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简版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1页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简版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2页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简版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 草过程)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文件“国卫办食品函20171096 号文国家卫 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7 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 20172018 年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 氢钾 (GB 255612010)的修订工作(项目编号为:spaq-2017-021)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简要起草过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 酸二氢钾的任务后,首先向生产单位和用户发函进行调查,征集对修订标准的建议和起草单位,在此基 础上组建项目起草小组。随后起草小组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技术资料,结合生产单位和用户回函对修 订标准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编写出了文献小结,提出标准修订的设想。 2018 年 1 月在北京市召开了修订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工作方案会, 会上工作小 组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初步确定了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并修订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工作方案会 后,起草小组做了各项指标的验证试验。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汇总了各项指标的试验数据,并对 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析方法。 2018 年 6 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 、编制说明,发给行业内相关单位征求意 见。 2018 年 8 月起草组组织召开了该标准的工作会议,召集相关生产单位、检验机构和用户对之前提出的 征求意见稿和收集到的意见进行预审,会上各单位根据该产品的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提出了修改意见。会 后根据修改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2018 年 9 月,提出征求意见稿,提交卫健委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俭波、王华丽、张霁月、王彦、王莹、朱蕾、张泓、杨宏、胡育红、周俊、谢 志勇。 主要承担的工作:负责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资料的查阅及研究。参加标准修订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 议,负责修订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作(包括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 ,承担标准修 订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工作。 二、标准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一)范围 原标准范围:标准适用于热法磷酸与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目前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生产的磷酸(湿法)已批准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原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 年 第 8 号公告) ,品种名称为食品添加剂磷酸(湿法) 。 此次修订标准范围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以离子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钾和食品添加剂磷酸或食品添加剂磷 酸(湿法)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二)指标的确定 2010 版国标除增设了重金属指标外,其他指标参数的设置与 FCC 一致,实施至今未发现问题,因此本 次修订标准除将氟化物(以 F 计)指标名称修改为氟(F)之外,其他指标项目和要求保持 2010 版国家标 准的内容不变。本次修订后确定的理化指标见附表 1。 (三)分析方法的修订 3.1 磷酸二氢钾含量的测定 2010 版国标采用重量法和酸碱滴定法并列测定磷酸二氢钾含量, 重量法是在酸性介质中以喹钼柠酮沉 淀剂将试验溶液中的磷酸根全部形成磷钼酸喹啉沉淀,沉淀经过滤、烘干至质量恒定。企业在实测中感觉 重量法不易平行且耗时较长。此次修订删去该方法,保留酸碱滴定法,与 FCC 一致。 FCC 采用干燥后的试样进行酸碱滴定法测定。 3.2 铅的测定 原标准与 FCC 一致,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采取 APDC 螯合萃取铅,达到富集和消除基体干 扰的目的。该方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22017)的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 谱法(即 DDTC 络合-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一致。 本次修订采取按 GB 5009.75 或 GB 5009.12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3.3 氟的测定 FCC 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本标准采取了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直接引用 GB/T5009.18。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 目前查阅到的国外先进标准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八版) (FCC 8)磷酸二氢钾 ;联合国粮 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专论 1,2006)(以下简称 JECFA)磷 酸二氢钾 。国内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GB 255602010) 。 四、其他需要再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无。 附表 1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指标对比表 项目 GB 255602010 FCC 8 JECFA 此次修订 磷酸二氢钾(KH2PO4) (以干基计),w/% 98.0 98.0 98.0 98.0 水不溶物,w/% 0.2 0.2 0.2 0.2 砷(以 As 计)/(mg/kg) 3 3 3 3.0 重金属(以 Pb 计)/(mg/kg) 10 10 铅(Pb)/(mg/kg) 2 2 4 2.0 氟(F)/(mg/kg) 10 10 10 10.0 pH(10 g/L 水溶液) 4.24.7 4.24.7 4.24.7 4.24.7 干燥减量,w/% 1.0 1.0 2.0 1.0 附表 2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试验方法对比表 项目 GB 255602010 FCC 8 JECFA 此次修订 磷酸二氢钾含量 重量法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水不溶物含量 重量法 重量法 重量法 砷含量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GB 5009.76 或 GB 5009.11 重金属含量 比色法 GB5009.74 铅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