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有对应的CAD图】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有对应的CAD图】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有对应的CAD图】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有对应的CAD图】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有对应的CAD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目录 桥梁工程课程式设计任务书 1 第 1 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 3 1 . 1 设计资料 3 1 . 2 结构布置 3 1 . 3 设计概述 6 第 2 章 主梁内力计算 7 2 . 1 恒载内力计算 7 2 . 2 汽车、人群荷载产生内力计算 9 2 . 3 主梁内力组合 9 第 3 章 主梁配筋设计 2 1 3 . 1 跨中正截面强度计算 2 1 3 . 2 斜截面承载力剪力筋设计 2 3 3 . 3 全梁承载力校核 2 6 3 . 4 裂缝验算 2 9 3 . 5 变形验算 2 9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总结 3 2 致谢 3 3 参考文献 3 4 第 1 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 1 . 1 设计资料 1 . 1 . 1 跨 数:三跨 标准跨经:采用标准跨径 1 3 m 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只进行桥梁的上部结构的 计算 主梁全长:根据设计经验值,确定伸缩缝采用 4 c m ,预制梁体长 1 2 . 9 6 m 。 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 1 2 . 6 0 m 。 桥面宽度:净 7 m (行车道)2 * 0 . 7 5 (人行道) 。 1 . 1 . 2 设计荷载:由公路级,人群荷载 3 . 0 k N / m 2 ,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0 1.0r =。 1 . 1 . 3 材料初步选定 混凝土:主梁选用 C 3 0 ,铺装层采用 C 2 5 。 钢 筋:直径12mm时采用 H R B 3 3 5 钢筋。 直径12mm时采用 Q 2 3 5 钢筋。 1 . 1 . 4 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 T G D 6 0 - 2 0 0 4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 T G D 6 2 - 2 0 0 4 ) 1 . 2 结构布置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1 . 2 . 1 主 梁 高: 按照经济性原则,钢筋混凝土 T 型简支梁桥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 约在 11 1 16 1 之间,根据跨度小者取较大比值原则,本桥取 1 11 ,则梁 高为 1 . 1 2 m ,设计时按照 1 . 3 m 计算。 1 . 2 . 2 主梁间距:按照任务书规定,本桥采用五根主梁,且主梁间距为 1 . 6 m 。 1 . 2 . 3 主梁梁肋宽:取梁肋宽为 0 . 2 0 m 。 1 . 2 . 4 T形梁翼缘板尺寸:腹板交接处通常取不小于主梁高的 1 12 ,即 1 12 = 0 . 0 8 3 m ,本 设计取 0 . 1 4 m ,翼缘悬臂端取 0 . 1 m 。 1 . 2 . 5 横隔梁:按任务书规定设置五排横隔梁,梁高为主梁高的 3 4 左右,即 0 . 9 7 5 m , 在靠近腹板处的横隔梁底缘到主梁顶距离为 1 m ,厚 度取 1 2 1 6 c m 之间,本设计横隔梁下缘取 1 6 c m ,上缘取 1 8 c m 。 1 . 2 . 6 桥面铺装:采用 4 c m 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4 c m 厚的 C 2 5 混凝土垫层。 T 形梁横截面尺寸如图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横隔梁布置 桥面铺装、桥梁横断面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沥 青 混 凝 土 厚 4 混 泥 土 垫 层 厚 4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1 . 3 设计概述 在进行桥梁设计时,一般应先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然后根据任务书中所要求的内容, 进行桥面的铺装和主梁横隔梁的截面尺寸拟订。再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出的相关资料 进行主梁、边梁等的内力计算。根据杠杆原理法算出支座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再根 据偏心压力法(适用于高跨比小于 0 . 5的窄桥,大于 0 . 5的采用正交异性板法)算出跨 中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横向分布系数算出端点处、跨中处和四分之一处的相应 弯距和剪力,再根据其弯距和剪力大小,合理布筋并进行弯距、剪力、裂缝和变形的演 算。最后,绘制出总图、包络图等各类所需图样,并编写钢筋明细表、计算混凝土用量, 书写设计说明书。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第 2 章 主梁内力计算 2 . 1 恒载内力计算 结构自重集度 主梁 1 g= 0 . 2 1 . 3 0 +0.10 0.14 () 2 + ( 1 . 6 0 - 0 . 1 ) 2 5 = 1 1 k N / m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边 主 梁 2 g= 1 . 0 0 (1.6 0.10 2 ) (0.14 0.10 2 + ) 0.180.16 2 + 5 2 5 / 1 2 . 6 = 1 . 5 3 k N / m 横隔 梁 中 主 梁 2 g = 2 1 . 5 3 = 3 . 0 6 k N / m 桥面铺装层 ( 含防水层) 3 g = 0 . 0 4 7 . 0 0 2 3 + 0 . 5 (0 . 0 2 + 0 . 0 4 )7 . 0 0 2 4 / 5 = 2 . 2 9 6 k N / m 栏杆和人行道 4 g= 5 2 / 5 = 2 . 0 0 k N / m 边主 梁 = i g = 1 6 . 8 2 6 k N / m 合计 中主 梁 g = 1 8 . 3 5 6 k N / m 边主梁结构自重产生内力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截面面积 内力 剪力 Q ( k N ) 弯矩 m ( k N m ) 边主梁 Q = 2 1 1 5 . 4 7 1 2 . 6 0 = 1 0 6 0 x = 0 中主梁 Q = 2 1 1 6 . 4 5 1 2 . 6 0 = 1 1 5 . 6 4 0 边主梁 Q = 2 1 1 5 . 4 7 (1 2 . 6 0 - 2 12.60 4 )= 5 3 m = 2 47.15 12.60 4 ( 1 2 . 6 0 12.60 4 ) = 2 5 0 . 4 3 x = 4 l 中主梁 Q = 2 1 1 6 . 4 5 (1 2 . 6 0 - 2 12.60 4 )= 5 7 . 8 2 m = 2 45.16 12.60 4 ( 1 2 . 6 0 12.60 4 ) = 2 7 3 . 2 1 边主梁 0 m = 8 1 1 5 . 4 7 2 12.60= 3 3 3 . 9 1 x = 2 l 中主梁 0 m = 8 1 1 6 . 4 5 2 12.60= 3 6 4 . 2 7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 . 2 汽车、人群荷载产生内力计算 2 . 2 . 1 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图 2 . 1 杠杆原理法计算横向分系数图示( 单位: m m ) 1 # oq m= 2 q = 2 1 0 . 8 7 5 = 0 . 4 3 8 or m = r = 1 . 4 2 2 2 #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oq m= 2 q = 2 1 1 = 0 . 5 or m = 0 3 # oq m= 2 q = 2 1 60. 1 1 ( 1 . 7 + 0 . 2 ) = 0 . 5 9 4 or m = 0 2 . 2 . 2 按偏心压力法计算: 设此桥有刚度强大的横隔梁, 结构长宽比为: l B = 5 1.5 12.60 = 0 . 6 接近 0 . 5 可按偏心压力法计算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c m ; 半桥各根主梁横截面均相等, 梁数 n = 5 , 梁间 距为 1 . 6 0 m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图 2 . 2 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图示( 单位: m m ) 1 # 粱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 5 1 2 i i a= 2 )6 . 12( + 2 )6 . 1 (+ 2 )6 . 1(+ 2 )6 . 12(= 2 5 . 6 0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11 = n 1 = 5 1i 2 1 2 ai a = 5 1 + 60.25 )6 . 12( 2 = 0 . 6 0 15 = n 1 = 5 1i 2 51 ai aa = 5 1 0 . 4 0 = - 0 . 2 0 cq m= 2 q = 2 1 80. 4 60. 0 ( 4 . 6 0 + 2 . 8 0 + 1 . 5 0 - 0 . 3 0 ) = 0 . 5 3 8 cr m = r = 80. 4 60. 0 ( 4 . 8 0 + 0 . 3 0 + 2 75. 0 ) = 0 . 6 8 4 2 # 梁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21 = n 1 = 5 1i 2 12 ai aa = 5 1 + 60.25 6 . 12 . 3 = 0 . 4 0 25 = n 1 = 5 1i 2 52 ai aa = 5 1 60.25 )2 . 3(6 . 1 = 0 cq m= 2 q = 2 1 40. 6 40. 0 ( 6 . 2 0 + 4 . 4 0 + 3 . 1 0 + 1 . 3 0 ) = 0 . 4 8 4 cr m = 40. 6 40. 0 ( 6 . 4 0 + 0 . 3 0 + 2 75. 0 ) = 0 . 4 4 2 3 # 粱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31 = 35 = 0 . 2 cq m= 0 . 4 cr m = 0 . 2 2 . 2 . 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梁号 荷载位置 公路I I 级 人群荷载 备注 跨中 m c 0 . 5 3 8 0 . 6 8 4 按“偏心压力法” 1 # 5 # 梁端 m o 0 . 4 3 8 1 . 4 4 2 按“杠杆原理法” 跨中 m c 0 . 4 8 4 0 . 4 4 2 按“偏心压力法” 2 # 4 # 梁端 m o 0 . 5 0 按“杠杆原理法” 跨中 m c 0 . 4 0 . 2 按“偏心压力法” 3 # 梁端 m o 0 . 5 9 4 0 按“杠杆原理法” 2 . 2 . 4 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 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 类型 截面 公 路 - 级 k q ( k N / m ) 人群 r q( k N / m ) 影响线面积 影响线图式 2 l M 1 0 . 5 0 . 7 5 = 7 . 8 7 5 3 . 0 0 . 7 5 = 2 . 2 5 = 1 9 . 8 4 5 4 l M 7 . 8 7 5 2 . 2 5 = 1 4 . 8 8 4 2 l Q 7 . 8 7 5 2 . 2 5 = 1 . 5 7 5 4 l Q 7 . 8 7 5 2 . 2 5 = 3 . 5 4 0 Q 7 . 8 7 5 2 . 2 5 = 6 . 3 2 . 2 . 5 公路I I 级中集中荷载计算: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计算弯矩效应时: k P= 0 . 7 5 1 8 0 + 550 180360 ( 1 2 . 4 8 - 5 ) = 1 5 7 . 8 k N 计算剪力效应时: k P= 1 . 2 1 5 7 . 8 = 1 8 9 . 3 6 k N 2 . 2 . 6 冲击系数 取 0 . 3 则 ( 1 + ) = 1 . 3 2 . 2 . 7 跨中弯矩 2 l M , 剪力 2 l Q , 四分点弯矩 4 l M 计算表 S 序 号 截面 荷载类型 q k 或 q r P k 1 + u m c 或 y S i S 1 9 . 8 4 5 1 0 9 . 3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5 3 8 3 . 1 5 3 4 7 . 6 5 4 5 6 . 9 5 1 # 5 # 2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6 8 4 1 9 . 8 4 5 3 0 . 5 4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1 . 5 7 5 8 . 6 7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5 3 8 0 . 5 6 6 . 2 2 7 4 . 8 9 2 l Q 人群荷载 2 . 2 5 0 . 6 8 4 1 . 5 7 5 2 . 4 2 1 4 . 8 8 4 8 1 . 9 7 5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5 3 8 2 . 3 6 2 5 2 6 0 . 7 4 3 4 2 . 7 2 4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6 8 4 1 4 . 8 8 4 2 2 . 9 1 3 . 5 4 6 2 . 0 2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5 3 8 0 . 7 5 5 6 . 7 8 1 1 8 . 8 4 l Q 人群荷载 2 . 2 5 0 . 6 8 4 3 . 5 4 5 . 4 5 1 9 . 8 4 5 9 8 . 3 4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4 8 4 3 . 1 5 3 1 2 . 7 5 4 1 1 . 0 9 2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4 4 2 1 9 . 8 4 5 1 9 . 7 4 1 . 5 7 5 7 . 8 0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4 8 4 0 . 5 5 9 . 5 7 6 7 . 3 7 2 l Q 人群荷载 2 . 2 5 0 . 4 4 2 1 . 5 7 5 3 . 5 2 1 4 . 8 8 4 7 3 . 7 6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4 8 4 2 . 3 6 2 5 2 3 4 . 5 6 3 0 8 . 3 2 4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4 4 2 1 4 . 8 8 4 1 4 . 8 0 3 . 5 4 5 5 . 7 9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4 8 4 0 . 7 5 5 1 . 0 7 1 0 6 . 9 2 # 4 # 4 l Q 人群荷载 2 . 2 5 0 . 4 4 2 3 . 5 4 3 . 5 2 1 9 . 8 4 5 8 1 . 2 6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4 3 . 1 5 2 5 8 . 4 8 3 3 9 . 7 4 2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2 1 9 . 8 4 5 8 . 9 3 1 . 5 7 5 6 . 4 5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4 0 . 5 4 9 . 2 3 5 5 . 6 8 2 l Q 人群荷载 2 . 2 5 0 . 2 1 . 5 7 5 0 . 7 1 1 4 . 8 8 4 6 0 . 9 4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5 7 . 8 1 . 3 0 . 4 2 . 3 6 2 5 1 9 3 . 8 6 2 5 4 . 8 4 l M 人群荷载 2 . 2 5 0 . 2 1 4 . 8 8 4 6 . 6 7 3 . 5 4 4 6 . 1 5 3 # 4 l Q 公路- I I 级 7 . 8 7 5 1 8 9 . 3 6 1 . 3 0 . 4 0 . 7 5 4 2 . 2 2 8 8 . 2 7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跨中弯矩 2 l M, 剪力 2 l Q, 四分点弯矩 4 l M计算表 2 . 2 . 8 计算支点截面汽车荷载最大剪力 绘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纵向的变化图形和支点剪力影响线如图: 1 # 5 # 梁 人群荷载 2 . 2 5 0 . 2 3 . 5 4 1 . 5 9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影响线 公路- 2 级 人群 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的长度: a= 3 . 1 5 m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m 变化区荷载重心处的内力影响线坐标为: y= 1 (1 2 . 6 - 3 1 3 . 1 5 )/ 1 2 . 6 = 0 . 9 1 7 对于 1 # 5 # 梁: 均0 Q= ( 1 +) )( 2 0ycck mm a mq + = 1 . 3 1 7 . 8 7 5 0 . 5 3 8 6 . 3 + 2 1 3 . 1 5 ( 0 . 4 3 8 - 0 . 5 3 8 ) 0 . 9 1 7 = 3 6 . 2 k N 集0 Q= iki yPm+)(1 = 1 . 3 1 0 . 4 3 8 1 8 9 . 3 6 1 . 0 = 1 0 7 . 8 2 k N 则公路- I I 级作用下, 1 # 6 # 梁支点的最大剪力为: 0 Q = 均0 Q 集0 Q= 3 6 . 2 + 1 0 7 . 8 2 = 1 4 4 k N 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r Q0= y rcrc qmm a qm +)( 2 0 = 0 . 6 8 4 2 . 2 5 6 . 2 4 2 1 3 . 1 5 (1 . 4 2 2 - 0 . 6 8 4 )2 . 2 5 0 . 9 1 7 = 1 2 . 0 9 k N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对于 2 # 4 # 梁: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影响线 人群 公路- 2 级 图 2 . 4 支点剪力计算图( 单位: m ) 均0 Q= ( 1 +) )( 2 0ycck mm a mq +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 1 . 3 1 7 . 8 7 5 0 . 4 8 4 6 . 3 + 2 1 3 . 1 5 ( 0 . 5 - 0 . 4 8 4 ) 0 . 9 1 7 = 3 1 . 4 3 k N 集0 Q= iki yPm+)(1 = 1 . 3 1 0 . 5 1 8 9 . 3 6 1 . 0 = 1 2 3 . 0 7 k N 则公路- I I 级作用下, 1 # 6 # 梁支点的最大剪力为: 0 Q = 均0 Q 集0 Q= 3 1 . 4 3 + 1 2 3 . 0 7 = 1 5 4 . 5 k N 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r Q0= y rcrc qmm a qm +)( 2 0 = 0 . 4 4 2 2 . 2 5 6 . 3 2 1 3 . 1 5 (0 - 0 . 4 4 2 )2 . 2 5 0 . 9 1 7 = 4 . 9 7 k N 对于 3 # 梁: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影 响 线 人 群 公 路 - 2 级 图 2 . 5 支点剪力计算图( 单位: m ) 均0 Q= ( 1 +) )( 2 0ycck mm a mq + = 1 . 3 1 7 . 8 7 5 0 . 4 6 . 3 + 2 1 3 . 1 5 ( 0 . 5 9 4 - 0 . 4 ) 0 . 9 1 7 = 2 9 . 4 5 k N 集0 Q= iki yPm+)(1 = 1 . 3 1 0 . 5 9 4 1 8 9 . 3 6 1 . 0 = 1 4 6 . 1 6 k N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则公路- I I 级作用下, 1 # 6 # 梁支点的最大剪力为: 0 Q = 均0 Q 集0 Q= 2 9 . 4 5 + 1 4 6 . 1 6 = 1 7 5 . 6 k N 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r Q0= y rcrc qmm a qm +)( 2 0 = 0 . 2 2 . 2 5 6 . 3 2 1 3 . 1 5 (0 - 0 . 2 )2 . 2 5 0 . 9 1 7 = 2 . 1 8 5 k N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 . 3 主梁内力组合 控制设计的计算内力确定 1 # 5 # 梁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 # 4 # 梁 弯矩 剪力 序号 荷载类型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结构自重 0 2 5 0 . 4 3 3 3 3 . 9 1 1 0 6 5 3 0 汽车荷载 0 3 4 2 . 7 2 4 5 6 . 9 5 1 3 9 . 3 7 1 1 8 . 8 7 4 . 8 9 人群荷载 0 2 2 . 9 1 3 0 . 5 4 1 3 . 9 7 5 . 4 5 2 . 4 2 1 . 2 ( 1 ) 0 3 0 0 . 5 2 4 0 0 . 6 9 1 2 7 . 2 6 3 . 6 0 1 . 4 ( 2 ) 0 4 7 9 . 8 1 6 3 9 . 7 3 1 9 5 . 1 2 1 6 6 . 3 2 1 0 4 . 8 5 0 . 8 1 . 4 ( 3 ) 0 2 5 . 6 6 3 4 . 2 0 1 5 . 6 5 6 . 1 0 2 . 7 1 Su d= ( 4 ) + ( 5 ) + ( 6 ) 0 8 0 5 . 9 9 1 0 7 4 . 6 2 3 3 7 . 9 7 2 3 6 . 0 2 1 0 7 . 5 6 弯矩 剪力 序号 荷载类型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结构自重 0 2 7 3 . 2 1 3 6 4 . 2 7 1 1 5 . 6 4 5 7 . 8 2 0 汽车荷载 0 3 0 8 . 3 2 4 1 1 . 0 9 1 5 4 . 8 1 0 6 . 9 6 7 . 3 7 人群荷载 0 1 4 . 8 1 9 . 7 4 5 . 4 3 3 . 5 2 3 . 5 2 1 . 2 ( 1 ) 0 3 2 7 . 8 5 4 3 7 . 1 2 1 3 8 . 7 7 6 9 . 3 8 0 1 . 4 ( 2 ) 0 3 8 2 . 4 9 5 7 5 . 5 3 2 1 6 . 7 2 1 4 9 . 6 6 9 4 . 3 2 0 . 8 1 . 4 ( 3 ) 0 1 6 . 5 8 2 2 . 1 1 6 . 0 8 3 . 9 4 3 . 9 4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3 # 梁 Su d= ( 4 ) + ( 5 ) + ( 6 ) 0 7 2 6 . 9 2 5 1 0 3 4 . 7 6 3 6 1 . 5 7 2 2 2 . 9 8 9 8 . 2 6 弯矩 剪力 序号 荷载类型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梁端 四分点 跨中 结构自重 0 2 7 3 . 2 1 3 6 4 . 2 7 1 1 5 . 6 4 5 7 . 8 2 0 汽车荷载 0 2 5 4 . 8 3 3 7 . 7 4 1 6 8 . 9 1 8 8 . 2 7 5 5 . 6 8 人群荷载 0 6 . 6 9 8 . 9 3 2 . 4 6 1 . 5 9 0 . 7 1 1 . 2 ( 1 ) 0 3 2 7 . 8 5 4 3 7 . 1 2 1 3 8 . 7 7 6 9 . 3 8 0 1 . 4 ( 2 ) 0 3 5 6 . 7 2 4 7 5 . 6 4 2 3 6 . 4 7 1 2 3 . 5 8 7 7 . 9 5 0 . 8 1 . 4 ( 3 ) 0 7 . 4 9 1 0 2 . 7 6 1 . 7 8 0 . 8 0 Su d= ( 4 ) + ( 5 ) + ( 6 ) 0 6 9 2 . 0 6 9 2 2 . 7 6 3 7 8 1 9 4 . 7 4 7 8 . 7 5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第 3 章 主梁配筋设计 3 . 1 跨中正截面强度计算 3 . 1 . 1 确定翼缘板计算宽度 f b 2 l M= 1 0 7 4 . 6 2 k N m ; 4 l M= 8 0 5 . 9 9 k N / m 确定翼缘板计算宽度 ( 1 ) 简支梁计算跨径的 1 / 3 :1 2 6 0 0 / 3 = 4 2 0 0 ( 2 ) 主梁中心距:1 6 0 0 ( 3 ) b + 1 2 f h : b + 1 2 f h = 2 0 0 + 1 2 1 2 0 = 1 6 4 0 故取翼缘板计算宽度 f b = 1 6 0 0 m m 3 . 1 . 2 判断 T 型截面类型 选取3 3 5 钢筋,3 0 混泥土, cd f1 3 . 8 M P a, sdf 2 8 0 M P a , tdf 1 . 3 9 M P a , b= 0 . 5 6 ; s a 3 0 + 0 . 0 7 h = 1 2 1 ,or = 1 . 0 ,h o = 1 3 0 0 - 1 2 1 = 1 1 7 9 ; 0 1 cd f f b f h (0h-f h / 2 ) = 0 . 1 1 1 3 . 8 1 6 0 0 1 2 0 ( 1 1 7 9 - 1 2 0 / 2 ) = 2 9 6 4 . 9 k N m 2 l M= 1 0 7 4 . 6 2 k N m 中性轴在翼缘板内。属于第一类 T 型梁。 3 . 1 . 3 计算混泥土受压高度: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X =0h- bf M h cd d0 2 0 2 = 4 2 . 0 3 0 . 2 % 取 min = 0 . 2 % 而= 0 bh As = 1 . 5 7 % 0 . 2 % 配筋率满足公桥规要求. 3 . 1 . 4 承载力复核 钢筋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判断 T 形截面的类型: X = fcd ssd bf Af = 4 6 . 8 6 4 l M= 8 0 5 . 9 9 k N m 经检验,结构安全. 3 . 1 . 5 正截面尺寸图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图正截面尺寸图( 单位: 3 . 2 斜截面承载力、剪力筋设计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3 . 2 . 1 验算截面尺寸 0 d V= 3 3 7 . 9 7 k N d V 0 0, 3 1051. 0bhf kcu d V = 401051. 0 0 . 1 1 3 2 0 0 1 3 0 0 - ( 3 0 + 2 5.30 ) = 6 5 8 . 6 8 k N 0 d V= 3 3 7 . 9 7 k N 该 T 形粱满足尺寸要求。 3 . 2 . 2 核算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若满足 0 0d V 02 3 1050. 0bhfa td 则此粱段范围内可仅根据构造要求设置箍筋。 02 3 1050. 0bhfa td = 3 1050. 0 1 . 0 1 8 0 1 . 6 5 1 3 0 0 - (3 0 + 2 5.30 ) = 1 6 3 . 8 8 k N 2 0 L d V= 1 0 7 . 5 6 k N 固在近跨中区段可仅根据构造要求设置箍筋。 3 . 2 . 3 剪力钢筋设计 ( 一) 剪力图划分 绘剪力图,如图 计算不需要配置计算剪力筋区段长度 x 6300 x = 163.88 107.56 658.68 107.56 x= 6 4 3 . 8 1mm 所以按计算设置剪力钢筋粱段长度为 1 L= 6 3 0 0 - 6 4 3 . 8 1 = 5 6 5 6 . 1 9 计算 d V(距支座中心 2 h 处截面的计算剪力)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 h = 1 3 0 0 / 2 = 6 5 0 d V= 1 0 7 . 5 6 + 6300650 6300 (3 3 7 . 9 7 - 1 0 7 . 5 6 )= 3 1 4 . 2 k N 其中,应由混泥土和箍筋承担的计算剪力 cs V = 0 . 6 d V= 1 8 8 . 5 2 k N 应由弯起钢筋承受的计算剪力 sb V = 0 . 4 d V= 1 2 5 . 6 8 k N ( 二) 箍筋设计 采用直径为 ? 8 的双肢箍筋, sv A = svisvA n= 2 5 0 . 3 = 1 0 0 . 6 2 mm,一般受弯构件中箍筋常按 等间距布置,为了计算简便,计算公式中纵筋配筋百分率 p及截面有效宽度 0 h 均取跨中 及支点截面的平均值。 2 l p= 1 0 0 2 l = 1 0 0 0 bh As = = 1 0 0 3314.37 200 (1300 121) = 1 . 4 1 0 p = 1 0 0 0 = 1 0 0 1105.09 200 1034.75 = 0 . 5 2 P= 2 2 ol pp + = 0 . 9 7 0 h = 1194.25 1224.75 2 + = 1 2 0 9 . 5 由式 v S = 2 0 2 0, 62 3 2 1 )( )6 . 02(102 . 0 d svsvkcu V bhfAfpaa +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 2262 2 1.01.10.2 10(20.60.97)30 100.6 195200 1209.5 (0.6 1.0314.2) + = 4 5 7 . 0 1 取 v S = 4 5 0 2 mm并根据公桥规要求,支座中心至 h / 2 = 5 5 0范围内取 v S = 1 0 0, k = v sv bS A = 100.6 200 450 = 0 . 0 0 1 1 8 min (三)弯起钢筋设计: 第一排弯起钢筋计算: 根据公桥规规定,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 h / 2 = 5 5 0处由第一排弯起 钢筋承担的剪力 v s b 1 ,即 1sb V= 1 2 2 . 5 8 k N 1sb A= o sd sb Sinf V 451075. 0 3 10 = 3 1.0 125.68 0.75 1028045oSin = 8 4 6 . 3 9 2 mm 加韩? ,供给面积 1 2 3 0 . 8 8 2 mm 8 4 6 . 3 9 2 mm。 第二排弯起钢筋计算: 第二排弯起钢筋时,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起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值,此 时,第一排弯起钢筋弯起段的水平投影长度计算如下(设净保护层厚为 3 0 ,上部架立 筋为 2 ? 3 4 ) 1 L= h - 2 保护层厚- 伸 d- 架 d- 弯 d 1 L= 1 3 0 0 - 2 3 0 3 4 3 0 . 5 2 0 = 1 1 5 5 . 5 2sb V= 1 0 7 . 5 6 + 6300 1155.5 6300 ( 3 3 7 . 9 7 - 1 0 7 . 5 6 ) - 1 8 8 . 3 2 = 1 0 7 . 1 9 k N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sb A= o sd sb Sinf V 451075. 0 3 20 = 3 1.0 107.19 0.75 1028045oSin = 7 2 1 . 8 6 2 mm 弯起 2 ? 2 8 ,供给面积 1 2 3 0 . 8 8 2 mm 7 2 1 . 8 6 2 mm 第三排弯起钢筋计算: 2 L = 1 L- 弯 d= 1 1 5 5 . 5 - 3 0 . 5 = 1 1 2 5 3sb V= 1 0 7 . 5 6 + ( 3 3 7 . 9 7 - 1 0 7 . 5 6 ) 63001155.5 1125 6300 - 1 8 8 . 5 2 = 6 6 . 0 5 k N 3sb A= o sd sb Sinf V 451075. 0 3 30 = 3 1.066.05 0.75 1028045oSin = 4 4 4 . 7 2 mm 弯起 2 ? 2 8 ,供给面积 1 2 3 0 . 8 8 2 mm 4 4 4 . 7 2 mm 第四排弯起钢筋计算: 3 L = 2 L+ 弯 d= 1 1 2 5 - 3 0 . 5 = 1 0 9 4 . 5 4b V= 1 0 7 . 5 6 + ( 3 3 7 . 9 7 - 1 0 7 . 5 6 ) 63001155.5 1125 1094.5 6300 - 1 8 8 . 5 2 = 2 6 . 0 1 6 k N 4sb A= o sd sb Sinf V 451075. 0 3 40 = 3 1.026.01 0.75 1016045oSin = 1 7 5 . 2 2 mm 加焊 2 ? 1 6 ,供给面积 4 0 2 2 mm 1 7 5 . 2 2 mm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3 . 3 全梁承载力校核 3 . 3 . 1 跨中截面所能承担的最大弯矩计算 X = fcd ssd bf Af = 4 6 . 8 6 = 按第二类计算 2 2 2 0 2 2 33 210 0 () 6.15 4381 120 (1600200) 1074.7 200 ()2 120(1600200)26.15 4381 1209.5 426677.4 200 182.90 () () ()3.98 10 33 Essff ffEss fff crEss Ahbb Amm b hbbAh BN mm b xAABmm b xxhbb IA hx + + = + + = = += =+= 4 mm T 梁全截面换算面积 0 2 ()(1) 200 1300(1600200) 120(6.15 1) 4381450562.15 ffEss AbhhbbA mm =+ =+= 受压区高度 订做机械设计 ( 有图纸 C A D 和 W O R D 论文) Q Q 1 0 0 3 4 7 1 6 4 3 或 Q Q 2 4 1 9 1 3 1 7 8 0 22 0 0 32322 00 3 11 ()(1) 22 11 200 1300 1300(1600200) 120 120(6.15 1) 4381 1209.5 22 407.6 450562.5 11 ( / 2)()()( /2)(1)() 1212 1 200 1300200 12 ff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