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行业深度报告_第1页
助剂行业深度报告_第2页
助剂行业深度报告_第3页
助剂行业深度报告_第4页
助剂行业深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橡胶助剂:看好橡胶助剂:看好 塑料助剂:塑料助剂: 看好看好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下游制品决定助剂景气度,环保性是竞争关键下游制品决定助剂景气度,环保性是竞争关键 助剂行业深度报告助剂行业深度报告 2012 年年 5 月月 29 日日 分析师:分析师: 裴云鹏 投资咨询证书编号:S09 联系人:联系人: 苏 淼 张 良 02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 1088 号葛洲坝大厦 7 层 防老剂、促进剂、增塑剂和增塑剂是助剂的主流产品。防老剂、促进剂、增塑剂和增塑剂是助剂的主流产品。促进剂和防老 剂是橡胶助剂的主流产品,2010 年我国防老剂的产量占比为 40%, 促进剂的占比为 35%,增塑剂和阻燃剂是塑料助剂的主要品种,合计 占比 50%左右。 助剂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下游制品行业制约着助剂行业的景气度。助剂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下游制品行业制约着助剂行业的景气度。 从产业链来看,PVC 制品是塑料助剂行业的主要下游,占比约为 75%,轮胎、橡胶制品等工业领域是橡胶助剂行业的主要下游,占比 约为 83%左右,下游制品行业的波动决定着助剂行业的景气度,预计 橡胶助剂行业的增速约为 10%。 产能过剩的行业竞争将非常激烈,拥有环保优势的产品前景广阔。产能过剩的行业竞争将非常激烈,拥有环保优势的产品前景广阔。从 产能来看,2011 年我国增塑剂的产能约为 351 万吨,消费量约为 220 万吨附近。增塑剂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2011 年的橡胶助剂(不含 加工助剂)的总产量约为 65 万吨,产能约为 94.8 万吨,产能明显过 剩。分产品看,防老剂的产能扩建与需求增速基本同步,未来供应将 偏紧,促进剂的产能远大于需求,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欧盟等通过 推出 RoHS 法案以及 REACH 法规强制助剂企业提升产品的环保性, 具有环保优势的产品未来前景广阔。 国际领先企业通过产业整合提升竞争力,我国拥有地域优势的企业将国际领先企业通过产业整合提升竞争力,我国拥有地域优势的企业将 逐步胜出逐步胜出。2009 年国际塑料助剂龙头企业汽巴精化被巴斯夫收购, 罗门哈斯被陶氏化学收购,国际巨头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从区 域布局来看,橡胶助剂企业主要靠近下游轮胎行业,生产基地处于山 东和江苏地区的橡胶助剂企业将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建议关注阳谷华泰和日科化学。建议关注阳谷华泰和日科化学。受下游轮胎行业需求下滑的影响,给 予橡胶助剂“看好”评级。塑料制品行业经过 2011 年的大幅下滑后, 预计产量将小幅反弹,给予塑料助剂行业“看好”评级。橡胶助剂企 业中,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建议关注阳 谷华泰() ,塑料助剂企业中,日科化学的新产品 ACM 具有良好的 市场前景,建议关注日科化学() 。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下游制品行业的增速低于预期 汇汇 通通 启启 富富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2 目录目录 1、橡胶助、橡胶助剂剂以防老以防老剂剂和促和促进剂为进剂为主,塑料助主,塑料助剂剂以增塑以增塑剂为剂为主主5 2、塑料助、塑料助剂剂行行业业的供需分析的供需分析.6 2.1 中国是塑料助剂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6 2.2 塑料助剂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7 2.3 PVC 制品是塑料助剂的主要下游,塑料制品决定着 PVC 行业的景气度8 3、塑料助、塑料助剂剂行行业业的的竞竞争分析争分析.9 3.1 国际领先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9 3.2 产品的环保性是发展趋势.10 4、塑料助、塑料助剂剂行行业业的主要的主要产产品品.11 4.1 增塑剂:环保型增塑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11 4.2 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14 4.3 抗冲击改性剂和加工改良剂.18 5、橡胶助、橡胶助剂剂行行业业的供需分析的供需分析.20 5.1 轮胎行业是橡胶助剂最大的下游.20 5.2 橡胶助剂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 5.3 下游轮胎行业的增速逐步放缓.21 5.4 橡胶助剂行业整体产能过剩.23 5.5 橡胶助剂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24 5.6 苯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25 5.7 橡胶助剂价格的变化情况.26 6、橡胶助、橡胶助剂剂行行业业的的竞竞争分析争分析.28 6.1 国际领先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28 6.2 国内行业集中度高,呈现群雄割据态势.29 6.3 竞争策略:成为助剂综合提供商和产品环保性是未来趋势.30 7、相关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简简介介.31 8、相关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综综合合评评价价.32 9、上市公司估、上市公司估值值.33 10、投、投资资建建议议.34 11. 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34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塑料助剂的种类及性能.5 图表 2: 主要助剂产品的产量变化情况及预测值(万吨).6 图表 3:2008 年全球主要地区塑料的产量与消费量情况(万吨) .6 图表 4:全球塑料助剂消费量的区域结构(%).7 图表 5:全球塑料助剂消费量的产品结构(%).7 图表 6:我国塑料助剂的产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 .7 图表 7:塑料助剂下游行业的需求结构(%).7 图表 8:我国 PVC 产能和产量的变化情况(万吨).8 图表 9:PVC 表观消费量及塑料制品的变化情况(万吨)8 图表 10:19912011 年塑料制品行业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增速(万吨 %) 9 图表 11:塑料助剂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 9 图表 12:近几年国际领先企业的产能扩张及新产品投放计划 10 图表 13:各国法律法规禁止添加的增塑剂的类型 10 图表 14:2006 年全球增塑剂区域消费比例(%)11 图表 15:2006 年全球增塑剂品种消费比例(%)11 图表 16: 我国主要增塑剂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12 图表 17:我国增塑剂产能与产量变化情况(万吨) 12 图表 18:我国增塑剂产品的下游需求结构(%).12 图表 19:日用塑料制品的产量及增速(万吨 %) .13 图表 20:薄膜的产量及增速(万吨 % )13 图表 21:2009-2011 年人造革和合成革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万吨)13 图表 22:我国增塑剂的产品结构(%).14 图表 23:各国法律法规禁止添加的邻苯二甲酸酯的类型 14 图表 24:三类阻燃剂特性及应用领域 15 图表 25:全球阻燃剂消费量的变化情况(百万吨) 15 图表 26:2008 年各地区阻燃剂的消费结构 .15 图表 27:我国阻燃剂的产能以及消费量变化情况(万吨) 16 图表 28:阻燃剂产品的下游需求结构(万吨) 16 图表 29: 我国 PVC 的产量以及同比增速(万吨 %)17 图表 30: 我国橡胶的消费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17 图表 31:各国政策法规对于含溴阻燃剂的使用规定 17 图表 32:2011 年新开工的阻燃剂项目 .17 图表 33:国际助燃剂领先企业推出的新的阻燃剂产品 18 图表 34:抗冲击改性剂的主流产品对比情况 18 图表 35:我国抗冲改性剂及加工助剂的消费量(万吨) 19 图表 36:抗冲改性剂及加工助剂的区域消费结构 19 图表 37: 我国主要增塑剂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19 图表 38:橡胶助剂产业链示意图 20 图表 39:03-10 年我国橡胶行业的消费量(万吨)21 图表 40:02-10 年我国橡胶助剂行业的产量变化(万吨 %).21 图表 41: 橡胶助剂的下游需求结构(%) .21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4 图表 42:01-11 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速(辆 %).22 图表 43:我国历年汽车保有量及增速(万辆 %) .22 图表 44:城镇和乡村居民汽车保有量(辆) 22 图表 45:01-11 年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及增速(万条%).22 图表 46: 01-10 年我国轮胎产量及增速(亿条 %)22 图表 47:03-10 年我国输送带产量及增速(万平米 %).23 图表 48:01-10 年我国胶鞋产量及增速(万双 %).23 图表 49:我国主要橡胶助剂生产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 23 图表 50: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表观消费量及增速(万吨 %) .24 图表 51:我国橡胶促进剂的表观消费量及增速(万吨 %) .24 图表 52:我国防老剂生产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 24 图表 53:我国橡胶促进剂生产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 25 图表 54:近 10 年我国苯胺的消费量及增速(万吨 %) .26 图表 55:苯胺表观消费量与产能变化情况(万吨) 26 图表 56: 06-12 年苯胺及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美元/吨 元/吨).27 图表 57:橡胶促进剂 M 的价格变化情况(元/吨)27 图表 58:橡胶促进剂 CZ 的价格变化情况(元/吨)27 图表 59: 防老剂 RD 的价格变化情况(元/吨)28 图表 60: 防老剂 4020 的价格变化情况(元/吨)28 图表 61: 国际四大领先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 .29 图表 62:国外领先企业的经营情况演变 29 图表 63:国内橡胶助剂企业集中度 29 图表 64:橡胶助剂企业的区域格局以及上下游情况 30 图表 65:各国法律法规禁止添加的橡胶助剂的类型 31 图表 66: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与不溶性硫磺的现状对比 32 图表 67:助剂类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变化情况(%).33 图表 68:助剂类上市公司的技术实力对比 33 图表 69:助剂类上市公司所处区域的市场情况 34 图表 70:助剂类上市公司的估值对比 34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5 1 1、橡胶助剂以防老剂和促进剂为主,塑料助橡胶助剂以防老剂和促进剂为主,塑料助 剂以增塑剂为主剂以增塑剂为主 塑料助剂也称为塑料添加剂,是合成树脂或者合成橡胶加工成制品过程 中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为改善树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些化合物。 塑料助剂可以分为增塑剂、热稳定剂、阻燃剂等,橡胶助剂可以划分为硫化 类助剂、防护类助剂、加工型助剂等。 图表 1: 塑料助剂的种类及性能 品种产品功能应用 增塑剂增加塑料的可塑性、柔韧性,减少脆性PVC 软制品 热稳定剂 延缓或停止塑料因受热、光或氧化作用而产生的裂解、 交联和氧化断链现象,延长塑料使用寿命 PVC 制品 阻燃剂降低塑料的可燃性工程塑料制品 加工改性剂和抗冲击改 性剂 提高硬质 PVC 的可塑性、改进热塑性熔体的流变性能 以及提高硬质聚合物制品抗冲击性能 PVC 硬制品 抗氧剂抑制聚合物树脂热氧化降解聚合物树脂 润滑剂 减轻聚合物材料与加工机械表面间以及聚合物分子间 的相互摩擦,提高加工流动 各种塑料 塑 料 助 剂 发泡剂 在树脂和胶料配方中能促进发生气体的物质,用来降低 制品成本、减低重量 发泡塑料(硬制 品) 硫化促进剂 在橡胶硫化时用以加快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 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同时还可以改善硫化胶的 物理机械性能 主要用于子午线 轮胎 防老剂 延缓或抑制老化过程,从而延长橡胶及其制品的贮存期 和使用寿命 多数橡胶制品 防焦剂提高胶料操作安全性,增加胶料或胶浆的贮存寿命 多数橡胶制品 (食品相关的橡 胶制品除外) 增塑剂 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条件,提高 物理机械性能 多数橡胶制品 橡 胶 助 剂 阻燃剂、着色剂、发泡 剂 使橡胶制品具有相应的特性和功能橡胶制品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2010 年,我国生产橡胶助剂 70.1 万吨,防老剂所占比重为 40%,促进剂 的所占比重为 35.26%,合计占比 75%,防老剂和促进剂是橡胶助剂的主要产 品。 2009 年,我国塑料助剂的产量为 280 万吨,增塑剂所占比重为 53.4%, 阻燃剂和热稳定剂所占比重为 13.5%和 12.8%,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 79.7%。 因此增塑剂是塑料助剂的主要产品。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6 图表 2: 主要助剂产品的产量变化情况及预测值(万吨) 产品200720082009201020112012E 防老剂13.516.7920.5228.043233 橡胶促进剂19.521.3323.2124.722729 不溶性硫磺2.51.923.633.873.94.3 橡胶 助剂 总计 47.0551.759.5370.17581 增塑剂115110150165170186 阻燃剂302838424347 热稳定剂333036394144 抗冲改性剂及加工助 剂 1616212324 26 塑料 助剂 总计 222.84211.84281.3300320348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注:2010 年塑料助剂中增塑剂和阻燃剂等单项助剂的产量为预测值,主要依据 2010 年的总产量和比例关系 2 2、塑料助剂行业的供需分析、塑料助剂行业的供需分析 2.12.1 中国是塑料助剂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中国是塑料助剂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消费区域。2008 年,全球共消费 16598 万吨塑料, 按区域划分,亚洲所占比重为 43.34%,中国所占比重为 29.44%。因此以中国 为主的亚太地区是全球塑料的主要消费区。 受益于塑料的庞大消费量,中国的塑料助剂消费量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年均增速约为 8%10%。据 BCC 分析,2009 年全球塑料添加剂的市场价值约 为 374 亿美元,未来 4 年全球塑料添加剂需求的年均增速约为 4%左右。中国 塑料助剂的年均增速最大,约为 8%10%,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不包括中 国)需求的年均增速为 3%,其他地区需求的年均增速为 5%-6%。 图表 3:2008 年全球主要地区塑料的产量与消费量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2010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7 分产品来看,增塑剂是塑料助剂中的最大品种。以 2004 为例,全球塑料 添加剂需求量约为 990 万吨,其中增塑剂所占的比重最大,约为 32%,其次是 阻燃剂,所占的比重约为 14%。 图表 4:全球塑料助剂消费量的区域结构(%)图表 5:全球塑料助剂消费量的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2.22.2 塑料助剂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塑料助剂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20052010 年我国塑料助剂的产量呈现出大起大落的走势,年均复合增 速约为 12%左右,塑料助剂的产量受 PVC 消费量的影响比较大。2010 年塑料 助剂的产量与 PVC 的消费量出现了背离,背离的原因是塑料助剂的主要品种 DOP 的价格在 2010 年初大幅上涨,从年初的 11900 元/吨上升到 3 月份的 15000 元/吨,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量大幅下滑。目前价格维持在 13000 元/吨 附近,预计 2012 年的塑料助剂的产量增速约为 9%左右。 图表 6:我国塑料助剂的产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图表 7:塑料助剂下游行业的需求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2010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8 2.32.3 PVCPVC 制品是塑料助剂的主要下游,塑料制品决定着制品是塑料助剂的主要下游,塑料制品决定着 PVCPVC 行业的景气度行业的景气度 PVC 是塑料助剂最大的下游行业。塑料助剂的下游有 PVC、PP、PE 以及工 程塑料,其中 PVC 是最大的下游,占塑料助剂消费量的比例约为 75%。因此我 们重点分析 PVC 的行业变化情况。 PVC 的产能远远大于产量。从 2007 年开始,PVC 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远大 于产量的增速,产能大幅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电石法 PVC 产能的迅速扩建, 2011 年,PVC 的产能过剩率已经达到 66.9%。 PVC 的消费量增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一个上升或下降周期大约是 34 年,而 PVC 的消费量受塑料制品消费量的影响比较大。从历史来看,PVC 消费 量的一个上升或下降周期大约是 34 年。2011 年塑料制品的产量大幅下滑, 受此影响,PVC 的消费量进入下行阶段。 图表 8:我国 PVC 产能和产量的变化情况(万吨)图表 9:PVC 表观消费量及塑料制品的变化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wind 大连商品交易所 塑料制品行业的产量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具有小幅反弹的可能性。从历 史上来看,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速为 14%,产量的波动性比较大,一个上升或 下跌周期大约持续 23 年,2011 年塑料制品产量出现大幅下跌,下跌情况 与 1998 年比较类似,塑料制品在 1998 年出现大幅下跌之后,迅速出现了大 幅反弹的格局,因此我们认为 2012 年的塑料制品行业的产量具有小幅反弹的 可能性。 对比塑料制品产量与 GDP 以及固定资产完成额, 剔除 1998 年的大幅下 跌,塑料制品的最低增速与 GDP 的增速基本一致,大约为 10%左右,其最高增 速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基本相当,大约为 30%左右,因此我们预计 2012 年 塑料制品行业的产量的同比增速为 10%左右。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9 图表 10:19912011 年塑料制品行业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增速(万吨 %)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wind 3 3、塑料助剂行业的竞争分析、塑料助剂行业的竞争分析 3.13.1 国际领先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国际领先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 从全局竞争格局来看,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罗门哈斯和陶氏化学等国 际领先的塑料助剂企业竞争实力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多在沿袭国 外成熟产品和成熟工艺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仿制和改进,技术实力偏弱,国内 企业多为某个产品的行业龙头,因此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领先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综合竞争力。 2009 年,国际塑料助剂龙头企业汽巴精化被巴斯夫收购,罗门哈斯被陶氏化 学收购。经过 23 年,国际龙头企业完成内部资源整合,预计其他塑料企业 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 图表 11:塑料助剂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 国际领先企业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罗门哈斯和陶氏化学等国际领先企业在产 品系列、生产规模、技术实力都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 多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 信息、医疗制品等高端领 域 国内领先企业企业多为单一产品的龙头企业,山东齐鲁增塑剂是增塑剂龙头企 业,雅克科技是磷系阻燃剂的行业龙头,亚星化学是 CPE 行业的 龙头企业,日科化学是 ACR 产品的龙头企业。 多应用于管道、型材等塑 料制品,少量用于电子信 息以及医疗制品等领域 国内其他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系列单一,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多应用于日用塑料制品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从产品竞争来看,国内外在产品竞争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在增塑剂、 阻燃剂等传统领域,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抗氧化剂,稳定剂等 领域,国内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竞争实力明显偏弱,高 附加值以及高性能的产能基本依靠进口。国外领先企业重点发展抗氧化剂以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0 及稳定剂等产品,通过产能扩张、收购行为以及开发新产品提高综合竞争力。 图表 12:近几年国际领先企业的产能扩张及新产品投放计划 巴斯夫2009 年巴斯夫收购汽巴精化,巴斯夫的产品组合将扩展至紫外线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等重要产品 巴斯夫计划新建一座抗氧化剂混合物(CSB)工厂,设计产能为 1.6 万吨/年,预计 2012 年底 完成,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 CSB 工厂之一 陶氏化学2009 年陶氏化学收购罗门哈斯 巴斯夫新的巴斯夫塑料添加剂部门近日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其中之一就是用于滚塑工艺 的 IrgastabRM68 稳定剂。 美国雅宝2009 年收购了上海金海雅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促使 聚合物抗氧剂能力翻番 韩国松原2010 年合资组建硫代酯类抗氧剂生产企业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3.23.2 产品的环保性是发展趋势产品的环保性是发展趋势 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国 家,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推出各种法案法规以强化化工产品的环保性,相关 法规包括欧洲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危险物质使用限制(RoHS)和 REACH 法规等,这些法规既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壁垒,同时也要求塑料 助剂企业提升其产品的环保性。 国内也越来越重视塑料助剂的环保问题,2006 年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 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规定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除 外)等阻燃剂的产量不能超过 0.1%,与国外标准基本一致,但是在增塑剂 DBP 等增塑剂添加量的限制方面,我们国家的标准远低于国外。 我们的环保标准比低于国外的环保标准,而且我国的塑料制品主要在国 内消费,因此国内塑料制品企业仍然有生存的空间。以 2009 年为例,我国塑 料制品的产量为 5474 万吨,出口量为 795 万吨,出口量与产量的比值为 14.5%, 这说明国内仍然是塑料制品的主要消费地。但是长期来看,助剂企业如果想 参与国际竞争,产品的环保性必然是未来塑料助剂的发展趋势。 图表 13:各国法律法规禁止添加的增塑剂的类型 欧盟 RoHS(电气、电子 设备中限制使用某 些有害物质指令) 要求欧盟成员国确保从 2006 年 7 月 1 日起,投放市场的新电子和电气设备不包 含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醚或多溴联苯,这些受限成分大多是因为添加加 工性助剂和功能性助剂而引入的如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阻燃剂等 欧盟 WEEE (限制电子 电气设备废弃物) 要求欧盟成员国在 2005 年 8 月 13 日前,电子电气设备废弃物的回收系统、收费 (生产者责任)系统开始运作, 2005 年 8 月 13 日后投放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要有 分类收集的符号标识 欧盟REACH 法规 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 品进行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其中限制是指如果认为某种物质或其配置品、制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1 品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导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不能被充分控制,将限 制其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 中国 食品容器、包装材 料用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2008) 规定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最大残 留量等,其中包括 DBP 的最大添加量为 10% 中国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 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要求 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除外)的含量不应该超过 0.1%,镉的含量不应该超过 0.01%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4 4、塑料助剂行业的主要产品、塑料助剂行业的主要产品 塑料助剂产品比较多,我们重点分析增塑剂(所占比重较大)、阻燃剂 和抗冲击改性剂(行业增速快)。 4.14.1 增塑剂:环保型增塑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增塑剂:环保型增塑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增塑剂的全球产能约为 750 万吨,产量为 590 万吨左 右。分区域来看,2006 年亚洲增塑剂的消费比例约为 50%左右,其中中国是 世界最大的增塑剂消费国,2009 年的消费占比约为 30.5%左右。从下游需求 来看,PVC 塑料增塑剂是最大的下游,占全球增塑剂总用量的 95%。 图表 14:2006 年全球增塑剂区域消费比例(%)图表 15:2006 年全球增塑剂品种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分品种来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最大的品种,占比为 88%左右。塑 料增塑剂与 PVC 市场密切相关,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全球增 速剂的消费量年均增速约为 2.5%左右。 从产能来看,截止到 2011 年,我国增塑剂的产能约为 351 万吨,2010 年 增塑剂的消费量约为 200 万吨左右,按照消费量 10%的年均增速来计算,预计 2011 年增塑剂的消费量约为 220 万吨附近。对比于现有的产能,增塑剂的产 能远远大于需求。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2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CR6 的产能为 174 万吨,合计占比为 49.5%。其中联 成化学和山东齐鲁增塑剂是我国比较大的两家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 话语权。2012 年的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的产能扩张,但是环保型增 塑剂的产能扩张相对较少。 图表 16: 我国主要增塑剂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 20112012 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公司40 金陵石化化工一厂20 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 爱敬(宁波)化工有限公司15新增 4 万吨环保增塑剂 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公司30 镇江联成化学24 泰州联成化学24 珠海联成化学31 埃克森化工(番禺)有限公司9 广东榕泰实业15 昆山伟峰化工18 其他100新增 71 万吨 合计351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产量来看,2009 年我国增塑剂的产量约为 150 万吨,从上文可以得知, 下游塑料制品对于增塑剂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从下游需求来看,增塑剂的 下游主要有薄膜(35%)、革制品(18%)、塑料鞋(18%)等。 图表 17:我国增塑剂产能与产量变化情况(万吨)图表 18:我国增塑剂产品的下游需求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下游需求一:薄膜 薄膜是增塑剂最大的下游,2011 年薄膜的产量同比增速是 5.58%,产量 增速处于下行阶段。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3 图表 19:日用塑料制品的产量及增速(万吨 %)图表 20:薄膜的产量及增速(万吨 % )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wind 下游需求二:日用塑料制品 塑料鞋是增塑剂的第二大下游,2011 年的日用塑料制品产量的同比增速 是-29.03%,下滑的速度远远大于塑料制品的行业增速(6.11%)。 下游需求三:人造革和合成革 人造革和合成革是增塑剂的第三大下游,2011 年产量的同比增速是 11.9%。 图表 21:2009-2011 年人造革和合成革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wind 总之,通过综合分析增塑剂各个下游行业的同比增速,薄膜的同比增速 是 5.58%,日用塑料制品的同比增速是-29.03%,人造革和合成革的同比增速 是 11.9%,预计 2011 年增塑剂的消费量与 2010 年基本持平。 分品种来看,我国增塑剂中 80%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由于邻苯二甲 酸脂类增塑剂对于人体的肝脏及生殖系统有损失,应用领域受到了较多限制。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4 图表 22:我国增塑剂的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2010 受欧盟以及美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影响,未来环保型增塑剂的需求量将不 断增大,但是短期来看,邻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仍然是主流产品。从 2003 年开始,欧盟以及美国等国家开始限制邻苯二甲酸类产品的使用,限制 使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儿童玩具、医疗用品、食品接触材料以及化妆品等。随 着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限制范围的扩大,环保型增塑剂的需求量将不断增 大。目前环保型增塑剂类的产品主要有柠檬酸酯类和环氧大豆油等,但是产 量都比较小。 图表 23:各国法律法规禁止添加的邻苯二甲酸酯的类型 国家法律法规 欧盟 REACH 法规中规定,在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 3 种邻苯二甲酸酯 DEHP、DBP 和 BBP 含量不得 超过 0.1%,在儿童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另 3 种邻苯二甲酸酯 DINP、DIDP 和 DNOP 含量也不得超过 0.1% 加拿大 所有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物品中的软质聚氯乙烯不得含有浓度超过 0. 1% 的 DEHP、DBP 或 BBP,能放入 4 岁以下儿童口中的儿童玩具或儿童护理物品中的软质聚氯乙烯不得含有浓度超过 0.1%的 DINP、DIDP 和 DNOP 美国 所有玩具中 DEHP、DBP、BBP 的单项含量小于 0.1%,入口玩具中 DINP、DIDP 和 DNOP 的单项 含量小于 0.1% 澳大利亚禁止在某些玩具、儿童护理品和用餐容器和餐具中使用浓度超过 1% 的 DEHP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目前与增塑剂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是蓝帆股份(), 2012 年初,通过增发 的方式收购关联子公司山东齐鲁增塑剂厂。山东齐鲁增塑剂厂是全国最大增 塑剂企业,合计产能 40 万吨,增塑剂装置是从 BASF 引进,是国内最先进的 生产装置,同时配套的 15 万吨的原材料丁辛醇装置预计将在 2012 年下半年 投产,预计生产成本会继续降低。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5 4.24.2 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 阻燃剂是阻止材料被引燃和抑制火焰传播的橡塑助剂。随着合成材料的 广泛应用和防火标准的逐步提高,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涂料等领 域,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第二大橡塑助剂。按照阻燃剂中主要阻燃化学元素 不同,分为有机卤系、有机磷系和无机系三大类。 图表 24:三类阻燃剂特性及应用领域 有机卤系有机磷系无机系 代表产品十溴二苯醚、四溴双酚 ATCPP、BDP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阻燃效率最高高低 环保性放出有毒、腐蚀性气体低毒、低腐蚀、抑烟效果好低毒、低腐蚀、抑烟效果好 相容性好好差 价格价格适中价格适中较低 主要缺点燃烧烟雾大、放出有毒腐蚀性气 体 挥发性大、热稳定性差添加量较大,影响材料的物理 机械性能 应用领域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等聚氨酯、工程塑料通用塑料、橡胶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阻燃剂的年均增速大约为 4%6%左右,据 Freedonia 咨询公司预计全球市场阻燃剂需求 2011 年将达到 221 万吨,市场 价值将达 48 亿美元。 图表 25:全球阻燃剂消费量的变化情况(百万吨)图表 26:2008 年各地区阻燃剂的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消费的区域结构来看,美国和欧洲等国的无机阻燃剂消费比重较大, 在 50%以上,亚洲等国家主要以溴系阻燃剂为主,所占比重约为 50%左右。 2009 年,我国阻燃剂的表观消费量为 36 万吨,20062009 年阻燃剂表观消 费量的年均增速为 14.5%。2009 年阻燃剂的产能为 50 万吨,因此阻燃剂行业 的产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6 图表 27:我国阻燃剂的产能以及消费量变化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从下游需求来看,2011 年,阻燃剂的行业增速约为 12%14%之间。阻燃 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塑料以及聚氨酯等领域。从需求结构来看,阻燃剂最 大的两个下游分别是塑料(65%)和橡胶(20%)。 图表 28:阻燃剂产品的下游需求结构(万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所 下游需求一:塑料 阻燃剂主要应用在工程塑料和聚氨酯中,以 2005 年为例,阻燃剂总产量 为 24 万吨,其中塑料用阻燃剂的量为 16 万吨,其中 PVC 的使用量是 15 万吨, 因此通用塑料中 PVC 是阻燃剂的重要下游。2011 年,我国 PVC 的产量同比增 速为 14.6%,行业增速处于下行阶段。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7 图表 29: 我国 PVC 的产量以及同比增速(万吨 %)图表 30: 我国橡胶的消费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wind 下游需求二:橡胶 橡胶是阻燃剂的第二大下游,橡胶中添加的阻燃剂多为无机系助燃剂, 2011 年,我国橡胶的消费量同比增速为 10%左右。 通过分析橡胶和 PVC 的产量变化情况,预计阻燃剂的行业增速约为 12%14%之间。 从政策法规、新增产能以及国际领先企业的经营规划,我们认为溴系阻 燃剂的产量增速会逐步下滑,而磷系阻燃剂以及无机阻燃剂的产量会逐步提 升。 从政策法规来看,溴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气体,因此很多 国家开始限制溴系阻燃剂的使用量。欧盟和美国等各国政府都出台相关规划 禁止或者限制溴系阻燃剂的使用,环保性能将成为塑料助剂未来发展的重要 趋势。 图表 31:各国政策法规对于含溴阻燃剂的使用规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禁用五溴联苯醚和八溴联苯醚, 加拿大建议限制使用、进口及销售含有危险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的电子产品 欧盟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所有电子、电气设备不能含有多溴联苯及多溴二苯醚 挪威 计划 2020 年彻底消除溴系阻燃剂的排放,其中溴系阻燃剂主要是指五溴、八溴 和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等 5 种产品。 联合国五溴二苯醚和八溴二苯醚也被建议列入贸易观察清单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未来新增产能来看,国内的新增的项目主要是磷系阻燃剂以及无机阻 燃剂项目,其中磷系阻燃剂的主要企业雅克科技、浙江万盛化工以及联瑞化 工都扩产磷系阻燃剂的产能,溴系阻燃剂基本没有新增产能。 图表 32:2011 年新开工的阻燃剂项目 企业名称新增项目 浙江万盛化工44000 吨磷酸酯阻燃剂建设项目 杭州锦江集团40 万吨阻燃级氢氧化铝、40 万吨铝镁阻燃剂项目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8 青岛长荣化工3000 吨/年亚磷酸三乙酯、 3000 吨/年亚磷酸三甲酯及 2000 吨/年阻燃剂项目 天津联瑞化工磷酸酯阻燃剂总产能将达到 20000 吨/年(2010 年建成)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企业行为来看,很多溴系阻燃剂的生产企业以及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逐 步减少溴系阻燃剂的使用量,阻燃剂生产企业不断推出新的环保型阻燃剂以 取代传统的溴系阻燃剂。 图表 33:国际助燃剂领先企业推出的新的阻燃剂产品 科莱恩 在德国增加一座 Exolit OP 无卤化阻燃剂工厂,预计 2013 年开始投产,投产之后的产能 将是 2004 年产能的 3 倍。 雅宝雅宝公司第一代的阻燃剂已经完全取代了十溴二苯醚(DecaBDE)阻燃剂; 科聚亚 推出了新的环境友好阻燃剂系列 Emerald1000、2000 和 3000,其中的 Emeral 1000 可以 直接取代十溴二苯醚和十溴二苯乙烷。 雅保、科聚亚及以色 列死海溴集团 与美国环保局达成协议,同意 3 年内在多数应用领域逐步淘汰含溴阻燃剂十溴联苯醚, 不再生产和销售该产品。 朗盛 2011 年推出非卤阻燃剂二甲基丙磷酸盐(DMPP),同时收购美国 UNITEX 化学公司,该 公司主要生产无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产品。 惠普 2007 年承诺将在 2009 年年底之前逐步淘汰其电脑产品中诸如溴化阻燃剂(BFRs),随后 把履行承诺的时间悄然从 2009 年推迟到了 2011 年。 戴尔宣布 2009 年以前终止生产含溴系阻燃剂的产品 苹果2008 年后生产电子产品中都不含溴系阻燃剂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4.34.3 抗冲击改性剂和加工改良剂抗冲击改性剂和加工改良剂 为提高热塑性塑料的冲击强度而添加的物质叫抗冲击改性剂。为改善聚 氯乙烯等熔体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而添加的物质叫加工改性剂。 目前行业内抗冲改性剂和加工改性剂的主流产品主要为 CPE、ACR 和 MBS。国外的抗改性冲击剂及加工助剂的主要品种是 MBS 和 ACR,合计所占的 比重为 85%附近,CPE 的消费比重相对比较小。而国内的情况与国外正好相反, 国内 CPE 的消费比重较大,占比为 75%。 图表 34:抗冲击改性剂的主流产品对比情况 产品CPEACRMBS 用途 PVC 的抗冲改性剂以及 作为弹性体应用于橡胶制 品 分为抗冲 ACR 和加工改性 ACR 透明制品不可或缺的改性剂 应用领域 建材、管材等户内外用的 PVC 制品 广泛应用于 PVC 制品 透明的包装容器、板材、管材及软质 制品,主要用于户内制品 性质抗冲性能较弱 抗冲性能较强,具有最好的耐 候性,适合户外使用 抗冲击性最强,透明度最好,但是耐 候性较差 加工水平1100012000 元/吨2300025000 元/吨2200025000 元/吨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19 目前,2009 年国内抗冲改进剂及加工助剂的表观消费量为 22 万吨,产能 为 32 万吨,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严重。 图表 35:我国抗冲改性剂及加工助剂的消费量(万吨)图表 36:抗冲改性剂及加工助剂的区域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下游需求来看,抗冲击改性剂的主要下游是 PVC 制品,包括型材、管 件和板材,管件中的添加比例为 810%,在板材中的添加比例主要为 47%, PVC 的行业增速大约为 15%左右,预计抗冲改性剂的行业增速约为 1015%左右。 分产品来看,对于 CPE 而言,截止 2011 年,CPE 的产能已经达到 58 万吨, 预计 2011 年的消费量大约为 33 万吨附近,对比与 58 万吨产能,CPE 产能过 剩的情况比较明显。2011 年新增的 CPE 的产能约为 17 万吨,其中 CPE 行业的 龙头企业亚星化学扩产 7 万吨,产能规模在第二位的科力化工扩产 10 万吨。 从区域布局来看,CPE 的企业主要是围绕原料生产地布局的。CPE 的主要 原材料是 HDPE,而国内能提供 HDPE 的主要企业是中石油辽阳公司和中石化扬 子江石化等企业,因此江苏和山东的 CPE 企业最多,产能累计占比在 90%以上。 从竞争格局来看,CPE 的生产企业亚星化学和科力化工的产能占比大,两者的 合计产能占比为 42.3%,而且随着新增产能的建成,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 图表 37: 我国主要增塑剂企业的产能情况(万吨) 生产企业20112012 亚星化学11扩产 7 万吨 亚星湖石7 杭州科力化工6.5扩产 10 万吨(CM) 东台天腾化工3 山东威海金泓化工3.5 日照市三星化工3 河北精信集团4 其他23.2 合计58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特别声明部分 20 对于 ACR 而言,2011 年的产能为 16 万吨左右,2011 年的消费量预计是 12 万吨,因此 ACR 的消费量与产能基本匹配。从竞争格局来看,ACR 的领先 企业主要是日科化学()和瑞丰高材(),产能占比分别为 50%以上。 对于 MBS 而言,2011 年的产能约为 9 万吨,2011 年的需求量大约为 10 万吨左右,以 2008 为例,2008 年的需求量大约为 7 万吨,其中 5.5 万吨是进 口,主要原因是我国的 MBS 的生产技术水平较差。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是山 东万达化工,但是产量较低。从产品替代的角度来看,日科化学开发的 AMB 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5 5、橡胶助剂行业的供需、橡胶助剂行业的供需分析分析 5.15.1 轮胎行业是橡胶助剂最大的下游轮胎行业是橡胶助剂最大的下游 2008 年,全球橡胶助剂的产量约为 110 万吨附近。橡胶助剂种类繁多, 约有五大类二百余种产品,每种产品对应的产量较小,约为几万吨附近,因 此橡胶助剂的上游原材料比较多,包括苯胺、环己烷、叔丁胺、环己胺和对 氨基二苯胺等脂肪胺或芳香胺,脂肪胺或芳香胺类的共同上游是苯胺,因此 简单来说苯胺是橡胶助剂的主要原材料。 橡胶助剂的下游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轮胎、橡胶工业制品、胶鞋、 乳胶和电线电缆等,其中轮胎行业和橡胶工业制品合计占比约为 83%左右。从 消费结构来看,轮胎、橡胶制品等工业领域对于橡胶助剂的需求是比较大的, 是橡胶助剂行业的主要下游领域。 图表 38:橡胶助剂产业链示意图 石油化工 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