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99.3-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相比于《GB 2099.3-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名称结构调整:新标准将名称中的部分编号调整为“第2-5部分”,这反映了标准体系内部分类的细化和调整。

  2. 技术要求更新:GB/T 2099.3-2015根据技术进步和安全需求,对转换器的机械强度、绝缘电阻、耐热性、耐燃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或具体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当前使用环境的需求。

  3. 测试方法优化:新标准对转换器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引入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测试程序和评判标准,旨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比如改进了拔出力测试和温升试验的方法。

  4. 材料和部件要求:针对转换器使用的材料和关键部件,如绝缘材料、导电部件等,新标准提出了更详细的质量和性能要求,包括限制某些有害物质的使用,以提升环保和用户安全水平。

  5. 标志与说明书:GB/T 2099.3-2015加强了对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明确了标识内容应包含的信息细节,以及说明书应提供的安全警告和使用指导,以帮助消费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转换器。

  6. 合规性评估:新标准对制造商的合格评定程序提出了新的或更明确的指引,确保产品在进入市场前经过充分的检验和认证,增强了市场监管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2099.3-2022
  • 2015-10-13 颁布
  • 2017-04-14 实施
©正版授权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_第1页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_第2页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_第3页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_第4页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2 9.1 2 0.3 0K3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2 0 9 9.32 0 1 5代替G B2 0 9 9.32 0 0 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 - 5部分: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P l u g sa n ds o c k e t - o u t l e t s f o rh o u s e h o l da n ds i m i l a rp u r p o s e sP a r t 2 - 5:P a r t i c u l a r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a d a p t o r s(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MOD)2 0 1 5 - 1 0 - 1 3发布2 0 1 7 - 0 4 - 1 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 目 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要求35 关于试验的一般说明36 额定值37 分类38 标志39 尺寸的检查41 0 防触电保护41 1 接地措施51 2 端子和端头51 3 固定式插座的结构51 4 插头和移动式插座的结构51 5 联锁插座71 6 耐老化、 由外壳提供的防护和防潮71 7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71 8 接地触头的工作81 9 温升82 0 分断容量82 1 正常操作92 2 拔出插头所需的力92 3 软缆及其连接92 4 机械强度1 02 5 耐热1 12 6 螺钉、 载流部件及其连接1 12 7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通过密封胶的距离1 12 8 绝缘材料的耐非正常热、 耐燃和耐电痕化1 22 9 防锈性能1 23 0 带绝缘护套的插销的附加试验1 2附录AA( 规范性附录) 针焰试验1 3G B2 0 9 9.32 0 1 5 前 言 G B2 0 9 9本部分的9.3为推荐性的, 其余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G B2 0 9 9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 通用要求 第2部分: 特殊要求 器具插座的特殊要求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固定式无联锁带开关插座的特殊要求 固定式有联锁带开关插座的特殊要求 带熔断器插头的特殊要求 延长线插座的特殊要求 信息插座的特殊要求 安全特低电压用插头和插座的特殊要求本部分是G B2 0 9 9的第2 - 5部分。本部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 B2 0 9 9.32 0 0 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本部分与G B2 0 9 9.32 0 0 8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第1章明确了本部分不适用于延长线插座( 电线加长组件) ; 增加了3.1 2延长线插座( 电线加长组件) 的定义; 修改了3.1 0 6中间转换器的定义; 第4章增加了“ 转换器的插头、 插座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头、 插座标准要求” ; 删除了G B2 0 9 9.12 0 0 8的7.2.2; 8.2增加了相线使用的符号; 根据G B2 0 9 9.12 0 0 8的1 0.4, 修改本部分1 0.4为对“ 转换器插头的外部零件” 的要求; 根据G B2 0 9 9.12 0 0 8的1 0.5, 本部分1 0.5增加了G B2 0 9 9.12 0 0 8的图9探针试验; 参考2 3 B/1 1 7 3/C D文件, 删除了1 4.1 0 3的内容; 增加了1 4.1 0 6转换器的插座的保护门要求; 第2 8章增加了针焰试验; 增加了附录AA针焰试验。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 家用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本部分与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根据引用情况, 增加了G B1 5 0 9 2.1 器具开关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 B1 5 0 9 2.12 0 1 0,I E C6 1 0 5 8 - 1:2 0 0 8(E d .3.2) ,I D T) ; 用G B1 6 9 1 5.2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2 - 1部分: 电子开关的特殊要求(G B1 6 9 1 5.22 0 1 2,I E C6 0 6 6 9 - 2 - 1:2 0 0 9(E d4.1) ,MO D) 代替I E C6 0 6 6 9 - 2 - 1:1 9 9 4; 增加了I E C/T R6 0 0 8 3I E C成员国家中标准化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插头插座。G B2 0 9 9.32 0 1 5 根据插头插座产品特点, 第4章增加了“ 转换器的插头、 插座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头、 插座标准要求。 ” 删除了7.2.2; 8.2增加了相线使用的符号; 按我国转换器使用场合和要求, 对9.1、9.3作了相应修改; 根据G B2 0 9 9.12 0 0 8的1 0.4, 修改本部分1 0.4为对“ 转换器插头的外部零件” 的要求; 根据G B2 0 9 9.12 0 0 8的1 0.5, 本部分1 0.5增加了G B2 0 9 9.12 0 0 8的图9探针试验; 1 4.4后2句修改为: 只有在拆散转换器之后, 借助工具才能拆下可拆线转换器的接地插套和中线插套; 参考2 3 B/1 1 7 3/C D文件, 删除了1 4.1 0 3的内容; 增加了1 4.1 0 6转换器的插座的保护门要求; 根据我国转换器的实际使用情况, 第2 8章增加了针焰试验; 增加了附录AA针焰试验。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根据G B/T1.1有关规定, 在第1章“ 范围” 中补充了“G B2 0 9 9的本部分规定了转换器的额定值、 标志、 防触电保护、 结构、 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等技术要求” ; 为了与G B2 0 9 9.12 0 0 8协调并配合, 第1 6章标题作相应修改; 为了与G B2 0 9 9.12 0 0 8协调并配合, 本部分中引用的图序号作相应修改; 删除了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一些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注释, 如第1章的注,1 4.2 3.2的注2等。本标准于2 0 1 7年4月1 4日实施, 过渡期至2 0 1 8年1 0月1 3日, 即2 0 1 7年4月1 4日前生产并符合G B2 0 9 9.32 0 0 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的产品, 允许销售至2 0 1 8年1 0月1 3日。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6 7) 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T C L -罗格朗国际电工( 惠州) 有限公司、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广东松本电工电器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可来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跃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唯尔电器有限公司、 西蒙电气( 中国) 有限公司、 西门子( 中国) 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南京海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浙江恒达高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同事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吴氏柏帝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耐思电气( 嘉兴) 有限公司、 汕头市建诚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蔡军、 林海青、 阮立平、 何志国、 刘开喜、 金峰、 张文捷、 冯松云、 王朝圣、 高一盼、李红文、 黄海军、 查鹏展、 胡波、 赵呈峰、 祝良雄、 文小娟、 郑伟、 虞春唐、 吴柏纯、 林文德、 姜九龙、 辛瑞健、朱松涛、 蔡映峰、 王锐、 杨晓峰、 黄顺亲、 刘波、 毛仲元、 陈克杰、 罗勇进、 张礼荣。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2 0 9 9.31 9 9 7、G B2 0 9 9.32 0 0 8。G B2 0 9 9.32 0 1 5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 - 5部分: 转换器的特殊要求1 范围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章替代为:G B2 0 9 9的本部分规定了转换器的额定值、 标志、 防触电保护、 结构、 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交流电、 带保护门和不带保护门、 带熔断器和不带熔断器的转换器。本部分不适用于延长线插座( 电线加长组件) 。本部分所涉及的熔断器不用作器具或器具的零件的过载保护。注:G B2 0 9 9.32 0 0 8的中间转换器产品(G B2 0 9 9.32 0 0 8定义3.1 0 6) , 调整到G B2 0 9 9.72 0 1 5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 - 7部分: 延长线插座的特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1) 本章按转换器的产品结构情况, 增加了I E C/T R6 0 0 8 3。G B2 0 9 9.12 0 0 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 通用要求I E C6 0 8 8 4 - 1:2 0 0 6(E d3.1) ,MO D 的第2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增加引用标准:G B1 3 5 3 9( 所有部分) 低压熔断器I E C6 0 2 6 9( 所有部分) G B1 5 0 9 2.1 器具开关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 B1 5 0 9 2 .12 0 1 0,I E C6 1 0 5 8 - 1:2 0 0 8(E d .3 .2) ,I D T)G B1 6 9 1 5.2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2 - 1部分: 电子开关的 特殊要求(G B1 6 9 1 5.22 0 1 2,I E C6 0 6 6 9 - 2 - 1:2 0 0 9(E d4.1) ,MO D)I E C/T R6 0 0 8 3 I E C成员国家中标准化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插头插座(P l u g sa n ds o c k e t - o u t l e t sf o rd o m e s t i ca n ds i m i l a rg e n e r a lu s es t a n d a r d i z e d i nm e m b e rc o u n t r i e so f I E C)3 术语和定义G B2 0 9 9.12 0 0 8的第3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注3改为:注3:术语“ 电器附件” 一词作为通用词, 包括插头、 插座和转换器; 而“ 移动式电器附件” 包括插头、 移动式插座和转换器。增加下述的注5:注5:“ 转换器” 一词作为通用词, 包括所有类型的转换器, 具体提到的特殊类型者除外。3.1 2 改为:1G B2 0 9 9.32 0 1 5 延长线插座 c o r de x t e n s i o ns e t电线加长组件一根带有一个插头和一个一位或多位移动式插座的软缆组成的组件。注1:延长线插座( 电线加长组件) 的图例见G B2 0 9 9.12 0 0 8图1a) 所示。注2:延长线插座( 电线加长组件) 在G B2 0 9 9.7的范围内。注3:术语“ 插头” 包括插头和带熔断器的插头。术语“ 插座” 也包括装有元件的插座, 如开关和熔断器等( 参见G B2 0 9 9.12 0 0 8的1 4.2 2) 。注4:改写G B2 0 9 9.12 0 0 8定义3.1 2。3.2 5 改为:额定电压 r a t e dv o l t a g e制造商给电器附件规定的电压。如有相应的标准, 即指标准中所规定的电压。3.2 6 改为:额定电流 r a t e dc u r r e n t制造商给电器附件规定的电流。如有相应的标准, 即指标准中所规定的电流。增加下述定义:3.1 0 1转换器 a d a p t o r由一个插头部分和一个或多个插座部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所构成的移动式电器附件。3.1 0 2带熔断器的转换器 f u s e da d a p t o r一个或多个载流极里装有可更换的熔断器的转换器。3.1 0 3带熔断器的极性转换器 p o l a r i z e df u s e da d a p t o r结构上能做到当插入到安装在一个有极性的布线装置里的插座时, 能维持中线与相线之间的正确关系的带熔断器的转换器。3.1 0 4多位转换器 m u l t i w a ya d a p t o r插座允许同时插入一个以上插头的一种转换器。3.1 0 5型式转换器 c o n v e r s i o na d a p t o r能把一种或多种型式的插头连接到不是为接受这些插头而设计的一个插座上的一种转换器。3.1 0 6中间转换器 i n t e r m e d i a t ea d a p t o r通过调光开关、 定时开关、 光电开关等控制装置, 允许把一种或多种型式的插头连接到插座的一种转换器。该控制装置可以与转换器成一整体, 或通过软线连接到转换器上,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是可拆线的, 也可以是不可拆线的。注:控制装置它本身应符合其相应的标准, 如电子开关应符合G B1 6 9 1 5.2或G B1 5 0 9 2.1。3.1 0 7可拆线中间转换器 r e w i r e a b l e i n t e r m e d i a t ea d a p t o r具有可更换控制装置的软线或软缆结构的一种中间转换器。3.1 0 8不可拆线中间转换器 n o n - r e w i r e a b l e i n t e r m e d i a t ea d a p t o r由制造商将转换器与控制装置的软线或软缆接好并组装成整体结构的一种中间转换器( 见1 4.1) 。2G B2 0 9 9.32 0 1 5 3.1 0 9外部软缆 e x t e r n a l c a b l e中间转换器外接部分的软缆。可能是电源电缆, 也可能是连接设备分离部分之间的软缆。4 一般要求G B2 0 9 9.12 0 0 8的第4章增加下述内容后适用。转换器的插头、 插座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头、 插座标准要求。5 关于试验的一般说明G B2 0 9 9.12 0 0 8的第5章适用。6 额定值G B2 0 9 9.12 0 0 8的第6章做下述修改后适用。增加下述内容:6.1 0 1 转换器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与它相接插的相应插座的额定值。6.1 0 2 转换器的额定电流取以下二者的较小者: 转换器插头部分的额定电流; 插到转换器上的所有插头的额定电流之和。6.1 0 3 带熔断器的转换器的最小额定值, 应等于标在熔断器上的额定值。6.1 0 4 转换器的每个插座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插入该插座的任何插头的额定电流的最大值。6.1 0 5 带整体式控制装置的中间转换器额定电流, 应等于控制装置的额定电流, 或等于安装控制器的插座的额定电流。应是它们二者的较小者。是否符合6.1 0 16.1 0 5的要求, 通过观察进行检查。7 分类G B2 0 9 9.12 0 0 8的第7章, 除7.2.2不适用外, 其他内容均适用。8 标志G B2 0 9 9.12 0 0 8的第8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8.1 第一个破折号的内容改为: 额定电流(A) 和/或功率(W)在分条款的最后增加下列内容:用MA X( 或最大) 一词来完整标识额定电流和/或功率。注3:这些标志举例如下:MA X25 0 0W - MA X1 0A, 或25 0 0W - 1 0A MA X, 或MA X1 0A, 或1 0A MA X。( 其中“MA X” 允许用汉字“ 最大” 表示)注4:功率应用电源标称电压来计算。3G B2 0 9 9.32 0 1 5 当连接好最后一个插头后, 最大允许功率的标志应清晰易分辨, 而且在多位转换器上的标志不能标在插座的插合面上。带熔断器的转换器应有标明转换器内装有熔断器的标志, 该标志可以用符号示出。可拆线的带熔断器的中间转换器应有标明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的标志, 该标志可以标在中间转换器上, 也可标志在所附的标签上。不可拆线的带熔断器的中间转换器应永久地标出与所附的软线和有关的器具相适应的、 由制造商规定的熔断器的额定电流。8.2 增加:相线L;熔断器。9 尺寸的检查G B2 0 9 9.12 0 0 8的第9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9.12) 第3段、 第4段改为:2) 按我国转换器使用场合和要求,9.1作了相应修改。3) 按我国转换器使用场合和要求,9.3作了相应修改。与我国插座系统插合的转换器的插头应符合G B1 0 0 2、G B1 0 0 3插头的要求。与我国插头插合的转换器的插座应符合G B1 0 0 2、G B1 0 0 3插座的要求。在满足标准要求情况下, 允许将G B1 0 0 2标准中2 P插座插孔与2 P+E插座插孔排列组合, 但2 P插座的插孔与2 P+E插座的插孔不能相互重合或共用。注1:此处的插座插孔排列组合不能理解为增加对应的插头型式。9.33) 改为:与国外插头插合( 涉外宾馆等场所用) 的转换器的插座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座标准要求及I E C/T R6 0 0 8 3中的型式和尺寸; 但其插头应符合我国G B1 0 0 2、G B1 0 0 3标准要求。与国外插座插合( 因旅游或公务等因素在境外使用的) 的转换器的插头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头标准要求及I E C/T R6 0 0 8 3中的型式和尺寸; 但其插座应符合我国G B1 0 0 2、G B1 0 0 3标准要求。1 0 防触电保护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0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0.1第2段内容改为:当转换器的插头与同一系统的插座部分地或全部地插合时, 转换器的插头的带电部件应是不易触及的。第6段内容改为:对转换器的插头, 当转换器与同一系统的插座部分或全部插合时, 将试验指施加到各个可能的位置上。增加下列内容:1 0.1 0 1 除非将带熔断器的转换器完全从插座中拔出, 或已设计成在更换熔断器时, 能防止人和带电部件发生偶然接触, 否则, 应是无法卸下或更换转换器里的熔断器。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检查。4G B2 0 9 9.32 0 1 5 1 0.3 第1段内容改为:在任何其他载流插销处于易触及状态时, 应不能使相关插头的插销与转换器的带电插套, 或转换器的插销与同一系统的插座的带电插套插合。1 0.4 第1段内容改为:转换器插头的外部零件应为绝缘材料制品。但装配螺钉之类、 载流和接地插销、 接地条及环绕插销的金属环等除外。1 0.5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带保护门的插座在结构上还应做到: 在不与插头插合的情况下, 用G B2 0 9 9.12 0 0 8图9和图1 04)所示的探针是不能触及到带电部件的。4) 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为图4, 在配合使用的G B2 0 9 9.12 0 0 8中为图1 0。1 1 接地措施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1章适用。1 2 端子和端头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2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2.1.1 第2段的内容改为:可拆线中间转换器应装有螺纹夹紧型端子。1 3 固定式插座的结构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3章不适用。1 4 插头和移动式插座的结构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4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标题改为:移动式电器附件的结构1 4.1 改为:不可拆线中间转换器应能做到: 若不使转换器永久地无用, 便不能将软缆或软线从转换器上拆下, 而且, 用手或一般用途的工具, 如螺钉旋具, 无法将转换器打开。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检查。注:不能用原来的零件或原料重新装配成原转换器者, 则该转换器便视作永久地无用。1 4.2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插销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1 4.3 开头5行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插销应: 锁定, 不能旋转; 其旋转不影响其安全和功能者除外; 不拆散转换器便不能拆下;5G B2 0 9 9.32 0 1 5 在转换器按正常使用接线并装配好之后, 牢牢固定在转换器的本体里。当按制造商的说明装配和固定转换器的插销时, 应不可能将可拆线转换器的接地或中线插销或触头重新放置到任何不正确的位置上。1 4.4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接地插套和中线插套在使用时应锁定, 不得旋转; 并只有在拆散转换器之后, 借助工具才能拆下可拆线转换器的接地插套和中线插套。1 4.1 1 第1行改为:对可拆线中间转换器:1 4.1 3 改为:如果转换器的盖子装有插销插入孔用的衬套, 则应不可能从外面将衬套拆除; 在拆掉盖子之后, 亦不可能使衬套意外地从里侧脱落。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检查。1 4.1 5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插合面在转换器按正常使用要求接线和装配好之后, 除了插销之外, 应再无其他任何凸出物。1 4.1 6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应设计得不会因插合面的任何凸出物而不能与其相应的插头完全插合。1 4.2 3 第1个注释改为:注:与插头成为一体的电器有转换器、 剃须刀、 带可充电蓄电池的灯及插入式变压器等。1 4.2 3.2 第1段内容之后增加:对转换器, 转换器的每个插座应先插合相应的插头, 插头带有一根长1 m、 符合6 0 2 2 7I E C5 3(R VV) 标准的圆软缆, 其标称横截面积为0.7 5mm2。注1:导体芯数应与相应插头的极数一样。在本条最后增加下列内容:对转换器, 在试验期间应注意使软线或软缆自由悬挂。注2:代替相应的插头和软缆的量规, 正在考虑中。增加下列内容:1 4.2 3.1 0 1 转换器应能承受得住可能由插入其中的装置所施加的横向应力。是否合格, 通过G B2 0 9 9.12 0 0 8图1 35)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试验检查。5) 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为图6, 在配合使用的G B2 0 9 9.12 0 0 8中为图1 3。首先, 试样被安装在一个垂直面上, 使通过带电插套的平面成水平方向。试验表面应位于垂直位置并平行于垂直安装表面。然后, 完全插入该装置, 并在垂直向下方向施加5N的力。1m i n后, 撤去该装置, 转换器在安装表面上旋转9 0 , 试验四次, 每次插合面旋转9 0 。试验期间该装置不得拔出。该试验对转换器的每个插座应重复试验。试验之后, 转换器不得有影响本标准意义范围内的破坏, 尤其应符合第2 2章的要求。1 4.2 4 改为:转换器的形状及制造的材料, 应能易于用手将转换器从相应的插座中拔出。此外, 抓夹面应设计成无须拉动软缆即能将转换器拔出。是否合格, 通过正在考虑中的一项试验来检查。1 4.2 5 G B2 0 9 9.12 0 0 8本条内容不适用。增加下列内容:6G B2 0 9 9.32 0 1 5 1 4.1 0 1 如果转换器的插座的任何一个插座带有接地插套或触头, 那么其插头亦应有接地插销或触头。注:把带接地触头的插座与0类设备用的不带接地触头的插头之间连接起来的转换器是不允许的。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和1 1.5的试验进行检查。1 4.1 0 2 用在极性插座中的转换器应设计成: 其内部连接应保证插头的插销、 插座的插套和端子( 如有) , 对转换器的输入和输出部分应保持相同的极性。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 有必要时, 进行电气连续性试验来检查。1 4.1 0 36) 空白。6) 参考2 3 B/1 1 7 3/C D文件, 删除了1 4.1 0 3的内容。7) 因要与G B2 0 9 9.12 0 0 8协调并配合, 本章标题作修改。1 4.1 0 4 如果外部软缆的绝缘达不到相应国家标准要求和软缆与包裹在1 7.2规定的绝缘层外的金属箔之间的电气强度试验不符合要求, 则该软缆被当作是裸导体。1 4.1 0 5 在带熔断器的转换器的本体内, 应装有符合G B/T1 3 5 3 9的有关要求的合适的熔断器( 见1 4.2 2) 。熔丝应安装在转换器插头插销和与其对应的插座插套之间。在极性系统里, 熔断器应安装在相线插头插销与对应的相线插座插套之间。熔断器不得安装在接地电路里。转换器应设计成当装配好之后, 不会使熔断器处于不良接触状态。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进行检查。1 4.1 0 6 使用在转换器上的我国插座应采用保护门。使用在转换器上的其他国家的插座应符合相应国家的插座标准对保护门的要求。1 5 联锁插座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5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标题改为:转换器的联锁插座第1段的内容改为:与开关联锁的转换器的插座在结构上应能做到: 在插座插套仍然带电的时候, 插头不能插入插座,也不能从插座中拔出, 而且直至插头几乎完全插合时, 插座的插套才会带电。1 6 耐老化、 由外壳提供的防护和防潮7)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6章适用。1 7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7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7.1.1 改为:对转换器, 绝缘电阻要依次在如下部位间测量:a) 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极与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易触及部件的外表面相接触的金属箔, 包括外部装配螺钉之间;b) 依次在每一极与所有其他连接在一起的极之间;7G B2 0 9 9.32 0 1 5 c) 在软线固定部件的任何金属部件包括夹紧螺钉与接地插销或接地端子( 如有) 之间;d) 对中间转换器, 在软线固定部件的任何金属部件与插入到与正常位置的软缆( 或软线) 的最大直径( 见表1 7) 一样粗的金属杆之间。注1:端子不能直接触及的, 例如, 在不可拆线的转换器, 这些试验应用如插销之类的易触及部件来进行试验。注2:在用金属箔包裹绝缘材料部件的外表面或将金属箔放置得与绝缘材料部件内表面相接触的同时, 以不明显的力, 用尺寸与图2所示的标准试验指一样的无节试验指把金属箔压在孔或沟槽中。1 7.1.2 G B2 0 9 9.12 0 0 8的本条内容不适用。1 8 接地触头的工作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8章适用。1 9 温升G B2 0 9 9.12 0 0 8的第1 9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第1 0和第1 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要用固定式插座进行试验; 该插座要符合标准的要求, 要尽量具有平均特性, 但接地插销( 如有) , 尺寸要最小。将转换器插进插座, 并通以表1 0 1规定的交流电1h。第1 3段的后面增加:通过转换器的试验电流: 要符合相应插座的额定电流, 并依次通过每一个插座。 要符合转换器的额定电流, 并按插座的不同额定值成正比划分, 应同时通过所有插座。2 0 分断容量G B2 0 9 9.12 0 0 8的第2 0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第2段的内容改为:是否合格, 用G B2 0 9 9.12 0 0 8图1 68)所示的试验设备对转换器的插座和非实心插销的插头进行试验检查。8) 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为图1 2, 在配合使用的G B2 0 9 9.12 0 0 8中为图1 6。第4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插座要用试验插头来试验, 该试验插头的插销应由黄铜制成, 而且应该有最大的规定尺寸, 偏差为 0-0.0 6mm, 而且插销与插销之间的间距为标称距离, 偏差为+0.0 5 0mm。但就绝缘护套而言, 只要它们的尺寸是在有关的标准中给出的偏差范围之内便足够了。第6段后增加:转换器的插头要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并尽量选具有平均特性的固定式插座来进行试验。第8段的内容改为:将转换器的插头插( 进) 拔( 出) 插座5 0次(1 0 0个行程) , 插拔速率为: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 6A, 额定电压不大于2 5 0V的转换器, 每分钟3 0个行程; 对其他转换器, 每分钟1 5个行程。倒数第2段前面增加:8G B2 0 9 9.32 0 1 5 转换器的每个插座和插头应独立进行试验。2 1 正常操作G B2 0 9 9.12 0 0 8的第2 1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第2段的内容改为:是否合格, 用G B2 0 9 9.12 0 0 8图1 69)所示的试验设备对转换器的插座和带弹性接地插套或带非实心插销的插头进行试验检查。注6改为:注6:转换器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固定式插座来试验, 所选插座应尽量具有平均特性。第6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每个插座和插头应分开试验。将插头插入和拔出转换器的插座50 0 0次(1 00 0 0个行程) , 转换器的插头插入和拔出插座10 0 0次(20 0 0个行程) , 插拔速率为: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 6A, 额定电压不大于2 5 0V的转换器, 每分钟3 0个行程; 对其他转换器, 每分钟1 5个行程。2 2 拔出插头所需的力G B2 0 9 9.12 0 0 8的第2 2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结构应使插头容易插入和拔出, 并在正常使用时应能防止插头从转换器的插座中脱出。2 2.1 第1段的内容改为:将转换器固定在图1 81 0)所示的试验设备的安装板A上, 使插座的插套的轴线铅垂, 并使插头插销的插入孔朝下。9) 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为图1 2, 在配合使用的G B2 0 9 9.12 0 0 8中为图1 6。1 0) 在I E C6 0 8 8 4 - 2 - 5:1 9 9 5中为图1 3, 在配合使用的G B2 0 9 9.12 0 0 8中为图1 8。2 3 软缆及其连接G B2 0 9 9.12 0 0 8的第2 3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2 3.1 第1段的内容改为:中间转换器应装有软线固定部件, 使导线在端子或端头之处不受包括绞拧在内的应力, 并使导线的护套受到保护而不被磨损。2 3.3 第1段和表2 0改为:不可拆线中间转换器应装有一根符合G B/T5 0 2 3或G B/T5 0 1 3的要求的软缆或软线, 导体的横截面积与中间转换器的额定值之间的关系在表1 0 1的有关栏目里给出。注:表1 0 1也规定了温升和正常操作试验时的试验电流。供控制用的外部软缆或软线应符合1 4.1 0 4要求。9G B2 0 9 9.32 0 1 5 表1 0 1电器附件的额定值转换器试验电流A第1 9章第2 1章用软缆或软线连接的不可拆线中间转换器横截面积mm2试验电流A第1 9章第2 1章2.5A1 3 0/2 5 0V42.50.7 51442.52.56A1 3 0/2 5 0V8.460.7 5199661 0A1 3 0/2 5 0V1 41 00.7 511 01 21 01 01 6A1 3 0/2 5 0V2 01 60.7 511.51 01 21 61 01 21 61 6A4 4 0V2 01 61.52.51 62 21 62 23 2A1 3 0/2 5 0/4 4 0V4 03 22.5462 53 14 22 53 13 2 注:额定电流与表上所列的不同的附件, 其试验电流应在高一级或低一级的标准额定值之间, 用插入法来确定。2 3.4 第1段的内容改为:带软缆或软线的不可拆线中间转换器应设计成: 软缆或软线在进入转换器处不会过度弯曲。2 4 机械强度G B2 0 9 9.12 0 0 8的第2 4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第1段和第2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能经受得住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应力。是否合格, 通过如下规定的合适的试验检查: 对转换器: 带非弹性或非热塑性材料外壳、 盖或本体的2 4.2,2 4.91 1)和2 4.1 0;1 1) 2 4.9仅用于考核带软缆的转换器的插座。1 2) 2 4.9仅用于考核带软缆的转换器的插座。 带弹性或热塑性外壳、 盖子或本体的2 4.2,2 4.4,2 4.5,2 4.91 2)和2 4.1 0; 对转换器的插头中带绝缘套的插销2 4.7; 对转换器的带保护门的插座的保护门2 4.8。2 4.2 在第5段之后增加:对转换器:01G B2 0 9 9.32 0 1 5 5 0次, 如果试样的重量不超过5 0g; 2 5次, 如果试样的重量超过5 0g。最后破折号的内容改为: 当先朝一个方向, 再朝相反方向各施加一个0.4Nm的力矩1m i n时, 插销不得转动。插销的转动不会危及其安全和性能的转换器不进行此项试验。最后增加:注4:只要符合第1 0章的要求和设备的运行不会引起危险的情况下, 装在中间转换器内的设备的部件的损坏可忽略。2 4.7 第1段改为:转换器插头带有绝缘护套的插销要经受如G B2 0 9 9.12 0 0 8图2 81 3)所示装置的试验。2 4.8 第1段的内容改为:转换器的带保护门的插座的保护门应设计得能经受得住正常使用时, 例如, 当插头的插销无意地被强压在插座插孔的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