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25船舶配电箱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575-1994.pdf_第1页
60225船舶配电箱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575-1994.pdf_第2页
60225船舶配电箱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575-1994.pdf_第3页
60225船舶配电箱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575-1994.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3 4 cb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船 舶 行 业 标 准 c b / t 3 5 7 5 一 9 4 船 舶 配 电 箱 修 理 技 术 要 求 1 9 9 4 一 0 2 一 0 1 发布1 9 9 4 一 0 8 一 0 1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船 舶 配 电 箱 修 理 技 术 要 求 c b / t 3 5 7 5 一9 4 分类号 :r3 4 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交、 直流配电箱的勘验, 修理技术要求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交流 50h: ( 或60 h z)lo 00v、 直流 1 2 00v及以下的照明和动力配电箱的修理。 总则 除船方指定具体修理内容外, 船厂应根据船方提出的修理项目逐项进行勘验, 以确定修理内容。 对船方提出的特殊要求, 船厂应与船方签订技术协议书, 以作提交验收的依据。 凡换新的元器件, 一般应选用原型号产品。如条件不许可时, 选用其他型号产品, 则应选用船用产 n产八jo 2.2.品 3 勘验 3 . 1 外观检查 3 门 1 检 查箱体、 门 是否 锈蚀变形; 门锁、 铰 链是否灵活。 3 . 1 . 2 检查连接导线的绝缘层有无发粘、 老化现象, 汇流排有否变形, 接触连接是否良好, 油漆及镀层 有无变色或剥落。 3 . 1 . 3 检查各分路开关、 断路器的转换机构操作是否灵活, 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3 . , . 4 检查绝缘件有无灼痕, 熔断器支持件是否损坏, 导电部分接触是否良好。 3 . 1 . 5 检查紧固 件、 接线柱等防蚀层是否损坏; 接地是否良 好。 3 2 绝缘电阻检查 测量各分路的绝缘电阻。 3 . 3 勘验记录 勘验结果应作记录, 用以 确定检修内 容及作为 验收依据口 4 修理技术要求 4 . 1 箱体 4 . 11 箱体上的灰尘, 可用干燥压缩空气清除; 有油污的元件, 可用清洁剂清洁; 箱体、 面板变形应校 正。 4 . 12 箱体换新时, 应按原来结构、 形状、 尺寸制作, 并保证原有防 护等级。 箱体制造应坚固平整, 边缘 及开孔处无毛刺, 焊接应平整牢固, 无明显变形。 4 . 1 . 3 门锁、 铰链等部件应转动灵活, 门开启角度应大于 9 。 “ 。 4 . 1 . 4 为避免人体触 及带电部件, 箱内 应加装保护板, 保护板上应有标明用 途的滞燃、 耐久标牌。 4 . 15 箱体上应设有专用接地附座, 且设有接地标志。 4 卜 1 . 6 油漆 4 . 1 . 6 . , 应铲除配电箱外壳原来油漆及表面氧化皮, 刷去铁锈。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 9 9 4 一 0 2 , 0 1 批准1 9 9 4 一 0 8 0 1 实施 c b/ t 35 75 一 9 4 4 . 1 . 62 除锈后应在 4 h内涂上底漆, 待底漆干燥后再涂覆面漆。 对装饰性要求高的面板, 涂底漆后应 刮腻子、 水砂打磨, 使其平整光滑。 喷面漆一般为1 2 度。 月 . 1 . 6 . 3 油漆颜色可按原色或船方要求, 漆层应均匀、 光滑, 不允许有皱纹和流挂现象。 4 . 2 电器元件 4 . 2 . 1 断路器 4 . 2 . 1 . 1 擦除灭弧罩及栅片上的烟灰, 清除栅片间的熔渣。 4 . 2 . 1 . 2 清除触头表面熔渣 , 接触面应保持平整、 接触可靠。 4 . 2 . 13 操作机构动作应灵活, 脱扣机构动作应可靠。 4 . 2 . ,4 修理后脱扣器的校验与整定应按船方提供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 4 . 2 . 2 组合开关 422 . 1 组合开关分解清洁, 机械转动部分应加油润滑 , 保证开关各档转动灵活可靠。 4 . 2 . 2 . 2 动静触头轻度烧灼 , 可用细锉刀清除灼痕, 保持电气接触可靠。 4 . 2 . 2 . 3 动静触头烧灼严重, 绝缘件损坏无法修复, 则应调换相同规格的组合开关。 4 . 2 . 2 . 4 擦除绝缘件表面烟熏灼痕, 必要时作绝缘处理。 4 . 2 . 3 熔断器 4 . 2 . 3 . 1 熔体烧断, 应换上相同规格的熔体。 4 . 2 . 3 . 2 绝缘件开裂、 烧焦应换新, 导电 体有锈蚀或氧化的 应修复, 无法修复的 应予换新。 4 . 2 . 4 汇流排 4 . 2 . 4 . 1 汇流排表面油污可用清洁剂去除 4242 汇流排搭接处如进行搪锡处理, 截锡层应均匀光滑。 紧固件应牢靠, 并有可靠防松措施, 保证 接触良好。 4 . 24 . 3 汇流排各相( 极) 的颜色和相对位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汇流排 相序 或 极性 颜色 汇流排安装相互位置 正视方向 示意图 垂直布置水平布置引下线 交流 第一相绿色 上前左 _ 叮 第二相黄色中 中中 第三相 揭色或紫色下后右 前 直流 正极红 色上前左 负极 蓝色下后右 42 . 4 . 4 汇流排允许载流量应不小于各分路开关、 熔断器额定电流总和的80%。 4 . 2 . 4 . 5 不同相( 极) 汇流排之间及带电 部分与外壳之间( 不包括汇流排和馈电 设备电源侧之间的 导电 体) 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2中规定值。_ c b / t 3 5 7 5 一9 4 表 2 极间或相间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n l】 11 爬电距离 n l】 11 簇 2 5 01 5 2 0 2 5 1 6 6 02 0 3 0 6 6 02 53 5 4 . 2 . 5 绝缘件 4 . 2 . 5 . 1 层压板烧焦变色, 应按原规格换新, 换新层压板经机械加工后应进行绝缘处理。 4 . 25 . 2 经清洁的层压板应放入烘箱烘千, 待冷却后再喷、 刷或浸绝缘漆, 待自然滴干约 0 . sh 后, 再 放入烘箱烘干。 2 . 6 连接导线 2 . 6 . 1 连接导线绝缘层如有开裂、 剥落现象, 应予以更换。 2 . 6 . 2 连接导线一般选用船用多股软铜绝缘线, 截面积、 电压等级应与原来相同。 2 . 6 . 3 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 不得损伤导体, 切面应平整。 2 . 6 . 4 连接导线端部一般采用电线电缆冷压接头, 其内径应与线芯直径相符。 2 . 6 . 5 所有导线与电 线电 缆冷压 接头连接, 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压接, 压接后其 表面不应有裂 缝。 2 . 6 . 6 成束连接导线应用走线槽、 尼龙扎带或旋绕管等固定。 2 . 6 . 7 连接导线的两端应设有清晰、 耐久的标记, 标记上的字母、 编号应与接线图一致。 检验 .q月臼.月月月月月月 5 . 1 一般检查 5 . 1 . 1 检查配电箱的结构、 电器元件安装、 相序、 极性、 接线、 接地等。 5 . , . 2 检查各断路器、 熔断器的电压、 电流、 分断能力额定值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5 . 2 介电强度试验 5 . 2 . 1 进车间修理、 元器件全部换新的配电箱应进行介电强度试验。 5 . 2 . 2 试验前应拆除箱内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器件( 如电容器) 。 5 . 2 . 3 试验电压应施加于所有带电部件与箱壳之间、 各相( 极) 电路之间, 配电箱应能承受表 3 规定的 试验电压, 历时lm 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表 3v 额定电压试验电压 蕊 6 0 5 0 0 6 010 o 0 加 2 倍额定电压, 但不低于2o 00 绝缘电阻测量 配电箱导电部分与外壳及不同相( 极) 之间的冷态绝缘电阻: 现场修理的配电箱应大于 zmo; 进车间修理的配电箱应大于20 mn。 压b. 效用试验 检查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