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1 卷 V 0 1 4 l 第4 期 N o 4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0 FZ H E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8 年7 月 J u l 2 0 0 8 论博客文学中的狂欢精神 陈登报 (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 昏1 0 0 0 ) 摘要:博客文学的出现和流行,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打破了经典文学生产模式以及主流意识的控制,强烈 地反映了平等对话的大众需求,呈现出后现代色彩的大众狂欢。 关键词:博客文学;文学观念;主流意识;平等对话;大众狂欢 中图分类号:1 2 0 7 6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l 一8 2 0 4 ( 2 0 0 8 ) 0 4 0 1 5 l 0 3 “狂欢”概念的出现是巴赫金在拉伯雷研究中首先提 出的,他认为源于西欧,“场文化的狂欢节文化,“涌上广场或 街头的民间广场狂欢节人群,决不是简单的人群。这是人民 整体,但这是自发的、以民间方式组织起来的整体,外在于并 违背它所处于其中的整个现在的强制性社会经济制度” 1 ( P 3 1 8 3 1 9 ) 。其意义在于“将意识形态从官方世界观的控 制下解放出来,使得有可能按新方式去看世界;没有恐惧,没 有虔诚,彻底批判地,同时也没有虚无主义,而是积极的,因 为它提示了世界的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交替,新事物的 不可战胜及其永远的胜利” I ( P 3 1 8 3 1 9 ) 。研究者们认 为,巴赫金的狂欢意识最重要的精神是平等对话精神和更替 更新精神,其具体表现为节日狂欢化、文学狂欢化、意识形态 狂欢化三个层面。狂欢精神在博客文学中有着极广泛的表 现,比如随心所欲的书写,就表现r 狂欢精神中“纵欲的、粗 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 2 ( P l l 6 ) 。博客文 学对经典文学生产模式的突破,表现了对现有秩序的颠覆与 反叛,对言论自由的追求与文学格局的多元化并存,反映了 平等对话的精神呈现出在创作观念、生产秩序、创作意识等 方面的后现代色彩的大众狂欢。 一、狂欢化的创作观念 对于文学的内涵,传统文艺学家一直探究着,也曾存在 着权威的定义,即只有感情真挚( 真) 、内容健康、富有道德良 知和社会责任感( 善) 、形式美妙( 美) 的“美”文才能称为“文 学”。按照这种文学观念,总结、汇报、留占条、日志和聊大记 录等就不能算是文学。这样,文学代表- r 知识分子精英化的 叙述话语,也使文学成为少数人的风雅,而不能进入寻常人 的家庭和生活。但博客文学开始消解这种传统的文学概念, 使文学不再是文化人的专利。现在的博客大致就是两种风 格:一种是像余华这样有深度,有内涵,同时比较传统的;另 一种就是郑渊沽式的幽默,风趣,有时又让人觉得哗众取宠, 单纯地为吸引眼球而特立独行的。虽然前者更加让人钦佩, 可是后者明显在现今的博客文学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博客这一文学样式,最大限度提升了创作者的创作欲望。在 这里,无论是写作还是评论,都成为了一种人人可直接参与 的快乐的游戏。打开博客开始写作,我们感觉到了写作不再 像是“手写时代”那样的枯燥的劳动了,敲击键盘给我们带来 了无限的乐趣,创作的过程感觉像玩游戏一样惬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客的狂欢化的创作观念使博客文学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媒体性大于文学性。博客本身“短平快” 的特点使它承载不了文学的沉重和深刻。但是博客传播信息 快,信息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保持了信息 的原生态,从而为了解作家的个人情况和心理状态提供了第 一手的资料。二是信息性大于思想性。不能指望通过博客这 种载体诞生很伟大的文学作品。三是个人随意性大于社会公 众性。博客虽然能为公众提供较为原牛态的信息,但它同时 容易成为非常个人化的载体。博客文学是种任性撒娇与率 性直陈兼容杂糅的文学。博客写作本身就源于一种内心冲 动,是“体验式写作”,在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随性翱翔,任 思维自由驰骋。文章没有内容限制,没有字数要求,甚至也没 有质链苛求,只需手指与键盘的有机配合便可用文字捕捉自 我刹那间的思维跳跃。哪怕是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在表现 出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相对这种略显随意、轻松诙谐、更 加强调个性化的文风而言,传统的行文方式在博客这个载体 中受到了挑战,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正儿八经写文章的博客 不那么受欢迎的原因。 作家王旭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如果说私人写作是 书房,目前人们理解的博客就是公共场所。她对博客的感觉 就是家里的大客厅,或者足有组织的聚会。她门前选择的网 站有一道筛选过程,把不符合他们网站宗旨的信息排除在外, 她觉得比较安全。“我愿意听到意见,但我的确不能接受某些 表达意见的方式。我对点击率目前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认 为,好作品的唯一标准,那就足它足好的。好作品可以有很大 收稿日期:2 0 0 8 一O l 1 9 作者简介:陈登报( 1 9 6 3 一) 男,河南固始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文化与信息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博客写作现象研究,项目批准号2 0 0 6 B w x 0 0 5 。 1 5 l 的阅读群体,也可以很少,坏作品也一样。” 二、狂欢化的生产秩序 传统的文学作品的产生面世有着一整套的生产秩序,任 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产生。博客的出 现却打破了这一种秩序,然而它并不是没有秩序,只是跳出传 统的死板的生产程序,呈现出一种新的狂欢的特点。 首先从出版程序上看,传统文学作品一般是写完所有文 字后才交给出版商出版,而博客文学不一样。它给了一个和出 版完全不同的夺间,写作者可以认为作品已经“出版”,每个人 的独立频道就是他独立的书籍,一本两本,甚至很多本。你可 以写小文章,也町以做大部头,每位读者都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着你。网友读者也参与评论,博主则边写边改,注意吸收读者 意见,读者与博主在瓦动中推动博客文学的发展,作家博客拉 近了作家与读者和社会的距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作家博 客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与作家进行直接沟通的机会;对作家 来说,通过博客,一方面可以更好更真实地展示自己,另一方面 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读者,特别是直接了解读者对自己作 品的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对作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是 很有帮助的。 其次,从发表程序上来看,一般文学作品的发行尚需经过 文化管理机构的审批,故从创作到被人阅读所需时间较长;而 博客文学则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上,管理机构还来不及审 查,它就已经公开发表,并且已有很多读者( 网友) 了。博客写 作尤其是发表的自由性,决定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同。 作为作家的一般创作经历应该是写作、修改、投稿、编辑审阅、 发表,还应该有评论家的评论等几个过程,但是博客的开通,这 一切都简单集于一身了。我们经常说的“专业作家”是倾其毕 生的精力和时间搞文学创作的人,经典的流传的作品多是他 们的创作。然而在网络时代,有了博客的出现和人们对其狂 热的追求,写作不再是少数作家的专利,而是成为每个人都可 以做到的现实。网络时代的创作首先破除,“发表”的障碍, 少了“把关人”的重重“关卡”,于是写作和发表都变成了一个 人的行为,与编辑无关,与报刊无关,甚至与大众趣味无关,只 要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几乎谁都可以“发表”作品,准都可以成 为“作家”。 再次,从叙事模式上看,博客作家们抛弃了沉重的权威的 文学观念,而把写作变成在个体的窄间里随意书写,变成精神 享受和狂欢的一种方式。不论是博客小说还是散文,它们都 由宏大叙事变成日志式的私人化叙事,由反映时代“主旋律” 变为演绎个人琐屑小事。它们远离文学的政治命题,关注个 体作为主体的生命空间,表现任性自然的情感心灵,还力图招 来成千上万的看客“围观”。由于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所以 博客文学努力寻找与现实生活相迥异甚至相颠覆的生活,给 网友以“陌生化”的生活情态和“陌生化”的感受,通过提高点 击率的方式,成为虚拟世界的文学狂欢和实实在在的文学奇 葩。 三、狂欢化的创作意识 主流意识要求作家在创作时必须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和民族意识,寻求现实生活中能够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时代 “主旋律”的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人和事,借此来弘扬民族精 1 5 2 神。在这种“主旋律”文化的影响下,主流意识是最强有力的 控制者,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左右着我们的创作 思路。而博客文学的出现,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写作风格,彻底 打破了主流意识控制下的常规思维模式,跳出主流意识对个 体的心理束缚,使创作主体可以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真正做 到“我手写我心”,不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于是遗情 书的作者木子美,沉溺于个人的虚拟空间,进行着自我暴露、 自我欣赏、自我狂欢,讲究自我感受和意志的自由无羁,天马行 空,我行我素。文艺美学硕士“竹影青瞳”,以一种放纵性情、 求异和求刺激的大胆方式吸引读者。她们的创作都隐含了对 主流文化意识的反拨和叛逆,是消解主流话语、蔑视权威、消解 一切中心而注重心灵放飞空间的率性而为和任性自然,是后 现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博客写作的出现,使现代人找到休歇 身心、畅谈心思的栖居地。它一方面避免了和现实人群的直 接接触,同时又在博客这个虚拟的“私人小屋”中通过博客写 作与现实人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米兰昆德拉在笑忘 录中曾提到写作癖发展成流行病的三个条件之一就是“社会 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普遍疏 离”。博客写作动机非常典型地诠释了他的这一论述。 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不同还在于它的特殊的“超文 本”结构。它每一处的连接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并且人们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和评价不同的作品。在博客 上,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和文学的意义恰恰是 在阅读和接受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的。“阅读不再是一种不 可逆的线性的历史过程,而变成了交互指涉的快乐游戏。” 3 ( P 1 2 ) 打开博客,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无休止的创作过程 和没完没了的阅读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创作还是 阅读,时间消失了,顺序不见了,界线打破了。博客的开放性 决定了它是一个不设门槛的“民间”创作和阅读的最广阔的 平台。博客的这一特性,颠覆了传统意义中的创作和阅读上 的“曲高和寡”。这里海纳百川,有人将之喻为“新时代的文 学革命”。博客写作具有即时性的同时,也弥漫着浮躁的习 气,快速“粘贴”甚至在线写作成为网络写手难以避免的写作 习惯。浮躁之作必然无法和传统文学那种精雕细琢、反复推 敲的文学相媲美。 博客文学具备了天生的“草根性”即大众文化的基 因,因而也缺乏主流的社会批判意识,注重当下的快感,推崇欲 望假想的“体验式写作”,试图进行反主流的创作尝试。虽然 它们逼真地反映了当代某些人颓废和堕落的生活情绪,但更 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它们颠覆自己往日的行为,放纵情 感,引来万千看客的“喝彩”,呈现出狂欢的精神。它们在暴露 与狂欢中颠覆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向主流意识的示威。 从一些草根博客的红火态势来看,博客为更多人进入文学殿 堂、圆文学梦降低了门槛。这其中的好处是,只要你写得好,被 埋没的可能性就很小。网络上有不少默默耕耘、作品充满着 思想光华的优秀博客。如博客中国网上“诗哲魂”的文章,虽 内容大同小异,但处处透露着哲思,严谨而精致。但这样一些 优秀的博客,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在上万个博客当中。 这也是博客本身不可避免的缺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因为它毕竟是未经过筛选和提炼的原生态作品。 在博客舞台上,每个人既是“观众”也是“表演者”。人们 不但可以了解到所关心的各种话题的多种信息和声音,从中 获知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同时还可以以最快捷的方 式展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它场观点,通过互动形 成具有反馈效应的作用场。在这个效应场中,对信息的期待 不但包括新闻,还有情感性的投入和习惯性的定期接触等。 现实生活里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博客世界里成为公众人物。 博客是一种网络日志,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个人日记但开放 性是其不同于私人日记的主要特点。在博客里,作者将自己 看到和感受到的精彩内容,以链接的形式放在自己的博客上 和读者一起分享,使其具有更高的信息共享价值。在这个交 流的过程中,博客也不仅仅是记录个人的生活经历,而且是分 享自己认为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博客的这种开放的特 性,发掘了网民的无穷的思维力量,迸发涌现出大量的颇有见 地的思想观点。这是网络真正显示其价值的标志,也是民众 显示其无穷的知识力量的表现形式。 四、平等对话的精神 博客由于信息采集与发布的通道被最大程度的简单化 与快捷化,从而具备了天生的“草根性”即大众文化的基 因。普通大众可以通过博客加强自己的话语权。博客群体 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 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首先博客是一种“零进人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形式, 它满足4 个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 会申请免费邮箱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 4 ( P :5 ) 。申请博客只需要填写一点个人资料即可,后面的 工作就是将你的思想转化为文字。只要懂得最简单的文字 处理,就完全可以在博客世界中任意驰骋,充分表达自己的 思想。它不像个人网站或网页,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这 种低介入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潜在思想者加入博客这一行 列,从而吸引因技术原因而被阻隔在互联网之外的思想者。 博客因这样一种便捷的形式,使得众多散落在网络各处的写 作者们有了一个完伞属于自己的平台,来集中展现自己的个 性。这样的写作环境,比传统方式更公平,因为这种方式诞 生的作品是直面读者的,读者是首位的,而阅读者是无功利 的,这也符合康德所谓的“审美无功利”说。 其次,博客的即时性与高度自由性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 为容易,它弱化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成为一种新媒体。 它可以轻松绕过传统媒体而获取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一些 当代前沿专家学者可以在博客网站中开辟自己的专栏发表 自己的作品和观点。而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也可通过自 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打破厂以往精英文化一统天下 的局面,使得作为时代精神构成之一的平民意志在虚拟世界 中展现。博客作为一种真正属于大众的共享媒体,有着积极 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它真正实现了知情权、话语权和传播 权的统一,正日渐赢得大众更多的公信力。但我们必须看 到,博客并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否定和对立,而是对它在内容 和形式上某种程度的补充以及延伸。博客不可能成为杀死 传统大众媒体的大众媒体,尽管它显然属于大众,是大众自 己的媒体,却是自产自销自己意见的媒体。 再次,博客拓宽了社会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指国家和 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言 论,不受国家的干涉” 5 ( P 1 2 5 一1 2 6 ) 。但由于现实的种种 条件,人们的言论总是受到种种的限制。按照哈贝马斯的设 想,在理想的公共领域里,社会通过公共媒体交换意见,对问 题或产生质疑,或达成共识。现有的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 报纸及新闻网站,都在或多或少为公众提供发表言论的公共 领域。而博客的出现,使人们表达的自由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博客世界里,个体可以被建构成名副其实的公众,由于发 言通道的畅通性和博客内容的灵活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 与热情空前高涨。博客方式从技术层面上为普通人发布信 息开拓了渠道,极大地拓宽了公共领域。借助传统媒介和主 流网络转载扩大影响力,是目前博客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纸媒报道和新闻出版博客的传播构成对博客的系统报道,这 种使博客走出网络向现实社会靠近的做法,是利用传统媒介 来传播博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博客文章从电子文本转换成 为现实可读的出版物,是虚拟与现实双重传播的一种形式。 总之,对于渐渐兴起的博客文学热,文学评论家葛红兵认 为,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相比,博客文学在传播模式和写作上 具有明显的自我性。它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学形态的挑战和文 学语言的冲击、对传统主流意识的超越和所体现出来的平等 对话精神是不容小觑的。它是网络孕育出来的大众文学与平 民文学,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众狂欢。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 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 9 9 8 2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M 北京:三联书店,2 0 0 2 3 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 9 9 7 4 方东兴,王俊秀博客e 时代的盗火者 M 北京:中 国方正出版社2 0 0 3 5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 M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8 ( 责任编辑乔学杰) 1 5 3 论博客文学中的狂欢精神论博客文学中的狂欢精神 作者:陈登报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41(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参考文献(5条) 1.巴赫金 拉伯雷研究 1998 2.赵世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循环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旋转切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控油面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nimbus中的微服务治理-洞察阐释
- 位移传感器在能源转换效率提升-洞察阐释
- 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决策支持系统-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开心果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医疗行业人工智能的创新与责任管理
- 2025-2030中国工业消防安全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区块链技术助力商业供应链的全面透明化
- 国际贸易公司后勤管理岗位职责
- 中国矿业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真题2024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2025年保安证考试答题技巧与试题答案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北京大学)》2025春期末答案
- 绿化工程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甘肃省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3)
- “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C0)
- 免疫组库临床应用
-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考重点大全宝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