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隔淋巴结,一、概述,呈现无强化的软组织密度影,低于血管密度,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能像血管那样向外延伸。 CT能较好地显示纵隔淋巴结; 由于淋巴结分布复杂,大小不一,给分析纵隔的CT图像带来一定困难,常致误诊。,二、纵隔淋巴结的分群、分区,(一)解剖学分群之一 按位置分四群: 1. 纵隔前淋巴结 位于纵隔前份,大血管附近, 又可分左、右群。 (1)左群 位于主动脉弓周围,称为主动脉淋巴结。 一般36个,可多至10个。收纳左肺上叶、 气管、心包、及心脏左半等部位的淋巴 管,汇入左支气 管纵隔干。左肺上叶肿 瘤常转移至主动脉弓淋巴结,进行根治 手术时应将其清除。,(2)右群 位于上腔静脉周围,也称静脉前淋巴结,有 25个,可多达10个。收纳气管、心包和心脏 右半的淋巴管,汇入右支气管纵隔干。 2.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根据部位又可分五组: 肺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 肺淋巴结 位于肺实质内,在肺叶支气管和肺段支 气管的分支处,每侧多达1821个,收纳 肺组织内的深淋巴管,输出管沿各级支 气管走向肺门,汇入支气管肺淋巴结。 支气管肺淋巴结 位于肺门处,肺血管与支气管之间 又称肺门淋巴结,有35个,收纳 肺的浅、深淋巴管,输出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上、下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位于左、右主支气管分杈出的下方,又称气管杈淋 巴结,有25个,可多至10个,常连结成块,收纳 左、右肺下叶、右肺中叶和左、右肺上叶下部的淋 巴管,并接受食管和心脏左半的部分淋巴管,输出 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该淋巴结群是左、右 肺淋巴交通的桥,两侧肺癌均可侵犯此结。 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 位于气管下段两侧与左、右主支气管之间,两侧各 有36个淋巴结,收纳两肺的淋巴管,并接受左、 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的输出管, 注入两侧的气管旁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沿气管两侧排列,各有3个淋巴结,收纳气管支气管 淋巴结、两侧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接受 食管、气管、咽、喉及甲状腺的淋巴管,输出管沿气 管两侧上行,参与形成支气管纵隔干。 3.纵隔后淋巴结 位于心包后方、食管胸段的两侧,以及食管与胸主动脉之间,共有812个淋巴结。主要收纳食管、心包后面及膈后部和外侧的淋巴管,输出管大多直接注入胸导管。 4.心包前、外侧和肺韧带淋巴结 心包前淋巴结位于心包前面,有14个,有时缺如。心包外侧淋巴结位于心包和纵隔胸膜之间,沿心包膈血管排列,每侧有23个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下肺静脉的后方,每侧13个。,(二)解剖学分区之二 9区 以气管中线分为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分为8个区,单数在右侧,双数在左侧。 1、2区在主动脉弓上方,相当于气管旁淋巴结; 3、4区平主动脉弓,相当于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 5、6区气管支气管区,相当于肺门淋巴结; 7、8区是肺内区,相当于肺淋巴结; 9区是气管杈下方,相当于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二)临床分区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对于临床肿瘤诊治,特别在放射诊断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临床常用的二种分法如下: 1. 美国胸科协会(ATS)分区法 12区 (1)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区) 位于气管中线右侧、 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肺尖平面之间。 (2)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区) 位于气管中线左侧、 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肺尖平面之间。 (3)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区) 位于气管中线右侧, 上自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下至奇静脉弓的远端。,(4)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R区) 位于气管中线左侧、上 自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下到隆突平面,外侧与主- 肺动脉窗相连。 (5)主动脉肺淋巴结(5区)包括主动脉弓下和主动脉弓 旁两组淋巴结。 (6)前纵隔淋巴结(6区) 位于升主动脉和头臂干前方。 (7)隆嵴下淋巴结(7区) 位于气管隆嵴下方、肺门前 方。 (8)食管旁淋巴结(8区) 在隆嵴下区平面以下,食管 中线左侧(8L区)或右侧(8R区)。 (9)左、右肺韧带淋巴结(9区) 肺韧带内。,(10)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10R区) 位于气管 中线右侧,从奇静脉弓平面到右上叶支气 管起始处。 (11)左支气管周围淋巴结(10L区) 位于气管 中线左侧,在隆突和左上叶支气管之间, 内侧至动脉韧带。 (12)肺内淋巴结(11R、11L区) 位于两肺内支 气管周围。,2019/8/6,13,可编辑,2. 美国癌症分期及结果报道协会(AJC)分区法 将纵隔淋巴结分为14区:上纵隔上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前纵隔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主动脉下淋 巴结;主动旁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食 管旁淋巴结;肺韧带 淋巴结;主支气管淋 巴结;叶支气管间淋 巴结;叶支气管周围 淋巴结;段支气管周 围淋巴结;亚段支气 管周围淋巴结。,三、纵隔淋巴结的断层解剖 1、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平面 前纵隔淋巴结(6区)位于血管前间隙内,可分左、右群。左群常位于左颈总动脉起始处左前方,或沿左头臂静脉排列;右群见于右头臂静脉前方,较常见,数目较多,老年人常钙化。在气管左、右侧分 别可见左上气 管旁淋巴结 (2L)和右上气 管旁淋巴结 (2R)。,2、主动脉弓平面 前纵隔淋巴结(6区)可见,位于胸腺右叶的前方。在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可见2个右下气管旁淋巴结。上腔静脉后方与气管前方之间为一低密度三角区,称气管前间隙,常见直径小于7mm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3、主肺动脉窗层面 于上腔静脉前方的血管前间隙内可见3个前纵隔淋巴结(6区 ),此处淋巴结 在断层标本恒定存在,至少1个。 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10R)位于 上腔静脉与气管杈之间,奇静脉 弓内侧。在气管杈左侧与动脉韧 带之间可见左下气管旁淋巴结 (4L)。与动脉韧带外侧,左肺 动脉第1支周围有3个主动脉肺淋 巴结,于气管杈后方,食管右侧 可见有食管旁淋巴结。,4、肺动脉杈和隆嵴下间隙平面 气管已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在隆嵴下间隙内可见一巨结,为隆嵴下淋巴结(7区),为纵隔内做大、最常见的淋巴结, 通常有34个淋巴结融合而 成。在左肺动脉外侧、左 肺尖后段支气管的内侧可 见一主动脉肺淋巴结(5区) ,而作支气管旁淋巴结 (10L)则居左主支气管的 外侧。,5、右肺动脉和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肺动脉后方和食管前方仍可见隆嵴下淋巴结(7区),左、右肺 门内可见左、右支 气管肺淋巴结(11L, 11R)。,6、上肺静脉层面 此层面可见食管两侧的食管旁淋巴结(8R,8L),左、右肺门内可见左、 右支气管肺淋巴 结(11L,11R)。正 常CT图像上,上 述淋巴结罕见。,四、易误诊为淋巴结肿大的纵隔结构,(一) 纵隔血管 1.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后方,自左向右在食 管和气管后方倾斜行走。正确诊断的 依据是头臂干较正常为小。 2. 右主动脉弓 3. 左肺动脉:类似主动脉肺动脉窗内淋巴结 4. 左头臂静脉:其大小、形态变异很大,类似增大的淋巴结 5. 右侧上肋间静脉:类似增大的后纵隔淋巴结。 6 .左侧上肋间静脉:可类似主动脉外侧增大的淋巴结。 7. 永存的左上腔静脉:注入冠状窦 8.奇静脉:奇静脉扩张后类似气管前和隆嵴下增大的淋巴结 9.上肺静脉:类似气管旁淋巴结增大,(二) 心包上隐窝:主动脉后隐窝在50%病例中表现为弧线状、新月状或三角形水样密度结构。15%病例,该结构较大而类似增大的淋巴结,主动脉前隐窝也可类似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 (三) 左、右心耳 左心耳的顶部位于主动脉的后外侧及左肺静脉的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气象知识在事业单位招聘中的重点与模拟题
- 2025年安徽省(安管人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B证上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股票投资分析与交易技巧预测试题集
- 2025年物流工程师面试题及解答指南
- 2025年农村金融服务与管理人才招聘面试题集与解析
- 桥梁基础知识课件
- 浙江诸暨市牌头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环境艺术设计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漂白水洗猪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模块十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课件)-中职高考《机械制图》一轮复习(高教版第5版)
- DB13-T 6050-2025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红火蚂蚁咬伤急救
- 再回首二部合唱简谱金巍
- 202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的真题卷(附答案)
- 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估刘连珂
- 道路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 AI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 证券行业智能化投资组合管理方案
- 地理与劳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