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12 页粉尘防爆及应急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严防企业粉尘防爆炸五条规定,落实好粮食粉尘的治理工作,特制定粉尘防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粉尘防爆设备设施配置要求;除尘规范;粉尘测试;浓度预警措施;火灾(爆炸)应急预案等。第三条本规定所列粉尘防护区域包括:筒仓、方仓、平仓及周边作业区域。第四条为防止粉尘爆炸,进入作业区域的所有人员禁止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品;该区域动火严格按照公司动火申请程序办理,做好隔离防范措施。第五条定期组织公司级粉尘防爆知识培训。第二章粉尘防爆设备设施配置要求第六条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如筒方仓区域配置的防尘防爆电机、防尘防爆照明灯、防尘防爆控制箱、平仓防爆照明灯等。第七条安装卸爆口。密闭的输送设备、斗提机、刮板机、除尘管道等必须安装卸爆口。第八条配置除尘器。除尘器能将作业中的扬尘,密闭空间等区域的粉尘吸收掉,保证作业环境以及降低密闭空间的粉尘浓度。第九条安装除铁器。除铁器主要用来清除散粮中铁屑等杂物,防止与刮板机等碰撞、摩擦而引起爆炸。第十条清仓工具、除尘工具等宜选用防爆工属具。第十一条平仓内作业的设备(叉车、装载机、提货车辆等)必须配置防火罩。第三章除尘规范第十二条筒、方仓区域(机械部散机队负责)(一)作业前检查好除尘设备是否可靠,喷雾系统是否正常;并做好检查、运行记录。(二)作业过程中做好除尘系统、喷雾系统的巡视工作。(三)每班作业完毕,需安排作业工人清理积尘斗的粉尘;每船作业完毕,安排除尘工对作业设备除尘,安排工人清理滤芯、布袋等除尘设备。(四)维修工每月对除尘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一次(除尘系统月检表见附件1)。(五)刮板机头尾轮,斗提机尾部、筒仓壁等一些隐蔽的积尘区域,每半年清理一次。(六)除尘系统操作参照以下操作指引1.除尘系统作业前(1)提前2天检查除尘系统是否正常,并试运行。(2)作业前15分钟开启除尘系统,启动除尘系统时,首先打开排灰器,其次启动刮灰器,最后启动集尘器。关闭时则相反。2.除尘系统作业中(1)检查滤袋是否破损,发现灰尘快满时必须清理;(2)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3)检查控制仪表以及除尘系统运行是否正常。(4)检查所有连接部件工作是否平稳、有无异响。(5)检查除尘系统各部位是否有漏风。(6)空压机每班至少开启阀门排废水一次。(7)除尘系统的粉尘清理由每班的作业工人负责,散机队负责监督。(8)除尘系统的清理频率每班不少于2次,粉尘的处理听从散机队的统一安排。(9)阴雨天气不准启动除尘器。3.除尘系统作业后(1)维修工检查减速机油、空压机油。(2)清理电子控制器表面粉尘。(3)检查滤袋是否破损,表面粉尘的处理。(4)清理空压机滤芯及空压机表面粉尘。(5)每半年检查一次电磁阀中的橡胶膜片,并处理损坏的膜皮。(6)每年更换一次过滤气包内的过滤材料。(7)工人彻底清理除尘系统的粉尘。第十三条平仓区域(操作部库场队负责)根据严防企业粉尘防爆炸五条规定要求,定期或达浓度预警值需安排积尘清理。区域仓库/设备除尘方式或方法除尘措施派工需求负责单位备注港区港1#库高压水枪清洗或人工清扫作业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2、清扫库顶、灯具罩等粉尘时向工程部借用升降梯,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3、进行粉尘清扫时,须停止该区域内的所有作业线;4、清扫过程中严禁携带一切火种;5、进行粉尘清扫时,所有消防设备均应处于完好状态,仓库门打开通风;6、指定专人(库场员)进行监管;7、作业前通知变电站人员到现场确定,确保电气方面安全;8、清洗半库时做好隔离,防止货物湿损。工人8名操作部库场队每个仓库除尘计划时间暂定1周,鉴于除尘期间将会受到堆存计划及提货影响,届时除尘时间将视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港2#库仓储仓储1#库仓储2#库仓储3#库仓储CFS库筒方仓刮板机人工清扫1、控制箱打到空挡;2、刮板机紧停;3、严禁烟火;4、系安全带;5、穿戴好劳保用品6、两人以上工作,散机队派专人指挥。工人4人机械部散机队筒仓壁清理会根据空仓情况灵活安排。斗提机人工清扫1、严禁烟火;2、测氧;3、控制箱打到空挡;4、斗提机紧停;5、穿戴好劳保用品6、两人以上工作,散机队派专人指挥。工人6人8个筒仓人工清扫1、刮板机紧停;2、严禁烟火;3、穿戴好劳保用品;4、测氧;5、照明。工人4人第十四条定期做好积尘清理工作(详见下表)第四章粉尘浓度测试第十五条测试位置测试位置主要包括:卸料坑、卸料廊道、斗提坑、筒仓、方仓及上通廊、平仓等区域(粉尘浓度测试表见附件2)。第十六条测试要求(一)筒、方仓及平仓进仓作业的粉尘浓度检测为每船一次,方仓及平仓出仓作业同类货种每月不少于一次,筒仓清仓每仓一次。(二)筒、方仓区域动火作业需要检测粉尘浓度。(三)每次测试点不少于三处,测试点选择以扬尘最多处为宜。(四)粉尘浓度测试应在作业首个工班内完成,并做好检测记录。粉尘浓度测试参照粉尘测试仪操作指引执行:1.粉尘测试仪使用之前请先阅读测氧仪使用说明书;2.对检测仪进行校准(参照校准步骤进行);3.检查测试仪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4.粉尘测试仪用于检测较密闭空间,粉尘浓度大的场所。5.粉尘测试仪使用时先启动检测仪,按启动按钮,检测仪通过自测后,便开始正常操作;6.穿戴好劳保用品,用塑料袋包好检测显示仪表到检测点检测;7.检查粉尘浓度时,尽量在粉尘大而集中的位置检测;8.按仪表中间键保存检测数据,再按此键回到正常检测界面;9.查阅数据时,回到设置界面,有一个存储图标,直接可以查阅数据;10.粉尘浓度超过仪表设定值时,检测仪自动报警;11.检测完毕,关闭电源开关。12.检测仪使用后清理表面粉尘,使用柔软湿布清洁仪器表面,请勿使用溶剂、肥皂或上光剂;13.定期校准、测试和检查检测器;14.请勿将检测仪浸入水中,存放在干燥、阴凉位置。第五章预警措施第十七条粉尘浓度预警值。主要货种预警值见下表:货种预警值(g/m3)爆炸下限浓度(g/m3)大豆3.535玉米550-75小麦330大麦10100第十八条预警措施(一)检测粉尘浓度超过货种预警值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停止作业。(二)廊道区域:检查喷雾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三)筒方仓流程:作业停止后,除尘系统、喷雾系统继续工作。(四)筒方仓区域:开启上通廊窗户、卸料坑门等区域通风、散气。(五)所有区域:安排人员进行除尘。(六)之后每个小时测粉尘浓度一次,待粉尘浓度下降到安全值后,再重新作业。(七)安排专人负责重要区域,保证该区域无火源。第六章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第十九条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一)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安质部经理组员:机械部经理、操作部经理、工程部经理(二)应急救援实施小组组长:机械部分管经理副组长:安质部安监室主任、散机队队长、库场队队长组员:公司义务消防员第二十条职责(一)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职责1.为公司事故处理指挥机构,负责事故救援而展开各项组织、协调、决策工作;2.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组建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4.负责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5.负责了解、检查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6.负责做好应急救援的外部协调工作;7.根据事件的大小,上报上级单位,协助进行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实施小组职责1.根据公司救援预案要求和程序,负责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并将事故及时、准确的上报公司;2.负责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工作;3.根据事故情况,在公司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第二十一条火灾(爆炸)应急救援的运行程序(一)筒仓、方仓发生火灾(爆炸)1.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须立即向操作部值班调度报告,如有对讲机应在对讲机内各频道大声报告事故地点,呼吁区内人员立即撤离。报告电话:(0596)6858127/(0596)6858128,操作部须确保上述报告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公司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应立即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参照公司事故管理办法报告程序逐级汇报)。2.如事故发生时筒仓、方仓流程正在作业,中控员应急停各运行的设备,切断设备的供电,并向本部门领导报告。3.在提升塔、皮带廊道、筒仓区内等场所的人员听到爆炸声后,应立即撤离到距筒仓、提升塔、皮带廊道等设备100米外的地方。4.应急救援实施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携带相应的应急工具(灭火器、消防带(枪)、消防斧、抢修工具等)赶到现场安全区域待命;5.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安全区域,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相应救援方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组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随时向上级单位报告现场抢险救援情况和发出增援要求。6.主要急救处置方式:(1)灭火组应立即用水枪在外围向爆炸点、着火点及周边喷射,并迅速对着火点或爆炸点周围的管道等密闭容器进行喷水降温,防止二次爆炸。当爆炸停止后,应迅速对管道、封闭的容器等设备内部射水。(2)抢险组应备好相应的工具,听从现场指挥的指令,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