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48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QBT2365-1998.pdf_第1页
58348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QBT2365-1998.pdf_第2页
58348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QBT2365-1998.pdf_第3页
58348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QBT2365-1998.pdf_第4页
58348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标准QBT2365-1998.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b / t 2 3 6 5 一 1 9 9 8 前言 目前, 家用燃气用具主要包括燃气热水器、 燃气灶具、 燃气烤箱, 这些产品中采用的电子连续脉冲点 火控制器种类繁多, 最简单的只具有点火功能, 复杂的具有附加各种控制功能, 如有定时控制、 熄火安全 保护及不完全燃烧安全保护等功能。 为统一电子连续脉冲点火控制器通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又不限 制产品的发展, 特根据日本、 我国台湾的同类产品标准中的工作电压范围、 工作电流、 放电周期、 放电能 量、 放电脉冲宽度、 输出高电压、 放电距离、 放电频率等八项技术指标制定本行业标准, 以利生产销售过 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检验依据。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广东省石油气用具发展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 : 沈阳轻工研究设计院、 沈阳 热水器总厂、 广州神州燃气具有限公司、 顺德万和企业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徐恩杰、 雷向东、 李阳、 陈国培、 陈伯泉、 罗满成。 1 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家用燃气用具脉冲点火控制器 通 用 技 术 要 求 q b / t 2 3 6 5 一1 9 9 8 飞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脉冲点火控制器的定义、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燃气用具的连续脉冲点火控制器及总成( 以下简称“ 点火器” ) 注: 本标准所指燃气. 是 g b / t 1 3 6 1 1 - - 1 9 9 2 城市燃气分类, g b / t 1 3 6 1 2 - - 1 9 9 2 人工煤气规定的然气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9 1 -1 9 9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2 4 2 3 . 3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 b 4 7 0 6 . 1 -1 9 9 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 b 6 9 3 2 - - 1 9 9 4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 g b / t 1 3 6 1 1 -1 9 9 2 城市燃气分类 g b / t 1 3 6 1 2 - - 1 9 9 2 人工煤气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门工作电流( i ) 在额定工作电压和放电距离下, 断开点火器的控制及显示等负载, 使其工作所需的电流 3 . 2 放电周期( t) 点火器一 1 几 作时, 相邻两次放电之间的时间。 3 . 3 放电能量( e ) 点火器放电点火时, 每次从点火针释放出来的电能 3 . 4 放电脉冲宽度( r ) 从点火器放电开始到该次放电结束的时间。 3 . 5 电磁阀动作脉冲宽度( t ) 点火器工作时, 电磁阀动作端通电的时间。 3 . 6 电磁阀延时时间( t , ) 在无输人信号的情况下, 从点火器放电点火开始, 到电磁阀保持端停止输出保持电压的时间。 3 . 了 最大放电距离( l . ) 在额定工作电压下, 保持点火器连续、 均匀放电的上限放电距离。 中国轻工总会 1 9 9 8 - 0 3 - 2 7 批准 1 9 9 8 一 1 2 一 0 1 实施 q b / r 2 3 6 5 1 9 9 8 4 产品分类 4 . 1 点火器型号编制 设计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 , 2 , 3 - 二 表示 产品系列号, 用汉语拼音字母a , b , c . 表示 燃气具种类, 用汉语拼音字毋表示 : s 一一 燃气热水器 】 厂一撼 气灶具 f 一一 嫉气饭煲 连续脉冲点火控制器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d h 表示 示例: a型系列第一次设计的热水器用点火器的型号表示为: d h s - a 1 a 4 . 2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 1 , 如有特殊要求可按生产合同规定生产其他规格产品, 特殊要求的技术参数, 按生 产合同规定生产检验。 表 1 序号 项目 指标 附加条件 1额定工作电压( t, v 1 . 5 , 3 2工作电压范围( 7 , v 0 . 7 1 . 1最高允许 1 . 2 v 3工作电流, i , . a 蕊1 5 0 不带负载, 单点火电极 4放电周期 7 , . s 簇4 0 0 工作电压, ( -2 0 十7 0 ) c 5放电能量 e, - j 1 . 0放电距离4 . 0 . . 6放电脉冲宽度z , p s 1 2短路状态 1 个循环脉宽 7输出高电压u, k v 李 1 2放电距离 4 m m 8放电距离 l , m m )5工作电压 ( 一2 0 +7 的 c 9放电频率 f, h z 5 少 z 额定工作电压 0 . 7 倍额定工作电压 1 0电磁闷动作端输出电压u v 妻2 . 8 5 工作电压d . c . 3 v, 带与该控制器配套使用的 负载 r , 1 l电磁阀动作脉冲宽度t o , 0 . 2 0 . 5 - 0 . 7 负载为 自吸阀 负载为冲击阀 1 2电磁阀保持端输出电压u z 2 . 9 0 工作电压d . c . 3 v, 带与该控制器配套使用的 负载r , 飞 3 输 出 端 截 比 电 压 ( 7 .v 簇0 . 0 1 带与该控制器配套使用的负载r , , . r , 1 4电磁阀延时时间丁 y , 5 7 - 1 0 1 27 q b / r 2 3 6 5 一1 9 9 8 5 技术要求 5 . 飞 环境条件 5 . 1 . 1 点火器_ 作温度: ( -2 0 - v +7 0 ) c, 5 . 1 . 2 点火器保存温度: ( -2 5 -+7 0 ) c, 5 . 1 . 3 点火器允许工作湿度: 4 0 y,-9 5 0 x ( 2 5 -c) . 5 . 2 在表 1 规定的放电距离和工作电压范围内, 接通点火器工作开关应能产生连续、 明显的放电火花。 5 . 3 点火器的工作寿命不小于5万次。 5 . 4 点火器工作时, 不得从其外壳向外放电。 5 . 5 点火器工作时, 高压放电电极对各输人、 输出端子放电5 5 , 应无损坏 56 采用火焰离子检测方式的点火器, 当火焰检测电极短路、 开路、 漏电时, 不产生影响安全性能的误 动作。 5 . 7 用于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的点火器应具有符合g b 6 9 3 2 要求的安全保护功能 5 . 8 点火器应具有熄火安全保护功能。 5 . 9 点火器装配牢固, 组件齐全, 可触及部件不得有容易引起伤害的毛刺。带电池盒的, 其电池盒的开 启寿命不得小于 1 0 0 。 次。电池与电池盒电极之间的接触应良好 5 . 1 0 点火器经振动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的电气参数要求。 5 . 1 1 点火器经冲击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的电气参数要求 51 2 点火器经紧固强度试验后, 连接部分及外壳应无裂纹和损伤。 5 . 1 3 点火器经导线连接强度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的电气参数要求。 5 . 1 4 点火器经耐久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 的电气参数要求。 5 门5 点火器经耐温度冲击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 的电气参数要求 5 门6 点火器经温度循环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 的电气参数要求。 5 . 1 7 点火器经湿热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的电气参数要求。 5 . 1 8 点火器经保存温度试验后, 应能满足表 1 的电气参数要求。 5 . 1 9 整箱包装好的点火器, 在距水泥地面 l m高处自由落下, 其性能应不受影响。 5 . 2 0 点火器在工作范围内应符合表 1 中3 - - 1 4 项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 . 1 试验仪表及设备 a ) 数字万用表( 精度。 . 5 0 0 ) ; b )数字存贮同步示波器; c )毫安表( 精度 0 . 5 级) ; d )直流电压表( 精度 0 . 5 级) ; e ) 秒表( 精度 1 / 1 0 0 s ) ; f ) 直流稳压电源0 -5 v可调( 精度0 . 5 写) ; s ) 分压器( 分压比4 0 0 - 1 ) ; h )兆欧表 5 0 0 v( 精度 0 . 5 级) ; i ) 其他专用检测设备。 62 试验项 目 6 . 2 . 1 工作电压范围及放电距离检测 按图 1 所示连接, 在该电路中, 分别给点火器施加 。 . 7和 1 . 1 倍额定电压, 调整放电距离为 5 mm 按下开关 k, 目测及耳听有连续、 明显、 稳定的放电火花。 o b / t2 3 6 5 一1 9 9 8 点火 器犷,气 1 0 0 乒孟f了 v 2 0 p f 图 1 6 . 22 工作电流侧足 按图1 所示连接的电路中, 给点火器施加额定电压, 调整放电距离为4 mm, 断开控制器及显示端负 载, 按下开关k, 在毫安表读出消耗电流值( 环境温度为: 20c士s c) 。 6 . 2 . 3 放电周期测定 将点火器接人图2 所示的测试线路, 分别施加 。7 和 1 . 1 倍额定电压, 用示波器c hi 探头测定点 火器的放电周期。 点火器 1 0 0 产 fr y 介 图 2 62 . 4 放电能量侧足 在图3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分别施加0 . 7 和 1 . 1 倍额定电压, 用示波器读取放电瞬间的电流和电压 值, 按式(l) 或式( 2)计算出放电能量 优先选用公式( 1 ) 。 : _ 一 ,(,。 . 。 (!)d , (1) 式中: e 1 ( t ) u( 艺 ) 毓 放电能量, j ; 在t 时间的电流值, a; 在t 时间的电压值, v; 放电时间, 5 。 e =1 / z c ( u 斋 一u; ) . 刀 (2) 式中: c 一 一储能电容容量, 叮; u l 一一 储能电 容放电 前的电压, v ; u储能电容放电后的电压, v; 甲 传输效率( 为0 . 7)。 q s / t 2 3 6 5 一1 9 9 8 分压 器 图 3 6 . 25 输出电压测定 在图2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分别施加 。 . 7 和 1 . 1 倍额定电压, 用同步示波器c hi 探头读出高压输 出端产生的电压值, 该电压值取正负电压绝对值的最高值, 该值应符合表 1 中第7 项的要求 6 . 2 . 6 放电脉冲宽度测定 将点火器接人图4所示的测试线路, 读出同步示波器c h 2所显示的电流波形, 放电脉冲的第 一 个 周期即为放电脉冲宽度, 如图5 所示 k- 一_ c h 2 1 0 : i 点 火器 i o o p f ( v t o n 图 4 图 5 6 . 2 . 7 电磁阀动作端输出电压测定 在图6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施加d . c . 3 v工作电压, 在合上开关k的瞬间, 用示波器c hi 探头测定 电磁阀动作端输出电压幅值。 动作端 点火器c h ich 2 l o o p f ( v 保持端 r “ i i r ,., 写 图 6 q b / t 2 3 6 5 一1 9 9 8 628 电磁阀保持端输出电压测定 在图6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施加d . c . 3 v工作电压, 在合 e 开关同时, 用示波器 c h2 探头观测电磁 阀保持端输出电压波形, 同时用数字万用表侧出输出电压值 6 . 2 , 9 电磁阀动作脉冲宽度测定 在图6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分别施加 0 . 7 和 1 . 1 倍额定工作电压, 在合上开关k的瞬间, 观测动作 端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 在示波器上读出脉冲宽度值 6 . 2 . 1 0 电磁阀延时时间测定 在图6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分别施加 。 . 7和 1 . 1 倍额定工作电压, 用示波器 c h2 探头观测电磁阀 保持端输出电压。用秒表测定电磁阀保持端电压的输出延时时间 6 . 2 . 1 1 输出端截 if电压的测定 在图 6 所示的测试线路中, 分别施加。 . 7 和 1 . 1 倍额定工作电压, 在电磁阀延时时间过后, 用数字 万用表分别测出电磁阀动作输出端和保持输出端截止电压 6 . 2 . 1 2 外观及装配质量检查 用手感、 目测及游标卡尺检查 应符合5 . 9 条的要求。 6 . 2 . 1 3 外部泄漏试验 按图1 所示连接, 在点火器底部加一块金属板并接地, 然后分别给点火器施加0 . 7 和 1 . 1 倍额定电 压, 应符合 5 . 5 条的要求。 6 . 2 . 1 4 工作温度范围试验 在 一2 。 士2 ) c 和( +7 。 士2 ) c 温度下分别测定表1 中各项参数应满足要求。 6 . 2 . 1 5 保存温度试验 在( -2 0 士2 ) c和( +7 0 士2 ) c 温度下各存放 1 5 0 h , 在常温下t作, 应符合表 1 各项要求。 6 . 2 . 1 6 湿热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 3 进行4 8 h试验, 然后分别给点火器施加0 . 7 和 1 . 1 倍额定电压, 应符合表 1 各项 要求 6 2 . 1 7 振动试验 振幅为1 . 5 m m, 振动频率为 1 0 h z , 在x, y, z方向振动3 0 m i n , 应符合 5 . 1 0 条的要求 6 . 2 门8 冲击试验 从l m高度, 以x, y , z方向向厚度3 0 m m木板上, 各自然坠落 1 次后, 应符合5 . 1 1 条的要求。 6 . 2 . 1 9 紧固强度试验 用0 . 2 9 n “ m扭矩力拧紧螺钉 应符合5 . 1 2 条的要求。 6 .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