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76-2018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相比于《GA 576-2005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
技术参数提升:新标准对安全门的物理性能要求更为严格,包括抗破坏能力、耐火性能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均有所增强,以适应近年来安全防范需求的提升。
-
智能化功能增加:随着科技发展,2018版标准加入了对安全门智能化控制的要求,如远程监控、异常报警、权限管理等功能的规定,提高了安全门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
材料与结构优化:对安全门使用的材料种类、质量及结构设计给出了更详细和先进的指导,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提高门体的耐用性和防撬、防钻等防护性能。
-
测试方法与评估标准细化:2018版标准对安全门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确保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便于产品性能的客观比较和质量控制。
-
环保与节能要求:新增了对安全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环保材料的应用及能效要求,反映了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互操作性与兼容性:考虑到现代安防系统集成的需求,新标准强调了安全门与其它安防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便于集成到更广泛的安防管理系统中。
-
维护与服务指南: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维护保养说明和售后服务要求,旨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保障用户权益。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9-10 颁布
- 2019-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13310A 9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5762018 代替 GA5762005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nti-tailgatinginterlockedsafetydoors2018-09-10发布 201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 布GA 576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分类和标记4 2 分类 4.1 2 标记 4.2 2 技术要求5 2 通用要求 5.1 2 门体及通道 5.2 3 机械电控锁 5.3 4 电控装置 5.4 5 试验方法6 6 通用要求检验 6.1 6 门体及通道检验 6.2 8 机械电控锁检验 6.3 9 电控装置检验 6.4 10 检验规则7 12 检验分类 7.1 12 试验项目 7.2 12 抽样与组批规则 7.3 13 判定规则 7.4 13 抽样方案严格性调整 7.5 14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8 、 、 14 标志 8.1 14 包装 8.2 14 运输和贮存 8.3 14 GA 5762018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与 相比 除编 GA5762005 , GA5762005 ,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内容修改如下 , : 修改了 范围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 1 ,2005 1 ); 修改了部分术语 见 年版的 ( 3.1、3.2、3.7,2005 3.13.3); 增加了部分术语 见 ( 3.33.6); 修改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分类 见 年版的 ( 4.1,2005 4.2.1); 修改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标记 见 年版的 ( 4.2,2005 4.2.2); 修改了抗破坏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1.1、6.1.1,2005 5.1.1、6.1.1); 增加了防弹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 5.1.2、6.1.2); 修改了联动互锁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1.3、6.1.3,2005 5.1.2、6.1.2); 删除了自锁功能 见 年版的 ( 2005 5.1.5); 修改了应急开启功能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1.5、6.1.5,2005 5.1.6、6.1.6); 修改了紧急锁闭功能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1.6、6.1.6,2005 5.1.7、6.1.7); 修改了门体的结构和外 观 及 尺 寸 要 求 及 其 试 验 方 法 见 ( 5.2.1、5.2.35.2.5、6.2.1、6.2.3 年版的 6.2.5,2005 5.2.15.2.2、5.2.45.2.6、5.2.85.2.13、6.2.16.2.5); 修改了锁具安装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2.2、6.2.2,2005 5.2.3、5.3.9); 删除了焊接头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2005 5.2.7); 修改了门框与墙体联结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年版的 ( 5.2.6、6.2.6,2005 5.2.14、6.2.7); 修改了门铰链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和 年版的 ( 5.2.7 6.2.7,2005 5.2.165.2.18、6.2.9); 删除了连续通电保护要求 见 年版的 ( 2005 5.3.3); 修改了止锁功能及其试验方法 见 和 年版的 和 ( 5.3.3 6.3.3,2005 5.3.4 6.3.4); 修改了机械防盗锁头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见 和 年版的 和 ( 5.3.5 6.3.6,2005 5.3.6 6.3.6); 修改了主锁舌伸出长度的要求 见 年版的 ( 5.3.6,2005 5.3.7); 增加了电控装置的信息记录功能 见 ( 5.4.3.2); 增加了电控装置的联网传输功能 见 ( 5.4.3.3); 修改了备用电源容量要求 见 年版的 ( 5.4.7,2005 5.4.3.4); 修改了环境适应性及其试验方法 见 和 年版的 和 ( 5.4.8 6.4.9,2005 5.4.4 6.4.5);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及其试验方法 见 和 年版的 和 ( 5.4.9 6.4.10,2005 5.4.5 6.4.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1)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江西阿兰德金融安防有限公司 太原 : 、 、市警鹰保险柜制造有限公司 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 、 、检验中心 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融霄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 。 GA 5762018 本标准起草人 邱日祥 张文弘 李剑 唐锋 应玉龙 崔小坤 熊树林 卢螽法 李明辉 王重霄 黄贛 : 、 、 、 、 、 、 、 、 、 、 、 许君淮 。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A5762005。 GA 5762018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标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 、 、 、 、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 、 。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防尾随联动互锁功能安全门的制造 检验 验收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GB/T2828.12012 1 : (AQL) 计划 外壳防护等级 代码 GB/T42082008 (IP )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52112013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67962009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565200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301482013 机械防盗锁 GA/T732015 防弹透明材料 GA165201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anti-tailgatinginterlockedsafetydoor 由内外门体 连接通道 电控装置和机械电控锁等组成 具有一定的防破坏能力 用于分隔控制区域 、 、 , , 与非控制区域的 防止未授权人员尾随进入的装置 , 。32 . 连接通道 connectingchannel 连接内外门体 具有一定抗破坏能力的封闭通道 分为固定墙体通道及板材通道 、 , 。33 . 整体型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integratedty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