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18 页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编制目的为加强公司烟气脱硝氨站(以下简称氨站)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公司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灾害,尽可能降低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作为公司氨站事故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处理原则。1.2适用范围1.2.1氨站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1.2.2氨站设备、建筑物发生安装质量安全事故。1.2.3氨站发生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1.2.4氨气容器、管道泄发生泄漏等安全事故。2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4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2.5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0年版3组织机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成员:副总工程师、公司各部门经理、维护单位项目经理3.1稳定生产组组长:副总工程师副组长:运行管理部经理成员:运行管理部经理助理、运行管理部专工3.2抢险救援工作组组长:副总经理(分管生产)副组长:设备维护部经理成员:综合管理部经理;燃料物资部经理;计划经营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助理、专工主管;外委单位项目经理3.3事故调查组组长:总经理(或总经理指定人)副组长:安全监察部经理成员:综合管理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会副主席、安全监察部成员3.4善后处理工作组组长:工会主席副组长:综合管理部经理、工会副主席成员:综合管理部副经理、财务管理部经理3.5综合协调工作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成员:综合管理部经理、信息中心主任3.6现场警戒组组长:安监部经理副组长:保卫主管成员:保卫人员、安监部人员3.7各小组责任3.7.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7.1.1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3.7.1.2发生突发事故时,决定启动、终止相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7.1.3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处理、稳定生产和调查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国投华靖电力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地方安全监督管理局报告情况。3.1.7.4统一协调和调动公司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求地方政府及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应急援助。3.1.7.5负责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对事故部门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3.1.7.6负责与新闻媒体沟通,处理一切与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事务。3.1.7.7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事故调查、抢险救援、稳定生产、善后处理、综合协调五个工作组,分工负责有关应急处理工作。3.7.2稳定生产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主要负责事故处理期间及后续一个时期的稳定生产和稳定职工队伍工作。3.7.3抢险救援工作组:抢险救援工作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救援工作。3.7.4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原因分析、事故的定性及处理建议等工作。3.7.5善后处理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主要负责人员安抚、慰问、补偿等工作。3.7.6综合协调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主要负责与国投华靖电力公司火灾应急指挥部、地方政府的联系、协调、为应急处理提供交通、工作、生活保障等工作,疏导交通,保障应急救援车辆安全、及时到位。负责各种应急药品的储备、供给以及疫情的防控,负责协调事故应急的医疗抢救工作。负责突发事件前后及过程中通讯通道、通讯设施故障的处理与抢修工作,保障通讯通道畅通及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具体做好对本厂内部和社会媒体的信息发布、宣传工作。3.7.7现场警戒组:在事故地点设置警戒线,对进入车辆、人员进行控制和引导。4报告的程序启动条件:氨罐发生爆炸;氨系统发生火灾或氨系统发生泄露难以控制时。4.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向当值值长报告。4.2值长接到报告,立即向应急指挥组组长报告,由总指挥启动本预案。4.3各工作组长接到报告后:4.3.1立即通知工作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4.3.2及时了解事故情况,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将情况及时向事故应急指挥组汇报。4.4应急指挥组接到报告,如果是重一般及以上事故应将所发生的情况,向*公司和市安全生产监督局、环保局报告,若事故将对周边单位、群众有影响时,应同时通知周边村委会等单位。4.5应急指挥中心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上述部门。4.6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4.6.1生事故的时间、地点。4.6.2公司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4.6.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与中毒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6.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6.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4.6.6需要外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4.6.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4.7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中心应写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4.7.1生事故的时间、地点。4.7.2公司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4.7.3事故的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4.7.4事故原因和性质;4.7.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4.7.6针对事故的原因,制订的防范措施。4.7.7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情况。4.7.8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5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5.1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地点:5.1.1氨站的2台80m3的储氨罐(液态氨)。5.1.2氨站2台500kg/h的蒸发槽(液气态氨共混)。5.1.3氨站2台2m3的缓冲罐(气态氨)。5.1.4所有的供氨管道与管件。5.2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5.2.1储氨罐及供氨管道(含液、气态氨)爆炸,往往伴随火灾与氨气泄漏,并可能造成加热蒸汽、热水外冒,附近建筑物倒塌、人员中毒与伤亡和环境污染。5.2.2储氨罐及供氨管道(含液、气态氨)泄漏,引发大量的氨气对外扩散,造成人员中毒与伤亡、环境污染、构造物受腐蚀。6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1氨站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发现人应立即向当值值长报告,值长应立即拨打火灾报警电话2119(本公司消防)或119(市消防),报告火灾发生的单位、时间、详细地点、火灾事故类别等,同时向应急指挥组报告。6.2公司领导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组统一指挥,各级人员明确预案处理职责,高度协调统一行动。6.3发生爆炸后应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防止环境污染”的原则进行处理。人员被困时优先组织人力、工具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人员受伤时按照安规中有关规定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将伤员尽快送至医院救护。6.4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6.5氨站发生爆炸后,抢险组人员穿上防化服,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在进行搜查氨站区域是否有伤亡或滞留人员,如爆炸现场有伤亡人员,首先对伤员进行抢救,并尽快把伤员送出安全地带交给救治小组。6.6消防人员人员穿上防化服,戴正压式呼吸器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密的水网,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7氨站发生爆炸后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理程序7.1氨站发生爆炸后应紧急关断A、B液氨罐液氨出口阀,A、B氨气缓冲罐出气阀,A、B液氨蒸发槽液氨进口气动阀,A、B液氨蒸发槽蒸汽进口气动阀,停止脱硝系统的运行,在值长指挥下进行脱硝系统的紧急停运的事故处理工作。事故现场拉好隔离带,并做好其他隔离措施。根据爆炸发生原因,尽快进行处理。7.2氨压力容器因超压发生爆炸应立即停运相关的压力容器,特别是卸氨过程引起的超压,应立即停运卸氨压缩机,并设法隔离爆炸的设备。7.3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具体数值),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7.4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具体数值),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7.5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安装临时水泵把产生的废水抽到能收容大量废水的区域。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沙袋封堵,防止有毒废水进入水系统,造成二次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7.6氨压力容器超温发生爆炸(如电缆或电气设备着火,加热蒸汽温度过高、氨罐受过度暴晒等原因造成的爆炸),应设法隔离爆炸的设备,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投运消防水进行灭火。7.7氨气/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尽量使其隔绝与氨气混合的空气,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投运消防水进行灭火。7.8进入氨站后,人体尽可能处于上风位、尽可能蹲身或匍伏前行。除非万不得已,不允许爬上储氨容器及其周边的构造物。7.9所有参加事故抢救的人员,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体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氨气引起中毒、窒息,同时防止被燃烧物体引起相关设备爆炸。同时做好防止冻伤和灼烧伤措施和防护。7.10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进行起火原因调查及火灾损失评价等工作。7.11事故处理后应组织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评估等工作,同时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如周围环境大气、水体、土壤中含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恢复方案。8氨站发生泄漏的安全处置8.1氨站发生泄漏后应紧急关断A、B液氨罐液氨出口阀,A、B氨气缓冲罐出气阀,A、B液氨蒸发槽蒸汽进口气动阀,停止脱硝系统的运行,在值长指挥下进行脱硝系统的紧急停运的事故处理工作。事故现场拉好隔离带,并做好其他隔离措施。根据泄漏发生原因,尽快进行处理。8.2卸氨过程发生联接管道脱落或管道、阀门泄漏,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及时关断液氨槽车的出氨阀、进气阀,关闭液相输送管道关断阀,气相输送管道关断阀,A、B液氨罐进液氨气动阀,A、B液氨罐进液氨手动阀,A、B液氨罐氨气出口气动阀,A、B液氨罐氨气出口手动阀,必要时拆下卸氨鹤管与槽车接口,把液氨槽开出氨区的安全地带。8.3启动卸氨区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8.4储氨容器发生泄漏应立即关断泄漏容器的进、出氨阀,关闭储氨罐的进出、氨阀。关闭供氨气主阀,暂停脱硝系统的运行。8.5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8.5当班值检查废水、喷淋、报警设施及热控连锁正常,废水系统:氨站废水泵机组排水槽工业废水池正常,严禁废水外排;8.6供氨管道发生泄漏应立即关断与泄漏管道相联的进、出氨阀,关闭储氨罐的进出、氨阀,关闭供氨气主阀,运行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脱硝运行方式,必要时可以停止脱硝运行,但必须向公司领导申请。6.2.8.2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8.7抢险组人员根据泄漏点的具体情况进行封堵处置:管道壁发生泄露,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微孔泄露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带压管道泄露可以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发生泄露,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8.8抢险组人员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必要时安装临时水泵把产生的废水抽到能收容大量废水的区域。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沙袋封堵,防止有毒废水进入水系统,造成二次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8.9采用胶布对泄漏部位进行临时的包扎,对漏点进行堵塞。8.10当班值长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尽可能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和脱硝系统正常运行。8.11当班值检查废水、喷淋、报警设施及热控连锁正常,废水系统:氨站废水泵机组排水槽工业废水池正常,严禁废水外排;9发生泄漏消防队需采取的救援措施9.1迅速调集调动全体消防员及消防车2台(水罐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重型水罐泡沫车);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处置。按照作氨区消防作战方案进行车辆和人员布置。9.2指挥员根据火场侦察所掌握的情况应迅速决策,正确进行兵力部署,红岩消防车车停于A处出2支水枪,一支对邻近储罐进行稀释、一支对泄露罐体进行稀释。斯太尔车停于B处出2支水枪,一支对邻近储罐进行稀释、一支对泄露罐体进行稀释。9.3在处置过程中,3119消防值班室应与现场及市消防队保持不间断联系,并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调动增援力量。10发生泄漏保卫人员需采取的救援措施10.1保卫人员接到警戒任务后,立即控制公司大门、车辆出入10.2对协助救援的车辆进行引导10.3对外来人员、尤其是新闻媒体人员必须取得公司领导或综合管理部经理许可后,方可许可进入厂区10.4在氨罐区上风位置50米处,下风位置100米处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此区域11人身急救措施11.1无论何种场合,首先要把事故中毒者运到无氨气的安全场所,在20左右的温暖房间内保持安静,并尽快联系医生接受治疗。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千万不要从口中喂食。如果患者能够饮用饮料,应给以大量的0.5%柠檬酸溶液或柠檬水。11.2对皮肤的处置:立刻脱去全部脏衣服,将受损的部位用充足的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接着,如果可能的话,用柠檬汁、柠檬酸、2%醋酸或2%的硼酸水冲洗,最后,再一次用清水洗净。千万不要在受伤部位涂软膏之类的药。要用布把伤口盖上,并用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使布湿润。11.3溅入眼部的处置:立刻用充足的清水不断地一边洗眼,一边让医生诊断。如果要用2%的硼酸水来冲洗,在准备硼酸水的过程时段里也必须用水不断地洗眼。重要的是,力求尽快地将局部的氨完全除去,这对今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11.4吸入体内的处置:如呼吸停止的话,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为了不伤及肺,最好用口对口呼吸法(从口中向伤者口中送入空气的方法)。当呼吸已变得很弱时,用2%硼酸水洗鼻腔,让其咳嗽。12事故应急救援具体通信联系方式12.1火灾电话119或110,(本公司)211912.2人员急救电话12012.3当值值长电话12.4安监部经理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12.5综合部经理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12.6设备部经理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12.7运行部经理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12.8主管生产公司领导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13保障应急预案贯彻执行的措施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3.1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组应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抢险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13.2事故医疗救护工作小组应当立即组织急救队伍,根据伤员的具体情况,联系市区有关医院救护,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抢救配合工作。13.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阻拦或拒绝。13.4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13.5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13.6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进行事故调查。13.7本预案的应急处理技术措施为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灵活处理。14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14.1本应急预案由运行管理部组织编写、修改。14.2公司各部门必须督促本部门有关人员熟悉、掌握本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同时要根据条件、环境的变化和经过实践后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的内容。14.3公司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的内容,组织相关的演习,不断提高执行本预案的执行水平。14.4本预案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14.5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15应急培训15.1预案涉及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预案的学习和培训15.2运行管理部在培训中需将防护服使用列入培训内容16附件附件1氨的特性。附件2常备防护用品表。附件1氨的特性1.1氨的性质1.1.1物理性质状态:气体(常温,常压),液体(常温,加压);颜色:无色;气味:使呼吸阻塞样的刺激味;比重:0.5692(气体,空气重度=1时)、0.676(液体,-33.4时);沸点:-33.4;融点:-77.7;燃点:651;爆炸限:与空气混合15-28%(体积)、与氧气混合14.8-79%(体积);蒸气压:4.379atm(437.9kPa)(在0时);溶解度:47.3克/140克H2O(在0时,1atm),34.6克/140克H2O(在20时,1atm);临界温度:132.;临界压力115.5atm。1.1.2化学性质1.1.2.1可燃性液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黄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和水。1.1.2.2引火性虽然引火的危险性较少,但要注意对火慎重。氨的燃点是651,通常不易燃烧,但在空气中,即使没有火源,当加热到该温度以上时也会立刻燃烧。1.1.2.3爆炸性氨按一定的比例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的状态下,遇火源即刻爆炸。与其它可燃性气体相比较,虽然氨爆炸的范围比较窄,因此以认为爆炸的危险性较低。但一旦进入爆炸范围,那是极其危险的。故而对氨的处置必须十分慬慎。另外,液氨与卤素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腐蚀性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质零件。1.2氨的危害1.2.1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