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1页
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2页
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3页
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4页
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 录,儿童造血及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1,2,3,学习目标,识记 复述小儿造血的特点、血液特点 说出定义:生理性贫血、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说出贫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理解 解释小儿贫血的病因、营养性贫血的血象特征 说明血液性疾病的辅助检查的特征、治疗要点 运用 识别血液病患儿的护理问题 为血液病患儿提供护理,学习目标,核心名词,1、髓外造血 2、生理性贫血 3、贫血 4、缺铁性贫血 5、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血友病,一、小儿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 1、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胚胎第6周后开始减退。,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1、卵黄囊造血,2、肝脾造血期 自胚胎68周时肝脏开始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胚胎第8周起,脾脏开始造血,此期胸腺与淋巴结也参与造血。胎儿5个月后,肝脾造血功能减退,3、骨髓造血: 胎儿4个月时骨髓开 始造血,并迅速成为 造血的主要器官,出 生25周后骨髓成为 唯一的造血场所。,(二)生后造血期,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开始,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因此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2、骨髓外造血: 出生后当遇到发生各种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当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骨髓造血。,淋巴结 500-600个,二、血液特点 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 出生时:RBC 5.010127.01012/L Hb 150220g/L 以后逐渐下降,至23个月时出现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原因、发生时间、程度 3个月后RBC和Hb逐渐回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血液特点 白细胞数与分类 总数 出生时:(1520)109/L 生后10天:121012/L 婴儿期:10109/L 8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分类 两个“交叉”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左为血涂片淋巴细胞-右为中性粒细胞,(二)血液特点 血小板:与成人差别不大,150109250109/L 血红蛋白种类:出生时以HbF(胎)为主,约占70%,生后迅速被HbA(成人)取代,4个月时HbF20%,1岁时HbF5%,2岁时HbF2%(成人水平) 血容量:年龄小,占体重的比例越高:新-10%、儿童8-10%、成人6-8%,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概念 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Hb145g/L 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6个月6岁Hb110g/L 614岁Hb120g/L,第二节、小儿贫血-323,贫血的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Hb 儿童 12090 9060 6030 30 (g/L)新生儿 144120 12090 9060 60,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贫血的分度,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分类 病因学分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其他 破坏过多(溶血) 丢失过多(失血) 形态学分类,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临床表现 取决于贫血发生的程度、速度和贫血的原因 一般表现:苍白、发力 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肿大 其他系统表现,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念 体内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一种贫血 临床特点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 铁剂治疗有效,二、小儿贫血,正常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病因-327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4、吸收减少 5、丢失过多,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327下 对造血的影响:铁缺乏时血红素生成减少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对非造血的影响:上皮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功能,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6个月2岁多见 1、一般表现:苍白、疲乏、无力、不爱活动、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 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肿大,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炎、口腔炎、异食癖等 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烦躁或萎靡 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 其他:皮、毛、甲的改变,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苍白,反甲,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为主,小细胞、低色素性 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铁代谢检查 (铁蛋白)SF62.7mol/L, (细胞内原卟啉) FEP0.9mol/L,(运铁蛋白)TS15%,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要点 去除病因 铁剂治疗:一般口服,剂量按元素铁计算,疗程为血红蛋白达正常后23个月 输血:一般不输,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铁不足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护理知识,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以不感到累为原则 饮食指导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告知含铁丰富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 提倡母乳喂养,但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早给予铁剂,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 正确补充铁剂 正确的剂量 口服铁剂:两餐之间服用,胃肠道反应及处理,可同服维生素C、果汁等促进吸收,避免与抑制铁的食物和药物同服 疗效观察,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指导喂养与辅食添加 合理安排小儿的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坚持正确用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极治疗原发病,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概念 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临床特点 精神神经症状、贫血 红细胞数下降较血红蛋白降低明显,红细胞胞体变大 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 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有效,第二节、小儿贫血,病因(维生素B12缺乏) 储存不足 摄入不足 吸收和运输障碍 需要量增加,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叶酸缺乏) 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 药物作用 代谢障碍,发病机制 维生素B12叶酸是DNA合成所需的重要辅酶 对造血的影响:DNA合成障碍,细胞分裂延迟,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胞体变大、数量减少 对非造血的影响 维生素B12缺乏使神经髓鞘受损: 精神神经症状,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6个月2岁多见 一般表现:虚胖或轻度浮肿,毛发稀、黄 贫血表现:苍白、皮肤蜡黄、疲乏、无力,肝脾肿大 精神神经症状:烦躁、易怒,发育倒退,反应迟钝,震颤、抽搐等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炎、舌下溃疡,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辅助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数下降为主,红细胞变大;巨大幼稚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血清维生素B12100ng/L 血清叶酸3g/L,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治疗要点 去除病因 加强营养 维生素B12肌内注射,叶酸口服 对症治疗 重症者输红细胞制剂,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常见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各种原因导致维生素B12、叶酸不足有关 生长发育迟缓 与疾病影响生长发育有关,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以不感到累为原则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防止外伤,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合理搭配饮食,饮食均衡 提倡母乳喂养,但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护理措施 监测生长发育 健康教育 介绍本病的预防护理知识 指导喂养与辅食添加,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积极治疗原发病 合理用药,二、小儿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概念:是 由于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质量改 变、凝血和抗凝血功能障碍而表现为自发 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下面简介参与凝血功有关因素:血管壁 血小板数量质量、纤维蛋白、纤溶系统,第三节、出血性疾病,生理学血小板的止血过程.flv,血栓形成过程示意图,血小板作用,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血小板能沉积于血管壁并融合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及时修补血管壁,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 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过程缺陷或外来抗原,使机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 PAIgG与血小板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PAIgG能特异性地与巨噬细胞结合,抑制血小板生成,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急性型: 婴幼儿多见,发病前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常有发热。 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癜,遍布全身,以四肢较多;常有鼻出血、齿龈出血;可见便血、呕血、血尿;颅内出血少见),可伴贫血。多在16个月内痊愈 。 慢性型:病程6个月 学龄儿多见,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症状较轻。 贫血、肝脾轻度肿大。,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 100109/L,甚至 20109/L;可有贫血;白细胞数正常 骨髓象: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胞体大小不一,以小型巨核细胞为主;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核分叶减少,胞浆少且常有空泡形成、颗粒减少等现象 PAIgG测定:含量明显增高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凝血时间正常,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要点 预防损伤出血(小女-陶)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制剂(必要时) 免疫抑制剂治疗、脾切除,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恐惧 与严重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 内脏出血,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 止血 避免损伤 预防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消除恐惧心理 健康教育,三、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概述 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终生轻微损伤后发生长时间的出血 包括 血友病甲,即因子缺乏症 血友病乙,即因子缺乏症 血友病丙,即因子缺乏症,三、出血性疾病,病因 遗传性疾病 血友病甲、乙为X连锁隐性遗传,女性传递,男性发病。多有家族史 血友病丙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性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双亲均可传递 生男性此病就不下传 发病机制 因子、缺乏,使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二、血友病,正常母要生男性此病就不下传,临床表现 1.终生于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长时间出血 2.皮肤瘀斑,黏膜出血 3.皮下及肌肉血肿 4.关节腔出血、积血:膝、踝关节最常受累,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关节出血可致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 血友病甲、乙出血症状重,与因子活性水平有关,三、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实验室检查 初筛实验: 凝血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浆因子C、因子C,活性降低 基因诊断: 有助于诊断和产前诊断,三、出血性疾病,血友病,治疗要点:尚无根治方法 (一)止血: 1.尽快输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DDAVP、达那唑)、局部止血(压迫、加压包扎、冷敷) 2.抗纤溶药物有氨基乙酸和 氨甲环酸等。此类药物对口腔、舌、扁桃体、咽喉部的出血及拔 牙引起的出血有效,但对关节腔、深部肌肉和内脏出血疗效较 差,血尿,肾功能不全出现时禁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少出血,加速血肿吸收,减轻关 (二)基因治疗 (三)预防损伤出血,血友病,药物,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潜在并发症 出血 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疼痛 与关节腔出(积)血及皮下、肌肉血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