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93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标准MHT6032-2003.pdf_第1页
55793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标准MHT6032-2003.pdf_第2页
55793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标准MHT6032-2003.pdf_第3页
55793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标准MHT6032-2003.pdf_第4页
55793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标准MHT6032-2003.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4 9 . 1 0 0 v 5 7 m 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 t 6 0 3 2 -2 0 0 3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o p e r a t i o n o f r u n w a y f r i c t i o n a l c o e f f i c i e n t t e s t e r 2 0 0 3一1 2一1 7发布2 0 0 4一 0 3一 0 1 实施 中国 民用航空总局发 布 mh / t 6 0 3 2 -2 0 0 3 目次 目 好 青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1 使用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 mh / t 6 0 3 2 -2 0 0 3 曰 曰口日种 月 9舌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科研基地 ( 天津)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文、高建树、孙毅刚。 mh / t 6 0 3 2 -2 0 0 3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的使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 ( 以下简称测试车)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3 2 3 . 6 汽车操纵稳定性 试验方法 稳态回 转试验 g b / t 1 2 5 3 8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 b / t 1 2 5 4 3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 b 1 2 6 7 6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j b / t 5 9 4 5 -9 1 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 b / t 5 9 4 6 -9 1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 技术条件 q c / t 2 9 1 0 5 . 2 专用汽 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 装置及装置的清洗 qc / t 2 9 1 0 5 . 3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取样 qc / t 2 9 1 0 5 . 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显微镜颗粒计数法 3使用技术要求 3 . 1 整车 3 . 1 门应严格按 汽车保养手册的规定检查保养测试车。 3 门. 2 测试车只应用于测试机场跑道摩擦系数,不应另作它用。 3 门. 3 当发动机处于冷态时,任何档位下不应高速运转。 3 . 1 . 4 尽可能避免发动机以不必要的高转速运转。 3 . 1 . 5 在冰雪道面测试时,应注意测试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制动效果,必要时可缩短测试距离。 3 . 1 . 6 测试前应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 3 . 1 . 7 测试车应远离强磁场 ( 电机、焊机等) 。 3 门. 8 每周应至少起动测试车一次,并检查电瓶、冷却液状况 3 . 1 . 9 测量时车速应为 9 6 k m/ h ,冰雪道面上应为 6 0 k m/ h , 11 . 1 0 当水箱未注水时,不应使用湿测方式。 无水状态下, 水泵旋转不应大于 5 s 。加水状态下车速不 应大于 1 2 0 k m/ h, 31 . 1 1 应按 g b / t 1 2 5 4 3 的规定,在水箱注满水且测量轮升起时,每年测试一次加速性能。 3 . 1 . 1 2 应按 g b 1 2 6 7 6 的规定,在水箱注满水且测量轮升起时,每年测试一次制动性能。 3 . 1 . 1 3 应按 g b / t 6 3 2 3 . 6的规定,在水箱注满水且测量轮升起时,每年测试一次操纵稳定性。 31 . 1 4 应按 g b / t 1 2 5 3 8 的规定,在水箱无水且测量轮升起时,每年测定一次重心高度。 12 测试机械系统 3 . 2 . 1 日常检查 mh/ t 6 0 3 2 -2 0 0 3 测试机械系统日常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轮是否有沙粒、碎石或其它异物,是否漏气等; 每次测量完毕, 应检查测量轮槽深度, 如果测量轮槽深小于 2 mm应更换测量轮胎, 重新测试; 测量轮胎的气压应为。 . 7 mp a ; 测量轮是否可自如地提升或落下; 测量轮胎应垂直放置在冷暗处,存放气压宜为 0 . 0 5 mp a ( 0 . 5 b a r ) ,存放时间不应超过一年。 3 . 2 . 2 根据行驶距离进行检查 测试车每行驶5 o o k m后应对后轴传动臂箱体内的油位进行检查, 检查时应将测量轮放到地面上, 必 要时从注油口注人双曲线齿轮润滑油。 12 . 3 根据测f距离进行检查 3 . 2 . 3 门测试车每测量 2 0 0 k m或更换链条后,应检查或调节链条的拉力。 3 . 2 - 3 . 2 测试车每测量 2 5 0 0 k m后,应对传动臂箱体内的油位进行检查,检查时应将测量轮放至地面, 若需注油,则应注入双曲线齿轮润滑油。 12 . 13 测试车每测量 5 0 0 0 k m后,应检查后轴及轮毅中轴承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轴承加注润滑脂。 12 . 3 . 4 测试车每测量 5 o o o k m后, 应后轴和传动链条。 更换链条时, 应注意链条锁片开口方向, 同时 应更换传动臂中的双曲线齿轮润滑油。 3 . 2 . 15 后轴宜使用 2 . 5 l双曲线齿轮润滑油,传动臂宜使用 。 . 8l双曲线齿轮润滑油。 3 . 2 . 3 . 6 测试车每测量5 o o k m后, 应检查差速器和测量臂中的链轮, 如有严重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3 . 2 . 4 年检 3 . 2 - 4 . 1 应检查后轴的漏油情况,如有漏油应及时更换油封 3 . 2 - 4 . 2 应检查后轴与轮毅固定情况,必要时加注润滑脂。 3 . 2 - 4 . 3 应检查机械系统是否有腐蚀迹象,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12 . 4 . 4 每年应更换一次链传动润滑油。 12 . 5 机械检查 及处理 3 . 2 . 5 门对后轴进行检修时,应保证车体距地面距离不小于 l o o c m 3 . 2 . 5 . 2 用举升机进行检修时,应将车架作为支撑点,不应将后轴作为支撑点,以免损坏测试设备 3 . 2 . 5 . 3 机械系统检修应按j b / t 5 9 4 5 -9 1 , j b / t 5 9 4 6 -9 1 的规定进行。 13 液压 系统 13 门使 用要求 3 . 31 . 1 油箱中的液压油油量应保持在油箱容积的2 / 3 , i11 . 2 应按照使用说明书选用液压油。 i11 . 3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压力。 3 . 3 . 1 . 4 每年应用煤油对滤油器进行清洗,必要时应更换滤芯。 3 . 3 . 2 液压系统油固体污染度的检验 应按qc / t 2 9 1 0 5 . 2 , qc / t 2 9 1 0 5 . 3 , qc / t 2 9 1 0 5 . 4 的规定检验液压油固体污染度。 i13 液压系统检查 3 . 3 - 3 . 1 应定期检查油箱中的液压油油量 i13 . 2 应经常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情况。 3 . 3 - 3 . 3 应注意液压泵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i13 . 4 应定期检查液压泵的压力,如有变化, 应调节溢流阀,使系统压力恢复到额定压力, 并能保持 1 0 mi n以上。 13 . 4 液压系统维修要求 13 . 4 门对已损坏的液压元件应更换成同规格、同性能参数的新元件。 m h / t 6 0 3 2 -2 0 0 3 3 . 3 - 4 . 2 对阀芯卡死不能工作的阀,应拆开用煤油清洗干净。 3 . 3 . 4 . 3 液压缸拆装后,应排除油缸中的空气。 3 . 4电气 系统 3 . 4 . 1电源 车载电瓶电压低于额定电压8 0 %时应及时充电。 3 . 4 . 2电气 3 . 4 - 2 . 1 每六个月检查电气系统对地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 1 . 5 mo. 3 . 4 - 2 - 2 环境温度低于一4 0 时,应在测量摩擦系数前对电气系统充分预热。 3 . 4 . 3 测 f系统 3 . 4 . 3 . 1 每六个月应检查所有传感器 ( 测速、测力、液位传感器等)是否工作正常。 3 . 4 . 3 . 2 当测力传感器受损或受到强外力冲击后, 应检查测力传感器。如需更换测力传感器, 则应按铭 牌上所标注方向安装。 3 . 4 - 3 - 3 测速传感器传感头与磁性体的距离应为 0 . 5 mm-2 mm, 3 . 5 计算机系统 i5 . , 计算机应远离强电磁场。 3 . 5 - 2 测量完毕后,应立即关机 3 . 5 . 3 计算机系统工作温度应为一1 0 c4 0 co 3 . 5 . 4 计算机各接口不应带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