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战2010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47 环境问题1.(2009山东德州模拟)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毁损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3)过度樵采,破坏植被,沙丘活化。(4)河流(水源) 冬春季节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质多;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2.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3)我国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过渡地带,尤其是华北地区。原因:该地带河流径流量较南方多水带和丰水带要少得多,但该地带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污染严重。3.读“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 污染和 污染。上述海湾河口最不易发生赤潮的是 。(2)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3)辽东湾和长江口油类污染物及无机氮污染物标准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1)生产 生活 胶州湾(2)遥感技术。(3)油类污染物标准指数,辽东湾比长江口高,其原因是辽东湾较封闭,污染不易扩散,而长江口较开阔,污染物易扩散。无机氮污染,辽东湾则比长江口的少。生活污水、农田氮肥是氮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面积广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氮水的污染较重,而辽东湾河流域面积小,流域农业相对不发达。人口密度也小,氮的污染物相对较少。4.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材料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1)读图,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4)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 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二十四字范本
- 门店入股协议书范本合同
- 自体免疫细胞储存协议书
- 甲方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甲方违约部分赔偿协议书
- 电商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机械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
- 煤场地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股东投资协议谁出具合同
- 销售生态护坡砖合同范本
- 16个露天煤矿事故案例
- 装修设计文件消防专篇
-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专题经典计算题(含答案解析)
- GB/T 3211-2008金属铬
- GB/T 12703.7-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2023年韶关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革兰氏阴性菌课件
- 聘用证书合集通用PPT模板
-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管理明细表
- 海姆立克手法理论知识、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考核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