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8 页综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说明我区W151综采工作面安装即将结束,已具备生产条件,现定于2008年3月下旬对W151采面进行初采,为确保初采及初次放顶期间的安全顺利开展工作,特编制该措施审批。二、技术要求1、采场采用ZY3400/9/22型支架进行支护,上下巷两端头支护采用DZ25-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8m花边工字钢长梁进行支护,上下巷距煤壁20m段超前支护采用DZ25-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200型铰接顶梁进行支护,齐梁齐柱式布置,上下尾巷采用单排联锁戗棚配合密集柱、戗柱切顶,戗棚采用厚100mm、长2m半圆木配合单体柱支设成1梁3柱。2、液压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支架设计要求。3、上下端头切顶排密集柱,柱距小于400mm,若上下端头压力较大时,增设一定数量木垛加强支护。4、上下端头分别采用长3.6m的花边工字钢设成4组8梁进行支护,大梁组间距700mm,组内梁间距200mm,每棵大梁下至少打三棵单体液压支柱;其中上出口下帮和下出口上帮的花边工字钢距支架间距700mm。5、上、下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围内采用铰接顶梁配合单体支柱和半圆木进行超前支护;煤壁往外10m范围内为3排,1020m为双排。棚距为0.8m,超前支护随采面的推进而往前移。6、采面上出口往外30m随时备有长4.2m、4.8m的半圆木各50块,5m3刹杆及采面使用柱梁总数10%的铰接顶梁和单体柱。7、采煤机上安设停止采面溜子的急停按扭确保完好。8、回收W钢带的顺序为:从里往外逐块回收,严禁分段作业。9、上下巷回收W钢带,随时保持超前煤壁5m前回收,严禁多回收或少回收。10、当采面动机割第一刀煤将采面煤壁找直,采面往前推进严格按采煤工作面支架平、剖面图的要求进行支护。三、安全措施1、初采期间,如果有片帮现象,在片帮地段煤壁帮支设一梁2柱顺山托棚进行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必须完好,且每棵柱子用防倒绳捆绑牢固。2、启动采煤机前,采煤司机必须先发出信号,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启动采煤机。采煤机停止运转时,采煤机上下滚筒离合器必须处于断开位置。采煤机检修时,采煤机开关必须打到零位。3、采面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实行“瓦斯电”闭锁。4、在初采期间通风区根据现场瓦斯涌出量调配好风量。5、设备试运转调试时,必须有机运工区、安检部、生产管理部等部门组成的验收检查人员在场。6、初采前采面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各类电器设备必须提前试运转,切实做好安装调试工作,确保安装质量。7、在初采期间,割煤时必须及时或提前移架,发现顶板有问题时,必须先将顶板控制支护处理好后,方可割煤。8、若需强制放顶,强制放顶措施另报。9、为便于上隅角的瓦斯管理,上尾巷可提前回收到三排支柱,但特殊支护必须及时打好补齐。10、在采面下端头打好密集支柱,用篷布遮挡好,减少老塘漏风,降低采面瓦斯浓度。11、回柱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进行操作,回柱顺序必须严格按从下往上、由老塘至煤壁进行,同时回柱时后路必须畅通。12、上下端头后方棚梁回收时,必须设专人观山,发现顶板有脱层、掉渣等现象,必须及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13、回出的支柱必须支设成全承压柱。14、当采面推溜移架后,回收上下巷端头支护的W钢带,回收W钢带前,在被回收W钢带与下一块W钢带之间打上1梁3柱的倾斜托棚,方可进行回收,回收时,先将钢带螺母、托盘拆卸完毕,然后作业人员站在被回钢带上方用长不小于2m的钎子将W钢带撬掉到巷道底板上。15、回拆W钢带时,只能设一架回一块,严禁一次拆卸多块。16、回收W钢带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及时将帮顶活矸找净,防止掉矸伤人;在整个回收W钢带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山。17、回收W钢带时,人员只能站在回收点的斜上方具有牢固可靠的支护下操作,严禁空顶作业。18、回下的W钢带必须及时运出采面。19、掉在老塘的物件只能使用长柄工具取出,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域。20、回收W钢带时,若老塘顶板发生掉渣、断裂、顶板活动或其它异常现象时,区队长必须及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21、初采期间必须有瓦检员、安检员在现场盯岗,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情况及风量变化情况,瓦斯浓度0.8%时,严禁作业。22、初采期间,通风区必须安排班队长对W151上、下巷通风系统进行巡查,确保巡查系统正常可靠。23、初采期间必须有区队长现场指挥作业,组织抓好初采工作,排除安全隐患,采面支柱必须经常二次注液,确保初撑力达90KN以上。24、初采期间必须指派有经验的专职人员进行观山,观察老塘顶板活动情况,发现顶板来压及异常现象,立即将人员撤出采面到安全处,待顶板活动稳定,并经区队长组织人员全面加强支护,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采面恢复正常生产。25、上、下巷超前支护必须架设完整,加强上、下巷的文明生产工作,在巷道变坡地段安设风泵及管路,以防巷道积水26、采场所有支柱必须具有牢固的防倒绳捆在顶梁上,机头、机尾必须打上牢固可靠的双压柱。27、矿压观察小组成员每天做好测量及上图,收集整理好初始来压步距。28、工作面回采前各抽水点必须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抽水并加强对水泵、水管的维护,同时各抽水点必须配有备用水泵。29、上、下端头支护安全技术要求(1)工作面两端头顶板分别用四组长3.6m的工字钢花边大梁支护,每组两梁,一梁三柱。两梁随工作面的推进交替迈步前移,大梁组间距为0.7m,组内间距为0.2m;上端头与端头支架相邻的一组大梁的间距、下端头与端头架相邻一组大梁的间距为0.5m0.7m,且沿切顶排每棵大梁下必须打上一棵戗柱。(2)上、下端头采用DZ25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工字钢大梁支护。(3)窜大梁前,必须将尾巷的密集柱打好,防止窜矸伤人。(4)窜大梁时,必须停止采面溜子运转,且严禁启动采煤机。(5)窜大梁时,必须三人配合,两人抬梁,一人升柱。(6)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且随时观察顶板的变化情况。(7)所窜大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和规程的相关要求。30、超前支护安全技术要求(1)上下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围内采用HDJA-1200型金属铰接顶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靠近采面20m范围内采用三排走向抬棚,单体柱间距不得大于0.8m。上下巷钢带支护段采用2.5m单体柱配合厚度不小于150mm的半圆木替棚,棚距为0.81.0m,在顶板破碎带棚距缩小为0.40.5m。巷道高度大于2.5m时,顶上用连锁木垛接顶,再用半圆木配合单体柱建成一梁两柱的顺山托棚支护;(2)超前抬棚必须成排,柱子必须迎山有劲,不得打在浮煤(矸)上;(3)上下巷超前支护顶空或顶板破碎地段必须采用刹杆或半圆木刹严背实;(4)随时对支柱进行二次注液,保证支柱有足够的初撑力。(5)做好支柱防倒工作,每棵单体柱必须用防倒绳捆绑牢固,严防倒柱伤人。四、施工组织1、公司领导小组组长:张忠永成员:赵庆平、岑鸿飞、李臣武、田双良、王青维、李干蒂、杜其江2、采区领导小组:组长:雷现清八点班成员:李永龙、张家红、王恩富、潘玉胜、马桩柱、徐德益、胡泽一四点班成员:司守福、袁胜斌零点班成员:徐成跃、王润3、初采期间,公司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初采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并负责督促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现场兑现工作。4、采区领导小组负责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现场落实。5、初采期间,领导小组必须每班有人现场值班指挥生产、并亲自检查采场顶板及支护情况,发现顶板来压、立即组织撤人到安全处,待顶板稳定,并经过加强支护安全后方可进入。6、现场必须有专职安检员值班,负责全面检查安全隐患、监督措施落实,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好后方可施工。7、当老塘顶板冒落高度达1.52.0倍采高以上,并经公司初采领导小组确认初次放顶结束,公司和采区领导小组解除,本措施自行作废。8、采区值班区队长,安检部专职安检员,通风区专职瓦检员以及公司安排专职值班人员必须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