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交叉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11 页交叉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1、停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1停电跨越的施工方法(1)停电前的施工准备。1)做好施工现场调查,研究确定停电施工技术方案。2)停电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停电工作计划,向电力运行单位提出停电申请,并办理工作票等。3)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作任务,提出质量、安全注意事项,并对人员进行分工,责任到人。4)准备停电现场所需工具、材料。如工作接地线、验电器、绝缘手套、登杆脚扣、踩板、滑车、传递绳、保护被停电力线用的塑料套管等。若被停电线路需要临时拉线时,还应挖好临时地锚坑,准备临时拉线材料。5)把所建线路的导地线线头或导引绳头展放到被停电线路下方。(2)停电施工程宇。1)现场作业负责人接到停电工作命令票后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传达,明确安全注意事项2)对被停电线路进行验电。3)验明线路确无电压立即在作业范围的两端挂工作接地线。同时将三相短路凡有可能送电线路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路,也必须挂上工作接地线。4)被停电线路需要落线时,应对有关杆塔装设临时拉线确保摘线后的杆塔稳定。5)在线路交叉点处给被停电的导、地线套上塑料保护套管,防止汇线和放线过程中磨损导线。6)把已展放的导、地线头(或导引绳头)汇过停电线路并联接通。先汇地线导引绳,后汇导线导引绳。7)通知牵张场开始牵引导引绳,先牵引地线导引绳,后牵引导线牵引绳。地线先展放、紧线、附件安装导线后展放、紧线、附件安装,防止展放、紧线过程中出现混搅现象,8)附件安装人员把交叉跨越档的线夹、防震锤、间隔棒及时安装上去即紧线完成一相就附件安装一相尽量缩短停电工作时间。(3)停电施工结束工作。交叉跨越档内的导、地线展放完毕之后。立即派人登上停电线路。1)拆除导、地线上的塑料保护套管。2)将导线,地线恢复到原始位置。3)拆除有关杆塔上的临时拉线。4)拆除全部工作临时接地线。5)测量交叉跨越距离。6)现场施工人员全面检查一下停电线路确认工作全部结束登杆人员全部撤离现场即可在工作票上签字。7)立即派停电联系人把停电工作命令票交回签发单位恢复送电。2安全技术措施(1)停电、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约时送电的方式进行任何工作。(2)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3)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的验电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相进行;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同杆塔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挂工作接地线时,也是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4)若有感应电压反映在停电线路上时,应加挂接地线,同时要注意在拆除接地线时,防止感应电触电。(5)挂接地线时,应先挂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连接要可靠,不准缠绕。拆接地线时程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或带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若杆塔无接地引下线时,需采用临时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o.6m。(6)工作接地线应有接地和短路导线构成的成套接地线。成套接地线必须用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如利用铁塔接地时,允许每相个别接地,但铁塔与接地线连接部分应清除油漆,接触良好。严禁使用其他导线作接地线和短路线。(7)工作过程中要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伤停电线路的各种设备。2、带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1带电跨越施工方法展放导、地线过程中与电力线有交叉跨越时,为使导线不受损伤,又不影响被跨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一般采取搭设跨越架的方法,使导、地线从跨越架上方通过:(1)跨越架材料及要求。搭设跨越架用的材料有松木杆、毛竹、钢管等,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木质越线架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c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cm;68的可以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毛竹越线架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c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直径不得小于9cm;69c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钢管越线架宜用外径48-51mm的钢管。(2)跨越架的搭设。跨越架立杆间距一般约为15m,横杆上下距离1215m,以便于上下攀登为宜。立柱及支撑杆应入土内不少于o5m。跨越架上部需封顶。被跨电力线高度大于一根杉木杆的高度(一般在6m以上)需要搭接时,上边的一根应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跨越架的搭设应由下向上,拆除时由上向下,要有专人递杆或接杆,不准任意掷杆,登杆人员应绑带腰绳。带电搭跨越架时,上下传递物件应严加注意,且勿触碰带电体;架上作业人员不得在跨越架内侧攀登或作业,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现场设专人监护。对于单面跨越架必须加设临时补强措施,根据地形和跨越高度,可增设支柱或斜撑予以补强,也可以加设临时拉线。跨越架的形状如图所示。跨越架图(3)跨越架的宽度及高度。跨越架的宽度应按DL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第5、1、12条执行。跨越架的高度应根据被跨越物的高度及跨越架与最小安全距离决定,跨越架的高度为。H=h1+h2式中H跨越架高度,m;h1被跨越物的高度,m;h2跨越架与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m;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被跨电力线电压等级(KV)跨越架部位103563_110220330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M)1.51.52.02.53.5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的垂直距离(M)1.51.52.02.53.5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架空地线的垂直距离(M)0.50.51.01.52.0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被跨越物名称跨越架部位铁路公路通信线与架面水平距离至路中心3.0至路边0.60.6与封顶杆垂直距离至轨道6.5至路面5.51.0(4)跨越施工1)7)安装附件,直至带电跨越架线施工结束。8)展放导引绳、牵引绳、地线、导线过程中,牵张场应设置良好可靠的接地线。9)被跨越的带电线路在施工期间,其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退出运行,发生故障时严禁强行送电。10)施工期间,请被跨越的带电线路运行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11)遇浓雾、雨、雪以及风力在5级以上天气时应停止施工,但要加强监护跨越架。12)施工过程中,跨越架设专人监护,遇有情况及时处置。2安全技术措施(1)跨越架的型式应根据被跨越物大小、现场自然条件及重要性确定。重要的跨越架及高度超过15m的跨越架应由施工技术部门制定搭设方案。经审批后实施。(2)搭设或拆除跨越架应设安全监护人。(3)搭设跨越重要设施的跨越架,应事先与被跨逛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应请其派员现场监督检查。(4)跨越架的立杆应垂直,埋深不应小于50c,杆坑底部应夯实;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跨越义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5)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支杆或拉线。剪刀撑、支杆或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6)跨越架上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7)重要跨越架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8)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方可使用。(9)拆除跨越架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抛扔;严禁上下同拆架或将跨越架整体推倒。(10)搭设或拆除跨越35、110、220kY线路的跨越架,当进行到距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时,应在被跨越电力线停电后继续进行。(11)跨越架的宽度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的距离应按DL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第5112条执行;跨越电气化铁路和35kV及以上电力线的跨越架应使用绝缘尼龙绳(网)封顶。(12)跨越电气化铁路时,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35kV电压等级的有关规定。(13)不停电跨越220kV及以下高压线路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报上级批准,并征得运行单位同意,按规定履行手续;施工期间应请运行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14)临近带电体作业时,上下传递物件必须使用绝缘缆绳,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15)绝缘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绝缘试验,其绝缘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见下表),并每次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序号名称电压等级(KV)周期交流电压(KV)时间(min)泄漏电流(mA)附注1绝缘棒6-10一年44535-1104倍相电压2203倍相电压2验电笔6-10六个月405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25%351053绝缘手套高压818低压2.52.54橡胶绝缘靴高压1517.55绝缘绳高压105/0.5M52使用承力索带电跨越网施工(1)承力索带电跨越网为减少停电施工给供电、用电及施工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工企业多年来研制出了多种型式的带电跨越架其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承力索式带电跨越网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型式。承力索式带电跨越网是以跨越档两端的铁塔横担为支撑,每相用两根高强度纺纶作为主承力索,该种纺纶承力索具有强度高,(破断力25t)、高绝缘性能、低弹性模量、受力后塑性伸长量小等优点;在主承力索上布置绝缘网,形成一套绝缘隔离系统,实现新建线路带电跨越高压线路的目的。承力索带电跨越网布置见图(2)承力索带电跨越网搭设施工1)施工准备。按跨越架平面布置图准确设置拉网地锚,并根据现场跨越档档距、承力索的实际长度、两端钢绞线的长度准确定出承力索地锚的位置。将跨越档两边新建线路的两边线滑车向塔身内侧预偏2m,并用预偏绳牢固固定。(1)在两端新建铁塔横担用专用挂具分别挂好承力索滑车、及拉网滑车。(2)将承力索、绝缘网等工器具在两端杆塔处连接好。承力索带电跨越网布置图2)展放承力索。承力索展放前应测量绝缘电阻,两极间距2cm,绝缘电阻不小于700M。粗、细引渡绳的绝缘电阻也要达到700M。在跨越档两端选择有地形的一端作为操作塔,承力索线盘放在跨越档操作塔外,并将承力索一端汇过承力索滑车。用专用射绳器将细绝缘引渡绳汇过被跨线路利用细绝缘引渡绳带张力先引渡粗绝缘引渡绳过被跨线路。利用粗绝缘引渡绳两端配合带张力引渡承力索越过被跨线路。在汇承力索的过程中,要防止承力索与带电线路的导线相碰,避免灼伤承力索。承力索汇过被跨线路后,两端连好,利用机动绞磨将承力索紧起来,带上一定张力。3)安装封顶绝缘网。(1)封顶网用专用小滑车连在承力索下,在一端操作塔上塔,操作塔端侧面护网最后上塔,另一端侧面护网从对端上塔。(2)封顶网上塔前应在地面用拉网绳连好封顶网、网撑和小滑车,利用机动绞磨将整个封顶网吊到塔上。(3)塔上每根承力索下上一人,配合另一端人员利用引渡绳将封顶网及本段侧面护网拉到设计位置。(4)从另一端操作塔拉本端侧面护网到封顶网处接头。(5)安装两侧面护网的同时,带上两端的预紧绳。(6)封顶网、侧面护网安装完毕后,利用机动绞磨调整承力索的弧垂,并利用预紧绳配合进行,同时按预定的预紧力利用预紧绳对两侧面护网进行固定。(7)调整完毕后的护网最下部考虑施工操作0.5M余度,应满足表的要求。顶网与带电体垂直距离表跨越架部位被跨电力线路电压等级110KV220KV无地线时封顶网与带电体垂直距离(M)2.53.0有地线时封顶网与架空地线垂直距离(M)1.52.0(3)跨越施工1)展放导引绳时,先用干燥绝缘尼龙绳从封顶网上汇过,再将尼龙绳的一端连上导引绳,带张力两边配合将导引绳引渡过封顶网,任何绳索过封顶网时都必须带张力。2)在施工过程中及展放导引绳过程,牵张场,导引绳均应设置良好可靠的接地。3)任何绳索、导、地线不得在封顶网上过久停留。4)施工过程中,信号传递必须畅通,必须设专人监视跨越封顶网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牵张场停车处理。5)施工现场超过5级风应停止放线作业有导地线临时锚固好。(4)封顶网、承力索的拆除当放线段内两段耐张挂好后,跨越档两侧塔附件安装完毕,尚未安装跨越档间隔棒时,利用已架好的导线做支撑逐步拆除封顶网、承力索。(5)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各种绝缘工具和绳索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在现场使用前必须对各种绝缘工具和绳索进行绝缘电阻测量,使用50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当兆欧表的两极间距2cm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700M。2)潮湿天气禁止搭设承力索护网,也不要进行承力网的拆除工作。3)承力索和各种绝缘绳索不得放置在潮湿的地面上,现场应使用塑料棚布做铺垫。4)搭设及拆除绝缘网时,塔上及带电线路下必须分别设置安全监护人。5)承力索汇过被跨线路后,在没有锚固时,操作人员禁止上承力索。没有特殊情况亦不要上承力索操作,特别是不要在被跨带电线路正上方作业。6)通过调整封顶网下的拉网绳使每相护网中线应与对应相的中线保持在同一垂直面内。7)导线没有平衡挂线以前,承力索护网不得拆除人员不能上导线作业。8)跨越档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值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旅行用品测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资产盘点管理办法
- java基本类型面试题及答案
- 情感诗篇细腻探幽-1
- 自然研学:观察力提升策略
- 招商投资面试题及答案
- tcl华星光电技术研发面试题及答案
- 后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个人考核总结
- 林科院面试题库及答案
- 催收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 T/CSIQ 8014.1-2018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阅读 第6课《怎么都快乐》(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系列(统编版)
- JT-T 329-2025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供应商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 三通四通尺寸数据及标准表
- 2025-2030年中国保暖内衣品牌市场动态及发展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年“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