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_第1页
(论文)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_第2页
(论文)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_第3页
(论文)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_第4页
(论文)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士的作派,而他一生中以自适得意为高的追求也 明显地可以看出玄学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痕迹。 但他在诗文中仍常常提到儒家的圣人先师孔 子的遗训,他并没有忘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 荣木)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癸卯岁 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 答庞参军) 、“师圣人之遗书”( 感士不遇 赋) 、“游好在六经”( 饮酒其十六) 。他怀有 “大济于苍生”( 感士不遇赋) 的理想,至死仍是 “猛志固常在”( 读( 山海经) 其十) 。他为自己 “有志不获骋”( 杂诗其二) 而感到愤怒。这清楚 地说明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陶渊明也曾有过济世的理想,虽然朱自清先生说他 的这些猛志“似乎只是少壮时偶有的空想” 2 】( 瞄“ , 但不可否认,他的出仕就是这种想法付诸实践的表 现,是他努力求合于朝廷,求合于君王,为实现其大 济苍生理想的尝试。 当然,他的努力求合与欲罢不能可以说是交织 在一起的。有了第一次出仕的经历,陶渊明对仕途 多少有了一些亲身的感受和认识。但他并没有因 为第一次出仕的不顺而永远放弃求仕的努力,于是 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仕。他似乎每次都知道出仕 的结果,但每次都还是出仕了。这说明陶渊明对此 并不能割舍得开,而令他割舍不开的当然也不仅仅 是俸禄而已。他的仕隐反复及其矛盾心境,在他的 行役诗中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行役诗是诗人因公务在外跋涉时所写下的反 映当时心情和经历的诗,它记录了诗人跋涉生活的 某些方面。陶渊明的诗文写得比较隐晦,许多诗歌 令人索解困难,有的甚至让人归趣难求。因此,他 的很多作品都很难准确地系年。而他的行役诗,则 多半有着明确的时间、地点,对其所涉之务也记载 清楚,是我们解读陶渊明心理变化最好的材料,可 惜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陶渊明的行役诗并不多, 只有寥寥五首,基本上都写于他仕桓玄、刘裕和刘 敬宣时。若加上杂诗中涉及行役主题的第九首 和第十首,总共也不过七首。但就是这七首诗明确 地记录了诗人当时的心理状况,成为我们揭示陶渊 明仕隐心路历程的钥匙。 除了第一次以外,陶渊明的每次出仕都有诗反 映。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他 仕桓玄时写的。其第一首主要是抒写归乡途中受 阻于规林,旧乡计日可归,南岭延目可见,却阻风于 湖而不前时的焦急心情,其中的“江山岂不险,归子 念前涂”、“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按我国的解 诗传统,将其理解成仕途凶险,想归隐而不成也未 尝不可。此时,他经过第一次出仕后对于出仕与归 隐、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已有所认识,所以感到身心 劳苦,表现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无限向往。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 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 时。久游念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 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 何如。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 林其二 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陶之奉使 为玄初次上疏当在本年” 3 】脚,认为庚子岁( 公元 4 0 0 年) 陶渊明以桓玄官使,至都上疏求讨孙恩,毕 使后从都还江陵。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则谓渊 明使都未必是上疏讨孙恩,但肯定他这时已仕桓 玄是没有疑义的。诗中对其所使之事并未涉及,只 是就行役途中的所见所历发出感慨,充满了对亲人 的思念、对路途艰辛的怨叹和对田园山林的期待。 这一切暗示着诗人对目前的仕宦状况并不满意。 因为从常理上说,如果其事业称心如意的话,他会 把吟咏的目标放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上,即使是苦他 也会觉得甜,路途的这种艰苦是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的。而现在陶渊明面对山川的坎坷,后悔自己不该 远离家乡,远离自己朝夕相亲的田园。仕途的体验 使他体会到园林的可爱,那里没有世俗的勾心斗 角、尔虞我诈。在这里对山川艰险的描绘和怨叹, 或许包含着作者某种对官场失意的暗示。而与之 相对的田园则是作者致力营构的理想境地,是诗人 ,理想的寄托。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在外奔波的 生活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真正理想乃在园 林、在纵心。“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的内 心里已经再次萌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身在仕途, 而心在山林,他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萦绕,在田园 中保全自己的“真”的人格。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 参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 :“此年桓玄除上表求讨孙恩外,还曾屡次上表求为都督,岂知渊明必为讨孙恩而入都耶? 又焉知既非 为讨孙恩又非为求都督而另有他事耶? 史书记载有阙,只可存疑。”( 中华书局,2 0 0 3 年,第1 9 1 页) 8 8 盾的诗句。 在这几首行役诗中,陶渊明总是感叹为人所 羁,“羁”及其同义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遥遥 从羁役,一心处两端”、“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 羁”、“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一形似有制,素 襟不可易”(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 溪) ,“羁”与“萦”、“制”均指为人驱使、约束,指 的是在官场得不到自由。而“望云惭高鸟,临水愧 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则是这种意思的 另一种表达方式。他厌倦行役、厌恶官场的情感趋 向也由此表达得非常清楚。 与羁束人的行役相对立的是园田,在这七首诗 中陶渊明竟用到了园田( 二次) 、山泽居、班生庐、 旧居、园林、林园、衡茅、山川、南岭等词汇来指代园 田,并且赋予园田以“真”、“善”、自由、和谐等特 点。如“养真衡茅下,庶以善白名”( 辛丑岁七月 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 拘”(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陶渊明对园田的 热爱之情贯注于这几首行役诗的字里行间。如“园 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 使都经钱溪) 、“诗书敦世好,林园无世情”、“静念 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在他笔下园田完全理想化 了成了理想的寄托。 他每每说,出仕是暂时的,园田是不能长久离 开的。他为官也是“暂与园田疏”、“暂为人所羁”, 从这个“暂”字中看出他的出仕似乎也不是长远的 打算,或许他只是想去看看情况再作定夺,因而还 没有去,就作好了回的打算。他常常表示园田才是 他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境地,自己迟早都会再回到园 田中来的。在经过多次仕隐的反复后,陶渊明彻底 放弃了出仕求合的努力,彻底归隐,在田园中过着 一种自得自适的简单生活,从而结束了这种欲罢不 能的矛盾状态,从迷惘中走了出来。他由对田园生 活的美好憧憬转而热烈地歌颂田园生活,他的心情 也由开始时的傍徨苦闷走向平静恬淡,在这样的心 境下创作出大量的田园诗作,最终成就了他平淡自 然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他诗坛巨匠的地位。 行役诗中表现出来的对仕途的厌倦与对田园 的执着,是因为这时正是被人驱使的时候,“为人使 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5 】P 1 钏,人的自由人格受到 了压抑,理想自由的人格得不到实现。在陶渊明的 心目中,只有山水田园才是最为纯洁的地方。在那 里,他的理想自由人格才能实现。故而,诗人这时 回归田园的心情特别地强烈,表达也最为直接。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晋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r 7 4 2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3 逯钦立陶渊明集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4 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 A 陶渊明年谱 c 北 京:中华书局,1 9 8 6 5 郭庆藩庄子集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1 责任编辑:戴庆埴 ( 上接第8 6 页) 异性,但由于汉人的文体分类意识 尚处于萌芽阶段,对各种文体还没有进行严格的区 分,模糊的文体分类意识、颂赞铭箴各体和赋体在 起源以及文体风格上的同构性,加上颂赞铭箴各体 传至汉代流入赋域后,受到汉代重词章华彩风气的 影响,导致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众体兼作、 同体异用,混同了颂赞铭箴各体与汉赋的特点,忽 视了颂赞铭箴各体与汉赋在体制和功能上的差别, 直接把颂赞铭箴各体当作赋体使用,因而对于相同 题材,既作赋,又写颂赞铭箴。 参考文献】 1 万先治汉赋通论 M 成都:巴蜀书社,1 9 8 9 2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 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 0 0 5 3 班固汉书扬雄传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4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 卷7 7 ) A 挚 虞文章流别论 c 5 范晔后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M 北京:中华书 局。1 9 6 2 6 周振甫 译著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 0 0 5 7 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 0 0 5 8 欧阳询艺文类聚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9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A 徐师 曾文体明辨序说 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2 责任编辑:戴庆殖 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 作者:周期政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刊名: 学术论坛 英文刊名:ACADEMIC FORUM 年,卷(期):2008,31(7)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参考文献(6条) 1.参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此年桓玄除上表求讨孙恩外,还曾屡次上表求为都督,岂知渊明必为讨孙恩而入都 耶?又焉知既非为讨孙恩又非为求都督而另有他事耶?史书记载有阙,只可存疑.“(中华书局,2003年,第191页)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朱自清.朱自清说诗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