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选择题1如图所示,只用一个动滑轮把重物举高5米,所用的动力是60牛顿,动力所做的功是(不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和摩擦)()A300焦耳B150焦耳C900焦耳D600焦耳2如图所示采用相同的动滑轮提升货物,的动滑轮不同,关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的两组是(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ABCD3关于功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B使用省力的机械,可以提高做功的功率C有力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不一定会发生变化D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高4如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滑轮组可分别把75N和150N重的物体匀速提升4m,若在两种情况中的额外功相等,则这两种情况中()A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所做的有用功相等C拉力的功率相等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5如图所示,物重G为2019N,小红用800N的拉力花2s的时间把物体沿斜面匀速移动了4m,提升高度为h为2.5m(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绳子自由端的速度4m/sB拉力所做的功大小为5000JC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150ND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为78.125% 填空题6某机械的效率为50%,表示该机械做功时, 功在 功中的比例为50%使用任何机械时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7某人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2019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这个人做的总功是 J,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如图所示,物重G为2019N,斜面长5m,高3m,斜面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沿余面以0.2m/s的速度拉上来,所需拉力F是 N,拉力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的总功率是 实验探究题9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滑轮和细线,绕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忽略绳重和摩擦),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在把两个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时,拉力F1、F2做的功W1、W2的大小关系是W1 W2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1【分析】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力移动的距离s=2h,求出s大小,又知道动力大小,利用W=Fs求动力所做的功【解答】解:s=2h=25m=10m,动力所做的功:W=Fs=60N10m=600J故选D2【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和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与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无关,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1)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和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所以,与的机械效率不同,故A不正确;与的机械效率不同,故BC不正确;(2)中提升相同的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时有用功相同,额外功均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且相同,所以两者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故选D3【分析】(1)物体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2)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W有用与W总的比值,是个百分数,二者间没有必然联系;(3)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如给轮胎打气时,对打气筒做功,打气筒发热,即打气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不变;而机械能等于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和;(4)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解答】解:A由公式W=Pt可以看出,物体做功的多少等于功率与做功时间的乘积,功率大,做功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A项说法错误;B功率与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时间有关,但与是否使用省力的机械无关,故B项说法错误;C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水平匀速拉动物体,虽然拉力做了功,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故C项说法正确;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故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大小无关,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C4【分析】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增大,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根据W=Gh可知做的有用功增大,而在两种情况中的额外功相等,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总功(拉力做功)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增大;但拉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不变:s=nh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同一滑轮组,拉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s=nh不变故A正确;B、因为W有用=Gh,提升的重物不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做的有用功不同,故B错;C、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有用功不同,所以总功(拉力做功)不同,又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做功功率不同,故C错;D、提升相同的高度、提升重物增大,有用功增大,但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增大,机械效率增大,故D错故选A5【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根据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2)根据W=Gh求出有用功,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额外功即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为拉力做的功减去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据=100%求出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解答】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4m=12m,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6m/s,故A不正确;拉力所做的功:W总=Fs=800N12m=9600J,故B不正确;(2)有用功:W有=Gh=2019N2.5m=5000J,因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额外功即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9600J5000J=4600J,由W=Fs可得,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1150N,故C正确;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100%=100%52.08%,故D不正确故选C 填空题6某机械的效率为50%,表示该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为50%使用任何机械时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00%【分析】机械效率,即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而W总=W有用+W额外【解答】解:(1)机械效率50%表示什么,这是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即表示该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占总功的50%(2)只要有使用机械,就必然会在机械上消耗一部分额外功,也就是说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00%故本题答案为:有用;总;100%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7某人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2019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这个人做的总功是3200J,有用功是2019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分析】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重物被提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h,知道拉力的大小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FS求人所做的总功;求出重物上升的高度,知道物体的重,根据公式W=Gh可求人所做的有用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4h=4m,则h=1m,人所做的总功:W总=FS=800N4m=3200J,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Gh=2019N1m=2019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100%=62.5%故答案为:3200,2019,62.5%8如图所示,物重G为2019N,斜面长5m,高3m,斜面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沿余面以0.2m/s的速度拉上来,所需拉力F是500N,拉力做的有用功是6000J,机械的总功率是300W【分析】(1)该题涉及到了斜面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看起来是比较复杂的,但我们只要根据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的定义即可准确判断出有用功是物体重力和斜面高的乘积,根据有用功和机械效率就可求出总功而总功就是最终施加的力和该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据此即可求出拉力(2)机械的总功率就是总功的功率,用重物移动的距离除以重物移动的速度求出时间再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出功率【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斜面和滑轮组都是为了将物体的位置提高,所以有用功:W有用=Gh=2019N3m=6000J,总功:W总=7500J;总功即拉力做的功等于拉力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s=35m=15m,所需拉力F=500N;重物上升时间t=25s;机械的总功率:P总=300W故答案为:500;6000;300W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99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滑轮和细线,绕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忽略绳重和摩擦),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在把两个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时,拉力F1、F2做的功W1、W2的大小关系是W1大于W2【分析】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G+G动)比较两滑轮组提升重物重力之间的关系,忽略绳重和摩擦,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总功为克服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据此比较两个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时两者拉力所做功的大小关系,根据=100%比较两滑轮组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质文化用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IP联名产品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药品管理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试剂和耗材管理培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陕西省铜川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与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
- 第十五课 职业风采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 球拍球网制作工班组协作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后辅导计划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箱变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 异地主播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125-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铰链)
- 微电子器件(4-11)多栅结构MOSFET与FinFET
- 员工主动离职合同协议
- 2024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自考《社会保障学》07484考试复习题库大全(含答案)
- 伴郎伴娘租赁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