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ppt_第1页
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ppt_第2页
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ppt_第3页
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ppt_第4页
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部囊肿,枣庄卫生学校 李德业,学习目标 列出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 阐述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囊肿在口腔颌面部多见,临床上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大类。,囊肿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按其来源可分为潴留性囊肿(如粘液腺囊肿、舌下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和发生育囊肿(如皮样或表层样囊肿、甲状舌管、鳃裂囊肿等)两类。 颌骨囊肿是生长于颌骨内的囊肿。根据其组织来源,可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两类,临床上以前者多见。,一、粘液腺囊肿,病因 潴留性囊肿 外渗性囊肿 临床表现 以青少年多见, 可发生在有粘液腺的任何部位,好发于下唇、舌尖与舌腹,上唇、口底、颊、腭粘膜较少见。 患者常有咬唇、舌舔触牙等习惯而导致的损伤史。 囊肿位于粘膜下、然突出表面,为圆球或半球状柔软的肿物,较小,直径一般在0.51.0左右,呈浅蓝色半透明的鱼鳔状。破裂后流出淡黄色蛋清样粘液而消失。,诊断 粘液腺囊肿位置表浅,临床特点较典型,诊断不难。 治疗 多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粘液腺囊肿摘除术(图1) 非手术治疗 (1)药物烧灼腐蚀法 (2)冷冻治疗:液氮低温治疗。,图1 粘液腺囊肿摘除术,二、舌下腺囊肿,病因 多因腺体、导管损伤破裂,分泌物溢漏入组织内形成外渗性囊肿。 腺体及导管近端分泌物潴留扩张而形成囊肿 。,临床表现 囊肿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生长缓慢,初期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先发生于一侧的舌下区粘膜与口底肌间,长大后可越过中线至对侧 囊肿表面呈浅紫蓝色,质柔软有波动感,形似蛤蟆咽囊,故有 “蛤蟆肿”之称。囊肿损伤破裂后有淡黄色蛋清样粘稠液体流出而缩小或消失,但伤口愈合后又可复发。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加之穿刺可抽出蛋清样粘稠液体,诊断常无困难 与口底粘液腺囊肿和口底、下颌下区血管瘤相鉴别,治疗 手术治疗必须摘除舌下腺方可达到根治的目的,舌下腺摘除术(图2) 多采用口内口底切口。 在导管口后方的舌下襞与下颌体内侧粘膜的中间,作平行于下颌牙弓的切口 ,切开囊肿表面的口底粘膜至第一磨牙远中 先自囊肿及腺体的前缘和外侧作钝分离,在明视下,轻轻提起腺体钝分离显露下颌下腺导管,并妥善加以保护;当分离内侧至第一磨牙部位处时,须注意位于导管之下舌神经的保护和勿损伤舌深动、静脉,直至腺体全部游离后完整摘除 彻底止血后,自后向前缝合口底粘膜。缝后时注意勿将下颌下腺导管误扎 创口内留置乳胶片引流 术后2472小时抽除或撤换引流,术后一周拆线。,图2 舌下腺摘除术 (1)切口 (2)分离 (3)摘除腺体与囊肿 (4)缝合,三、皮脂腺囊肿,病因 主要因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腺分泌物逐渐增多,使皮脂腺囊状上皮膨胀而形成潴留性囊肿。祖国医学称之为“粉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面部皮肤,尤面颊及额部,发展缓慢,周界清楚,小则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橘样,呈圆形位于皮内向皮肤表面突出,质地柔软有弹性。基底部可活动,囊壁薄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临床上可据此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囊肿内含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一般无自觉症状 。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多无困难。,图3皮脂腺囊肿摘除术,治疗 皮脂腺囊肿摘除术(图3) 按囊肿表面皮肤的皮纹方向,沿囊壁与皮肤粘连部分的两侧作梭形切口 切开皮肤后用组织钳夹住粘连的皮肤提出囊肿,沿囊壁作锐分离,将囊肿与粘连的皮肤全部摘除 冲洗创口后缝合皮肤,术后一周拆线,图4 口底皮样囊肿(1)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上 (2)位于下颌骨肌之下,四、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病因 上皮细胞遗留;上皮细胞植入。 临床表现 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与颏下的正中线,或口底各肌之间;表皮样囊肿好发面部皮肤,如眶周、鼻周、额部等。,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穿刺检查等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 手术治疗摘除囊肿,图5口底皮样囊肿摘除术切口 (1)口底切口 (2)頜下切口,图6甲状舌管囊肿的好发部位,五、甲状舌管囊肿 病因 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由于残存上皮的分泌物聚积而成囊肿。 临床表现 部位:以舌骨上下部最常见,有时可稍偏一侧(图6)。 囊肿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的舌骨活动而上下移动。穿刺可抽出黄色透明液体 诊断与治疗 手术应彻底摘除囊肿或切除瘘管。术中须将舌骨体中份和舌盲孔至舌骨体之间的肌组织,作柱状组织块与囊肿或瘘道一并切除,以防复发 。,六、鳃裂囊肿,病因 多数认为由胚胎鳃裂残余上皮组 织发展而成。 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来自第二鳃裂的囊肿,囊肿位于一侧颈上部,在舌骨平面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生产缓慢,表面光滑,有时呈分叶状。穿刺可抽吸出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或混浊的液体,并有时含胆固醇晶体 。囊肿穿破后,长期不愈合而形成鳃裂瘘,也有先天性未闭合者,则称为原发性鳃裂瘘。 诊断与治疗 手术应彻底摘除囊肿或切除瘘管,七牙源性颌骨囊肿 病因 根端囊肿 又称根尖周囊肿(图7)是由根尖肉芽肿的中央坏死、液化形成囊腔,上皮细胞增生,覆盖囊壁而成;或是由含上皮的肉芽肿的中央变性坏死,周围组织液渗入而成,囊内含有胆固醇晶体的囊液,图7根端囊肿,图8始基囊肿,始基囊肿(图8 )是发生于牙釉质、牙本质形成之前,成釉器发育早期阶段。由于炎症和损伤后,成釉器的星形网状层变性液化,并有渗出液蓄积而形成的囊肿。囊内不含牙,内含清亮的囊液 。,图9含牙囊肿,含牙囊肿是牙冠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与聚积,形成囊内含有牙冠的囊肿。世界卫生组织(WHO)又将其称为滤泡囊肿(图9)。囊肿可来自一个牙胚或多个牙胚,其好发部位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区。此外,在牙萌出期,位于软组织内的含牙囊肿,称为萌出期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 是由牙源性上皮(牙板或其残余)发生的;有学者认为也可能来自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 囊壁的上皮表层覆有不全角化或正角化的角化层,囊内含角化物的囊肿。 目前多数学者,包括WTO的分类中,都认为它就是始基囊肿;但不能解释角化囊肿的含牙率较高及内容物为黄白油脂样角化物又与始基囊肿所含清亮囊液不同,故二者还是区别的。,临床表现 根端囊肿好发于上颌骨前牙区,其上方的牙可有深龋、残根、死髓牙或前磨牙畸形中央尖等;始基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多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升支部;含牙囊肿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患处常有先天性缺牙。 呈膨胀性缓慢生长,早期无自觉症状。囊肿逐渐生长增大使骨质臌隆与压迫吸收变薄,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骨质完全吸收后,可有波动感。囊肿多数向唇颊侧臌隆,而造成面部畸形;而牙源性角化囊肿有1/3的病例向舌侧膨隆。 囊肿增大后,邻近牙因受压、根周骨质吸收而松动、倾斜、移位;上颌的囊肿可突入鼻腔、上颌窦、推压眶下缘,累及眼球而影响视力并可产生复视;下颌的囊肿骨质破坏过大时,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图10 口内法頜骨囊肿摘除术 (1)切口、翻瓣去骨 (2)分离摘除囊肿 (3)根端切除 (4)缝合,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穿刺及X线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治疗 一般多用颌骨囊肿摘除术治疗; 口内法颌骨囊肿摘除术 (图10) 适用于上颌骨囊肿和需同时拔除病原牙的下颌骨中、小型囊肿。 选用蒂在前庭沟的梯形或弧形切口 切开粘骨膜、翻瓣、用骨凿、骨钳去除表面骨质,显露囊肿用骨膜分离器和刮匙仔细将囊壁与骨质分离,彻底摘除囊肿或刮除全部囊壁; 修整骨腔锐利的边缘及清除骨残屑,冲洗创口彻底止血后,严密缝合口腔内创口。,图11口外法頜骨囊肿摘除术 (1)切口 (2)结扎、切断面、动静脉, 翻瓣、 去骨 (3)摘除囊肿,口外法颌骨囊肿摘除术(图11) 适用于位于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部的大型囊肿。 患侧下颌骨下缘下1.52处作平行于下颌骨下缘的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及颈深筋膜后,避开面神经下颌缘支,处理面动、静脉,向上翻瓣达下颌骨下缘 切开骨膜,分离暴露囊肿表面骨质,用骨凿、骨钳去除骨质显露囊肿。分离囊肿,囊腔内牙的处理,摘除囊肿及创口处理等同上述口内法。,八、非牙源性颌骨囊肿,鼻腭管囊肿 又称切牙管囊肿,由鼻腭管残存上皮发展而成 球状上颌囊肿 是由内侧鼻突(球状突)与上颌突联合处残存上皮发展而成 正中囊肿 是发生在上下颌骨正中联合缝内的囊肿。 发生在上颌者称腭正中囊肿,较多见,发生在下颌正中线上者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