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鼻/口腔吸痰法 滕州市中医医院 郝静宜,吸痰法,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主要用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口 腔,口咽部,气 管,痰鸣音:患者因无力排 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 管处可听到粗湿 罗音, 有时不用听诊器也可听 到。 它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 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 的声音。,吸痰管的选择,粗细: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软硬度:柔软性好的硅胶管。,有利于痰液吸出的方法,体疗: 1、雾化吸入20分钟:常用雾化液(Ns+异丙托溴胺) 2、体位:病情允许时半坐卧位(不允许时可取左右卧位) 3、拍背咳痰:有力度的拍背20分钟左右,直至有咳嗽运动 4、鼻导管吸痰 5、深呼吸功能锻炼,留置鼻导管吸痰,不能将痰液咳出,无气管插管时可进行 取半坐卧位最佳 一侧鼻腔吸氧,一侧鼻腔进吸痰管 插管时不能有负压 插入深度可较深,患者出现咳嗽反射时再插入至只露出吸痰管接头 整个过程40-50分钟,至痰液全部吸出 心率控制在120次/分,SpO280%,注意事项,1.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注意事项,3. 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 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5 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6 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引力要小,健康教育,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操作要点,吸引压力:成人40-53.3Kpa(300-400mmHg); 儿童40.0Kpa 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 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引 插入深度:经口约10-15厘米;经鼻约25厘米 操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等,素质要求,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 和蔼可亲,四准备,1、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2、护士: (1) 自我介绍 (2) 评估病人 :了解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生 命体征、吸氧流量 (3) 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4) 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评估吸痰器,3、病人: (1) 经解释、病人或家属理解、愿意合作、建立安全感 (2) 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 取合适体位,4 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吸引器及电插板。无菌治疗盘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生理盐水、弯盘,无菌纱布、注射器、无菌钳、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昏迷病人需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评估交流内容,“您好!我是责任护士xx,请问您是1床XX吗?是的。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是憋喘,痰多,难咳。 是这样的,您气管内的痰液比较粘稠,为了保持您呼吸道通畅,现在遵医嘱由我来为您吸痰,您对吸痰了解吗?吸痰就是利用负压原理经口鼻把痰液吸出,吸痰时可能有些不舒服,我会很轻柔的,请您不要紧张,配合一下好吗? 好的。请问您口腔里有活动性假牙吗?没有。呼吸时感觉鼻腔通畅吗?通畅。请张口闭眼,我为您检查。好,您的口腔黏膜完好,无义齿,鼻腔通畅。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 环境清新,整洁,安静,适宜操作 通过与病人交流,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吸痰装置,中心吸引器 电动吸引器,吸痰装置分类及原理:,1.分类 中心吸引器 :各大医院均设中心负压装置,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取,十分便利。 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安全瓶和贮液1000ml,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通过橡胶管相互连接。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不断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2.原理: 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吸痰流程,试吸: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观察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负压,体位: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吸痰:反折吸痰管末端,将吸痰管插入鼻腔(约25厘米)口腔(约10-15厘米),冲管,观察患者反应:如面色、呼吸等,安置患者:体位舒适、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经鼻/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