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八单元 a卷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八单元 a卷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八单元 a卷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八单元 a卷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八单元 a卷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组达标检测卷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60分钟100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 基础训练营(44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用“”给句中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4分)(1)一出世,我就亮开了嗓门,憋了七个月,这回总算过足了瘾,全病房的观众都为我喝(hh)彩。(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xioxio)像画。(3)这首曲子多难弹啊(ana)!(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ddi)之。2读拼音,写词语。(6分)p xi() j l() sh sh()chn tu() n w tin r() 3选字组词。(8分)【卷券】试()入场()【盲育】教() ()姑娘【录碌】忙() 记()【健键】()盘 强()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的大海()的琴声()的月光 ()地发现()地散步 ()地弹奏5.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8分) 余音绕()妙笔生()引人()() 美不()()雅()共() 独()()心巧()天工 ()()人口(1)小作者真是_,写的文章构思_,内容_。(2)音乐会上既有_的流行音乐,也有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令人回味无穷。(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6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4分)(1)好极了!这琴声好似巍峨的泰山出现在我的面前。_(2)于是将琴弄坏,把弦挑断,终身不再弹琴。_7根据要求改写句子。(8分)(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_(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_(3)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_(4)我对舞台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修改病句)_(二) 综合展示厅(9分)8“千古难觅一知音”,联系伯牙绝弦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对“知音”的理解。(5分)_9把下列语段后四个句子的序号依次选填入横线处。(4分)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A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B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C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D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三) 课文直通车(10分)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准确,对的打“”。(1)月光曲中贝多芬为皮鞋匠和盲姑娘弹的第一首曲子就是月光曲,让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2)“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个句子中的“善”的意思相同。()(3)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让人百看不厌,主要是因为她那神秘的微笑。()(4)我的舞台让我们体会到艺术之路上需要付出心血与汗水,需要炼就勇气和毅力。()(5)月光曲和蒙娜丽莎在写艺术欣赏的感受时,都融入了作者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四) 阅读检测台(12分) 梅兰芳练功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梅兰芳曾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11梅兰芳是著名的_艺术家,曾拜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功夫。(3分)12从文中画“”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小时候练功时的_。(3分)13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到了什么益处?(4分)_14“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还可换成另一句谚语:_(2分)(五) 习作百花园(25分)15题目:我的艺术家之梦第八组达标检测卷一、1. (1)h(2)xio(3)(4)d2谱写记录霎时衬托暗无天日3卷券育盲碌录键健4 波涛汹涌美妙皎洁惊讶悠闲深情5 梁花入胜胜收俗赏具匠夺 脍炙(1)妙笔生花独具匠心引人入胜(2)脍炙人口雅俗共赏余音绕梁(3)巧夺天工美不胜收6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7(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2)“蒙娜丽莎”是明珠。(3)姑娘说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4)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二、8.示例:知音是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人生苦短, 知音难求,我们应该珍惜与朋友间的友谊,真诚地对待朋友。9CDAB三、10.(3)(4)(5)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