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_第1页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_第2页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_第3页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_第4页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6 页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为了最大限度地挽救153名被困职工的生命,2009年3月28日-4月6日,在山西王家岭煤矿展开了一场矿难大营救。由于井下抽水进展缓慢,救援情况复杂,救援指挥部于3月29日18时决定采取垂直钻井救援办法,通知山西省煤炭地质副总工程师、山西省政府联系专家李振栓到现场。李振拴于18时40分搭车从太原出发匆忙赶赴救援指挥部。23时30分到达后,他同其他专家马上讨论救援方案,把制定方案的重点放在了快速降低水位上,决定在积水巷道最低处对应的地面往下打两个钻孔。通过钻孔,将巷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入到距巷道80米以下的奥陶系含水层内。该方案向救援领导组汇报后,立刻得到批准,此时已是3月30日零时30分。方案虽然批准了,施工队伍也马上就要进场了,但李振拴整整一宿未合眼,他在思索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尽管山西在灰岩地区的成井率高达70%80%,但本次钻井必须是百分之百成功,否则就会延误救援时间,责任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失误。天快亮时,他的手机又响了,省煤炭地质局白秀平书记、潘增武副局长等到了现场,要求必须尽快确定井位,钻机马上就到。在第一个井位确定后,省煤炭地质局114勘察院李新民院长带领钻机人员开始平整场地,李振栓和史志国、马召源,卫继周、张胤彬、吴文敏等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又在开拓平面图上详细查找第二个孔的位置,发现在辅助运输巷北部巷道处打孔有以下有利条件:1.孔位附近预计积水深度2米左右;2.共有4个作业点77名被困工人;3.距出水点较远;4.人员有时间逃生和向此方向聚集的可能。李振拴当即建议将第二个孔由原来设计的漏水孔改变为通风及食物通道孔。经实地测量,2号孔被确定在辅助运输巷内距巷道北头1400米处,并通过GPS在地面确定了位置。李振拴受专家组的委托,起草了建议稿,经专家组讨论后最后形成建议意见。3月30日23时30分,指挥部批准了专家意见。经过省煤炭地质局148勘察院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2号钻孔进尺251.8米。4月1日上午9时18分,这条生命信息通道终于打通了。正如王君省长所讲,李振拴设计的2号钻孔是一个通风通道、信息通道、生命通道,收到了“一孔三用”的效果。2号钻孔是通风通道:一是排气作用,从4月1日9时18分到4月2日6时,共排气20多个小时,总排气量约6万立方米,解决了井下被困人员呼吸困难问题;二是通风作用,当井下贯通后,该井由排气转变为进风,给井下被困人员提供了新鲜空气,并起到了降低瓦斯浓度的作用,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2号钻孔是信息通道:发现有井下敲击钻杆的声音,并有湖南籍工人龚长中在钻杆上绑了铁丝,充分证明井下有生命迹象,完全起到了井上井下信息沟通的作用。这不仅树立了井下被困工人活下来的信念,而且更加坚定了地面抢险救援人员的决心,也使被困工人家属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安慰。2号钻孔是生命通道:从4月2日16时50分到4月5日11时,通过采用各种方式分7次向井下输送营养液、牛奶共计560余袋。从2号钻孔所在辅助运输巷内解救出的106名被困工人,升井后他们体征良好。以上是王家岭矿难垂直钻井救援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曾参与过矿山地质垂直救援论证的我,认为防灾减灾工作最终还得靠技术。在灾难来临后,只有靠科学的救援方案和技术,才能取得防灾减灾工作的最好效果。王家岭矿难实施垂直钻井并取得成功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其经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实施地面快速垂直钻进技术在国外已实现了技术突破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002年7月24日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井下9人被堵在采掘工作面,距离地面垂直深度300多米。当时当局应用快速钻机从地面进行钻孔救人,48小时完成钻孔施工,用小钻孔给灾区人员供氧,实现通讯联系,用大钻孔下放吊桶将9人全部救出地面。2003年元月16日澳大利亚西部霍尔斯克里克一煤矿发生一起冒顶事故,并伴有含水地层的涌水事故,有2名矿工被困井下,他们使用快速钻机在26小时内钻进287米,准确透巷并与2名被困人员取得联系,最后实施扩孔下放吊桶,使2名人员成功获救。二、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在左云5.18矿难钻井抽排水方面取得了成功。2006年左云“5.18”透水事故发生后,当时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从一开始没有认识到地面垂直钻井进行抽排水的重要性,在靠井下排水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前提下,5月29日决定实施地面钻井从井下排水。决策后,省煤炭地质局矿山地质应急救援中心立即抽调分布在长治市114勘查院的T685WS型车载钻机及30余人施工人员火速赶往施工现场。从5月30日到6月8日,采用大口径快速钻井技术完成了4口抽水井任务后,通过日夜抽排水,井下涌水水位才明显下降,巷道积水状况明显改观。三、在矿山地质垂直救援方面山西省煤炭地质局进行过专家论证。2008年12月25日,由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在省煤炭地质局召开了矿山地质垂直救援可行性报告专家论证会。经过与会专家的分析、研究、论证,认为在我省加强矿山抢险垂直救援队伍建设,采用大口径钻井地面垂直救援是在适宜条件下的一种救援方案,根据国外成功先例,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实用的,是我国现有矿山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组织,可以实现其设想锁定“井下被困职工”具体位置,利用先进的钻井技术,从地面向具体定位点快速钻井,井筒可选择两种井径,一是选择300500井径,设定井深,实施快速钻进,先解决被困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