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G 300-2002 小角度检查仪》是中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专门针对小角度检查仪的检定方法、技术要求及检定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各种类型的小角度检查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根据此标准,小角度检查仪主要用于测量小于1度的角度值或角位移量,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精密测量等领域。标准明确了仪器的基本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最大允许误差、分辨率等,并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对于检定过程,《JJG 300-2002》制定了详细的步骤,从外观检查到性能测试均有覆盖,比如零位校准、重复性试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稳定性测试的重要性,因为外界环境变化可能会影响仪器的表现。
标准中也列出了检定证书的内容要求,包括被检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出厂编号、检定日期等信息,同时还需要记录下检定时的具体数据,以便于日后追溯或比较。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2-04-02 颁布
- 2002-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u t r 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 J G 3 0 0 -2 0 0 2小 角 度 检 查 仪S ma l l A n g l e T e s t e r s2 0 0 2 一0 4 一0 2 发布2 0 0 2 一0 7 一0 1 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J J G 3 0 0 - 2 0 0 2、令。.。.心.。.勺.今.小角度检查仪检定规程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S ma l l An g l e T e s t e r s J J G 3 0 0 -2 0 0 2代替 J J G 3 0 0 -1 9 8 2尹.勺.。.。弓乙.。.0.龟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 0 0 2 年 0 4月 0 2日批准,并 自2 0 0 2年 0 7 月 0 1日 起施行。归口单位 : 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 : 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本规程委托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G 3 0 0 - 2 0 0 2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 张辉 常青( 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 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 )J J G 3 0 0 - 2 0 0 2目录 范围 , , , , , , , , , , , , , ( 1 )2 引用文献 一(1 )3 概述 , , , , , , ( 1)4 计量性能要求 , , , , , ( 1 )4 . 1 带筋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2 平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 , , , ( 2)4 . 3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间的距离 , ( 2)4 . 4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的平行度 , , , , , 。 , , , , 1 。 , , , 。 一( 2)4 . 5 球面测帽的球面顶点与其套孔轴线的重合性 , ( 2)4 . 6 所选定位指示计技术指标要求 , , ( 2)5 通用技术要求 , , , ( 2)5 . 1 外观 , , 】 ( 2 )5 二 2 各部分的相互作 用 , , , , , , , , ( 2 )6 计量器具控制 , , , , ( 2 )6 . 1 检定条件 , , , , ( 2 )6 . 2 检定项 目 , , , ( 3)6 . 3 检定方法 , 4 , 一( 3)6 . 4 检定结果的处理 , , , , , , ( 5 )6 . 5 检定周期 , , 5)J J G 3 0 0 - 2 0 0 2小角度检查仪检定规程范 围本规程适用于小角度检查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2弓 ! 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 J F l O O 1 -1 9 9 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 1 0 5 9 -1 9 9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概 述 小角度检查仪是一种用于产生标准微小角度的测量仪器,其产生的标准角度范围0 - 4 0 ,主要用于检定 自准直仪、合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等计量器具 ,工作原理见图 l。它的原理公式为:0 = a r c s i n ( H / L ) 。二 H / L由于 0 角很小,原理公式也可写为 ( 单位 : 弧度)计量性能要求4 . 1 带筋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在工作台中央6 0 m m范围内 不大于1 p m, 并且不允 许凹陷。I T G 3 0 0 - 2 0 0 24 . 2 平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不大于3 p m, 并且不允许凸起。4 . 3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间的距离 应在 ( 5 0 0 士 0 . 0 5 ) m m范围内。4 . 4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的平行度 在 1 0 0 mm长度上不大于 0 . 0 2 m m.4 . 5 球面测帽的球面顶点与其套孔轴线的重合性 不大于0 . 0 6 m m,4 . 6 所选定位指示计技术指标要求 分度值:不大于 1 t m 。所用定位指示计计量性能应按其相应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规定执行。5 通用 技术 要求5 . I 外观5 . 1 . 1 新购置的仪器各工作面上不应有锈蚀 、碰伤、明显划痕,仪器镀层表面应均匀光洁 。5 . 1 . 2 仪器上应标有制造厂名 ( 或厂标) 、 出厂编号、 仪器型号及返 1互标志。使 用中和修理后的仪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5 . 1 . 1 所述缺陷。5 . 2 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仪器各 活动 部分工作时 应平稳 ,无松 动卡滞现象 ,制动 系统应切实有效 。6计量器具控 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检定条件1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见表 1 环境条件要求检定室的温度次2 0士3室温每小时变化/ 镇1仪器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爪)2 4标准器具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1 i)4J J G 3 0 0 -2 0 0 26 . 1 . 2 检定用标准器具及设备6 . 1 . 2 . 1 协 6 0 m m二级平晶;6 . 1 . 2 . 2 3 0 0 m m的0级刀口形直尺;6 . 1 . 2 . 3 ( 2 5 一5 0 ) mm和 ( 5 0 0 - 6 0 0 ) m m的 1 级千分尺;6 . 1 . 2 . 4 尺寸为 8 m m, 2 0 m m, 5 0 0 m m的五等量块;6 . 1 . 2 . 5 专用阶梯轴, 工作面的表面 粗糙度 R T 毛。4 j m , 相对于基准面A的径向跳动毛0 . 0 0 2 mm,详见图4所示;6 . 1 . 2 . 6 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镇3 j m a6 . 2 检定项目 小角度检查仪检定、检验项目见表 2 0序 号检 定、检 验 项 目首次检定后续 检定使 用中检验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2带筋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3平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十4两定位指示计轴线间的距离+5两定位指示计轴线的平行度+6球面测帽的球面中心与其套孔轴线的重合性+7定位指示计十+注:表中 “ +”表示 应检项 目;“ 一”表示可不检项目。6 . 3 检定方法6 . 3 . 1 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用 目 力观察和手动试验的方法检定,应符合 5 . 1 - - 5 . 3 的要求。6 . 3 . 2 带筋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用 6 0 m m二级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进行检定,其结果应符合 4 . 1的要求。6 . 3 . 3 平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 用尺寸为 3 0 0 m m的0级刀口形直尺,以光隙法进行检定 ,其结果应符合 4 . 2的要求。 3J .1 G 3 0 0 - 2 0 0 26 . 3 . 4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间的距离 用测量范围 ( 2 5 - - 5 0 ) m m的 1 级千分尺和尺寸为 2 8 m m的五等量块比较检定管柱直径 0 0 2 。 用 ( 5 0 0 - - 6 0 0 ) m m的1 级千分尺和尺寸为5 2 8 m m的五等量块比 较检定两定位指示计外侧母线间距离 L ( 见图2 ) 。两定位指示计轴线间的距离 L按式 ( 1 )计算。测量应在两定位指示计 2 8 mm管柱的下端进行,其结果应符合 4 . 3的要求。( 1 )J一+一勺.由夕一 一 , L -一 乙6 . 3 . 5两定 位指T计釉线 的平 行度 用测量范围为 ( 5 0 0 - - 6 0 0 ) m m的1级千分尺,分别在两定位指示计 2 8 m m管柱的上下端相距 1 0 0 mm处进行测量 ( 见图 3 ) ,其差值 L, 一L 2 I 应符合 4 . 4的要求。 图36 . 3 . 6 球面测帽的球面顶点与其套孔轴线的重合性J J G 3 0 0 - 2 0 0 2 首先将球面测帽固定在专用阶梯轴 ( 见图4 )上,然后将专用阶梯轴安装在工具显微镜无中心夹具上 ,使测角 目镜的米字线中两交叉 1 2 0 0 的刻线与测帽球面影像相切。每转动专用阶梯轴 4 5 0 ,从仪器横向读数装置中读数。其重合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差的1 / 2 确定,其结果应符合 4 . 5的要求。Q o.a/0 . 0 0 21 A9召9龟遏 图46 . 3 . 7 定位指示计 按照所用定位指示计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执行。如果定位指示计有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 2025自主解除租赁合同
- 第四单元建立网站第13课一、创建站点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机械厂废渣处置管理办法
- 7.1酸及其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 7.3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一节 光的折射定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说课稿-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定州市安全员培训课件
-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中学等校联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 一例老年房颤的个案护理-护理-个案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