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_第1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_第2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_第3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_第4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编号: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2014版) 申请主体(盖章): 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首次认证 扩项认证 整体认证 复查换证申请日期: 年 月 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印制申请须知1061. 申报材料请用钢笔、签字笔填写或用计算机打印,要求字迹工整、术语规范、印章清晰,内容完整真实。2. 首次认证随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须报以下材料: (1)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2)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投入品管理、卫生防疫、产品检测、产地保护等)(4)最近生产周期农业投入品(农药、兽药、渔药等)使用记录复印件 (5)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及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省级工作机构选定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出具)或产地环境调查报告(省级工作机构出具)(6)产品检验报告原件或复印件加盖检测机构印章(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选定的产品检测机构出具)(7)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原件(负责现场检查的工作机构出具) (8)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息登录表(电子版)(9)其他要求提交的有关材料。注: 申请产品扩项认证的,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外,附报材料须提交(4)、(6)、(7)、(8)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及已获得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申请复查换证的,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外,附报材料须提交(7)、(8)。 申请整体认证的,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外,附报材料须提交(1)(8)以及土地使用权证明、3年内种植(养殖)计划清单、生产基地图等。3. 申请材料须装订份同时报县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统一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和审查报告作为封面,其中份按照附报材料清单顺序装订成册,另份将标“”材料(复查换证产品检验按各省要求执行)装订成册。4. 申请人需登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认真阅读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征订说明及使用规定,了解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征订及使用的相关规定。适宜使用标识的产品,申请人应在其申请的产品通过认证评审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告6个月内,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申订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5. 法人代表及联系人手机是各级认证审查机构与申请人及时沟通的重要通道,请准确填写手机号码并保持畅通。6. 申请日期为附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向县级工作机构提交认证申请的时间。7. 联系方式:(1)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59号 邮编:电话:010-;传真:010-E-mail:(2)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种植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223号 邮编:电话:010-;传真:010-E-mail:(3)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527室 邮编:电话:010-,传真:010-, E-mail: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路南青塔150号 邮编:电话:010-,传真:010- E-mail: cffpq 承 诺 书1、我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所提交的材料和填写的内容全部真实。如有虚假成分,愿负法律责任。2、我将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操作规程,落实生产记录制度。申请认证的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保证落实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该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使用投入品和添加物,确保产品质量合格。3、我已认真阅读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征订说明及使用规定,申请认证的产品通过评审后,对适宜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告6个月内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申订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且保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相应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4、我接受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及有关部门对本单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申请主体(盖章):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表1 申请主体基本情况申请主体全称安龙县蓝天门生态茶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单位性质 企业 合作社 协会 个人 其他是否龙头企业是 否龙头企业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法人代表刘富函联系电话无手机联系人李祥志联系电话无手机内检员证书编号传 真通讯地址安龙县招堤街道办事处物流园区邮政编码职工人数15人管理人员数5人技术人员数8人产地基本情况产地规模(公顷、万头、万只、立方米水体)3333.3公顷产地详细地址贵州省(区、市)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山镇、洒雨镇、普坪镇的丫科、巧岭等25个村生产经营类型自产自销型(申请人自有基地、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公司+农户型农户数25000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型农户数合作社(协会)社员(会员)数合作社(协会)+农户型农户数其他 表2 申请产品情况产品名称生产规模(公顷/万头/万只/立方米水体)生产周期包装规格年产量(吨)年销售量(吨)年销售额(万元)大米(红米)200公顷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袋(盒)装:5公斤/袋、5克/盒9005001000 存在套作、混养等情况的生产方式,需详细说明套作、混养的品种。表 县、地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县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加盖县级工作机构印章)年 月 日地级工作机构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 (加盖地级工作机构印章)年 月 日表 省级工作机构产地认定终审和产品认证初审意见省级工作机构检查员意见检查员(签字): 年 月 日省级工作机构综合审查意见(一)产地认定终审意见(二)产品认证初审意见省级工作机构负责人(签字): (加盖省级工作机构印章) 年 月 日表 部专业分中心复审意见部专业分中心检查员意见检查员(签字): 年 月 日部专业分中心复审意见部专业分中心主任(签字): (加盖部专业分中心印章) 年 月 日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终审意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终审意见 部中心主任(签字): (加盖部中心印章) 年 月 日附件材料一资质证明材料一、工商营业执照(三证合一)二、开户许可证三、机构信息代码证四、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五、法定代表人身份证附件材料二质量控制措施一、无公害农产品大米(红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二、无公害农产品大米(红米)质量控制措施一、无公害农产品大米(红米)生产(种植、加工)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促进无公害水稻产量、质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技术规程。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禾玉来红谷公司生产无公害大米(红米)的生态环境要求、选种育秧、丰产培育、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禾玉来红谷公司无公害大米(红米)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一)、无公害农产品稻谷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1、一般要求1、1、产地环境。选择自然条件适宜、并无污染源,空气质量达标,环境清洁的区域为(高原)红米稻无公害生产基地。执行标准:应符合NY51162002的规定。 1、2品种选择 选用当地传统的优质红米稻品种和通过国家或贵州省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红米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主要是:本地红粘谷(大红谷、小红谷)、红粳谷(红壳晚米)等。 1、3肥料使用准则 1、3、1、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1、3、2、禁止使用未经过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生物肥料。 1、3、3、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A列出了肥料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1、3、4、安全排水期7d。 1、4、农药使用准则 1、4、1、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按照列出无公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执行。 1、4、2、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1、4、3、安全排水期5 d7 d。 1、5、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2、栽培技术 无公害水稻栽培应注重以下技术要点。1、1、选择良种选用抗逆性强、抗高温、抗倒伏、抗病性强的红米稻品种,同时做好品比试验、示范,不断筛选适宜的红米稻新品种。 2、2、合理密植 2、2、1、适时播种 清明( 4月5日)前后10天开始播种,每667 3 kg5 kg。以旱育秧为主。要求注意播种质量,确保全苗。 2、2、2、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5月5日前后插秧,密度为每6671.6万蔸1.8万蔸,机械插秧密度为1.8万蔸2万蔸。秧苗的壮秧指标为:秧龄3035d,株高1217cm,叶龄3.73.8叶,苗基部茎宽2mm。 2、3、平衡施肥 2.3.1、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1。 2、3、2、严格控制施氮和施肥总量每667 大田施肥总量控制在纯氮(N)12 kg15 kg、磷(P2O5)6 kg7 kg、钾(K2O)12 kg15 kg,施硫酸锌1 kg2 kg。2、3、3、施肥方法 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田不宜采用。 2、3、4、安全间隔期:15d以上。 2、4、合理灌溉 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d左右断水。 3 、有害生物控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抗性强的红米稻品种。实行品种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1、2、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深翻与浅翻相结合,种养(稻鸭、稻鱼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3、2、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3、3、物理防治 采用太阳能杀虫灯、震频式杀虫灯、黄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3、4、药剂防治 3、4、1、主要病害的防治 稻瘟病 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667用眯鲜胺20 g25 g喷雾防治。 3、4、2、主要虫害的防治 二化螟 依据GB/T 15792及NY/T 59的规定,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每667 用杀虫单45 g55 g或三唑磷20 g兑水50 kg喷雾。 4 、杂草防治 于移栽后5 d10 d,每667 用苄嘧.苯噻酰40 g拌化肥或细泥土30 kg撒施。 5 、收获、运输、贮藏及副产品处理要求 5、1、收获 实行无公害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5、2、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5、3、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5、4、副产品处理无公害红米稻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应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秸秆还田、稻糠稻作;严禁焚烧、胡乱堆放、丢弃和污染环境。(二)、无公害农产品大米加工技术操作规范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达到无公害稻米加工质量要求的生产企业的基本条件、加工卫生控制要点、生产过程监控、人员要求、质量管理、成品包装、标识及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过程的控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50稻谷、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17109-1997粮食销售包装、NY 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基本条件及加工卫生控制要点。原料要求1、采购的稻谷质量应符合GB1350的要求。2、运输工具应备有防雨、雪等措施,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生产设施要求厂区环境卫生。稻米加工企业应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及污染源的地区。道路。厂区主要道路和进入厂区的道路应辅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 (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道路路面应平坦、无积水。绿化及排水。厂区内应进行合理绿化,保持环境整洁,并有良好的防洪、排水系统,卫生设施。厂区厕所应远离生产车间、原粮及成品库,厕所应是水冲式,并有洗手设施及卫生责任制,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淋浴室。垃圾处理。垃圾应集中存放,垃圾存放处应远离生产车间、原粮和成品库,垃圾应定期清理出厂,并对垃圾存放处随时消毒。厂区内禁止饲养家禽、家畜及其它动物。生产车间卫生。地面应平整、光洁、干燥。门窗应完整、紧密,并具有防蝇、防虫、防鼠功能。通风。车间内应有通风、散热的设施,防止粉尘污染。生产设备使用的润滑油不得滴漏于车间地面,应定期清理生产设备中的滞留物料,防止霉变。更衣。更衣室应与生产车间相连,更衣室内应每人配备更衣柜。个人健康及卫生。(1)、卫生教育。企业应对职工进行卫生教育,达不到卫生知识考核的不应上岗操作。(2)、健康检查。新职工应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工作,老职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健康不合格者应调离。健康状况凡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人员,不得进入厂区。(3)、 个人卫生。生产人员进车间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并保持整洁。生产人员上班前洗手,班中便后应洗手。生产人员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车间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丢杂物,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生产设备要求稻谷加工设备中与被加工原料直接接触的零部件材料应选用无污染材料。稻谷加工机械设备与被加工原料接触部位不允许有漏、渗油现象。筛片、碾米室、 抛光室、色选机通道等不允许有油漆或油污。生产过程监控1、 工艺要求。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应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正常。 一般工艺要求及生产设备,加工稻谷符合GB1350标准中三等以上。 2、检验控制。应有适应的检验(化验)室和检验设备。 检验人员应对原料进厂、加工直至成品出厂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做好原料验收、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工作。3、记录控制。各项检验控制应有原始记录,各项原始记录按规定保存。原始记录格式规范、填写认真、字迹清晰。 4、健全管理制度。企业制定质量方针,各个岗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原粮购人到成品米出厂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应保证运行有效。5、档案及记录。人员健康档案、人员培训档案、设备档案、原粮及成品米档案、原粮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的交接班记录、检验(化验)室计量器具档案和使用记录、检验报告及记录、检验控制。有适应的检验(化验)室和检验设备。6、督促检查。企业每年应评审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对生产车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制度实施检查,对成品库每月进行一次制度实施检查,在原粮购入旺季每周进行一次原粮购入制度检查,以上的检查应有记录并存档。7、原粮产地和成品米售后服务。企业定期到原粮产地了解情况,应包括农药使用,化肥使用、灌溉水等。企业应走访市场,反馈消费者对质量状况意见。各项活动应有记录并存档。8、成品质量。成品米的加工质量应符合NY 5115-2002 中表1 的规定。 6.2 成品米的卫生指标应符合NY 5115-2002 规定。 9、包装、标识。包装:加工后成品米须降温至3度以下(含3)或不高于室温7度(含7)才能包装,利于贮藏。包装大米的器具应专用,不得污染。打包间的落地米不得直接包装出厂。包装袋口应缝牢固,以防撒漏。出厂产品应附有厂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合格证应使用无毒材质制成。标识:包装器具表面图案、文字的印刷应清晰、端正、不褪色。 销售大米的包装标识应符合GB 7718 和GB/T 17109-1997的规定。应标注以下内容:净含量、品名、执行标准号、质量等级、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地址、商标、邮政编码、生产日期、保质期、存放注意事项及专用大米(如免淘洗米)的食用方法说明、特殊说明、条件码及必要的防伪标识。10、运输。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应清洁卫生、干燥,不得将稻谷、成品与污染物品同车运输。运输中要防雨淋、防曝晒、防灰尘。11、贮存。成品米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库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仓库内地面须设铺垫物,铺垫物顶部离地面距离不小于20cm,成品米垛须离墙30cm以上。不同加工批次、不同原粮产地加工出的成品米应分别垛放。二、无公害农产品大米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安龙“高原”红米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为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的高原特色红米。特制定如下质量控制措施:(一)、组织措施 1、组建机构 成立了以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刘富函为组长,安龙县农技站、龙山镇、普坪镇、洒雨镇、钱相街道办事处、招堤街道办事处农技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基地项目负责人为组员的“高原”无公害红米生产基地指挥部和工作班子。“高原”牌红米委托具有食品生产资质的 代理加工生产,在公司内部组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5个生产作业组,任命了五名作业组长,负责生产管理工作。还聘请龙山镇农技服务中心专业人员 、 二同志为栽培员,负责技术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高原”无公害红米基地建设及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 同志为公司内检员,负责单位内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实施和管理,内部检查,配合上级无公害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并督促生产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和田间档案的记录。 2、管理办法 按照分工,明确责任,建立工作责任制。从项目实施指挥部、领导小组、作业组到每个生产农户,从规划到生产细节都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管理上以技术管理指导小组为核心,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管理网络,并按分工由 、 同志负责监督生产管理成员对有关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培训措施 为提高无公害红米种植技术,提升红米产品质量,公司根据“高原”无公害红米生产操作规程由副组长 负责每年安排3-5次技术培训,按农事季节下村举办无公害红米栽培技术培训班,使广大农户能及时掌握无公害红米生产技术,有利于提高无公害红米种植户生产安全意识。同时对培训形式、内容记录,培训人员签字,建立档案,保存三年以上。 4、资金投入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额的1%用于无公害红米基地内农户的培训,重点对无公害红米种植农户进行水肥管理,田间农药使用方面的培训,聘请专家授课,使种植订单户懂得按无公害的标准水肥管理、除虫防治等农艺技术,每年投入销售额的0.5%组织本公司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使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投入销售额的0.3%对种植农户、加工人员、管理人员,请食品加工方面的专家来授课,使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真正实现无公害产品。 5、合同订单,组织生产 公司以龙山镇上为主的种粮农户建立五万亩无公害红米生产基地,在建立无公害红米基地的基础上,以订单合同的形式与种植户签订无公害红米购销合同,公司对符合无公害红米生产标准要求的实行保护价收购,鼓励农民生产优质无公害红米。 (二)、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加强管理,做到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质量标准与收购。公司按照工作要求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指挥长负责“高原”无公害红米生产加工,经营计划及产品质量方针制订,领导管理指挥部全体成员加强质量方针、目标组织实施, 同志组织基地农户按生产技术标准种植,落实基地农户和种植面积,抓好示范区、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建好田间档案,加强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确保无公害红米质量。基地负责人协助做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以及有关协调处理工作,为生产优质无公害红米创造条件。 (三)、投入品的使用管理 1、规定投入品 根据农业部对无公害产品的要求,结合本行业特点,公司制定了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了公司基地内农户的种植和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标准,农资货源由公司考察确定供应厂家,保证无公害红米从田间抓起,并做好田间记录,建档立卷。 2、使用时间,使用品种 为保证红米种植户正确使用投入品,公司在播种前对农户进行培训,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投入品的使用,基地尽量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防病、治虫,按规定用药,除草以人工拔除操作为主,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3、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为保证无公害稻米的质量安全,建立各户田间档案,规定在收获前五十天禁止使用各种农药,确保产品质量。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 1、执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为了保证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指定了无公害红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使无公害红米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 公司除培训外,还专门印发各种资料,落实人员挨家挨户发放资料,上门指导技术要点,还组织专家到田间现场指导,指导农户按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种植。 2、建立公司内部控制标准。 公司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制定了“高原”无公害红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公司规章制度,使产品原辅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成品储存及运输、不合格产品控制、生产辅助物资管理、设备使用和维修、生产卫生、计量检测等方面都有章可循,使每位员工都按章操作,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在无公害标准体系内。 (五)、实施质量检测与监督管理 公司对进出厂产品质量进行每批次自检外,还定期送样品到无公害检测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同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六)、质量追溯制度 1、实行基地种植户质量承诺制度。 根据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标准在无公害红米种植前就与基地种植户签订无公害红米种植稻谷购销合同。使种植户按责任和承诺进行种植,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从源头抓起。 2、实行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制度,做到产品质量可追溯到生产田间和农户。 根据“高原”无公害红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合作社专门安排人员开展田间管理。对生产的数量和使用投入品的情况作详细的记录并装订成册,建立各个环节的档案,做到每次可追溯到生产田间和农户。 3、对各批红米产品进行动态管理与质量监测和企业产品质量跟踪。 公司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认真做好售后的动态管理。我们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走访客户,了解情况,发放质量信息反馈表,使产品质量由顾客说了算,并组织专职人员到各有关地区的质监部门了解情况,及时反馈质量监测信息,查找档案,查清存在的各种原因,纠正各种不合理的因素,为下一期的生产总结经验。 附件材料三 最近生产周期农业投入使用记录 一农药购买记录二、农药使用记录三、肥料购买记录四、农事记录五、农业技术培训(会议)记录六、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程序及制度农药购买记录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组织机构图厂长车间主任质检员作业组长(技术员)作业组长(技术员)仓管员 仓库 工人工人 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加工技术培训制度一、大米加工厂厂长、质检员每年到大型、规范的大米加工企业,或接受有关技术部门专业培训不得少于两次。二、厂内骨干加工技术人员每年到外地学习不得少于一次。三、厂长、质检员每年要对全体加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天。培训期间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要单独补课,参训人员经培训必须达到相关要求,方可上岗。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继续利用业余时间接受培训,直至达到相关要求为止。四、做好培训记录。五、建立培训档案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种植基地管理技术培训制度一、基地负责人、技术员每年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接受培训至少两次。二、片区管理员每年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接受培训至少1次。三、基地负责人、技术员每年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培训至少3次,每次不得少于1天。四、组织员工集中培训前,基地负责人、技术员要有充分准备,做到有针对性培训,达到培训目的,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五、现场培训。在田间组织人员,现场讲解,现场操作。六、做好培训记录。七、建立培训档案。 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加工管理制度一、全体加工人员必须做到:1、身体健康。上岗前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身体状况符合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健康要求的,才能上岗。以后每年至少体检一次。2、持证上岗。经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大米加工全过程各个环节操作技术的员工,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3、在加工生产车间、厂房内禁止吸烟、喝酒或放置异味和有毒有害物品。5、加工生产人员在加工生产期间,衣裤鞋袜保持整洁,搞好个人卫生。二、加工车间管理:1、加工生产前,各班组须组织本组人员,彻底清洗各种机械设备及器具,全面搞好车间清洁卫生。2、进入车间待加工的稻谷,必须限时加工完毕。3、非车间加工人员,在加工生产期间,一律不准入内。三、不合格产品处理:1、在加工生产过程和产品检查中,质检员一旦发现有不合格产品时,立即以书面形式将实况向厂长报告;2、厂长接到报告,及时组织人员共同查明原因,并讨论作出初步处理决定后,及时向公司董事长或负责人报告,最后按公司董事长或负责人作出的决定妥善处理。事后,厂长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件再度发生。3、对不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米标准的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根据不合格原因和实际情况,或降为常规产品,或废弃销毁。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储存管理制度一、仓管员应具备的条件:1、身体健康且符合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要求。2、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3、安全意识、责任心、事业心强。4、办事公开、公平、公正。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二、仓管员职责:1、经常打扫仓库,保持整洁。2、分门别类整齐存放产品,标识清楚准确。3、盛装大米的箱、袋与墙壁间隔距离不少于30cm,与地面间隔不少于15cm。4、购置防霉、防霉、防虫设施,并保持完好有效。做到库内通风、干燥、无异味、无阳光直射、无霉、无鼠、无虫害。5、配备温湿度计,湿度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6、经常检查库存产品,发现有问题,及时向质检员汇报,并作好记录。7、对库存时间较长的产品定期请质检员检查。8、库内不能存放对大米有影响的任何物品。9、对进出库产品数量、品种、时间等要有详细准确的记录,做到帐物相符。10、实行失物负责制。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运输管理制度一、运输大米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二、严禁大米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三、装运前必须由质检员进行质量检查,在质量保证、标签、货物、数量等相符的前提下才能起运。四、填写运输单据,做到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单随车行。五、运输包装必须符合运输大米的规定,牢固、整洁、防潮。六、运输大米过程中必须做到防雨淋、防暴晒。七、上下车时做到轻装轻卸,防止碰撞、破损。八、按单点货,交给接货人,并完善相关事宜。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一、稻谷检验与计量:1、稻谷进入加工车间前,由质检员检验稻谷是否符合标准;2、对不符标准的稻谷拒收,并对不符标准的稻谷报请公司负责人,采取妥善的办法解决处理;3、对符合标准的稻谷计量入库;4、填写计量单。交售人员、入库人员、质检人员、分别在计量单上签字;5、稻谷交售人员凭计量单到公司财会室结算。二、大米加工生产:1、管好稻谷。稻谷进厂未加工前,加工人员必须将稻谷收存放好。2、及时加工,稻谷进厂应在当天加工完成。无特殊情况不能延时;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程进行加工生产;4、加工人员、技术员、质检员,三位一体,要密切配合。5、加工生产出来的成品大米,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立即交给仓管员入库管护。三、验收成品大米:1、计量交付。加工出来的成品,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立即计量入库。质检员、加工技术员、仓管员分别在计量入库单上签字。2、加工技术员凭单到财会室结算工时费。3、若有不合格产品,质检员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提高的建议,作出合理的处理意见,与加工技术员共同寻找其原因,并将情况作详细、如实、全面记录。四、入库管理:1、产品入库后,仓管员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妥善管理,严防产品变质、受损。2、质检员要经常入库检查产品是否变质,监督、指导仓管员履行职责,确保产品质量。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加工厂长职责一、对整个加工厂负全部责任。全面、准确、客观了解掌握全厂各个方面情况。二、重大事务及时向公司董事长或分管领导汇报。三、监督各个环节员工认真履行职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活动,使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五、关心员工生活,主动为员工排忧解难,鼓励员工集中精力加工生产。六、能善能恶、弘扬正气,旗帜鲜明表扬优秀、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坚决制止歪风斜气,清除一切不利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七、结合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召开简明摘要,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全体员工大会。八、协调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使其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九、以身作则,言行举止文明,做全体员工的表率。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质检员条件与职责一、质检员应具备的条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要求;精准掌握大米加工全过程操作技术及相关要求;有相当的管理协调能力;办事公平公正,事业心强。二、检验稻谷。稻谷进厂送至加工车间加工前,认真严格检验,认为合格后,方可计量收进加工。三、检查、监督、指导大米加工技术人员,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断提高大米产品质量。四、对每批大米产品留样保存,并作好记录。五、定期召开会议,认真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全体加工技术人员加工技能和水平。六、严把产品入库质量关,对每批入库产品的具体情况作详细记录。凡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入库。七、经常入库,检查仓管员工作情况,指导仓管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库存产品质量。八、检查出库产品,做到产品的数量、品种、商标等完全相符后,方可签单装车起运。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大米种植基地管理组织机构图董事长基地负责人技术员片区管理员片区管理员片区管理员三片区二片区一片区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种植基地负责人职责 一、代表公司全权管理基地一切事务,尽早实现基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负责向技术员和片区管理员宣传、贯彻、落实、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全面准确掌握基地情况,发现重大异常而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向公司董事长汇报。 四、加强与当地基地业务管理部门联系,咨询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五、主动经常与技术员、片区管理员交流,虚心善于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掌握全体员工的思想动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为基地建设出力献计。六、组织购买农用化学品,监督、指导技术员按规定使用和做好相关工作。七、以创建有机大米为目标,制定创建有机大米实施计划,送公司董事长审阅同意后,逐步实施。八、主动搞好与周边农户的关系,化解与周边农户的矛盾,全方位维护公司利益。九、完成公司董事长交办的其他事宜。 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种植基地技术员职责一、监督、指导片区管理员组织员工进行栽培、施肥、灌溉、用药等科学管理。二、正确使用农用化学品、农药,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档案。三、监督管理基地环境,观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关注稻谷生长和气温变化,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和治理工作。四、加强对基地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五、定期对灌溉、喷药用水进行监测。六、若有重大灾害等事故发生,及时准确向基地负责人汇报。七、结合实际,主动与片区管理员进行水稻种植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交流学习,逐步提高片区管理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八、制定工作计划,报基地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实施。九、监督片区管理员按计划组织员工实施,检查各片区是否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十、管好农用物资库房,分发农用物资。 十一、做好各项记录。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 片区管理员职责 一、加强田间管理,每天到基地分管片区巡查至少1次。 二、按照有关规定,安全施用农药,并指导农户安全施用农药。三、发现田块有异常、或禾苗病虫害,及时向技术员或基地负责人汇报。四、按照技术员要求,做好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五、组织农户,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相关规定和技术员的具体要求,做好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事工作。六、充分调动全体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七、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农事和种植农户生产任务。贵州禾玉来红谷有限公司 2015年 月 日基地土壤管理和施肥一、土壤管理 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2、采用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5、土壤PH值低于5.0和PH值高于8.0的田快,要采取措施调节、使之达到适宜的范围。二、施肥 1、根据土壤性质、禾苗长势、预计产量、产品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时间,采取平衡施肥,防止田快缺肥或肥力过剩。2、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并尽量少施或不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