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ppt_第1页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ppt_第2页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ppt_第3页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ppt_第4页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一、 安全接种 二、常见异常反应处理,一、安全接种,一) 概念 二)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三)实施种安全注射的主要环节及要求 四)在预防接种中,防保人员应如何避免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免疫安全 (Immunization Safety),免疫接种是广泛应用的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但没有一种疫苗是100%有效和安全的; 疫苗的大规模使用,相应疾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大众所关注的是接种疫苗所致的健康危险,而不再是否得病了。一次严重的副反应事件可迅速损害大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及降低覆盖率。,理想的疫苗 (Ideal Vaccine),能提供长期,最好是终生保护; 一剂次或少剂次; 价廉,满足大规模应用; 运输、保存时稳定、保效; 安全、无副作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定义: 涵盖从疫苗到接种操作整个过程 疫苗质量、疫苗储存与运输管理 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疫苗接种 规范化 注射器材的使用及用后处理,安全注射三要素,对接受注射的人不产生危害 对实施预防接种无危险 注射后的废弃物(针头、针管等)不会 给公众带来危害。,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概念,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 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书上岗; 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的回收、销毁,不安全注射行为及其危害,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注射器材使用不规范 - 一次性注射器购买途径不完善 -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 - 注射器使用后只更换针头再次使用,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一次性注射器材用后处理不规范 - 使用后将针头拔下 - 使用后随意丢弃(接种台上、垃 圾箱内及农田、河流、道路旁等) - 使用后作为普通废品卖掉 - 焚烧但污染环境,未烧尽的与垃圾 一起仍可造成危害。,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疫苗管理不规范 进货渠道不正规、使用劣质疫苗(价低) 疫苗不按冷链储运、疫苗接种对象掌握不严 接种操作不规范 接种差错,实施种安全注射的主要环节及要求,一)按照预防接种技术操作,二)实施安全接种,现场疫苗管理:冷藏放置 接种操作:按照要求“三查七对”实施安全注射 三查:健康状况、接种证、疫苗外观与批号有效期 七对:姓名、年龄、疫苗品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途径 注射要点:熟练掌握接种方法 接种记录:疫苗名、时间、批号、厂家、签字,三)接种后留观,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抢救设备的配备(氧气袋、抢救药品等),四)检查、开启疫苗,检查疫苗包装及外观,如安瓿破裂或疫苗出现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 的凝块或异物的一律不得使用。 确认疫苗的品名、批号、失效期及生产单位。 开启疫苗:用砂轮割锯安瓿颈部,消毒后垫干棉球掰开(注意不要面对儿童和家长,以免疫苗或玻璃碎片溅入眼内。),五)稀释、抽取疫苗,1. 检查和开启稀释液,方法同上。注意疫苗必须用其特定的稀释液稀释,不同的稀释液不能混用; 2. 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壁缓缓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3. 抽取疫苗。针尖应始终在液面以下; 4套上疫苗安瓿备用。安瓿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个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个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六)皮肤消毒,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2. 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 3. 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在预防接种中,防保人员应如何避免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不应将针头盖再盖上; 使用过的针头不应放在接种台上,而应放在防刺容器中; 在每一个接种台旁均应放置盛放医疗废品的防刺容器; 盛放医疗废品的容器不应装得太满; 不应拿着使用后的注射器在接种室内走动。,常见异常反应的概念及处理,内容,一、 概念及分类 二、反应的原因 三、常见反应的处置 四、反应的预防,概念,预防接种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概念,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定义: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健康损害。 群体性AEFI: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反应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概念,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WHO,关于疫苗安全的补充信息,2000) 对不久前接种疫苗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非由疫苗引起、但错误地与之联系起来的并发事件。 只要是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与接种疫苗有关或无关的一切情况都可视为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其它。 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反应,由疫苗的性质所决定,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特点:多属轻微;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 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上的障碍(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无后遗症。,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异常反应: 指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对异常反应定义的解释,必须使用合格疫苗( 正式批准注册、 通过批质量检验, 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流通渠道、 在有效期内使用、 疫苗冷藏储运符合要求) 必须实施规范性操作( 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经过资质认证、 正确选择接种对象、 接种操作符合规范、实施安全注射) 对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损害、事件相关的各方均无责任的药品不良反应,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偶合症:受种者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或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里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性反应。心因性反应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里因素有关,不是疫苗引起的。 不明原因:指疑似异常反应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确。,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疫苗本质因素 使用的因素 个体因素,一般反应全身反应,临床表现 发热 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 恶心、呕吐、腹泻等,处置原则 发热37.5 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 伴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热37.5 及时到医院诊治,一般反应局部反应,临床表现 接种局部红肿,伴疼痛 接种BCG:局部红肿化脓或溃疡结痂疤痕 接种吸附疫苗:硬结,处置原则 直径15mm 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直径1530mm 用干净毛巾热敷 直径30mm 及时到医院诊治 BCG局部红肿 不能热敷,无菌性脓肿,临床表现 注射局部红晕,形成硬结 局部肿胀、疼痛 轻者针眼处流脓 重者形成溃疡 未破溃前有波动感 轻者自行吸收 重者破溃排脓,有时深部溃烂形成脓腔,长期不愈,处置原则 干热敷,促进脓肿吸收 脓肿未破溃:抽脓,不宜切开排脓 脓肿破溃或空腔:切开排脓,扩创剔除坏死组织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冲洗伤口,引流通畅,过敏反应,临床类型 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 大疱型多形红斑 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阿瑟氏反应 血管性水肿,处置原则 停用可疑、相似疫苗 多喝水或输液,促进致敏物质排出 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支持疗法,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最为多见,接种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 全身多数大小不一风团,有的互相融合成片,多数为鲜红色。较大风团中央可呈苍白色。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速起速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严重者融合成片,有奇痒。 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哮鸣、咽喉水肿、声音嘶哑、鼻眼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发痒和结膜充血、流泪、眼痒 有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头痛、抽搐、意识丧失等神经系 统症状。,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接种后37天。色鲜红或暗红。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斑丘疹,可见于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多少不均,可散在发生或融合成片。 大疱型多形红斑:接种疫苗后68小时或24小时内注射局部及附近皮肤发生一至数个丘疹,并伴发热,35天后发疹处出现水疱,疱液淡黄清晰不浑浊是其特点。有些可伴同侧淋巴结肿大。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过敏性皮疹的治疗,轻症仅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治疗。 重症给予1:1000肾上腺素,剂量见“过敏性休克”,静脉输液急救,吸氧。也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现伴支气管痉挛应吸入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 喉水肿者立即喷入或雾化吸入1:1000肾上腺素,并可考虑皮质激素治疗 抽搐者尽快用适当药物镇静。 病情稍有好转立转院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过敏性休克,属于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发病呈急性经过,一般在输入抗原(致敏原)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病,出现胸闷、气急、面色潮红、皮肤发痒,全身出现皮疹,甚之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而弱,血压下降,呈昏迷状。,过敏性休克很少见 (预防接种后发生率为1/百万) 晕厥很常见,未经培训的人员会误诊晕厥/头晕为过敏反应,反之亦然 晕厥时给予肾上腺素是危险的 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过敏反应与晕厥的区别,晕厥(Faint) 过敏反应(Anaphylaxis) 病 因 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发病时间 通常在接种时或稍后 注射后530分钟 皮 肤 苍白、出汗、冰冷、湿粘 潮红、肿起发痒、皮疹、 眼睑浮肿 呼 吸 正常至深呼吸 因气道阻塞而发出有声 响呼 吸(喘鸣) 心血管 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 低血压,心动过速 胃肠道 恶心/呕吐 腹部痛性痉挛 神 经 一过性意识丧失, 意识丧失,俯卧时无应答 俯卧时应答良好 处 置 静卧,保温,输氧 肾上腺素为首选急救药,治疗,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51.0ml,小儿0.01ml/kg次,最大量0.33(1/3支)ml 。必要时重复注射,但不得超过3次。 吸氧、输液等。 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转院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过敏性紫癜,接种疫苗17d 起病急,接种部位紫癜病理改变 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炎及肾脏损害 皮肤紫癜 下肢、臀部多见 对称分布、分批出现 初为红色斑疹或荨麻疹样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 数h为深紫色红斑,中心点状出血或融成片状,稍凸出皮肤,压不褪色,可为出血性疱疹 1-4w自然消退,部分数d内甚至数年内反复出现 可伴头面部、手足皮肤血管性水肿,阿瑟氏(Arthus)反应,重复多次注射 注射局部发生急性炎症 7-10天局部组织变硬 明显红肿,轻者直径5.0cm以上,重者扩展整个上臂 一般持续3-4d,不留痕迹 个别重者轻度坏死、深部组织变硬 最严重者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坏死和溃烂,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服苗者VAPP 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AFP,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灰 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 服苗接触者VAPP 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AFP,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 麻痹后未再服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BCG淋巴结炎,临床表现 接种后2-6个月 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 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抗酸杆菌阳性,BCG株 淋巴结组织检查呈结核病变 治疗 淋巴结肿大 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 用异烟肼粉末或加利福平涂敷 大龄儿童可链霉素局部封闭 脓疡破溃趋势 及早切开,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 脓疡自发破溃,用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癔症(心因性反应),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 运动障碍:阵发性抽搐、下肢活动障碍,四肢强直 感觉障碍: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 视觉障碍:视觉模糊、一过性复视或一过性失明 精神障碍:翻滚、嚎叫、哭闹 其它:阵发性嗜睡,处置原则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 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 暗示治疗 物理治疗 尽可能在门诊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