/h;压头: 22/mH;流体接触部件材质:合金;耐氯离子40g/l。转速:1450r/min;台22石膏脱水系统/吸收塔石膏旋流器石膏浆液 Q=15m/h套2氧化风机/套2氧化曝气管道FRP+Q235组合件批1板框压滤脱水机过滤面积50,套13吸收塔石膏泵20m3/h,35m套84石灰浆液泵20m3/h,15m,变频套25系统管道保温/m2300四制浆系统1石灰储仓钢结构,49m,有效容积100m3套12仓顶除尘器过滤面积:15m2,耗气量0.15m3/min套23变频星型卸料器1.2kw套14螺旋给料机Q2t/h,1.5kw套25手动插板阀400400mm套26石灰化浆搅拌器顶进式,电动机功率:1.5KW套2五工艺水系统/1工艺水箱20m3套22除雾器冲洗水泵60m3/h,45m套3表8 脱硝改造工程新增设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尿素筒仓/台12尿素溶液罐2.63.5m台13尿素溶解罐8m台24稀释水储罐8m台15尿素转存泵Q=30m3/h,H=15m,电机功率:N=4kW台26尿素稀释水流量循环模块304不锈钢套27稀释计量模块/68分配模块/69喷枪双流体个3210SCR反应器反应温度290410,(m): 4.00414.900套211催化剂检修手动葫芦起吊重量3吨;套112压缩空气吹灰器HXA-4型套47.8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技改完成后用水主要为锅炉用水、出渣用水、脱硫塔制浆用水,脱硝系统用水,各单元用水情况如下:锅炉用水量锅炉给水主要用于一次供热管网循环用水及失水后的补充用水,根据现有工程分析可知,2台锅炉年度供热管网循环量为33120m3/d,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规定,补水量按管网循环流量的1%,则补水量为331.2m3/d。锅炉系统补充用水需经软化处理,软化效率按75%计,则锅炉房软化水系统新鲜水消耗量为441.6 m3/d。软化水处理系统日排放含盐废水约110.4 m3,软化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盐废水60.4m3用于水力出渣,剩余的与锅炉排水一起排入厂区雨水管网。脱硫系统用水量脱硫系统中制浆过程制备的石灰浆液浓度1520%左右,脱硫设施用水量约为10.2 m3/d,脱硫过程损耗量为9.5 m3/d,石膏中带走水分约为0.7 m3/d。脱硝系统用水脱硝系统用水主要为尿素溶解槽溶液制备用水及水解槽尿素水解反应耗水,尿素溶解槽将尿素配制成浓度约40%50%的尿素溶液,脱硝系统日用水量约为1.6m3/d,脱硝系统用水全部损耗。 水力出渣用水 水力出渣用水来自软化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盐废水,系统内损耗量约为60.4m3/d,锅炉补充60.4m3/d。(2) 排水本项目实施后,脱硫系统制桨用水大部分损耗,石膏渣浓缩、压滤过程中回收的上清液回用于制桨,脱硫系统无废水外排;尿素溶液制备过程用水全部损耗,脱硝系统无废水外排;锅炉排污水回用于水力出渣系统;水力出渣系统废水,部分进入渣体,部分损耗,其余回用于系统,无废水外排。本项目给排水平衡见表9和图3。表9 技改项目给排水情况 单位:m3/d名称新鲜用水量补水量循环水量损耗水量排水量备注锅炉用水441.60/311.2130.4排水量中110.4 m3为软化水排水,20 m3为锅炉排水,软化排水中60.4用于水力出渣,其余与锅炉排水一起进入厂区雨水管网出渣用水060.42060.4060.4 m3补水来自锅炉软化水排水。脱硫用水10.201.610.20损耗水量中除尘脱硫损失9.5 m3/d,石膏含水0.7 m3/d。脱硝用水1.6001.60/合计453.460.421.6383.4130.4/渣体含水40.4损失20.4损失20出渣池损失20排雨水管网5060.460.4雨水管网20脱硫用水473.420图3 技改项目给排水平衡图(m3/d)供电项目生产生活用电依托现有供电设施,其用电负荷及用电量均能够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现有锅炉启用存在的环保问题燃煤烟气现有锅炉配备的烟气处理设施脱硫、除尘效率低,并且未采取脱硝措施,外排烟气不满足锅炉现行排放要求。煤场和渣场现有煤场和渣场均为敞开式,未采取封闭措施,产生的无组织扬尘量较大。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设备陈旧老化,运行稳定性能比较差,传输数据不够精准。2、 整改措施燃煤烟气拆除原有的麻石水膜除尘器,新增脱硝、除尘及脱硫系统,确保锅炉烟气达标排放。煤场和渣场将敞开式煤堆场改造为全封闭式;将敞开式堆渣场改造为全封闭式。更换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8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白银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地理位置在东经1035310414、北纬36143647之间。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乡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为界。辖区东西长约47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东北,相距约69km。2、地形地貌白银市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呈桃叶形狭长状,黄河呈“S”形在腰中贯穿全境,将境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自西北向东南,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城呈一字形构成桃叶主茎;自西向东,白银区、靖远、平川区呈一字形横列桃叶中心。海拨在12753321米之间。项目地处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气候干燥,场地稳定,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属河流冲积平原类型,场地内无液化土,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场地,厂址地面上部为第四纪洪、冲积层覆盖,下伏第三纪、三迭纪紫红色沙砾岩、沙岩、贝岩。土层较厚,地耐力为一般为180240Kpa,地下水位18米,含水层深150米,最深20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地震基本烈度8度。3、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属古亚洲构造域中朝板块亚域祁连造山带的东段。本区经历了多次复杂的构造变动,而且是以各种扭动构造为主要的构造形式。核查区主要处在宋家梁旋卷构造体系中。区内褶皱较具规模的褶皱有猩猩湾背斜、胜家梁青牛沟向斜、石圈沟北湾向斜、上孤山狼拉牌向斜和狄家台强湾向斜。区内断层较发育,具代表性的有白杨树沟上河坪斜冲断层、西湾苏家湾斜冲断层、东涧沟露天矿压扭性断层、灰土涝池铁匠石压扭性断层、上圈湾扭性断层。4、水文(1)区域水文黄河是白银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绝大部分取自黄河,同时也是白银市唯一的纳污河流。黄河白银段多年平均流量为1526.60m3/s,黄河距市区约25km。评价区为干旱地区,区内无地表河流,只有分别贯穿市区东、西两侧平行而过的东、西大沟两条排污泄洪沟,白银市生产、生活污水均由东、西大沟排入黄河。东大沟起源于白银公司露天矿,自北向南穿过白银市东部市区,经郝家川、梁家窑,于四龙口汇入黄河,全长约38km,是白银市东部的一条排污沟,主要汇集了白银公司露天矿、深部铜矿、三冶炼厂、铅锌冶炼厂、铜冶炼厂、银光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永生冶炼厂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及市区东部居民生活污水,沿途无地表水汇入,最终进入黄河。西大沟起源于白银北面的灰土涝池,经黄茂井、刘家梁、吊地沟,于金沟口汇入黄河,全长约30km。西大沟主要接纳了白银公司铝厂、西北铜加工厂、长通电缆厂、白银棉纺厂等企业的生产废水以及市区西部的生活污水。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纪半胶结沙岩及松散碎石层潜水,主要分布在沟谷中,含水层厚度1.74.7m。市区南部因上游灌溉而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其他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加之无开采利用价值,故地下水未开采。(2)地下水白银市城区内地下水贫乏,潜水面一般在48m以下,除东大沟、金沟附近的水位在0-3m外,其他地区均在5m以上。根据白银市水利局的统计资料,地区城市居民、村民生活用水、牲畜用水、农业用水及生产用水均取自黄河,区域共3口地下水,其中2口已废弃,仅存的一口位于红沙岘,为皋兰县水泥厂厂区用水,可见,区域村民饮用水为黄河地表水,几乎无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5、气候、气象白银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靠近腾格里沙漠,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日照充足,干旱多风沙,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平均气温低,且温差大,霜期长,据白银市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统计,主要气象要素如下:多年平均气温 8.9最热月平均气温 23.1最冷月平均气温 -6.5多年平均气压 828hpa夏季平均气压 824.2hpa冬季平均气压 830.6hpa多年平均降雨量 205.6mm日最大降雨量 43.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 2064.26mm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北风(风频9.3%)多年平均风速 1.7m/s静风频率 29.7%6、土壤植被由于地貌和地势倾斜特点,微地貌变化复杂,白银区的土壤种类和分布有所不同,主要以大白土为主,其次是胶土和沙土,山梁多是裸露的岩沙石。受干旱气候条件的限制,区内自然植被稀少,四周低山零星生长着一些耐旱植被,如艾蒿、针茅、锦鸡儿等。在城区,由于城建园林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建设,公路两旁种植了行道树、绿蓠和草坪,政府启动了围绕城区500m宽、50km长、总面积约5万亩的城区环境大绿化工程,重点在狄家台、上孤沟、下孤沟、楼房沟、吊地沟西等地段实施绿化。现已完成造林400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50余万株;白银公司冶炼厂、选矿厂种植了防护林带。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1%。7、 地震根据历史上地震对白银地区的破坏程度,及国家有关地震危险烈度的行政区划分,白银市地震办于1996年5月将白银市地震烈度划为7度区。8、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白银区矿产资源富集。濒临青藏高原矿产富集区,是西气东输、疆煤东运、陇煤西运的重要节点,发展煤化工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45种,有23种矿产储量居甘肃前列,深部找矿已取得重大进展。煤炭资源量16亿吨,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锑、钨、锡、钼等10多种。凹凸棒石粘土矿资源分布30多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亿吨,居世界第一。陶土储量40亿吨,石膏矿2亿吨,石灰石10亿吨。已探明矿藏还有石英石、硫铁矿、耐火粘土、麦饭石、芒硝等10多种。白银累计堆存各种剥离矿石、废料4.2亿吨,含有可回收金属元素18种,堆存粉煤灰炉渣及煤矸石6000多万吨,随着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城市矿山”将变成极具开发价值的“城市宝藏”。(2)水土资源水土资源充裕。黄河平均过境流量1048m3/s,径流量328亿m3。境内年取水许可总量12.3亿m3,年可用水量10.3亿m3。可供开发用地123万公顷,黄河沿岸土地宽阔平坦,中心区建设用地多为荒山荒坡,刘白高速公路和黄河交汇于白银腹心,适宜布局大型工业项目,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3)能源白银能源组合条件良好,既有煤电、水电等传统能源,又是甘肃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重点区域,风力资源、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300万千瓦,年太阳能可利用天数260天左右,白银电网是甘肃第二大电网,白银是西部复合能源基地。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白银市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网站公布的2017年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白银市2017年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及达标情况见表10。表10 白银市2017年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及达标情况城市年度二氧化硫ug/m3二氧化氮ug/m3可PM10ug/m3PM2.5ug/m3白银2017平均值空气质量标准平均值空气质量标准平均值空气质量标准平均值空气质量标准47602840108703735由表10可见,白银市2017年度的可PM10、PM2.5年均浓度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SO2、NO2年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白银市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报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引用白银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用于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评价,监测时间为 2017年全年。白银市共设两个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一个为豫园饭店,另一个为动力公司。豫源饭店位于本项目东侧2300m,动力公司位于本项目东北700m处,周边无大型排污企业,因此白银市例行监测点监测数据可以代表本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网站公布的全省各地级市环境质量月报,白银市2017年各月份的各类污染物均值见表11。表11 白银市2017年全年各类污染物日均值一览表年、月均值(ug/m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mg/m3)臭氧2017年1月8533156581.6962017年2月8829118491.41002017年3月542482361.21082017年4月3523102321.01262017年5月3424156431.01342017年6月372799341.2742017年7月272289280.81422017年8月292663221.01282017年9月313083251.11132017年10月373077291.41132017年11月5835106401.3932017年12月6034172541.677(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详见表12。表12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限值(mg/m3)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SO20.060.150.50NO20.040.080.20PM100.070.15PM2.50.0350.075CO/410.00由表12可见,白银市2017年1月份/5月份 PM10日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日均浓度限值;其余各月各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供暖期除1月、12月份PM10超标外,其余各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由于白银市地处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