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ppt_第1页
课件: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ppt_第2页
课件: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ppt_第3页
课件: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ppt_第4页
课件: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肾病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是导致CKD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早期防治 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控制血脂、控制蛋白摄入 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标准,以下任何一种表现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CKD分期,肾脏损伤:定义为病理学、尿液、血液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Kidney inter, Suppl. 2013; 3: 1150.,DM和HT是CKD发生及进展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Levev A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3,139:137-141,糖尿病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Jun M, et al. Contrib Nephrol. 2011;170:196-208.,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11);增刊2:1-56,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CKD的比例可达64%,研究对象:上海市区年龄3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n=1009,Lu B, et al. J Diabetes & its Complications. 2008. 96-103,美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CKD的比例可达40%,数据来自1999-2004年第4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研究对象:年龄2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n=1462,Koro CE, et al. Clin Ther;2009. 31:2608-2617,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关系密切,2013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指南.,尿白蛋白排泄异常的定义,由于尿白蛋白排泄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因此,至少需要有两次样本结果异常(首选晨尿,两次检查之间间隔3-6月)才能认为患者已经跨过上述某个阈值 留样前24小时内曾进行体力活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显著高血糖,怀孕,显著高血压,尿路感染和血尿均可增导致尿白蛋白超过基线值,国际和国内指南建议:动态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肌酐(sCr)水平 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GFR) 根据GFR进行CKD分期 每年监测一次*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每年监测一次,1.MDRD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改良和评估.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 22(10): 589-595.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其他病因引起的诊断线索,KDOQI .Am J Kidney Dis. 2007 ;49(2 Suppl 2):S12-154,无视网膜病变,GFR低或迅速降低,蛋白尿急剧增多或出现肾病综合征,顽固性高血压,ACEI/ARB治疗2-3月GFR下降30%,早期诊断显著减少慢性肾脏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可能,Meyers JL, et al. Postgrad Med. 2011 ;123(3):133-43,研究对象,N=121395 年龄18 T2DM合并CKD,回顾性观察性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可能性 早期诊断定义: 检测sCr的两周内医生 做出CKD诊断,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早期诊断可使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减少80% (p0.0001),糖尿病肾病及肾脏病进展的防治,糖尿病肾保护及治疗四原则,Miyata T.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 10: 14,肾脏疾病进展的促进因素,降低血压、治疗微量白蛋白尿,降低血压是基石 对任何阶段的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 调整血脂 停止吸烟、减肥、锻炼,高血压,尤其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血压以及产生的高滤过 饮食蛋白的供应 长期糖尿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脂代谢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蛋白尿 代谢性酸中毒,微量白蛋白尿40mg/24h,大量白蛋白尿300mg/24h,无视网膜病变组,有视网膜病变组,微量白蛋白尿下降34%,大量白蛋白尿下降44%,微量白蛋白尿下降54%,大量白蛋白尿下降23%,DCCT研究结果:强化治疗组蛋白尿明显减少,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412.,UKPDS结果:HbA1c每降低1%的收益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病中葡萄糖/胰岛素的动态平衡,Garg R et al: Diabetes Management in the Kidney Patient. Med Clin N Am 97 (2013) 135156,CKD患者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加重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学(廖二元主编),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达标值为HbA1C 7.0% 1,2 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减少肾损害,降低死亡率 临床治疗上的挑战1 CKD是导致低血糖的最常见病因之一 很多降糖药在CKD是禁用的 大部分降糖药缺乏在CKD人群中的研究和临床数据,1 KDOQI .Am J Kidney Dis. 2007 ;49(2 Suppl 2):S12-154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12;35(Suppl 1):S11-63,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应慎重选择降糖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从肾排泄较少的降糖药,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并注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降糖方式的选择,2010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大多数病人肾功能不全时,体内胰岛素降解减少,胰岛素需减量。 少数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产生胰岛素抵抗,需加大胰岛素用量。 应密切监测病人血糖变化,及时调节剂量。,肾功能不全病人需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治疗原则,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而非统一固定模式 给予合适剂量的胰岛素 提供符合生理模式治疗:基础 + 餐时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根据个体对治疗反应经常进行监测和调整,诺和锐 30相比传统预混人胰岛素的临床优势,临餐注射无需等待,更好控制PPG,更少低血糖发生风险,诺和锐 30:兼顾基础和餐时的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提供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 提供餐时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Weyer C,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10:16124.,时 间(分),诺和锐 30 人胰岛素30R,皮下注射后达峰更高, 回落更快,血清胰岛素浓度 (pmol/L),注射后约 8小时恢复至基础水平,注射后约 6-12个小时,浓度明显低于人胰岛素30R,诺和锐 30的临床数据:多、广、全,Raski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260-5. Kann et al. Exp Clin Endo Diab 2006;114:52732. Raskin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11:2732. Garbe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6;8:5866. Khutsoane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8;10:21222. Valensi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9;63:52231.,既往RCTs和观察性研究结果一致,1.Raski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2605. 2.Kann et al. Exp Clin Endo Diab 2006;114:52732. 3.Raskin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11:2732. 4.Yang et al,Diabetes Care. 2008;31:852,5.高妍, 郭晓慧.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24(6):616-9. 6.Wenying Yang, et al.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26(1):1017. 7.杨文英,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10):607-12.,9.2% 7.5%,8.1% 6.6%,0.0,6.5,7.0,7.5,8.0,8.5,9.0,9.5,10.0,HbA1c (%),INITIATE1 2005年,EuroMix2 2006年,17074 2008年,PRESENT5 中国, 2008年,IMPROVETM 6 中国,2010年,9.7% 6.9%,ACTION3 2009年,9.1% 7.1%,9.5%,6.6%,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7.0%,9.5%,A1chieve7 中国,2012年,9.5%,7.0%,诺和锐 30有效降糖,不同基线时均可有效降低HbA1c 水平,相比预混人胰岛素,诺和锐 30显著降低低血糖风险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研究: 荟萃分析结果:诺和锐 30组较人胰岛素30R组显著降低重度低血糖发生率55%、夜间低血糖发生率50% 1 观察性研究结果:由预混人胰岛素转换为诺和锐 30治疗,显著降低所有低血糖发生率,并能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2,3,1. Davidson JA, et al. Clin Ther. 2009; 31 (8): 1641-51. 2. Philip Home, et 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1;94:35263 3. Shah S,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9; 63 (4): 574-82.,1支胰岛素,仅通过增加注射次数,就可满足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