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历史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复习卷_第1页
2019届历史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复习卷_第2页
2019届历史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复习卷_第3页
2019届历史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复习卷_第4页
2019届历史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六复习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卷必修三专题六 姓名 1.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斯多亚学派的主张A B C D2.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 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过内在的美德3.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4. 普罗泰格拉“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提高人作为认知世界的主体的重要性,从而打破了当时神主宰世界 的局面”。这说明普罗泰格拉 A最早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 B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主张 C注重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 D彻底地否定了古希腊神学5.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那人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这个伟人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6.“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运动 C.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 7.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强调人性 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 B C D9.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10.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 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 ”。这主要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12. 宗教改革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 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 A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13.201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14.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 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希腊城邦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15.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16.“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该材料反映孟德斯鸠主张A中央和地方分权 B实行三权分立,防止绝对专制的出现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制度17.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该材料实质上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B赞誉了卢梭杰出的个人才华C肯定了卢梭对法国大革命后具体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贡献 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当时法国社会上层人物的欢迎18.“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 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 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该材料出自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 C纯粹理性批判 D社会契约论19. 世所公认:“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哪句语 最能表达这种观点 A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 B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思想 C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国家 D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时代20.“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 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21.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22.“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 B伏尔 C卢梭 D康德23.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他A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C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D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24.伏尔泰(16941778年)用一幅孔子的画像装饰其书斋的墙,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则称赞中国的康熙皇帝是“如此伟大、人间几乎不可能有的君主,因为他是个神一般的凡人,点一下头,就能治理一切;不过,他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美德和智慧,从而赢得统治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反映了当时:A欧洲与中国的频繁交流 B欧洲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C欧洲人对中国历史名人的崇拜 D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赞赏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C D26.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由该观点可知A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27.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28.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批判了专制制度宣扬民主法制倡导民主共和A B、 C D29.某同学为一历史研究性课题准备了以下材料:甘薯、茶叶、白银、传教士、指南针等。其研究视角最有可能是A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到来 B社会史观,生活丰富多彩 C现代史观,民主制度萌芽 D整体史观,全球联系加强30.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B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C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D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31.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的。”从中可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32.“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1941年7月苏联近卫第三师奔赴前线,一所学校的女生们为他们唱起了这首俄罗斯民歌。一个月后该 师全体殉国,更多的师团唱着喀秋莎走向前线,终于赢得胜利。这一战役的胜利意义主要是 A帮助英法盟军顺利撤退 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摘编自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三: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卢梭(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产生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如何看待宗教问题的。(3分)据材料三,指出卢梭的政治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4分)110:ACACC DCDDA 1120:BAB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