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1798-201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doc_第1页
DB21∕T1798-201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doc_第2页
DB21∕T1798-201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doc_第3页
DB21∕T1798-201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doc_第4页
DB21∕T1798-201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T ICS 25.180J 66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0-05-27实施2010-04-27发布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Periodical Inspection code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boilersDB21/T 17982010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1 DB21/T 1798-2010目 次前 言I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锅炉能效外部检验15 锅炉能效内部检验4附录A 工业锅炉运行能效指标合格标准6附录B 工业锅炉能效指标测试要求7附录C 能效检验意见的分类8附录D工业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简易计算方法9附录E工业锅炉能效检验项目及方法10附录F工业锅炉能效外部检验报告15附录G工业锅炉能效内部检验报告18 前 言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常文彦、于在海、石长生、陈庆华、方静、刘金山、宋立娟、 王林、钱玉芬、靳兵、刘晨 本标准于2010年4月首次发布。20工业锅炉能效定期检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定期检验时的能效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所适用的以煤、油、气为燃料的工业锅炉中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其它类型的工业锅炉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 固定式锅炉JB/T 10094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273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10354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 18342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工业锅炉定期检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 能效定期检验在规定的使用周期内对工业锅炉的能效管理状况和能效技术性能进行的测试检查;分为锅炉运行状态下的检验即锅炉能效外部检验,和停炉状态下的检验即锅炉能效内部检验。3.2 锅炉热效率降低值实测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3项指标大于规定值的锅炉热效率差值。4 锅炉能效外部检验(检验方法参见附录E)4.1 总则 锅炉能效外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锅炉能效外部检验对节能管理情况、燃料管理情况、设备能效状况、燃烧及运行工况进行检查与检验,对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灰渣可燃物含量、炉墙表面温度等能效指标进行测定,并给出外部检验处理意见。 锅炉能效外部检验在锅炉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4.2 准备工作4.2.1 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锅炉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运行;2)准备好锅炉的技术档案资料;3)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的锅炉节能技术人员、锅炉操作人员应当配合、协助检验工作,并及时提供检验需要的信息。4.2.2 检验机构应当进行的准备工作4.2.2.1 人员准备 对于每台锅炉的检验,检验机构应当至少派出两名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人员从事检验工作。4.2.2.2 技术准备(含检验方案)a)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当到锅炉房查看现场条件,了解锅炉基本情况。b)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当审查下述相关资料:1) 查阅工业锅炉热力计算书,了解锅炉的设计结构特点、设计煤种、设计效率及各项热损失等情况。2) 查阅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报告,了解锅炉的出力、测试效率、测试用煤种以及各项热损失等情况。3) 查阅上次工业锅炉定期检验报告,了解上次检验提出的相应问题及改进情况。4) 查阅锅炉节能改造技术资料,了解锅炉节能改造的内容(如炉拱改造、加装分层给煤装置、加装尾部受热面等)。c) 检验人员根据现场查看的结果、所检验的锅炉特点以及资料审查情况等,制定相应的能效检验方案。4.2.2.3 设备准备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做好设备准备工作,所需要的仪器、工具等具体要求参见附录B中表B1。4.3 锅炉能效管理方面的主要检查内容:1) 锅炉使用单位是否配有专职锅炉节能技术人员,并在锅炉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燃烧、运行调整方面的实践经验。2) 司炉工组织燃烧调整及运行操作的水平是否与对所操作的设备相适应。 3) 锅炉房各项节能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且符合要求。4) 是否有针对本锅炉房炉型的锅炉燃烧及运行操作规程且执行情况如何。5) 运行人员对于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6) 设备大中小修理计划组织实施情况。7) 表明锅炉燃烧及运行工况的记录是否按班填写。8) 锅炉房的产热量和煤、水、电的消耗量是否进行计量统计。9) 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是否按进煤批量或每班进行化验分析。10) 炉渣可燃物含量是否定期或每班进行化验分析。4.4 燃料管理方面的主要检查内容: 1) 燃用煤种特性及质量是否与在用炉型相适应。2) 燃用不同的煤种是否进行合理的混配。3) 燃煤在入炉前是否对煤质水份进行调整。4) 燃煤在入炉前是否对粒度进行调整(如破碎加工)。5) 燃煤在入炉前是否进行计量。6) 燃煤的存放场地是否有妥善的储存保管措施。4.5 锅炉本体检验的主要内容:1)水冷壁是否严重结焦。2) 炉拱是否开裂、疏松、塌落、变形、积灰、结焦,拱脚砖是否烧损、移位。 3)炉墙、炉顶是否开裂、变形、烧损、砖块脱落、严重结焦。炉墙灰缝、穿墙管及炉墙与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漏风,炉墙保温效果如何。4)炉门及看火孔是否损坏,关闭是否严密,炉门与炉墙结合处是否严密不漏风。 5)烟风道及烟箱是否开裂、变形、塌落、漏风,保温效果如何。6)空气预热器是否损坏、漏风。4.6 炉排检验的主要内容:1)炉排运转过程中,链条、炉条、炉排片是否有凸起、抖动、刮碰、跑偏、脱落、链条过紧过松等现象。检查炉排片、侧密封块、档渣铁是否烧损、变形。档渣铁是否整齐地贴在炉排面上。2)各风室间是否串风、堵灰,各调风门是否灵活好用,风门调节风量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炉排两侧密封块和后部落灰坑的漏风情况如何。落灰门是否严密且使用灵活、是否堵灰。3)煤闸门是否烧损、变形,是否升降灵活,煤层厚度差不应超过10mm。 4)炉排漏煤情况如何。4.7 辅机和附件检验的主要内容:1)鼓风机、引风机是否壳体变形损坏,是否漏油、漏风,是否有异常震动,导向器是否灵活好用。 2)循环水泵、给水泵的壳体是否损坏,是否有异常震动,轴封是否严密不漏水。 3)给煤机(如分层给煤装置、抛煤机)的布煤效果。 4)除渣机落灰斗是否破损、漏风,除渣机壳体、转子、刮板是否损坏。5)吹灰器是否损坏,使用效果如何。6)除尘器是否磨损、腐蚀和漏风,锁气器或水封是否严密。7)管道保温是否破损,保温效果如何。8)阀门及其它附件是否泄漏,保温效果如何。4.8 热工仪表检验的主要内容:1)是否安装了如下监督锅炉能效状况和表明锅炉燃烧运行工况的热工仪表:汽或水流量表、进口及出口水温表、过热蒸汽温度表、蒸汽压力表、排烟温度表、排烟处氧量表、炉膛压力表、炉膛出口温度表、燃料计量装置等。2)仪表的安装位置、量程、精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仪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4)燃烧自动控制装置能否可靠的投入运行。4.9 锅炉水质检验锅炉水质检验按照TSG G5002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实施。能效检验时查看锅炉运行水处理监督检验报告,了解锅炉水质情况。4.10 锅炉燃烧及运行工况检验的主要内容:1)观察火床燃烧工况,布风是否均匀,火床表面是否平整,各燃烧区段是否分布合理,灰渣的结焦性如何,火床是否有局部烧穿、起堆、火线不齐、跑火等现象。 2)观测炉膛火焰温度及炉膛负压,炉膛火焰是否分布均匀,送风量和过剩空气量是否合理。3)观察锅炉出力的大小及其变化,判断锅炉运行工况是否稳定,是否在经济负荷下运行。4)现场测试锅炉排烟处的烟气成分(RO、O、CO等)、排烟温度,分析灰渣可燃物含量,检验锅炉能效指标(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可燃物含量)是否达到GB/17954工业锅炉经济运行中的相关规定。锅炉能效指标的测试要求参见附录B。5)锅炉排污率采用炉外水处理不超过5,采用炉内水处理不得超过10。 6)汽水泄漏率不超过1。4.11 工业锅炉能效指标合格标准 工业锅炉运行排烟温度规定值见表A1,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灰渣可燃物含量规定值见表A2,工业锅炉运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值见表A3。4.12 锅炉能效检验报告工业锅炉能效外部检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F。能效检验报告应当包括下述内容: 1)节能管理情况、燃料管理情况、设备能效状况、燃烧及运行工况等方面需要改进的问题; 2)能效指标的测试结果;3)锅炉能效外部检验处理意见。(可参照附录C给出检验结论)5 锅炉能效内部检验(检验方法参见附录E)5.1 总则 锅炉能效内部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锅炉能效内部检验对节能管理情况和设备能效技术性能进行检查与检验,并给出内部检验处理意见。5.2 准备工作5.2.1 使用单位应当进行的准备工作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准备好锅炉的技术档案资料;2)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的锅炉节能技术人员、锅炉操作人员应当配合、协助检验工作,并及时提供检验需要的信息。3)提前停炉,放净锅炉内的水,打开锅炉上的人孔、头孔、手孔、检查孔和灰门等一切门孔装置,使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并通风换气;4)采取可靠措施隔断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蒸汽、给水、排污等管道及烟、风道并切断电源,对于燃油、燃气的锅炉还须可靠的隔断油、气来源并进行通风置换;5)对于需要登高检验作业(离地面或固定平面3m以上)的部位,应搭脚手架。5.2.2 检验机构应当进行的准备工作5.2.2.1 人员准备 对于每台锅炉的检验,检验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派出12名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人员从事检验工作。5.2.2.2技术准备(含检验方案)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当审查下述相关资料:1)上次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外部检验报告;2)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报告;3)锅炉及辅机设备巡回检查记录;4)锅炉及辅机日常经济运行监控记录;5)锅炉大中小修理及日常维护记录;6)锅炉节能改造技术资料。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在检验前应当制定相应的锅炉能效检验方案。5.2.2.3 设备准备 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准备好必须的检验工具,如量具、照明等。5.3 锅炉本体的检查重点 1)水冷壁结焦、过热器、对流管束、烟管、省煤器的积灰和结垢情况。2)炉墙、炉顶是否开裂、变形、烧损、砖块脱落、严重结焦,膨胀缝密封填料是否烧损,各连接处是否严密,保温层是否损坏。3)炉门及看火孔是否损坏,关闭是否严密,炉门与炉墙结合处是否严密且不漏风。4)炉拱是否开裂、疏松、塌落、变形、积灰、结焦,拱脚砖是否烧损、移位。5)隔烟墙是否开裂、疏松、塌落、积灰、短路。6)空气预热器是否积灰、堵灰、磨损、腐蚀和漏风。7)烟风道及烟箱是否开裂、变形、塌落,保温层是否破损。5.4 炉排的检查重点:1)炉排片、侧密封块、档渣铁是否烧损、变形;链轮、链条、前后轴、滚筒是否磨损、变形。炉排运转过程中,链条、炉条、炉排片是否有凸起、抖动、刮碰、跑偏、脱落、链条过紧过松等现象;挡渣铁是否整齐地贴在炉排面上。2)各风室间的密封及炉排侧密封是否良好。各调风门是否灵活好用,实际开度与外部指示相符。落灰门是否严密且使用灵活。3)煤闸门是否烧损、变形;是否升降灵活 。在炉排两端测量煤闸门底端距炉排面高度,高度差不应超过5mm。5.5 辅机的检查重点:1)送风机、引风机的壳体、叶轮是否磨损、腐蚀、变形,集流器与叶轮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导向器是否灵活好用。 2)循环水泵、给水泵的壳体、叶轮是否损坏;轴封是否严密不漏水。3)给煤机(抛煤机、分层给煤装置等)运转情况是否良好。4)除渣机壳体、转子、刮板是否损坏;落灰斗是否破损。5)吹灰器是否损坏。6)除尘器是否有磨损、腐蚀造成的损坏,是否堵灰。锁气器、水封是否严密。7)管道保温层是否破损。8)阀门及其它附件是否损坏、泄漏;保温层是否破损。5.6 热工仪表的检查重点:1)是否安装了如下监督锅炉能效状况和表明锅炉燃烧运行工况的热工仪表:汽或水流量表、进口及出口水温表、过热蒸汽温度表、压力表、排烟温度表、排烟处氧量表、炉膛压力表、燃料计量装置等。2)仪表的安装位置、量程、精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仪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5.7 锅炉是否设置了必要的能效状况的检测点。5.8 锅炉能效内部检验处理意见经检验,锅炉本体、炉排、辅机、热工仪表、管道阀门等设备存在影响锅炉能效的设备缺陷,使用单位应整改合格后,再投入运行。工业锅炉能效内部检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G。附录A 工业锅炉运行能效指标合格标准(规范性附录)工业锅炉运行排烟温度规定值见表A1,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灰渣可燃物含量规定值见表A2,工业锅炉运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值见表A3。 表A1 工业锅炉运行排烟温度规定值 单位为有无尾部受热面无尾部受热面有尾部受热面锅炉类型蒸汽锅炉热水锅炉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使用燃料煤油、气煤油、气煤油、气额定蒸发量De/(t/h)(或额定热功率Qe/MW)2(或1.4)2502302202001801602(或1.4)-表A2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灰渣可燃物含量规定值 以%表示额定蒸发量De/(t/h)(或额定热功率Qe/MW)使用燃料低质煤烟煤贫煤无烟煤褐煤类类类类类类12(或0.71.4)2018181618182118182.18(或1.55.6)1815161416151815168.1(或5.7)141213111312151214表A3 工业锅炉运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值使用燃料煤油、气燃烧方式火床燃烧(层燃)沸腾燃烧(流化床)火室燃烧(室燃)过量空气系数1.65(无尾部受热面)1.75(有尾部受热面)1.501.20附录B 工业锅炉能效指标测试要求(参考件) B1锅炉能效指标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B2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h或不少于一个燃烧周期,测试项目每隔15min读数应记录一次,取算术平均值。B3. 采用烟气分析仪测试锅炉排烟处的烟气成分和排烟温度。烟气成分的测试应在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m以内的烟道上进行,烟气取样和测温元件应插入烟道中心位置,并应保持插入处的密封。B4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2%,总灰渣数量不少于20 kg,当总灰渣量少于20 kg时应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1kg,送去化验。B5炉墙外表面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0.51m2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B6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式中O2、CO排烟处干烟气成分的百分含量,% 。B7锅炉能效指标测试所用仪器见表B1:表B1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精度等级测量项目1烟气分析仪1不低于2.0级测量排烟温度及烟气成分(RO、O、CO等)2红外测温仪1不低于2.0级测量炉膛火焰和炉墙、管道表面温度3马弗炉1化验室配备,测量炉渣、漏煤、飞灰可燃物含量4天平10.1%化验室配备,测量炉渣、漏煤、飞灰可燃物含量5锤式破碎机1化验室配备,测量炉渣、漏煤、飞灰可燃物含量附录C 能效检验意见的分类(参考件) 能效检验意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C1 符合要求节能管理情况、燃料管理情况、设备能效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可燃物含量检测值均未超过规定值的情况,检验意见可为“符合要求”。C2 整改后复测节能管理情况、燃料管理情况、设备能效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可燃物含量检测值超标,按附录D中公式()计算锅炉热效率降低值,若该数值超过最大值(表D1中的数值),应在整改后进行该3项指标的复测。C3 整改后进行能效测试或者锅炉系统能效评价节能管理情况、燃料管理情况、设备能效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可燃物含量检测值超标,对能效影响较大,并且整改后复测仍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能效测试或者采用锅炉系统能效评价的方法做出正确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结论。C4 停止使用对于能耗严重超标、无法改造的在用工业锅炉,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工业锅炉,检验意见应为停止使用。附录D 工业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简易计算方法(参考件)D1 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计算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综合影响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锅炉热效率降低值; 排烟温度实际测量值; 排烟温度规定值,见表A1; 灰渣可燃物含量实际测量值; 灰渣可燃物含量规定值,见表A2;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实际测量值;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值,见表A3。D2 工业锅炉运行能效综合指标降低的最大值,见表D1. 表D1 以%表示额定蒸发量De/(t/h)或额定热功率Qe/MW使用燃料及其燃烧方式层燃流化床燃烧室燃烟煤贫煤无烟煤褐煤低质煤烟煤贫煤褐煤重油轻柴油、气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12或0.71.4987810988-98788542.18或1.55.676578766987676438.1(或5.7)6546765576545432附录E 工业锅炉能效检验项目及方法(参考件)E1 锅炉能效管理方面的检查,见表E1。表E1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专职锅炉节能技术人员的配备a了解是否配备了专职锅炉节能技术人员,通过交谈、询问等了解其是否在锅炉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燃烧、运行调整方面的实践经验。司炉工操作水平b检查司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通过现场观察,评价司炉工组织燃烧调整及运行操作的能力是否与对所操作的设备相适应。锅炉房各项节能管理制度c检查是否建立了锅炉房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并审查制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锅炉燃烧及运行操作规程检查是否有锅炉燃烧及运行操作规程,该规程的内容是否与本锅炉房炉型相符,是否认真执行了锅炉燃烧及运行操作规程。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检查是否建立了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并且按照制度规定实施了巡回检查。设备大中小修理计划及日常维护记录检查是否制定了设备大中小修理计划,并且审查相应修理记录,检查计划实施情况。了解锅炉完好情况。锅炉燃烧及运行状况的记录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建立了相应的锅炉燃烧及运行状况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按班及时填写。了解日常的锅炉运行水平。能耗计量统计检查使用单位是否对锅炉房的产热量和煤、水、电的消耗量进行了计量统计。煤质化验检查使用单位是否按照进煤批量或者按班进行煤质化验。灰渣可燃物含量化验查看记录,检查使用单位是否对灰渣可燃物含量定期进行化验分析。a 锅炉使用单位配有一名懂锅炉原理,具备燃烧调整、运行操作能力的专职锅炉节能技术人员,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锅炉节能技术人员对于煤质,燃烧调整、运行方式、设备维修保养、锅炉节能改造、司炉操作等方面,在技术上起着把关指导作用。b 对司炉工燃烧调整技能的培训,应当针对具体炉型因材施教,才会收到明显的效果。c 一般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E2 燃料管理方面的检验,见表E2。表E2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燃用煤种特性是否与在用炉型相适应。了解设计用煤种,观察燃用煤种,通过炉膛内火床火焰燃烧工况的观察,并结合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含碳量的测量结果来进行分析,判断燃用煤种与炉型是否适用。燃用不同的煤种是否进行合理的混配。现场观察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混配,通过炉膛内火床火焰燃烧工况的观察并结合过量空气系数、灰渣含碳量的测量结果来进行分析判断混配是否合理。燃煤在入炉前是否对煤质进行水分调整。现场观察是否按要求控制燃煤水分,用手握煤,根据煤的松散程度判断煤的水分是否适当;燃煤水分一般为812.燃煤在入炉前是否对粒度进行调整,如破碎加工。现场观察燃煤的粒度是否适当,是否采用破碎加工等方法进行粒度调整,查看煤矸石的混入量。燃煤在入炉前是否进行计量观察是否采用计量器具(如电子秤)或采用适当简易方法进行计量。燃煤的存放场地是否有妥善的储存保管措施。是否采用了防风防雨保管措施,现场存煤是否有风化现象。a 必要时进行煤质分析(发热量、挥发份、灰分、水分、颗粒度、结焦性、矸石含量等)。E3 锅炉本体的检验,见表E3.表E3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水冷壁是否严重结焦。炉门处观察。炉墙炉顶是否开裂、变形、烧损、砖块脱落、严重结焦。从外表及炉门处观察,并观察外包皮是否有烟熏、过热迹象。炉墙灰缝、穿墙管及炉墙与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漏风。采用蜡烛火焰烟气法检查(靠近检查对象,观察蜡烛火焰、烟气是否被吸偏斜,设法查找漏风点),并结合过剩空气系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炉墙保温效果如何。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炉墙、炉顶外表面温度(距门、孔300以外,温度应不大于50,炉顶外表面温度应不大于70)。炉门及看火孔炉门及看火孔是否损坏。外观检查。关闭是否严密。外观检查,可行时,进行一次开关试验。炉门与炉墙结合处是否严密不漏风。采用蜡烛火焰烟气法检查,并结合过剩空气系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炉拱是否开裂、疏松、塌落、变形,拱脚砖是否烧损、移位。从炉门处观察各炉拱情况。是否有积灰、结焦。从炉门处观察是否有严重结焦和积灰。烟风道及烟箱是否开裂、变形、塌落。外观检查。漏风。采用蜡烛火焰烟气靠近各接缝处进行检查,并结合过剩空气系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保温效果。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烟风道及烟箱表面温度,表面温度应不大于50。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是否漏风。结合过量空气系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E4 炉排的检验,见表E4。表E4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炉排炉排运转过程中,链条、炉条、炉排片是否有凸起、抖动、刮碰、跑偏、脱落、链条过紧过松等现象。从炉排上方炉门处、炉排前方检查门(孔)处观察。检查炉排片、侧密封块、档渣铁是否烧损、变形。从侧墙炉门或后墙炉门等处观察。挡渣铁(老鹰铁)是否整齐地贴在炉排面上。从灰坑处、两侧后部炉墙炉门或后炉炉门等处观察。炉排漏煤情况。观察煤斗下方、风室处(以第一风室为主)的漏煤情况,并粗略估算漏煤量。风室各风室间是否串风、堵灰。逐个调节每个风门,同时观察相应部位火床燃烧情况变化,若燃烧情况变化不大,则一般可判断为有串风现象。各调风门是否灵活好用。试开关风门进行检查。风门风量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试调节风门,观察相应部位火床燃烧情况变化判断调节是否有效。炉排两侧密封块和后部落灰坑的漏风情况。通过观察炉排两侧火床燃烧情况进行判断。落灰门是否严密、是否灵活好用、是否堵灰。开关落灰门进行判断。煤闸门是否烧损、变形。外观检查。是否升降灵活 。操作手轮升降煤闸门进行检查。煤层厚度差控制是否符合要求。打开煤斗下方挡煤板,在炉排两端测量煤层厚度,厚度差不应超过10mm。E5 辅机和附件的检验,见表E5。表E5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送风机a壳体是否变形损坏、是否有轴承温度升高、是否有漏油、漏风。外观检查是否有变形损坏、有漏油、漏风现象,采用手触轴承座估量是否有超温现象,必要时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是否震动异常。通过观察、听、触摸的方式进行判断。导向器是否灵活好用。搬动导向器检查是否灵活好用。在对锅炉燃烧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鼓、引风机的导向器适当调节一下,观察炉内火焰及炉膛负压的变化,是否可以实现对风量的控制。引风机a壳体是否变形损坏、是否有轴承温度升高、是否有漏油、漏风。外观检查是否有变形损坏、有漏油、漏风现象,采用手触轴承座估量是否有超温现象,必要时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风机是否震动异常。通过观察、听、触摸的方式进行判断。导向器是否灵活好用。搬动导向器检查是否灵活好用。是否有因高温烟气造成的烧损或温度异常。观察壳体外观颜色、必要时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 循环水泵a壳体是否损坏。外观检查。轴封是否严密,是否有漏水现象。外观检查。是否有异常振动。通过观察、听、触摸的方式进行判断。给煤机b抛煤机、分层给煤装置的布煤效果。观察布煤效果,煤层是否均匀分布,并结合火床的燃烧状况进行分析判断。除渣机落灰斗是否破损、漏风。外观检查。除渣机壳体、转子、刮板是否损坏。外观检查。管道保温保温层是否破损。外观检查。保温效果如何。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其表面温度。吹灰器检查吹灰器使用效果。现场对各受热面进行1次吹灰,观察排烟温度是否有所降低。除尘器是否有磨损、腐蚀造成的损坏。外观检查。壳体是否有无漏风现象。采用蜡烛火焰烟气法检查。锁气器、水封是否严密。外观检查。阀门及其附件是否泄漏。外观检查。保温效果。观察保温层完好情况,必要时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其表面温度。 a 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锅炉,风机、水泵应考虑采用变频调节。 b 分层给煤机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沿炉排横向布煤不均匀,落煤时多时少,纵向布煤时常断条,当煤质水分不均匀时往往情况就更加严重。炉排煤层的不均匀会对煤层通风及燃烬效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使燃烧工况恶化。E6 热工仪表的检验,见表E6。表E6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汽或水流量表a是否安装。安装位置、量程、精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现场检查。进口及出口水温表过热蒸汽温度表压力表排烟处氧量表b排烟温度表炉膛压力表c燃料计量装置d是否有燃料计量装置或其它计量方法。现场检查。燃烧自动控制装置e能否可靠的投入运行。现场检查。a 监测锅炉经济运行工况应该配备那些仪表,一般应符合GB/T 10094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GB/T 17954工业锅炉经济运行中的规定。但也要区分具体锅炉运行情况,考虑热工仪表的使用配置。b 锅炉氧量表的配置,如司炉工有较高的操作水平,炉内过剩空气系数控制的合理,燃烧状况良好,再加上平时对烟气含氧量有抽样检验的手段,该锅炉不配置氧量表也是可行的。且目前氧化锆寿命短,易损坏,价格高,检修需专业人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c 在小型锅炉上,采用纸条飘带法判断炉膛负压大小,完全可以满足合理控制引风机风 量的要求。d 单台炉煤量的计量在目前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一些简易的方法,如:计量煤斗数量,计量小车数量等。e 在层燃炉上要慎重的要求配套燃烧自动控制装置,因为这方面还没有成熟的技术。E7 锅炉燃烧及运行工况的检验,见表E7。表E7检验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火床燃烧工况火床燃烧布风是否均匀,火床表面是否平整,火床是否有局部烧穿、起堆等现象。通过火床上方各个看火门和看火孔观察炉内燃烧状况。各燃烧区段是否分布合理,火床是否有火线不齐、跑火等现象 。通过火床上方各个看火门和看火孔观察炉内燃烧状况。灰渣的结焦性。对火床上和灰坑内的炉渣进行判断。炉膛火焰燃烧工况炉膛火焰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炉膛负压。仪表测量或纸条飘带法判断。炉内火焰分布是否均匀。观察炉内火焰分布状况。二次风二次风的扰动及助燃效果。观察火焰燃烧状况进行判断。锅炉出力仪表测量或观察估算。排烟温度采用烟气分析仪测试锅炉排烟处的排烟温度和烟气成分(O2、CO)。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一氧化碳灰渣可燃物含量灰渣可燃物含量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当不能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时,可现场对灰渣含碳量用肉眼进行粗略的判断。炉墙表面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排污率了解使用单位排污情况,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判断排污是否合理。汽水泄漏率外观检测。a 锅炉主要能效指标的测试要求见附录B.E8 工业锅炉能效内部检验应注意的问题1)工业锅炉能效状况的内部检验是停炉状态下的检验,其重点是查找设备存在的缺陷。影响锅炉能效方面的许多设备缺陷(如漏煤、漏风、漏汽、保温、风门的调节、火床燃烧状况不好等),其现象只有在锅炉运行状态下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在进行锅炉内部检验时,必须结合外部检验时燃烧及运行工况中发现的问题,才有利于炉排、炉墙、受热面、辅机、仪表等设备缺陷的进一步查找。2)在检查受热面积灰情况时,应注意分析吹灰器的投入使用效果。3)锅炉各受热面的积灰、结垢对传热影响很大,尤其当排烟温度较高时,更要注意仔细检查受热面的清洁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