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减法(二)_第1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_第2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_第3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_第4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领域,隶属于“数的运算”,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口算教学,同时为二年级下学期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做铺垫,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快速产生直接影响。一、教材内容分析。1、内容结构整理与复习(p33-35)实践活动“我长高了”(p36-37)本单元主要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共安排了11个例题、6个练习、1次实践活动。2、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计算(主要指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强调能口算要用口算)。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单元教学重、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具体内容分析1、两位数加两位数(p8-15)主题图:“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人数和两辆限乘70人的客车:一是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二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为后面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特别是例题安排)提供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例1的教学(不进位加):例1这节课至关重要。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减法的笔算教学,是加、减法笔算的基础。是利用主题图所提供的乘车素材,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36+30由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给出了口算的结果,例1的关键处是如何从口算过渡到笔算,借助小棒明白算理。为了突出竖式的写法,教材配合小棒图按如下程序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列竖式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个位相加得到几个一,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相加得到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它的算理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写竖式。因此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设:8+41=值得说明一点就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笔算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教会学生认真审题,即口算直接填写答案,而笔算是要用竖式计算的,并提醒孩子们在竖式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完成后要记住在横式上写上答案。包括这个单元的教学中都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笔算习惯。例2的教学(不进位加):例2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根据插图引出加法算式“35+34”,然后放手学生自己解决计算问题,因为有了例1和一下的学习,相信学生能把口算和笔算的结果都展示出来,计算后让学生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重点说一说是从哪一位加起的,教材启发学生思考计算顺序时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加”,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以此突出例2重点解决计算顺序的编写意图。而小棒图的出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策略,可视情况而定,无需非用不可。“做一做”中的习题都是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法的竖式写法和计算顺序及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到此要求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例3的教学(进位加):例3仍然利用了乘车的素材,引出了数学问题,“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列出算式:36+35=它是在前面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例3却在个位上出现“11”,怎么办?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部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明显难就难在进位上,注意要紧扣:1、为什么要进位?2、如何进位?十位数怎样计算?3、怎样书写?”为了突破进位的难点,教材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见十打捆,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教科书还在第11页的虚线框里说明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怎样在和的个位上写数。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以及“1”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做一做:重点巩固进位加法中如何进位的问题。还可以增设:25+3()=5() 25+3()=6( ) 考察的目的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进位。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教材没有给出加法法则的名称,而是提示学生思考“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其目的在于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而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2、两位数减两位数主题图: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图,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了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为例1-例3提供教学资源。2、进行爱国教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例1的教学(不退位减法):例1通过北京和多伦多票数的比较,提出数学问题:1、两个国家共得多少票?2、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既复习了两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又引出了减法算式“56-22”。教材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因为它有了上一小节的两位数加法的计算基础,在这里可以直接将如何计算的问题抛向学生。无论哪种算法,都是将几个一减几个一得几,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减几个十得几十,写在十位上。运用笔算加法的知识迁移,进一步强调怎样正确对位,同时注意结合小圆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即可。例2的教学(退位减法):例2(一般的退位减法):它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难点。和例1一样都是从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途中提出数问题,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不同的是出现了知识矛盾冲突“个位上6减8不够减”退位减法问题,注意紧扣:1、为什么要退位?2、怎样退位?个位数怎样算?十位数怎样算?3、怎样书写?教材中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即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形成学生会计算的形象支撑。这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是怎样变化的,着重解决:向十位借的“1”是10个一,即借1当十,10和6合起来是16;十位上被借走了一个十,5-1=4,再用4-1=3,加强算理的叙述。教材中提出了“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也是必要的,为以后的多位数的计算做好准备。教学建议:1、增设如36-12=和36-18= 加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对比、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对比,明了各自的算理;2、继续加强20以为退位减法的训练。例3的教学(退位减):例3是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在这里它脱离了形象支撑,抽象程度更高,重点是让学生运用例2一般退位减法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10减几,从而完成全部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此例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只需要着重突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十位上退1后在个位上算几减几?第二,十位上再算几减几?注重学生对两位数笔算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笔算减法的法则的总结:与加法一致,学生自主探究归纳。例4的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在例4中计算不成问题,更要关注的是引导学生获取教材提供的信息,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二(1)班得16面,二(2)班比二(1)班少3面,求二(2)班得了多少面红旗?用16-3解决问题。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学建议: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例1的教学:例1主要解决的是连加的笔算方法和书写。它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整十数与整十数的连加和整十数与一位数的连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呈现了少先队员帮农民伯伯摘西瓜的情景用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信息,提出了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根据连加的意义,列出算式:28+34+23=可采取自由讨论的方式,学生计算出结果:28+34=62 62+23=85 28+34+23=85针对这两种算法,要扣住: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洁?简洁在哪?从而确定连加的书写。例2的教学: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的是在这节课中要让学生明白在计算中能口算的要口算,提高计算的灵活性。仍然是在摘西瓜的情景中通过对话给出信息,引出数学问题,有85个西瓜,运走了40个,又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根据连减的意义,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会出现:85-40=45,可以口算,不用写算式。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可以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的和,即:40+26=6685-66=19这样理解题意的思路实际上是在为二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用带有括号的式子解决问题做铺垫。教学建议:是能口算时,不必写竖式,提醒学生能口算的要尽量的口算;例3的教学:例3通过乘车的情境图,运用图文传递信息:车上原来有67人,上车28人,下车25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意义,列式:67-25+28=67+28-25=因为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有了例1和例2的基础,完全放手学生独立计算,会出现:67-25=42 42+28=70(人)书上显示的,几乎没有学生这样做,麻烦;用竖式计算67-25+28=70;或者42+28=70,能口算的尽量的口算了这三种做法都要学生注意竖式的格式。注意:这个小节完成时,要强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的计算顺序。例4的教学(加减法估算):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这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估算,是估算意识渗透、估算习惯养成的起步,是“估计”的启蒙,要求学生能叙述怎样估的过程。这节课要让学生明白再不需要精确计算是,突出估算的简便。例4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体会估算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学生会出现:1、第一步计算运用了估算,第二步是精确计算,如: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买其中任意两种物品估算一次)2、两步计算中都运用了估算,如: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70元,加上买水杯的大约是90元,100元够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通过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方法并不唯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估算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估算思路,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