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化学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提纯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化学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1.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CO2+H2O H2CO3B.6nCO2+5nH2O光叶绿素(C6H10O5)n+6nO2C.NH3+CO2+H2O+NaCl=NaHCO3+NH4ClD.CaCO3+CO2+H2O=Ca(HCO3)2解析: 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是工 业上制备纯碱的一个反应,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反应。答案: C2.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灼热炭C.通过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解析: CO不溶于水,与酸、碱都不反应,CO有还原性,与C不反应,与CuO反应:CuO+CO=Cu+CO2。答案: D3.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A.硫酸氢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 只有将CO2通入碱性溶液中,才能生成CO2-3,并与Ca2+结合形成CaCO3沉淀;而A、C项中的溶液均显酸性,不能形成CO2-3;碳酸氢钙中虽然有大量的Ca2+和HCO-3,但CO2-3的量仍然很少,无法形成CaCO3沉淀。答案: D4.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O2-3 B.Na+、HCO-3C.HCO-3、CO2-3 D.Na+、OH-解析: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NaOH+CO2=NaHCO3,可以看出Na+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当CO2过量时,CO2-3转化为HCO-3。答案: B5.无色气体X跟灼热的炭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Y,Y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无色气体X,则X、Y分别是()A.O2、CO2 B.CO2、COC.CO、CO2 D.O2、CO解析: 根据无色气体X和灼热的炭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Y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则Y不可能是O2,也不会是CO2,从而可确定Y是CO,再由X+CCO可推出X是CO2。答案: B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运营动态调研与发展建议咨询报告
- 电子商务师中级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5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验光员测试题(含答案)
- 车工高级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证券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年海南省海口九中等学校联考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游乐设施施工项目成本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畜牧业养殖废弃物处理政策效果与优化建议考核试卷
- 纺织机械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策略制定优化考核试卷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休闲农业》课件 项目四 休闲农业项目策划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警指挥学院
- 哪吒2+deepseek爆火彰显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
- 用教学案例解读修订版小学数学课标
- 第九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课件
- 中考动员大会校长演讲稿
- 课题申报书: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模型构建和实现路径研究
- 跨国合作:应对全球传染病挑战
- 《永辉超市S店库存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和优化建议》8700字(论文)
-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