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起重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5 页起重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2、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严防打结和扭曲。3、严禁与任何带电体接触,重物棱角处垫好管皮、方木。4、机械运动中不得与其它物体磨擦,穿过滑轮时,不得有接头。5、编结时,长度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6、千斤绳的夹角一般不大于90,最大不超过1200。1、绳卡压板应在主绳一侧,间距不小于绳直径的6倍,绳夹数量46个。2、采用放出安全弯的方法监视连接情况。1、卷扬机设置稳固,导向滑车与卷扬机中心一致。2、卷筒与导向滑车轴线间距不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3、卷筒钢丝绳顺序排列,工作时最少保留5圈。4、严禁吊物与其它物体碰撞或卡涩。5、穿过滑车的钢丝绳夹角范围内,严禁有人通行或逗留。6、在受力方向变化较大的场合或高处作业,用吊环式滑车。7、开门滑车使用时,要将开门的钩环锁紧。2、卸扣销子不得扣在活动性较大的索具内。3、不得使卸扣处于吊件的转角处,可加衬垫或加大规格。3、链条严禁纽结、操作时严禁站在正下方。4、吊起重物后,如需长时间停留应将手链固定,并在重物上加保险绳。5、多台倒链抬同一重物应降负荷50%使用。6、倒链的刹车片严防沾染油脂。1、千斤顶使用前要严格检查,液压千斤顶严防泄漏。2、使用时不得用加长手柄,不得超过规定人数。3、严禁超载,多台千斤顶顶升同一重物应降负荷50%。1、吊起物件前明确物件重量、重心位置,认真观察吊运通道、安装位置及周围环境。2、明确吊点和吊装方法,知晓吊装过程中吊物所处的各种状态及起重设施的各种受力情况。3、绑扎牢固,用吊耳、梁、柱等承力结构要经校核对于重要物件或薄壁件,要校核吊点、并加强。1、经培训具有起重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清楚钢丝绳拉力强度,清楚起吊物基本重量。3、起吊重物前试验吊车各部开关是否失灵,检查吊车钢丝绳是否断股,吊钩是否有裂纹变形,后方可工作。4、起吊重物不得超负荷工作。不得斜拉斜拽,高空作业要有安全措施,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5、用编接法结成绳套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外径的15倍,用卡子不得少3个。6、起重、吊车双方要互相配合,明白手势、旗语和哨音,捆绑吊运带有锋利棱角的重物时,应当放平和加垫。禁止吊拨埋在地下、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东西。7、起重机吊运物时应走吊运通道。禁止从人头越过。禁止在吊运重物正面站人。禁止在吊运重物上工作。不许吊着重物长时间在空中停留8、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技术鉴定,确保设备完好率。9、司机在工作中禁止在吊运熔化金属液体或重大载荷时,同时升起卷扬移动小车或大车。10、起钩落钩进行中要鸣铃发出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资集体协议(样本)6篇
- 解除合伙协议书范文5篇
- 社交媒体对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培训推广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利用机器学习提升微信支付安全性-洞察及研究
- 医疗设备远程控制-洞察及研究
- 稻谷种植信贷风险管理-洞察及研究
- 声品质与噪声控制策略-洞察及研究
-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法律剖析与制度构建
- 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努力减少无缺陷退货的收益共享合同7篇
- 管路施工改道施工方案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公考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人保非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培训考试题土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