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我国生猪保险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的情况,政府于2007年推出生猪保险。我们采取统计学方法,对主要生猪大省的生猪保险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参考各地的统计数据并结合生猪市场现状,运用“供给需求”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对其展开分析,得出养殖户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大和生猪保险总量小、结构差异大、可操作性差、实施效率低、风险规避作用差、体系不完善以及养殖户对生猪保险认识不足的结论。同时,我们从制度、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关键词:生猪保险;供给需求;成本收益论文一、引言2007年8月以来,生猪保险的实施为降低生猪市场风险、控制生猪价格波动、维持生猪市场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而目前生猪保险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文中对我国生猪保险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二、生猪保险现状生猪保险具有转移、分散风险功能,它是投保人用少量的钱通过购买保险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通过收取零星的保费集少成多,形成规模经济,建立起庞大的保险基金,从而实现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根据作者调查及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生猪保险现状如下:(一)养殖户面临的生猪养殖风险越来越大近年来宏观经济指标波动频繁,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各种疫病如蓝耳病、高热大面积爆发等因素,农民工外出务工及返乡,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和“猪流感的爆发”,对生猪产业的产生了巨大冲击,引起了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使养殖户的风险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表1反映了近年来生猪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趋势。表12003年2008年我国生猪价格、出栏数和存栏数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各年生猪价格(元/斤)3.74.2561216肉猪出栏头数(万头)55701.857278.560367.461207.356508.361788.3猪年底存栏头数(万头)41381.842123.443319.141850.443989.545639.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及作者调研整理(二)生猪保险投保总量小,结构性差异大1、从总量上看,我国生猪保险的投保数量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2007年8月1日,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紧急通知中提到“在能繁母猪保险方面,第一阶段以保险覆盖农业部门确定的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区)为重点,工作要突出重点,按照早安排、快起步、落实好的原则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第二阶段以保险覆盖农业部门确定的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区)为重点,尽快扩大能繁母猪保险的覆盖面。”而目前,能繁母猪保险尚处于第一阶段,也就是说主要在出栏生猪在100万头的大县(区);育肥猪保险仅在较少地方的地方开展。2、从结构上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繁母猪与育肥猪之间、散户与规模养殖户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生猪投保比例和数量上。能繁母猪涉及到生猪产业链的源头,具有更重要地位,相对于育肥猪保险而言,能繁母猪保险更受政府的重视。目前,就实施的范围和比例而言,育肥猪保险远不及能繁母猪保险。随着规模养殖成为生猪行业的发展趋势且规模养殖户的投保更为方便、劳动成本更低,保险公司或其代理人更愿意做规模养殖户的保险。而规模养殖户大多生活较宽裕,广大散户大多为农民,使得生猪保险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大打折扣,还会无形之中扩大贫富差距。虽然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成为生猪业发展趋势,但目前散户仍在生猪供给占大部分比重,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最大。经作者调查,目前我国散户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60%左右。显然,这种结构生猪保险发挥其作用。由于地理因素、交通等因素,不同地区间生猪投保比例也有很大不同。平原地区较山区和丘陵地区的投保比例高。(三)可操作性较差,实施效率较低1、保险猪的识别是一难题。通常通过在猪背上打漆标号的方式标识保险猪,但在风险发生时这种方法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养殖户往往可以用发生风险事故的未投保的猪替代保险猪,以索取保险金。另外一种识别方式是行业中所称的“电子猪”,这种方式成本较高,通常仅在少数发达地区使用。2、缺乏专业保险人员。生猪保险涉及到很多医学、动物学和保险学等专业知识,经办该业务的保险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畜牧兽医和保险知识。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很多理赔员或者专业素质不高,或者职业素养不够,难以胜任生猪保险工作。比如,不能合理处理病死猪,导致猪病蔓延。3、保险条款不尽合理,理赔程序较复杂。根据能繁母猪保险条款中的描述“每头保险母猪的保险金额1000元,并且不超过其市场价格的7成;保险期间为一年,以本保险合同载明的起讫时间为准;保险标的为能繁母猪存栏量30头以上(含)。”显然,这样的保险条款不尽合理,多次投保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而且为散户购买生猪保险人为地制定了“进入壁垒”。(四)养殖户对生猪保险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同我国其他农业保险险种类似,目前我国生猪保险市场上养殖户对生猪保险缺乏了解,并且由于保险条款、保险程度等原因,对购买生猪保险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调查中发现,部分养殖户领到生猪保险补贴后,并未购买生猪保险,而是将补贴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并且,购买了生猪保险的养殖户对理赔持一定的消极态度。(五)生猪保险不能对养殖户产生有效的风险规避作用保费和保险金额产生“背离”引起投保与不投保时养殖户损失的期望差异较小的现象,甚至投保猪的损失的期望大于非投保猪圈的损失的期望现象,使得逆向选择风险极易发生。从而使得生猪保险不能使养殖户有效规避风险。(六)生猪保险体系尚不完善1、生猪再保险发展缓慢。再保险也叫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进行再保险,可以分散保险人的风险,有利于其控制损失,稳定经营。自保监会发布2007年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紧急通知到今,生猪再保险发展缓慢。2、生猪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收益较低。生猪保险基金独立建帐、单独核算。目前,大部分保险基金投资于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收益较低的品种。这种渠道单一、收益较低的投资方式,导致了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补偿养殖户的损失。3、生猪保险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同其它农业保险一样,生猪保险起步晚,政府在各方面的经验较少,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生猪保险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约束。三、对生猪保险现状的分析(一)对生猪保险损失补偿情况的分析1、对能繁母猪保险损失补偿情况的分析(以二元母猪为例)。方便起见,在此分析中我们忽略固定资产投资及劳务费用。根据冯永辉在(2009)提到“2008年4、5月份前后,多数种猪场的二元母猪价格还在2300元/头左右历史最高价。但5月份开始一路下跌,至12月份已跌至1300元/头左右”,我们取其平均值1800作为能繁母猪的购置成本;其次,假定能繁母猪可投保时间为4年,每年的饲养成本为700元(胡新旭(2008);再次,根据能繁母猪保险条款,能繁母猪保险的费率为60元,保险额为1000元/头,且不超过生猪市场价格的70%。假定投保母猪第i(i=1,2,3,4)年发生保险事故。则按下列计算等式:第i年的总成本=购置成本+(700+60)i第i年的补偿率=1000总成本第i年的杠杆率=保险额保费累计可得出能繁母猪保险的损失补偿情况,如表2表2能繁母猪保险的损失补偿情况第i年购置成本(元)饲养成本(元)保费(元)总成本(元)保险额(元)补偿率保费累计(元)杠杆率第一年1800700602560100039%6016.8第二年1800700603320100030.1%1208.3第三年1800700604080100024.5%1805.6第四年1800700604840100020.6%2404.2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年数的增加,总成本与保险额和补偿率呈现“背离”的关系,养殖户获得的补偿水平较低。累计饲养成本和累计保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引起其总成本的增加。养殖户的总成本增加。保费累计在增加,至第4年,累计保费支出已达240元,而保险额依然为1000元。补偿率和杠杆率都在降低,得到养殖户各年的补偿率分别为39%、30.1%、24.5%、20.6%、,杠杆率分别为16.8、8.3、5.6、4.2,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在表2的基础上,假定能繁母猪在保险期间发生保险事故的概率为p=0.1,对养殖户购买保险与不购买保险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如表3。其中投保时损失的期望=-总成本p+1000不投保时损失的期望=-(总成本-保费累计)p+保费累计表3是否购买能繁母猪保险对养殖户的影响第i年总成本(元)保险额(元)保费累计(元)投保时损失的期望不投保时损失的期望第一年2560100060-156-190第二年33201000120-232-200第三年40801000180-308-210第四年48401000240-384-220表3说明,现有保费和保险金额水平,不能弥补养殖户的损失。投保2年以上(含2年)时,养殖户投保能繁母猪保险时的损失大于投保时的损失。显然这其“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之后,保险人对其遭受的实际损失应当进行充分的补偿)相悖。2、对育肥猪保险损失补偿情况的分析(以普通杂交猪为例)表4全国2005年2008年育仔猪价格走势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平均价格价格(元/斤)56121610资料来源:作者调研整理根据表4中2005年-2008年仔猪价格的走势,我们计算出其平均价格约为10元/斤。假定养殖户购买体重50斤的仔猪,则购置成本为500元,并且体重为100公斤时出售,饲料成本为600元,且忽略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务费用等其他费用。其中总成本=购置成本+饲养成本+保费补偿率=保险额保费则育肥猪的损失补偿情况表示如表5表5育肥猪保险的损失补偿情况购置成本(元)饲养成本(元)保费(元)总成本(元)保险额(元)补偿率杠杆率50060020110040035.7%20由表3可知,育肥猪保险的补偿率为35.7%,也处于较低水平。现对是否购买育肥猪保险对养殖户损失的期望进行分析,设定育肥猪在保险期间发生保险事故的概率为0.04(根据送颜华提出在当前生猪保险条款问题剖析中提到“4%的生猪死亡率”)。投保时损失的期望=-(总成本-400)p不投保时损失的期望=-(总成本-保费)p+保费表6是否购买育肥猪保险对养殖户的影响保费(元)总成本(元)保险额(元)投保时损失的期望(元)不投保时损失的期望(元)201120400-28.2-24由表6可以看出,不购买育肥猪保险时养殖户损失小于购买时损失。所以,育肥猪保险也不能弥补养殖户的损失,相反会让其受到损失的增大。另外,如表7,我人将能繁母猪保险与育肥猪保险作比较表7能繁母猪保险与育肥猪保险的横向对比保险类别累计保费(元)保险额(元)补偿率杠杆率能繁母猪保险第一年60100039%16.8第二年120100030.1%8.3第三年180100024.5%5.6第四年240100020.6%4.2育肥猪保险2040035.7%20可以发现,能繁母猪保险与育肥猪保险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保费来看,能繁母猪保险较育肥猪高得多;但从补偿率来看,其补偿率和杠杆率较育肥猪低。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生猪保险的保费太高、保险金额太低,并引起了其对养殖户的较低损失补偿率,甚至出现负保障、负补偿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养殖户购买生猪保险的积极性降低,这与生猪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是相违背。2、母猪保险与育肥猪保险之间的存在较大差异。从保费上讲,能繁母猪保险比育肥猪保险高得多,最高时为育肥猪保险的15倍;但从补偿率和杠杆率来看,能繁母猪保险较育肥猪保险低得多。3、现有的保险条款不能有效地发挥规避风险和弥补损失的作用。(二)“供给需求”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下市政学发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职业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总结
- 重点知识梳理的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范本房屋租赁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GF)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通过公文写作提升自身能力2025年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知识整合及答案
- 谷壳销售合同
- 固定循环指令G71(G70)(课件)
- 国开电大学学前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四五答案
- DL/T 5182-2021 火力发电厂仪表与控制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规程
- 麟龙量能饱和度圆圈指标
- 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
- 失信被执行人生活费申请书
-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范文
- 2023年高考地理(山东卷)真题评析
- 第三帝国三部曲:当权的第三帝国(全集)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