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2、合作探究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阶段,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3、感受理学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价值。 【预习案】 知识导引一、儒学发展历程(儒学地位的改变)(书上P12勾画)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名称代表哲学观 (世界观)认识论程朱理学二程 “ ”是万物的本原。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朱熹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 强调“ ”。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陆王心学陆九渊“ ”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宣扬“ ”“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 ”和“ ”的学说。三、地位:官方哲学。四:影响:对中国对世界思维引导1、横线填空2、把粗体字在课本中勾画、记忆。3、初步理解思想主张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其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理解理学思想主张的现实意义。【知识树】【我的疑问】【探究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中华读书网(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结合所学隋唐时期儒学地位如何?(3)儒学到宋明有了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