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目的要求,1、了解痉湿暍三病的概念和合篇意义。 2、熟悉金匮所述痉病与暍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 3、掌握湿病的特点、治疗原则及其辨证施治。 重点条文:原文第11、12、20、21、22 条。,概说,病名 痉病、湿病、暍病,合篇原因 由于初起多从太阳病开始,都具有太阳表证,在病因方面又多为外邪引起,所以合为一篇论述(病因、症状)。,概说 病名解释,痉病: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病在筋脉。外感内伤都可致痉。本篇讨论的是外感风寒、风湿所致为主,与温病热盛或津伤所引起的痉厥有所不同。故治法亦与养阴熄风不同。,概说 病名解释,湿病:湿是六淫之一,以病因而命名。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证,病在肌肉关节。一般有外湿和内湿的分别,且多兼挟他邪,如挟风、挟寒、挟热之类。本篇主要论述外湿及其兼证。,概说 病名解释,暍病:暍,音谒,为伤于暑邪致病。也是根据发病原因而命名,后世称为“暑病”,以发热自汗、烦渴尿赤、少气脉虚为主证,每易兼寒挟湿。篇中中暍、中热之说,意义基本相同,均属外感伤暑范围,与后世说的由于烈日下远行,猝然昏倒之中暍(或称中暑)有所不同。,痉病主要内容,病因 证状与脉象 痉病分类 证治 预后 小结,痉 病,一、病因,(一)误治成痉 (二)感受外邪致痉 本篇所述与后世所说的内伤而痉有所不同。(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热盛伤津等),痉 病,(一)误治成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原文第4、5、6条),提示:以上三节说明误施汗下,伤津亡液,可以导致痉病。 讨论: 太阳病、发汗太多 风病误下复汗 津液亏耗,筋脉失养而拘 痉 疮家误汗,痉 病,(二)感受外邪致痉,为何感受了风寒邪气能导致“痉病”的发生? 1.太阳主一身之表,客邪侵袭时,太阳首当其冲。邪阻太阳经脉,则出现头项强病(太阳病经证)。 2.由于患者体内津液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复感外邪,或遏于太阳,或凝滞于少阴,或传入阳明化燥化热,以致焦灼伤筋,皆能导致痉病的发生。(内因),痉 病,二、证状与脉象,(一)证状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原文第7条),痉 病,(二)脉象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原文第9条),湿郁,阳气不行,太阳经证,热象,疑问,内经: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本病病因的个人观点,本条是风寒热挟湿为患,病位在太阳阳明,“若发其汗者其脉如蛇”二十五字不必去掉。理由是: 内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身热足寒”用风寒化热不好解释 条文后有“寒湿相得”的明文 千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痉 病,(二)脉象(第9条),词解:直上下行:略 提示:指出痉病的主脉 讨论: 1.对“如”的不同理解,痉 病,说明,2.“按之”如何理解? 脉较沉 非指沉脉,指诊脉时应稍加指力 弦紧有力,重按不减,可与虚寒区别 脉沉紧,与太阳伤寒的浮紧不同,对“如”的不同理解,a/读为“而”,“如” “而”二字古时互用。 b/读“如”,说明紧与弦分别不大,仲景脉学常常紧和弦不分。 c/读“如”,意为“象”,“差不多”,标点则应为“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意为脉如绷急的弦一样弦紧。,痉病主脉,脉经:痉病脉紧伏,直上下行,说明痉病的脉是沉而弦的。 第5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痉 病,三、痉病分类,(一)太阳痉病 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原文第1条) 柔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原文第2条),痉 病,(二)阳明痉病(原文第13条),刚柔,刚柔之义,丹波元坚:盖刚柔乃阴阳之义,阴阳乃虚实之谓,表实故称为刚,表虚故称为柔。 刚痉:表实无汗(寒邪偏盛) 柔痉:表虚汗出(风邪偏盛),痉 病,四、痉病证治,(一)柔痉证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原文第11条),痉 病,(二)刚痉证治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原文第12条),(三)阳明里实成痉,(一)柔痉证治(11条),词解:身体强,几几然 提示:论述太阳柔痉的证治 讨论: 1.条文分析 太阳病,其证备:太阳表虚诸症 身体强,几几然:痉病见症 脉反沉迟:脉不浮(津伤,筋脉失养) 2.与桂枝加葛根汤比较:,痉 病,比较,伤寒论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症状 项背强几几:轻桂枝加葛根汤 身体强,几几然:重栝蒌桂枝汤,痉 病,药物 葛根:解肌桂枝加葛根汤 栝蒌根:生阴分之津栝蒌桂枝汤,(二)刚柔证治,提示:论述太阳刚痉的证治 讨论:1.条文分析 太阳病,无汗:太阳表实证备 小便反少:与津液不足有关 气上冲胸:邪阻其表,无汗,邪不得外出;小便少,邪不得下达,故邪气上冲 口噤不得语:经脉拘挛,将成痉 欲作:突出本条之痉病为邪在太阳之表,欲作之初,并非已作之后;津液虽伤,但气上冲胸提示,邪气有欲达之机,并非全属筋燥痉强之候。 2.运用:略,痉 病,(三)阳明里实成痉,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原文第13条),痉 病,提示:论述里实成痉证治 讨论:条文分析 痉为病:未冠“太阳病”,无表证 胸满:胸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 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热盛伤津,筋脉拘挛 可与、得下止服:应急法,非常规,五、预后,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原文第3条)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原文第8条) 痉病有灸疮,难治。(原文第10条),痉 病,讨论: 1.脉沉细:邪盛正虚,预后较差 2.痉病有灸疮:倒装文法 3.8条:难解,六、痉病小结,病因:外因风湿、风寒之邪 内因津液不足 病位:伤及太阳筋脉 症状: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 主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治疗:柔痉栝蒌桂枝汤 刚痉葛根汤 里证急下存阴大承气汤,痉 病,湿病的特点,来源广 病程长 湿邪浸润可弥漫三焦内外 湿邪易与其它病邪结合 辨证困难 湿邪还可进一步发展为痰为水为饮,湿 病,2019/8/6,26,可编辑,湿病主要内容,湿 病,成因 治则 分型治疗 附:风湿发黄辨证,一、成因,无专门条文,但相关论述很多,如: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汗出入水中浴。 总之,湿的来源广,气候如夏季潮湿太重,雾露伤人,环境如居处潮湿,其它如淋雨、涉水、汗出沾衣、汗出骤然投入冷水洗浴以及饮食不洁等,都会引起伤湿致病。本篇所述以外湿为主。,湿 病,二、治则,(一)湿邪在表“当汗出而解”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原文第18条)湿性粘滞难以骤除,湿 病,(二)湿邪在里,当利小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原文第14条),【讨论】 汗出之后为什么湿仍不去? 外感风湿,大都首犯肌表,客于肌腠,流注关节,卫外之气痹阻,故一身尽疼痛,治当汗解。但是汗出之后为什么湿仍然不去呢?要从两方面考虑: a/一为汗不得法:当微汗而大汗,风为阳邪,易于表散,大汗风邪可去;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而难骤除,故非峻汗可除; b/二为气候关系:加上阴雨连绵,湿气更重,是故不愈。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治外湿宜微发其汗,同时还要兼顾阳气,切忌大汗伤阳,加重病情。,(二)湿邪在里,当利小便,词解:湿痹,提示:论述内外合邪的湿痹证候及治疗原则,讨论: 1.为何说是内外合邪? “太阳病”三字,可知是为表证 脉沉为在里,细脉主湿 2.里湿为何当利小便? 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亦除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 病,“痹”是闭塞不通之意。“湿痹”是指湿流关节,痹塞不利而疼痛的一种病证。,三、分型治疗,寒湿伤于上 寒湿在表 风湿在表 风湿表虚 风湿表阳虚 风湿表里阳虚,湿 病,(一)寒湿伤于上的辨治,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原文第19条),湿 病,讨论: 1.脉大如何理解?寸脉浮 2.此处的湿应理解为雾 湿伤于下,雾伤于上,(二)寒湿在表,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原文第20条),湿 病,讨论: 1.身烦疼:因痛而烦,并非有热象 2.以方测证: 以麻黄汤加味: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 用白术:有湿,见苔白或腻,身重痛 3.运用:寒湿在表之水肿、肺炎、关节炎等,(三)风湿在表,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原文第21条) 词解:日晡所 讨论: 1.条文分析:共分3部分 一身尽疼:风湿在表之候,可能伴发热微恶风寒、无汗等证 日晡所剧:日晡发热属阳明,是风湿势将化热之候,可能伴口渴、小便微热等证 2.与麻黄加术比较:,湿 病,3.运用:关节炎、肾炎、肺炎、皮肤病等,麻杏苡甘汤汤证小结,证:湿家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伴微恶风寒、无汗、口或渴而量不多,小便或有热感,苔白或微黄,脉浮兼数;亦有表现为先寒后热、汗出热解,伴身体疼痛、脉浮数者。 理:风湿郁表,传里化热。 法:解表祛风胜湿,佐以清化。 方:麻杏苡甘汤。,比较,湿 病,麻黄加术汤 麻杏苡甘汤,病因,身疼烦寒偏重,湿邪在表,身尽疼寒偏轻,寒热症状,无热,寒重,日晡所剧为化热倾向 病已涉阳明,用药,寒重 麻黄用三两,寒轻 麻黄用半两,(四)风湿表虚,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原文第22条) 讨论: 1.为何是风湿在表:脉浮、身重 2.为何是表虚:汗出恶风 3.运用:本方不仅治风湿,而且治风水,有表虚,或无表证仅有气虚均可。 本方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除用于治疗水肿、风湿病外,还可用于治疗蛋白尿、汗证、泄泻、体虚易感冒、肥胖症、高血脂证,甚至有治疗荨麻疹的报道。,湿 病,要点,辨证要点,湿 病,1汗多,动辄汗出,汗出不彻,汗出恶风 2身重 3脉浮 4舌苔偏厚,伴随症状,1身痛或关节痛,变天时加重。 2身肿,多为头面部先肿。 3口粘。 4胸闷气短。 5腹胀,餐后加重。 6小便不利。 7大便稀溏,粘腻不爽,次数增多;易腹泻。 8精神不振,头部昏沉。 9容易感冒,特别怕风。 10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印。,湿 病,(五)风湿表阳虚证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原文第23条),湿 病,1.桂枝附子汤: 病因: “风湿相搏”提示风偏盛,不能忽视寒。 表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 阳虚:脉浮虚;以方测证(附子) 不呕不渴:鉴别诊断,说明无里证,2.白术附子汤: 大便坚,小便自利:相对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而言,说明是表湿而非里湿。 白术:本经主风寒湿痹;别录除皮间风水结肿。可知白术既治里湿,也治表湿。,讨论:,(六)风湿表里阳虚,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原文第24条),讨论: 1.为什么是表里阳虚? 恶风不欲去衣,汗出或身微肿:表阳虚 短气,小便不利:里阳虚,湿滞于内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风湿寒痹于关节筋脉,湿 病,讨论(甘草附子汤),2.三个附子的比较 桂枝附子汤:表阳虚,风偏胜 白术附子汤:表阳虚,湿偏胜 甘草附子汤:表里阳气皆虚,风寒湿俱盛,湿 病,附、风湿发黄辨证,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原文第15条),讨论: 1.发黄与湿有关 2.本证兼寒还是兼热,这里很难肯定。,湿 病,暑病的特点,季节性 病从太阳开始 暑多挟湿 耗气伤阴,暍 病,一、中暍的脉证和误治的变化,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中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原文第25条),词解:洒洒然毛耸 讨论: 1.中暍脉证:,暍 病,2.误治变化:略,1.中暍脉证,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暑湿在表的证状 弦细芤迟:弦细为阴虚,芤迟为阳虚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太阳内合膀胱,外应皮毛,小便后热随尿失,故怕冷而毛耸,甚至手足逆冷。 小有劳,身即热:阳气者烦劳则张 口开,前板齿燥:暑热内扰,气逆作喘,故口开,阴津内耗而失润,则前板齿燥。,暍 病,二、暑热耗气伤津的证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第26条),讨论: 1.太阳中热:感受暑热而引起的太阳证 2.汗出恶寒:并非表虚,为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水压稳定控制方案
-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水分控制方案
- 四环素抗生素08课件
- 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质量控制方案
- 水电站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快递代理点经营权转让与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新型木模板施工质量监督合同
- 2025版机器人技术研发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充电桩采购及运营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补偿机制分包服务协议
- CBL教学法应用介绍
- 提高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
- 东华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 辽宁省丹东市《教师基本素养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知识》教师教育
- 2023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60道题)
- (推荐下载)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教学课件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