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285-2007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之一,专门针对铝电解过程中使用的预焙阳极材料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要求。该标准覆盖了预焙阳极的尺寸规格、物理性能指标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文件规定,预焙阳极应当满足特定的外形尺寸和密度要求,以确保其在电解槽中的正确安装与使用效率。此外,对于电阻率也有明确限制,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电能消耗及生产成本。抗折强度是另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阳极在高温条件下抵抗断裂的能力,这对于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标准还对预焙阳极中某些元素的最大允许含量进行了限定,如硫、钒等杂质元素,这些元素可能会影响电解过程或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也给出了灰分、水分等其他物理性质的具体数值范围。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YS/T 285-2012
  • 2007-04-13 颁布
  • 200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58093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标准 YS T 285-2007.pdf_第1页
58093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标准 YS T 285-2007.pdf_第2页
58093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标准 YS T 285-2007.pdf_第3页
58093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标准 YS T 285-2007.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58093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标准 YS T 285-2007.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 S 7 1 1 0 0Q 5 2yS中华人 民共和 国有色金属行 业标 准Y S / T2 8 5 一2 0 0 7代替 Y S / T2 8 5 一1 9 9 8铝 电 解 用 预 焙 阳 极P r e b a k e da n o d efora l u mi n i u m e l e c t r o l y s i s2 0 0 7 一 0 4 一 1 3发布2 0 0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Y s/T2 8 5 一2 0 0 7前言 本标准代替 Y s/T2 85一1 9 9 8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 本标准与Y S / T2 8 5 一1 9 9 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牌号 T Y 一 3 ; 对原标准部分理化性能指标值进行了修改; 增加 C O : 反应性( 残极率) 作为常规分析指标; 增加了抗折强度、 热导率、 空气渗透率、 空气反应性、 微量元素含量作为参考指标; 取消原标准中附录 A, 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直接引用相关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镇江李裕碳素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罗梅、 于易如、 郝永琴、 李庆义、 李涛、 聂爱红、 李德坤、 贾鲁宁、 董仕毅、 王云利、沈清华。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 / T 2 8 5 一 1 9 9 4 、 YS / T2 8 5 一1 9 9 8 。Y8/T2 8 5 一2 0 Q 7铝 电 解 用 预 焙 阳 极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 运输、 贮存及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以下简称预焙阳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 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8 1 7 0 数值修约规则 Y S / T6 2 . 3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 3 部分预焙阳极 Y S / T6 3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部分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室温电阻率的测定 Y S / T6 3 . 3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3部分热导率的测定比较法 Y S / T63. 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4部分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Y s/T6 37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 Y S / T6 3 . 9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氦比重计法 Y S / T6 3 . 10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 10 部分空气渗透率的测定 Y S / T6 3 . n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1 部分空气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Y S / T6 31 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预 焙阳 极C O 。 反应性的测 定质量损失法 Y s/T63. 14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 14部分抗折强度的测定三点法 Y S/T63. 15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 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Y s/T6 3 . 1 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 1 6 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Y S / T6 3 . 19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 1 9 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3要求3 . 1 产品分类 预焙阳 极用“ T Y , 标注, 按理化性能分为2 个牌号: T Y 一 1 、 T Y 一 2 。3 . 2 理化性能3 . 2 . 1 预焙阳极的表观密度、 真密度、 耐压强度、 C O: 反应性( 残极率) 、 室温电阻率、 热膨胀系数、 灰分含t等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32 . 2 需方对表 1 规定以外的性能如抗折强度、 热导率、 空气渗透率、 空气反应性和微量元素含量( 钒、镍、 硅、 铁、 钠、 钙) 等有要求时应向供方提出,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 . 23 预焙阳极性能的数值修约按照 G B / T8 1 7 。的规定进行。3 , 2 . 4 对于有残极返回生产的产品指标要求,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3 预焙阳极的规格及尺寸允许偏差3 . 3 , 1 预焙阳极的规格由 供需双方商定。3 . 3 . 2 预焙阳极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3 . 4 外观质t3 . 4 . 1 预焙阳极表面粘接的填充料必须清理干净。Y S / T2 8 5 一2 0 0 73 卜 4 , 2 预焙阳极表面的氧化面面积不得大于该表面面积的20%, 深度不得超过 20 mm。 表 ,牌 号理化性能表 观 密 度 /( 9 / c m名 )真 密 度 /( 9 / c m 3 )耐 压 强 度 / M PaC O: 反应性( 残极率)/写室温电阻率/ 护 n m热膨胀系数/ ( 1 0 一 / K)灰分含盆/ %不 小 于不 大 于TY一 11 . 5 32 . 0 43 2 . 08 0 05 55 . 00 . 5TY一 21 . 5 02 . 0 03 0 07 0 . 06 O6 . 00 8表 2项 目相对允许偏差长度不大于士1 . 。 %宽度不大于士1 . 5 %高度不大于士3。 %不直度不大于长度的1 %3 . 4 . 3 预焙阳极掉角、 掉棱示意图如图1 所示, 掉角、 掉棱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343 , 了 掉角截面近似周长( a 十b 十口不大于 45Omm, 在 1 00 mm4 50 mm之间的不得多于两处, 小于 1 0 omm的不计。3 . 4 . 3 . 2 掉棱长度不大于 4 00 mm, 深度不大于 60 m m; 掉棱长度在 1 00 mm一4 00 mm, 深度不大于60 mm的不得多于两处; 长度小于1 00 mm. 深度小于 60 m m的忽略不计.上 面 图 1 预焙阳极掉角、 掉梭示意图3 . 4 . 4 预焙阳极碳碗内裂纹或连接碳碗的孔边缘裂纹长度不大于 1 00 mm, 最大宽度不大于 l mm, 孔与孑 L 之间不允许有连通裂纹。34 . 5 每块预焙阳极有缺损的碳碗数不多于两个每个碳碗内棱缺损不多于两处, 棱缺损不大于其面积的 1 /2 , 小于 1/3 的忽略不计。3 . 4 . 6 预焙阳极碳碗底面凹凸高度不大于 巧 m m。3 . 4 . 7 预焙阳极大面裂纹直线长度不大于3 00 mm, 最大宽度不大于 l mm, 数量不多于 3 处。端面裂纹直线长度不大于 2 00 mm, 最大宽度不大于 lm m, 数量不多于 2处.阳极表面裂纹直线长度小于1 0 Omm, 宽度小于 l mm的忽略不计3 4 , 8 预焙阳极表面鼓包或缺损周长不大于3 00 mm, 高度或深度不大于 20 mm, 数量不多于2处。35 取样合格预焙阳极应作为成品使用。Y S / T2 8 5 一2 0 0 744444 .: 4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24 3试验方法 预焙阳极理化性能检验方法. 1 表观密度的检验按 Y S / T6 37的规定进行。. 2 真密度的检验按 Y S / T6 3 . 9的规定进行。. 3 耐压强度的检验按 Y s/T63. 1 5 的规定进行。4 C O : 反应性的检验按 Y S/T63. 12 的规定进行。5 室温电阻率的检验按 Y S/T6 3 . 2的规定进行。. 6 热膨胀系数的检验按 Y s/T63. 4的规定进行。. 7 灰分含量的检验按 Y S / T6 3 , 19 的规定进行。 8 抗折强度的检验按 Y S / T63 14 的规定进行。. 9 热导率的检验按 Y S / T6 3 . 3的规定进行。. 、 0 空气渗透率的检验按 Y s/T63 10的规定进行。. 11空气反应性的检验按 Y s/T63. n的规定进行. 12微量元素含量检验按 Y S/T6 31 6的规定进行。 尺寸及允许偏差测.方法预焙阳极的尺寸及允许偏差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外观质t检验方法预焙阳极表面缺陷的尺寸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其他外观质量用肉眼检查。5 检验规则5 . 1 检查和验收51 . 1 预焙阳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 或订货合同) 的规定, 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 . 1 , 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 或订货合同) 的规定不符时, 应在收到产品之日 起 1 个月内向供方提出,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 . 2组批 预焙阳极应成批提交检验,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预焙阳极组成。每批不超过 1 00 块或按合同约定。53 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表观密度、 真密度、 耐压强度、 C 认 反应性( 残极率) 、 室温电阻率、 热膨胀系数、灰分含量、 尺寸及允许偏差、 外观质量的检验。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性能指标( 抗折强度、 热导率、 空气渗透率、 空气反应性和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应同时进行检验。5 . 4 取样 预焙阳极的取样按照表3的规定进行。 表 3检验项目取 样 规 定耍求的章条号检 验 的 章 条号理 化 性 能按 Y S / T6 2 . 3的规定进行3 . 24. 1尺寸及允许偏差逐 块 检 验3 . 34 . 2外观质t逐 块 检 验3 . 44 . 35 . 5 检验结果的判定55 . 1 理化性能分析结果中有任何一项结果不合格时, 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试验, 若重复试验中有一个试样仍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Y S / T2 8 5 一2 0 0 75 . 5 . 2 尺寸偏差、 外观质量不合格时, 判该块不合格。标志 、 包装、 运输 、 贮存 包装预焙阳极产品一般用塑料薄膜简易包装, 或由供需双方商定其他方式包装。 运输 、 贮存预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