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ppt课件.ppt_第1页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ppt课件.ppt_第2页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ppt课件.ppt_第3页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ppt课件.ppt_第4页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2013年12月26日,提纲,引起腹泻、呕吐的原因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及消毒剂的介绍和选择 消毒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式 各类物品消毒方法 消毒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引起腹泻、呕吐的原因,急性腹泻: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感染,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病毒感染: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食物中毒 胃肠功能紊乱 着凉 慢性腹泻:,引起腹泻、呕吐的原因,呕吐原因: 消化道器质性梗阻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全身功能异常 全身性感染或代谢障碍等 脑神经系统疾病 中毒,常见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接触合呼吸道传播;A和C组主要感染儿童,秋冬季多见;B组主要感染成人,56月短期爆发。 诺瓦克病毒肠炎:粪口传播途径为主,散发病例为人人接触感染,暴发流行常经食物和水的污染;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多见;主要成人和大龄儿童发病。 沙门氏菌肠炎:食源、医源传播,也可通过水源、接触传播;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粪口途径传播,59月为流行高峰。 致泻性弧菌肠炎:通过食物传播;各年龄均易感,青壮年居多;79月为发病高峰。,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注意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小心饮食。 从事饮食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日常如有不适,应暂停工作和尽早诊治。 正确处理呕吐物和腹泻物。,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措施,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工作:及早发现异常幼儿,及早就医确诊并治疗。 加强缺勤幼儿访视工作:及早追踪缺勤儿童健康状况。 做好儿童手卫生工作,适当增加吸收频率。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出现传染病,应立即开展终末消毒工作。,常用方法和消毒剂介绍,消毒药械的配备和使用要求,1、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符合法定要求,并在产品有效期内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使用。 2、预防性消毒首选季铵盐类、双胍类等中、低水平消毒剂。 3、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选择含氯、含溴类及过氧化物类等高水平消毒剂。 4、对有肉眼可见污渍的物体表面消毒时,宜选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消毒液;或者清洗后再进行消毒。,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预防性消毒时,消毒人员在实施消毒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等。 消毒完成,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卫生清洗。,消毒器具配备和使用要求,消毒剂配置器具: 量杯或量筒、搅拌棒、消毒液浓度测试纸、可密封消毒液暂存容器。 消毒器具配置: 消毒桶、消毒抹布、消毒拖把、消毒喷雾器等。 消毒桶、消毒抹布、消毒拖把应按照消毒处置污染不同程度场所而分开使用,尤其在教室、活动室、卧室等一般场所和厕所间应分开使用。 厕所使用抹布,应根据不同污染对像分开使用,如厕所坐便器、便器扶手等应单独使用专用抹布,其他如水龙头、台盆等使用一块专用抹布。,消毒隔离相关概念,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消毒隔离相关概念,随时性消毒:在有传染源存在的疫源地,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及时消毒,以迅速杀灭致病微生物。 终末消毒:是指当传染源离开疫源地(住院、死亡、迁移)或病人治愈后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消毒原则,1、对必须消毒的对象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避免盲目,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可以不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消毒工作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消毒原则,3、在用化学消毒法时,在保证效果前提下,首选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小的方法。消毒后必须用水去除残留消毒剂。消毒药械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进行消毒和操作。 4、消毒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常用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煮沸消毒、流通蒸汽消毒、通风换气、紫外线杀菌灯 、静电吸附除菌空气消毒器 化学消毒法:含氯消毒剂、季胺盐类消毒剂、碘伏、乙醇(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煮沸消毒,1、性能与特点: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简便易行,无毒无害。 2、适用范围:餐饮具、奶具、棉质类(包括衣被、毛巾、抹布等)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3、使用方法:预防性消毒需10分钟,一般污染物品消毒需15分钟,被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以下简称特殊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消毒需2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被消毒物品应完全浸没于水中,作用时间应从水沸开始计时。,流通蒸汽消毒,1、性能与特点: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简便易行,无毒无害。 2、适用范围:餐饮具、奶具、棉质类(包括衣被、毛巾、抹布等)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3、使用方法:预防性消毒需10分钟,一般污染物品消毒需15分钟,被特殊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消毒需2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被消毒物品应放于蒸架上,关闭蒸器盖,作用时间应从水沸开始计时。,通风换气,性能特点:方便易行,安全可靠。 适用范围:为日常首选空气消毒方法。 使用方法:注意避免杨尘 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机械通风: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借助机械通风,将所有室内空气完全排至室外。,紫外线灯消毒,性能特点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但由于对人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并产生臭氧,必须在无人存在情况下进行。 适用范围 适用于保健室、观察(隔离)室、营养室的室内空气消毒及其能直接照射到的光滑的物体表面的消毒。日常教室与活动室不宜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使用方法: 可采用悬挂式或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 室内空气消毒: 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体积不少于1.5W,照射时间30-60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 被消毒物体表面离紫外线杀菌灯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米以内,照射时间30-60分钟。,紫外线灯消毒,注意事项: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必须要有专人管理。消毒后应开窗通风,驱散残留臭氧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被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以直接受照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降至出厂标准的70%(功率30W的灯为70W/cm2)以下时应及时应及时更换。一般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含氯消毒剂,1、性能与特点: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价廉;有一定腐蚀性、刺激性与漂白作用,过量使用可造成环境污染。 2、常用剂型及有效氯含量: 粉剂:含60%(如漂粉精)、25%(如漂白粉)、20%或10%有效氯的含氯消毒粉。 片剂:含500mg/片或250mg/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片。 液体:含47%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3、稳定性:片剂较稳定,粉剂易潮解,液体稳定性较差(一般有效期6个月)。 4、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玩具、餐饮具、果蔬、体温表、压舌板、便器、污水污物、分泌物、排泄物、垃圾等消毒。,含氯消毒剂,5、使用方法: 水溶液可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进行环境或物体表面消毒,干粉用于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 (1)预防性消毒:含250mg/L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作用1020分钟。 (2)一般传染病消毒:含500mg/L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 (3)特殊传染病消毒:含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作用60分钟。,含氯消毒剂,6、注意事项: (1)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溶液应现配现用,最长使用期不应超过3天,但期间必须每天用浓度试纸检测有效氯含量,一旦低于规定浓度即须更换消毒液。 (2)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不宜作有色织物与金属的消毒,物品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净。 (3)用于餐具与诊疗器械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洗净残留消毒液后方可用于人体。 (4)被消毒物品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应适当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或者进行两次消毒。,二氧化氯,1、性能与特点:可杀灭各种微生物,使用浓度、腐蚀性与刺激性较含氯消毒剂低;但使用前需活化,活化液与稀释液不稳定,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大。 2、常见剂型及含量:液体:2%;片剂:250mg/片。 3、稳定性: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一般不超过24小时,应现配现用。 4、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食品加工、果蔬、水质等消毒。,二氧化氯,5、使用方法:水溶液可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 (1)预防性消毒:100mg/L250mg/L作用1020分钟。 (2)一般传染病消毒:250mg/L500mg/L作用30分钟。 (3)特殊传染病消毒:含500mg/L1000mg/L作用60分钟。 6、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先用酸进行活化,否则无效。 (2)消毒效果易受有机物、pH影响,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净。,季胺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双链季胺盐等) 1、性能与特点: 本类消毒剂包括单链季胺盐和双长链季胺盐,后者在杀菌效果与受影响因素等方面有较大改进,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 季胺盐类消毒剂的特点是对皮肤粘膜无刺激,稳定性好,对被消毒物品无损害,对环境友好。 2、常见剂型:液体。 3、稳定性:稳定。 4、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玩具、皮肤、黏膜、手的清洁消毒。,季胺盐类消毒剂,5、使用方法: 水溶液可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进行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1)预防性消毒: 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用400mg/L1000mg/L季铵盐消毒液作用1020分钟; 对多孔或污染表面,季铵盐浓度可加大至2000mg/L; 手、皮肤、粘膜消毒,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作用15分钟。 (2)一般传染病消毒: 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作用30分钟。,季胺盐类消毒剂,6、注意事项: (1)季铵盐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对其消毒效果有影响,应避免与之合用或接触。 (2)易被多孔类物品吸附,浸泡液浓度可随消毒物品数量增多而逐渐降低,应视被消毒物品的种类与数量酌情加大使用剂量并及时更换消毒液。 (3)被消毒物品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应适当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或者进行两次消毒。,碘 伏,1、性能与特点: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与病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但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部分人对碘过敏。 2、常用剂型及有效碘含量: 粉剂:20%,10%。 液体:0.5%(5000mg /L),0.3%(3000mg /L)。 3、稳定性:较稳定。 4、适用范围:皮肤、黏膜、手与物体表面消毒。 5、使用方法:水溶液可采用浸泡、擦拭、冲洗等方法,消毒作用浓度与时间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碘 伏,6、注意事项: (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2)稀释液不稳定,宜在使用前配制,一般不超过24小时。 (3)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应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金属制品。 (4)对碘过敏者慎用,用于敏感组织需慎重。 (5)被消毒物品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应适当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或者进行两次消毒。,乙醇(酒精),1、性能与特点:作用快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与大部分病毒,对金属无腐蚀;但对肠道病毒(如手足口病病原体)灭活效果差,对粘膜有刺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 2、常见剂型及含量: 75%医用消毒酒精,消毒酒精棉球。 3、稳定性:易挥发。 4、适用范围:手、皮肤、小面积物体表面的快速消毒。 5、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擦拭等方法,作用时间13分钟。 6、注意事项:易燃,忌明火;须在密闭容器内保存,以防挥发。,过氧乙酸,1、性能与特点: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在低温下仍有效,无残留;但性质不稳定,腐蚀性与刺激性强,贮存不当有爆炸危险。 2、常见剂型及含量:液体,有单元包装与双元包装两种剂型,原液含量15%20%。 3、稳定性: 单元包装:不稳定,一般有效期1个月。 双元包装:稳定,但临用前必须照使用说明将双元包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24-48小时才能使用,混合后溶液有效期一般12周。 4、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果蔬、体温表、压舌板、空气、衣物等消毒。,过氧乙酸,使用方法: (1)浸泡、擦拭、喷雾法: 预防性消毒:0.05%0.1% 作用1020分钟。 一般传染病消毒:0.1%0.2%作用30分钟。 特殊传染病消毒:0.2%0.5%作用60分钟。 (2)熏蒸法: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消毒时应关闭门窗,用封胶带封闭漏气处,消毒完毕开窗通风排气后人员方可进入。 室内空气与污染物品表面(如衣被、书籍等)消毒方法:将过氧乙酸原液(过氧乙酸用量为1g/m3,即每立方米体积取15%20%的过氧乙酸5ml7ml)倒入蒸发皿内,加热熏蒸2小时。用于污染物品消毒时,被消毒物品应摊开暴露,利于消毒剂接触,保证消毒效果。 室内空气消毒方法:0.5%过氧乙酸(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熏蒸30分钟。,过氧乙酸,6、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其稀溶液极易分解。因此,应于用前配制。配制的稀溶液应盛于塑料容器中,避免接触金属离子、碱或有机物,于通风阴凉处贮存。 (2)对金属和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使用时应注意,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净。 (3)接触高浓度过氧乙酸或配制过氧乙酸使用液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4)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消毒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式,消毒实施步骤,第一步 配置消毒液 第二步 测试消毒液浓度 第三步 实施消毒工作并作用一定时间 第四步 清除消毒剂残留,消毒程序,一般物体表面擦拭消毒: 清洗消毒清洗(污染严重) 消毒清洗(一般情况下) 注意:清洗必不可少,消毒作用时间必须达到1020分钟,消毒程序,喷雾消毒: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均匀喷雾,湿润为度。 擦拭消毒:抹布须湿润,先远端,后近端,先消清洁,后消污染。及时更换消毒液。(一般每间教室使用1桶消毒液),常用消毒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1、浸泡消毒: 将被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溶液内,作用至规定时间取出,然后用流动水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2、擦拭消毒: 对大件物品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采用揩擦消毒方法,即用蘸湿有消毒液的清洁布或棉球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并保持湿润至规定作用时间,然后用清水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常用消毒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3、喷雾消毒: 适用于墙面、地面等环境表面以及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 普通喷雾消毒法:将消毒液装入普通喷雾器内进行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湿润为度,并保持湿润至规定时间。喷雾时将食品、餐(饮)具及衣被等物收放好。使用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防护口罩和眼镜,消毒后用水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将消毒液装入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雾滴粒径5m)内进行喷雾,喷雾时关好门窗,可作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作空气消毒,向空中喷雾至规定的剂量。作表面消毒,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消毒结束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人员方可入内。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消毒后用水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常用消毒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4、干粉消毒: 适用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