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柴胡剂”的创立及其临床运用【关键词】 和解剂;伤寒杂病论;仿柴胡剂 肥甘厚味的饮食习惯、丰富多彩夜生活等现代生活方式极易耗伤元气,导致目前临床上“气虚痰瘀互阻型”人群即“尊荣人”日益增多。笔者受仲师“和解剂”处方立意的启发,在“复方大法”理论指导下,针对这一群体以“气虚痰瘀互阻”为关键性病机,自创“仿柴胡剂”一方,灵活运用于临床,屡显奇效。现介绍如下。1 对“和解剂”处方立意的理解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其中“和解剂”主要包括“柴胡类方”和“泻心类方”,分别以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为代表。小柴胡汤通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解少阳之郁、疏阳气之结等,临床常用于胆胃不和、气郁、水结等病证。半夏泻心汤主要是辛开苦降以顺升降,寒温同用以和阴阳,补泻兼施以调虚实,广泛用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等各个系统的病证,尤其是消化系统病证。两者组方的共同特点就是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两方中皆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脾益气;干姜或生姜等暖脾助阳。从扶正的角度来看,说明温补阳气是必须的。两方的治则为调理寒热、和调阴阳,复阴阳之平衡,故所治疾病谱甚广,这也是和解法立意及优势所在。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解热、解郁、疏调气机,与生姜、半夏相配温通行气化痰湿;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黄连清胃中邪热而燥湿,与半夏相配加强化痰湿之功,与干姜相配,温脾又可防止黄芩、黄连苦寒伤脾胃。所以,观此二方不难得出,“柴胡类方”与“泻心类方”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和调气机,偏于行气滞;后者是和调脾胃,偏于化痰湿。此外,仲景和解方中关于和血理气之方,后人虽未明确提出,但和血剂的代表方如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在仲景方中早有体现,如金匮要略中胶艾汤早已蕴含四物汤,而四逆散以及治疗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后世著名医家王清任在此基础上又创制出血府逐瘀汤等。而今,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也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综合上述理解,可知“和解剂”处方立意针对的病机多以阳气(元气)亏虚为本,气滞、痰湿、血瘀为标,并且三者常相互兼挟为患。2 “和解剂”针对的病机实质由上述分析可知,“和解剂”立方意是以扶正为基本,针对病机的侧重不同而有理气、调血、化痰湿等不同,而三者中又以理气为先,气机调畅则血瘀畅、痰湿化。脾胃为营卫气血津液之源,人以胃气为本,故理气、和调脾胃为“和解剂”的根本所在。“泻心类方”及“柴胡类方”正切和此意。“和血剂”虽以和血为主,但和血不离调气,气行则血行,和血剂中必有辛散理气之品。如仲景方中活血化瘀消癥之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漏下胞阻之芎归胶艾汤之当归、川芎等。后世以王清任逐瘀诸方为代表,如血府逐瘀汤里的柴胡疏肝解郁;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桔梗、枳壳开胸行气;生地黄凉血清热,使全方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再如膈下逐瘀汤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配牡丹皮、延胡索、五灵脂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方中虽有血中气药行气,仍用乌药、香附舒调肝胆,促进理气之功;甘草调和诸药。总之,“和血剂”本质是疏调气机以畅血,所以也同属于“柴胡类方”。3 借鉴“复方大法”原理“复方大法”是治疗疑难杂症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应对证候繁杂的肿瘤等顽固性疾患。通常,在久治不愈、常规治疗乏效时,“复方大法”的优势尤为突出。古方中有许多方剂,如五积散。慢性及疑难性病症,其病机多为阳气(元气)亏虚,气滞、痰湿、血瘀互结,尤以痰瘀互阻为甚。一方面阳气虚则津液不化,停聚而成痰湿,又阳气虚则行血无力,血运迟滞而成瘀血;另一方面,气滞则水道不通,津液失于敷布而停聚成痰湿,又气为血帅,气滞则血行不畅而瘀滞;再者,邪热内盛,可灼津成痰,邪热煎熬,血液浓缩,运行不畅,或热邪郁滞,血行不畅,亦可致瘀。且瘀血和痰湿相互为患,痰湿内停,阻滞气机,可致血行不畅而成瘀;而瘀血阻滞,津液输布障碍,亦能导致津液停聚而成痰饮,而在临床上痰瘀互阻确实常见。总之,治疗时当以补元气为本,兼行气滞、化痰湿、除血瘀,尤以化痰与祛瘀同时进行为关键。这就是当今临床惯用“复方大法”的原因。笔者有鉴于此,根据“和解剂”的处方立意要求及其针对的病机实质,在“复方大法”的理论指导下,针对“气虚痰瘀互阻”这一根本性病机,创“仿柴胡剂”,运用于临床甚效。4 “仿柴胡剂”处方及方义处方:黄芪3060 g,半夏1015 g,黄芩1015 g,人参1015 g,甘草510 g,黄连210 g,干姜515 g,大枣310枚,桃仁1015 g,红花310 g,生地黄1530 g,熟地黄1530 g,赤芍1015 g,白芍1020 g,当归1020 g,川芎1015 g(必要时可用全蝎、蜈蚣、壁虎、鹿角胶等)。方义:方中以半夏泻心汤泻胆和胃,并能够防止活血药伤及胃气,同时可以化痰湿、健脾胃,使生痰无源;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因患者有瘀血表现,如刺痛固定不移、肌肤甲错、舌质紫黯、脉涩等,仍需用活血通经之药,因活血可以祛除痰湿,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再加人参及大剂量的黄芪补益元气,黄芪合人参、甘草及行气药,内寓小柴胡汤调气机、扶正气之思想。全方共奏补气化痰行瘀。本方虽以温热为主,但临证不必拘泥于舌苔等湿热之象,因湿热之所生,乃阳气不运所致,一旦阳气得以恢复,水液便能得以输布,则湿热无以生成。正如金匮要略所讲:“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重用参芪等药温助阳气、化痰行气,正所谓“离照当空,则阴霾自霰”;湿热有余者,可佐以清热之品,如本方的黄芩、黄连;若以寒痰为主,可酌情减芩连的量或去之。5 临证验案5.1 汗证案例1:患者,男,50岁,教员,2007年5月18日初诊。自汗不止已数年,亦时伴盗汗,遍寻名医,效皆不佳。刻诊:动辄汗出,汗出如雨,以额头、手心、脚心及背部为多,每次讲课都要带卷纸一筒,夏天时一天要洗澡数次方能清爽,伴腰痠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苔黄腻,脉阳浮阴弱。此为“尊荣人”体质,汗出不止为卫阳不固,又卫气出于下焦,灵枢本脏有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故用“仿柴胡剂”化裁,以温肾阳助卫阳、实腠理兼敛汗为主。药用:生黄芪60 g,太子参15 g,党参15 g,法半夏12 g,黄连3 g,黄芩12 g,干姜12 g,炙甘草6 g,红花9 g,山茱萸60 g,山药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桂枝12 g,白芍12 g,鹿角胶24 g。水煎服。1剂而汗止,并坚持服药,至今已如常人。5.2 妇人尿失禁案例2:患者,女,29岁,2007年5月26日初诊。自产后出现尿频,甚则尿失禁,其为生意人,常于重要场合现尴尬,四处求医,效微。后经人介绍来诊,视前医所用,无非桑螵蛸散、缩泉丸之类。余视其形体乃孕期少劳,有营养过剩,仍为“尊荣人”体质。其尿频、小便失禁系阳气虚,失气化、失固摄所致。辨为“仿柴胡剂”证,遂用“仿柴胡剂”原方,鹿角胶加至48 g。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诸症消失,气色亦大为好转。5.3 慢性肾炎案例3:患者,女,61岁,2007年6月12日初诊。1年前觉乏力,后出现面部浮肿,按之凹陷,每至傍晚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晨起下肢浮肿略有减轻,但面部仍如前,曾经多次中西医治疗,症状未有好转,1月前始现双耳交替性耳鸣,时轻时重,曾于某耳鼻喉专科医院治疗,症状加剧。现证:面色无华,色苍白浮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体胖,语声虽洪亮,言多觉气不接,周身有笨重感,双下肢软无力,舌胖有齿痕,苔黄腻而厚如豆渣,脉沉迟尚有力。尿常规示:蛋白(+);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78 U/L,谷草转氨酶(AST)155 U/L;肾功能:血肌酐(SCr)175 mmol/L。BP 150/95 mm Hg。辨其痰浊湿毒内盛,正气已伤;脉有力系邪气盛,然痰浊湿毒之盛皆系阳气不足,运化失能所致。故治宜温补气阳为本,兼化痰散浊;有浊毒内蕴,易致血行不利,故又佐活血之品。方用“仿柴胡剂”化裁:生黄芪50 g,太子参30 g,党参30 g,法半夏12 g,黄连3 g,黄芩12 g,干姜9 g,生甘草6 g,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12 g,白芍15 g,川芎12 g,山药30 g,山茱萸18 g,鹿角胶24 g,茯苓24 g,猪苓24 g,白术18 g,生大黄15 g。每日1剂,水煎服。另服麝香保心丸以开肾窍;安博维以降压保肾。二诊:服药1周后,患者来诉精神大振,体力明显改善,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消失,遂嘱上方续服1周。三诊:患者诉诸不适已除,唯肠中时有肠鸣音,矢气频频。此乃滋腻药或活血药所致,遂减方中桃仁、红花、生大黄用量,去当归,加木香、白豆蔻、砂仁。续服1周。四诊:患者诉胃肠不适已除。复查肝功能示:ALT 26 U/L,AST18 U/L;肾功能示:SCr 102 mmol/L。遂嘱其继续服药巩固疗效。5.4 强直性脊柱炎案例4:患者,女,46岁,2007年6月15日初诊。5年前因双膝关节及髋关节肿痛,在某医院查HLA-B27(+),ESR 60 mm/h。X线示:骶髂关节模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后一直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及活血祛风类中成药,症状时轻时重。1个月前,诸症加重,不能任地,于骨伤科及风湿科治疗,因拒绝用激素,故仍继续用非甾体消炎药物维持,但药性过后疼痛日益加剧。现证:形体有余、气不足,双膝关节处肿胀,触之疼痛,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疲劳乏力,动则气喘,二便尚可,舌胖,苔薄腻,脉中取弦、沉取虚。切合气虚痰瘀互阻之病机。用“仿柴胡剂”化裁,佐以通经活络搜剔之品。药用:生黄芪30 g,法半夏12 g,黄连3 g,黄芩12 g,干姜15 g,生甘草9 g,炙甘草6 g,桂枝15 g,太子参30 g,红花12 g,当归15 g,白芍30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壁虎2条,全蝎(吞服)3 g,鹿角胶24 g。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来诉,关节肿痛较前好转,可自行任地,晨起仍疼痛,活动后可减轻,二便仍正常,嘱原方继服。1个月后再诊,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晨僵亦消失。复查:ESR 18 mm/h,嘱其长期守方服药。至今未复发。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浦发银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北京市昌平区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经典例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平安银行天津市河东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广发银行廊坊市广阳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沈阳市苏家屯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柳州市城中区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平安银行济南市槐荫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民生银行天津市西青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4自考专业(公共关系)检测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DB15T 1795-2020 玉米机械直收籽粒测产技术规程
- 高校期刊管理办法
- 超声气管镜护理
- 2025年机械制造行业技能考试-筑路机械操作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2025年华东区域物流地产分析报告
- 残疾人企业招聘活动方案
- 化妆品无泪配方宣称评价测试方法
- 车队廉政教育专题培训
- 儿童康复家庭培训课件
- 皮肤抗糖化课件
- AI智能+智能运维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