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_第1页
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_第2页
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_第3页
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誉 弱 实 务 探 讨 节 目 与 媒 体 研 T V 2 - 0 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 互动性探讨 以大连电视台为例 郭毅,孙小兵 (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 1 6 0 0 1 ) 箱蔓:近年来,新媒体对中国电视产生巨大冲击,电视逐渐步入T v 2 0 时代。在现实语境下, 藤增强电视节臻互动性不断被提升到电视节目制作运营的战略高度。本文以大连电视台为例,通过对 大连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实践的分析和探讨,进而窥射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的未来走向 和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连电视台 电视互动性T V 2 0 近些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电视媒体的冲击巨 大,以至于电视由传统时代迅速向T V 2 O 时代迈进。在这个 过程中,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再到地方城市台各频道,都推出 了大量的集“交互性( 互动性) ”、“参与性( 体验性) ”、“对等 性”为一体的电视节目,取得了良好的评估效果。而这些节目 所表现出的特性恰恰是T V 2 O 时代的题中之意。笔者认为,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增强互动传播意识、加强电视节目互 动性是城市电视台迎合T V 2 0 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电视 台迅速提升节目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对策。 一、再谈“互动” 如今“互动”已并非新鲜词汇。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 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学的范畴,进而延伸到各个学科、各 个领域。在近几年的电视批评中,“互动”一词一再被拿出来 “说事儿”,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互动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打破 单向传播,迎接新兴媒体挑战的重要应对策略”( 孙湘源,胡 志萍,2 0 0 6o 末南馅挫2 0 1 0 年第6 期( 总第7 0 期) 关于电视互动性的研究,前人的著述较多。在国内,系统 论述电视互动性的文献主要有福建师范大学沈文峰的硕士 学位论文中国电视的互动性研究、安徽大学余月玲的硕士 学位论文电视节目互动观念的确立及互动方式的拓展、李 长锁和刘军发表在新闻传播上的电视节目的互动性浅 议 、文国刚发表在东南传播 上的我的电视我做主电 视节目互动浅谈等。对于前人的共识,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但为了接下来的探讨,在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电视“互动” 概念上的两个问题多用些笔墨,加以篱清。 第一,电视“互动”既强调意识,又强调技巧。 这一点在学术界对“互动”一词的英文书写上是显而易 见的。福建师范大学沈文锋的 则认为“互 动”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 n t e r a c t i v e ”。事实上,前者强调作为 意识观念的互动,它应当涵盖一种制作节目、运营节目和欣 万方数据 推进创瓤理论探索创新实践 赏节目的态度或思想。而后者强调作为技巧的互动,它是一 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是节目中的元素,甚至是完全意义上的 “i T V ”( I n t e r a c t i v e T V ) 。所以,电视领域中的“互动”,既是内容 的,又是形式的,既强调传播效果,又强调传播价值。 第二,电视“互动”并不是自网络时代而来的。 有学者认为,电视“互动”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科技的 发展而产生的( 黄欣,2 0 0 7o 这种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因 为,远在电子计算机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诞生之前,观众就 已经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器自主选择电视节目了。这种选择 性的媒介内容接触行为完全可以被视为最基础、最原始的电 视“互动”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电视“互动”的探 讨,没有必要非得和计算机技术联系到一起,尽管他们之间 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主要矛盾。 = 、大连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得以实现的社会学背景 “互动”最初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领域的概念被正式提 出的。德国社会学家G 齐美尔在1 9 0 8 年所著的社会学 一 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此后产生了诸多“社会互动” 理论,如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 研究电视“互动”得以实现的社会根基,就是要深入了解 电视“互动”的传播环境,回到电视“互动”实现的土壤里,用 社会学的视点观照电视节目“互动”得以实现的条件性。 大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被称为“北方香港”、 “中国的班加罗尔”,是东北亚航运中心,东西方信息交汇的 地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连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大连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这样说并不代表大连是一 座年轻人占大多数人口比例的都市,更不代表大连像北京那 样满大街没有几个操本地口音的人。相反,大连的年轻人口 比例只占城市总人口的微小部分,而且市区内保留着众多本 地原住民。这些原住民自闯关东起就世代居住生活在大连。 他们操着一口典型的辽南胶东话( 大连方言) ,习惯吃海鲜, 乐于打滚子。正是他们,构成了大连本土电视节目的主要收 视人群。而对于媒体,他们有着很高的参与兴趣。笔者曾对此 做过实证调查。在大连市内四区( 中山区、沙河口区、西岗区、 甘井子区) 随机抽取的1 0 0 名1 8 至5 0 周岁市民中,有高达 7 8 的受调查市民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媒体互动。 此外,大连的经济是东北首屈一指的。较高的经济科技 实力,为电视节目“互动”的实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支 撑。与此同时,电视节目中的诸多互动元素,也促进了经济实 体的发展,如S P 运营商通过短信参与互动话题的方式获得 经济利益。 三、大连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的现状 在大连电视台的电视节目谱系中,互动性最明显的是两 类节目:娱乐节目和新闻言论节目。在大连电视台的几十档 节目中,这两类节目的“互动性”最具有典型性。 ( 一) 娱乐节目的“互动” “互动”对媒介内容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恰恰符合了娱乐 节目的“娱乐”本质。 O N G N A NC H U A N B O 实务探讨 节目与媒体研究 如果回想大连电视台互动性娱乐节目的渊源,可以追溯 到2 0 0 0 年。那一年,大连电视台经过改版整合,创立了第三 套频道( 也就是公众频道,即现在的公共频道) 。伴随该频道 的诞生,一档参与性极强的电视节目 走进了大 连观众的视野。该节目晚间播出,所谓“对抗”,主要是游戏竞 技。场外观众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参与到电视节目设定的电 子游戏的竞技中。这档电视节目就好比是一台电脑游戏机, 参与者是观众,中间有主持人串场和解说,电视画面就是玩 家玩游戏的实时画面。也可以这样理解, 的媒 介内容主要是由电视观众( 参与者) 生产出来的。这样的节目 虽然不见得有多少科技含量,但至少可以充分体现出“互动” 的意识,尽管那个时候,“互动”一词并不像如今那样司空见 惯。 大连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文体频道的品牌栏目 一样,步步为赢也是一档游戏 竞技类节目。它把大连人几乎人人会玩的“滚子”( 一种扑克 打法) 搬上了电视屏幕。每期的内容就是看着海选出来的热 心好玩的观众现场比拼打滚子。这种节目非但没有使观众感 觉乏味,反倒趣味不减,主要还是得益于“互动”带来的不确 定性。使得观众看步步为赢就像看足球比赛一样,热热闹 闹,连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 与 、经济生活频道 就曾 探讨过“大连制造”的话题。 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议程设置”的问题,这使得新闻、 言论性节目“互动”实施的可操作范围狭小( 也就是说,观众 不可能自由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对于“议程设置”的研究 已经超越了本文要探讨的论题,在此只好匆匆带过。 观众生产新闻言论节目的媒介内容在大连电视媒体也 是略有涉足并曾出现过短暂春天的。 原来有一 2 。1 。年第6 期( 总第7 。期) I 誊鸯馋毽 。 万方数据 雾i 辛i 节l 目 与 始毒 辚; 黝j 段时间,接受百姓D V 作品。选取一些比较好的百姓自拍的 D V 新闻作品在节目中播放,并视情况予以稿费。 大连电视台原来有一档互动性比较强的言论节目( 今晚 不一样 ,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我的今日之最比较像。 当时网络“播客”很流行, 自诞生之日起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反响是不容 小觑的。 ( 二) 拓宽互动手段:单一互动向多维化互动转变 现在的互动手段还是大体局限在有限的那么几种,诸如 热线电话、互动话题、观众现场参与( 包括草根选秀) 、有奖竞 猜。所谓“互动无处不在”也暗含了“互动手段无处不在”的意 思。除了上述几种已经被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使用“烂熟” 的方式之外,还可以继续拓宽节目互动的手段,使单一互动 向多维化互动转变。 隶南钨挫2 0 1 0 年第6 期( 总第7 0 期) 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大连电视台官网,以网络为延 伸,弥补电视互动不足。可以严厉的指出,大连电视台官网的 互动性本身就不强。充分利用好电视台官网的前提就是加强 网站本身的互动性。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官网“央视网” 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原先有 一档栏目叫 。在这档被称为大陆第一档完全 “互动式、参与式”的电视节目中,除了有效利用网络( 央视 网) 进行当期节目话题的讨论,还专门设立了讨论区,供参与 者进行其他非当期热点话题的讨论。央视网还为每一档品牌 栏目开通了博客,观众可以在上面发言,对节目提出建议、意 见和其他评论。按照这样的思路想下去,一些其他媒体像手 机以至于户外媒体也是可以用于电视互动的。 其次,开发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 可以用作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这样做,一方面有利 于形成媒介产业链,另一方面有利于电视节目培养固定受 众。现在大连电视台也常常会在一些小范围内免费发放一些 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如印有节目或频道l o g o 的文化衫( T 恤) 、台历、吉祥物等。这些物品通常作为纪念品或者奖品免 费发放给热心观众。这显然还不够。除了上述的这些,还可以 开发一些与节目相关的参与性强的东西,如电子游戏、手机 游戏、书籍、食品、甚至培养性课程、素质拓展训练等。当然, 这些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不见得是免费的。当观众通过各种 各样形式的互动与电视节目建立依赖关系时,是愿意花钱购 买与自己习惯收视的节目有关的东西的。这就像在当今这个 “大众狂欢”的时代追捧明星,杂七杂八的娱乐“星闻”也门庭 若市。当一档电视节目成长为特定受众心中的明星,它前进 的每一步都注定饱受着“粉丝”们的关注。 本文是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 剐省级) “城市电 视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 0 9 D L S K l 0 9 ) 一”“缓 【1 】孙湘源,胡志萍互动:电视传播的新趋势【N 1 中国新闻 出版报,2 0 0 6 ,2 ( 1 5 ) :0 0 2 : f 2 】黄欣广播互动性节目的作用浅析羽新闻传播,2 0 0 7 , ( 1 0 ) :6 2 3 1 A r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h eK i l l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I n t e r a c t i v e T V ? O r IL e M y W i r e B e c a u s e l A m I nL o v e W i t h T VS e t ” p 】C l i a Q u i c o 作者简介: 郭毅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要研究方向 为电视批评和新媒体。 孙小兵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 任。多年担任大连电视台监评员。 万方数据 TV2.0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TV2.0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 台为例台为例 作者:郭毅, 孙小兵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01 刊名: 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10,(6)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参考文献(3条) 1.孙湘源.胡志萍 互动:电视传播的新趋势 2006 2.黄欣 广播互动性节目的作用浅析 2007(1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